初代賭王盧九自殺之後,接替他的是長子盧廉若。盧九妻妾10人,育有17子,長子盧廉若最為出色。盧廉若從小就不喜歡的讀書,科舉屢試不中。於是盧九花錢為他捐了一個二品頂戴浙江道員的官。盧廉若做了幾年,實在不喜歡官場生活,於是告假還鄉。雖然盧廉若當官不太行,但是經商卻是一把好手。在他經營下,盧家銀號、鴉片、賭博生意蒸蒸日上,1909、1910連續兩年,盧廉若為葡澳政府「納公鈔至多之人」,也是澳門首富,時稱「澳門皇帝」。可惜的是盧廉若在1927年病逝,時年50歲。他死後,盧家的勢力開始衰落,又恰逢賭業牌照即將到期,澳門賭業面臨大洗牌,其他勢力虎視眈眈!
一方面,自從1847年澳門政府宣布賭博合法,賭業就迅速成為澳門的經濟支柱。之後的數十年,澳門公賭和私賭並存。在這個不到20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就匯聚了200多家賭場。但是公賭合法,需向政府繳納稅費;私賭逃稅漏稅,屬於違法,當時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私賭場館,沒有合法的手續私下經營。這讓政府少了很多收入。澳門政府想趁盧家勢力衰落,賭牌到期的機會,推動賭業重新洗牌,將私賭納入統一管理,然後再公開招標,價高者得。由於新牌照的含金量遠大於就牌照,也必然引起瘋狂競拍,推高了競拍價格。
另一方面,其他多方勢力也覬覦賭業這塊蛋糕,想要趁機分一杯羹。這其中就有蕭瀛洲和範潔朋這兩個人。
蕭瀛洲是繼盧九之後的澳門華商領袖,1911年他倡議組建澳門華商會,並被推選為首任總理。蕭瀛洲雖然也擁有一張賭業牌照,但不像盧九家族那樣涉及眾多,僅涉足番攤一種類型,他想趁此洗牌之際,擴大自己的經營範圍和規模。
範潔朋早年結識孫中山,受其影響加入同盟會,曾多次參與革命起義。袁世凱上位後,出於對革命的失望,範潔朋投身商界,經營紡織廠起家。他在在廣東的政商軍三界根基深厚,可以說黑白通吃。他想趁此良機,涉足澳門賭業,獲得豐厚的利潤。
盧家雖然大不如前,但根基還在。既然單打獨鬥不行,那不如抱團取暖。於是盧家決定邀請蕭瀛洲和範潔朋共同參與投標。得知此事後,蕭瀛洲和範潔朋喜出望外,基本沒有費什麼周折,就打成了合作協議。但範潔朋又有自己的小心思,其他兩人都在澳門根深蒂固,自己顯得力量單薄,於是他想到了拉自己的故交廣東賭王霍芝庭入夥。
霍芝庭十三歲奔赴香港,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為人慷慨仗義。清末,他偶然結識一名廣東水師軍需官,就此搖身一變,成為一名軍需供應商。這不僅讓他獲得了豐厚的利潤,還為其打通官府人脈提供了便捷。 1915年,霍芝庭靠官方支持取得廣東賭業經營權,此後以錢開路,結交廣東政要,事業風生水起。其實,他也早已對澳門賭業覬覦已久。
1930年,以盧家、蕭瀛洲、範潔朋三人為首,霍芝庭拉入香港富豪李聲炬、澳門大戶何十等人,聯合組建豪興娛樂公司。經過一番廝殺,最終以80萬澳門元拿下澳門賭業牌照。隨後,豪興公司租下了澳門當時最豪華的中央酒店,重新裝修設立不同類型、等級的運營空間,既有針對貴賓客戶的豪華賭場,又有面向普通賭客的大眾賭場,從番攤、牌九到彩票、骰寶,賭博等類型應有盡有,幾乎可以滿足各類賭客的一站式需求。
此後,豪興公司叱吒整個澳門賭業,成為了澳門的頭號賭場。就在他們春風得意之時,誰又能想到,深圳寶安縣一家賭場的崛起,差點送走了豪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