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 ▎馬英九和家人的那些事

2021-02-21 文藝

這張照片是於1975年8月,在紐約市曼哈坦區華盛頓廣場公園( Washington Square Park)拍的,當時兩人正在談戀愛,兩年後結婚。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個人網頁上貼文說,今天是他與妻子周美青結婚34周年。對於周美青說下輩子不嫁給他,他決定「下輩子不娶別的女人,看她嫁不嫁我」,或是「我們互換性別,我嫁給她」。

馬英九在個人網頁上大秀恩愛。他說,「今天是我和美青結婚34周年」,剛結婚時,正在哈佛留學,生活相當儉樸,新居就是學生宿舍,家具都是接收別人不要的舊貨,或到跳蚤市場買的舊桌椅。

馬英九說,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他和周美青還到街上撿了兩個廢輪胎,洗淨後迭起來,中空的地方塞進兩個枕頭,再鋪上一層布,就是家中待客用的「沙發」了。

此外,周美青的姊姊在他們新婚時,送了兩床薄被,馬英九說,「我一用就是34年,到現在還在用,冬暖夏涼,只是覺得有點對不起寢具業者就是了」。

馬英九還提到,不久前情人節時,一位網友看到周美青跟他的照片,留言說「好恩愛喔!可惜美青姊說過下輩子不嫁給馬英九了」。

對此,馬英九說,他看完笑了好久,決定「下輩子不娶別的女人,看她嫁不嫁我;或下輩子我們互換性別,我嫁給她!」

馬英九說,時間一晃就是34年了,「人有沒有下一輩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很幸運,這輩子有美青當我的終身伴侶」。


馬英九當選之後,除妻子周美青辭去兆豐銀行董事以外,大姐馬以南辭去中國化學製藥公司副總經理,周美青的二哥周偉奇為了避免產生利益衝突疑慮,也辭去聯合液化石油氣公司董事長的工作。馬英九的夫人、舅子以及大姐3人的月薪加起來少說至少85萬,為維護公平正義,他們堅決放棄了。

說來馬英九與周美青本該六年前就相識了。當時,馬英九在臺北建國高中讀高三,妹妹馬莉君在臺北第一女中念高一。祖籍湖南的馬英九父母還保持著家鄉的習俗,平時喜歡自己動手包餃子。這一天馬家又要包餃子,小妹馬莉君便邀請最好的同學周美青來家裡吃水餃。已經18歲的馬英九聽說妹妹的同學要來,不知是大男孩的羞澀使然,還是當真對高一的小女生不感興趣,放學一回家就一頭扎進房間裡,任憑家人三請四請,硬是不出來,白白錯過了與周小姐初相識的機會。

有道是姻緣天註定,六年之後他們還是遇上了。1974年8月,馬英九赴美國紐約大學攻讀法學碩士,妹妹馬莉君告訴他有一個同學也要到該校念同一個系,讓他關照一下。啟程那天,馬英九的家人去機場為他送行。到了機場,妹妹東張西望,突然發現了剛剛趕來的周美青,便興奮地舉起手大喊:「美青,在這裡。」

周美青走到馬英九面前,馬莉君熱情地為他們做介紹,鄭重其事地要求哥哥一定要照顧好自己這個最好的同學兼朋友,馬英九這時才知道妹妹的這個同學就是當年他避而不見的周美青!因為妹妹不斷地在他面前提周美青的名字,又一再要安排他們相識,馬英九此時才開始注意這個女孩:身材瘦削高挑,一頭俏麗的短髮,看上去精明能幹的樣子。馬英九心裡嘀咕著:「這麼一個個性獨立的女孩子,看來並不怎麼需要我照顧嘛。」

兩人同一班飛機到達美國,又一同走進紐約大學,開始了三年的學習生活。在美國,倆人就讀於同一研究所,都是舉目無親,馬英九還肩負著妹妹的囑託,因此平時下課後他們很自然地走到一起。雖然馬英九的年紀比周美青大,但在生活上,還是女孩子比較細心,所以時間一長就反了過來,變成了周美青無微不至地照顧著馬英九。

剛到美國時,馬英九還習慣像對待妹妹一樣對待周美青,漸漸地,馬英九發現這個比自己小兩歲的「妹妹」是個很有內容的人。她聰明好學、為人平和,簡單、率真,周身散發著不同於一般女子的光彩。

此時的馬英九有些迷惑了,自小到大他喜歡的都是清純型的溫柔女孩,他一直欣賞的也是那種在瀑布般黑色長髮映襯下粉雕玉琢的美麗,而眼前的周美青,單那一頭幹練的短髮,就與馬英九最初的幻想相去甚遠。但他卻真的被周美青吸引了。


在共同的學習生活中,馬英九和周美青擦出了愛的火花,1976年他們雙雙從紐約大學碩士畢業,便向家人宣布了訂婚的消息。此時,馬英九申請的中山獎學金已經用完,他有意繼續攻讀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一個窮學生,沒有獎學金資助,自己又要專注於學業而不能出去打工,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完成博士學位實在困難。

為了讓馬英九順利完成學業,周美青毅然放棄了已經申請到的進修機會,到餐廳裡去打工,端盤子、刷碗,一整天下來,腰直不起,腿邁不動,一雙手也被洗碗水泡得發白了。每天打工回來,馬英九看著周美青用瘦弱的身軀為自己默默付出的一切,總是心疼不已。

當然,那段日子留給他們的也有甜蜜。雖然日子過得拮据,但那是溢滿愛情與學問的日子。每到假日馬英九總會帶著周美青到處遊玩。

1977年,他們喜結良緣,婚後,周美青搬進哈佛照顧馬英九,他們住的是學校提供的學生宿舍,沒有家具,兩人就到路邊撿別人扔掉的家具,或是買二手家具。經過周美青一雙巧手的布置,貧寒的小屋頓時散發出溫馨。

馬英九曾幽默地說,他那時在攻PHD(哲學博士),而太太修的則是PHT(Push Husband Through賢內助)。馬英九實在不忍心太太為他受苦,後來也偷偷出去打工掙錢。一直到周美青謀到了在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當助理的職務,他們的生活才逐漸穩定下來。在哈佛求學期間,馬英九一邊苦讀,一邊還要趕編《波士頓通訊》。仔細閱讀馬英九的文章可以發現,馬英九的文字雖然不帶任何情緒性的謾罵字眼,但卻很勇於表達個人意見,很有些周美青的個性。不只這些,在馬英九所主編的整本月刊中,也處處可見周美青的痕跡,人們紛紛猜測,當年馬英九在著文時,必定有周美青在旁助陣。

艱苦的環境下,夫妻倆建立起深厚的感情。1980年,大女兒馬唯中的出生牽扯了這對夫妻的一些精力。直到1981年,馬英九獲得了博士學位,進入華爾街的一家公司工作,全家的生活才寬裕一些,不久後馬英九偕全家回到臺灣。幾年後,他們又添了二女兒馬元中。

馬英九與周美青都是學法律出身,理性而獨立。回首結婚二十八年,馬英九感嘆,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他們相處的重要基礎。他曾說過:「我太太是一位有專業學養的職業女性,和大部分職業女性一樣,每天大清早就要開車送孩子上學,下班回家還要督導孩子功課。因此,除非她願意,我從不要求她參加我公務上的應酬,我覺得這是夫妻間應有的彼此尊重。」

此前在臺北中國國際商銀擔任法務室主任的周美青,仍留著一頭短髮,身材高瘦,談話時簡潔利落,透出職業女性的幹練和自信。相較於一些官太太的時常亮相,周美青宛如「隱形人」。

由於周美青行事低調,因此在馬英九參選臺北市長前,知道她名字的人並不多。1998年7月,周美青第一次公開露面,就給媒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一般官太太以夫為尊的態度截然不同,她甚至還衝著馬英九頻頻開炮,直言「所有做丈夫的缺點,他都有」。這些犀利甚至略帶調侃的言辭,讓馬英九略顯尷尬。

周美青以自己的方式支持著丈夫。2002年,馬英九以近65%的得票率連任臺北市長成功,周美青提醒他不能驕傲,權位的背後是責任,必須全力服務市民。有了妻子的全力支持,馬英九成功地將「臺北市長」這一角色演繹得深入人心,支持率居高不下。不過對妻子周美青,馬英九一直有些愧疚:「因為工作實在太多太忙,陪她的時間太少了。」


一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人

忙歸忙,馬英九依然有他細膩的一面。雖然每天他都工作到深夜才下班,但在回家途中他常常會拐到超市去買一些妻子、女兒喜歡吃的小點心,人們時常可以看到馬英九在超市裡細心購物的身影。平時,他也很注意夫人飲食的營養搭配。

每周四晚上,是馬英九的家庭日,他儘量推掉不必要的應酬,和周美青及兩個女兒一起回到父母家陪兩位老人吃飯。教育兩個女兒時,馬英九很強調中國傳統文化,他崇尚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並總是以身作則,為女兒們樹立榜樣。談到治家理念,他又經常把「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掛在嘴邊。另一方面,馬英九認為,教育子女家長只能帶他們上路,然後就要讓他們自己努力,最重要的莫過於興趣和習慣的培養。

馬英九的兩個女兒目前都在美國念書,周美青特立獨行的個性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她們。兩姊妹對文學和藝術都很感興趣,因此學校和學系都由她們自己決定,她倆選擇的科系都不是主流系所。大女兒馬唯中在哈佛大學念完生命科學系後,又轉往紐約大學修讀劇場專業,二女兒馬元中原本打算就讀臺灣大學,但因外界對她關注太多,最後放棄了推薦名額,選擇到紐約羅德島布朗大學念藝術專業。馬元中是少數沒有選擇超級名校的臺灣名人後代。她選擇的布朗大學,雖屬常春藤名校,但距離市中心稍遠,同時藝術系也屬於比較冷門的科系,足見馬元中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兩姊妹不但在臺灣很低調,到海外求學也很低調、獨立,這與媽媽周美青從小就注重培養女兒們的獨立能力不無關係。每年周美青會去美國看她們一二次,並帶去父親的問候。

在多次民意調查中,馬英九都當選臺灣最有魅力政治明星的第一名,很多記者問周美青是否擔心丈夫有外遇。對此,她回答說:「我對他有信心,對自己也有信心,為什麼大家好像對我們沒什麼信心?」對馬英九而言,也許這種信任正是對他工作最大的支持。


身為公主的她,哈佛碩士,沒有全額獎學金,更沒有法拉利,出門坐公交車,出境坐經濟艙,不靠馬英九的關係謀職,現準備攻讀博士,並跟朋友合辦女性雜誌,她的穿著甚至比不上貧困縣副縣長的女兒,連像樣的品牌都沒有。她,就是馬英九長女馬唯中。

蔣孝嚴評論馬英九:每次馬英九先生都是吃完便當再開會,就是街上賣的很普通的盒飯。每次看他都吃得津津有味,他不僅菜吃乾淨,飯吃乾淨,還用免洗筷刮乾淨飯粒,一點不浪費。蔣經國當年也喜歡在小吃攤上隨興吃,他有句名言:『人民吃什麼,我就吃什麼』。一路走來,馬英九最像蔣經國。

相關焦點

  • 那些年站在馬英九背後的女生,叫周美青
    在那個滿天星鬥的露營地,不知道周美青女士說什麼觀點和看法,竟然「折服」了這個學法律的人?「那天晚上的談話都說了些什麼?」侯文詠很有興趣的又問。馬英九說:「談了很多,只不過具體內容我實在是記不得了……」周美青和馬英九在共赴紐約大學讀書的時候相戀,1977年,27歲的馬英九和25歲的周美青結婚。
  • 文|那些年站在馬英九背後的女生,叫周美青
    在那個滿天星鬥的露營地,不知道周美青女士說什麼觀點和看法,竟然「折服」了這個學法律的人?「那天晚上的談話都說了些什麼?」侯文詠很有興趣的又問。馬英九說:「談了很多,只不過具體內容我實在是記不得了……」周美青和馬英九在共赴紐約大學讀書的時候相戀,1977年,27歲的馬英九和25歲的周美青結婚。
  • 馬英九和他的老婆
    他說,「今天是我和美青結婚34周年」,剛結婚時,正在哈佛留學,生活相當儉樸,新居就是學生宿舍,家具都是接收別人不要的舊貨,或到跳蚤市場買的舊桌椅。  馬英九說,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他和周美青還到街上撿了兩個廢輪胎,洗淨後迭起來,中空的地方塞進兩個枕頭,再鋪上一層布,就是家中待客用的「沙發」了。
  • 馬英九「悽慘」的婚姻和家庭
    他說,「今天是我和美青結婚34周年」,剛結婚時,正在哈佛留學,生活相當儉樸,新居就是學生宿舍,家具都是接收別人不要的舊貨,或到跳蚤市場買的舊桌椅。馬英九說,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他和周美青還到街上撿了兩個廢輪胎,洗淨後迭起來,中空的地方塞進兩個枕頭,再鋪上一層布,就是家中待客用的「沙發」了。
  • 馬英九想求拜登一件事
    這事求美國?馬英九與美前官員視頻,盼其建議拜登政府「鼓勵兩岸恢復對話」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8日報導,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11月下旬與美國前官員舉行視頻座談會,美方與會者擔憂,過去4年來兩岸缺乏互信造成緊張狀況,甚至擔心臺灣內部的極端對立,可能會進一步弱化臺灣。馬英九則請這些前官員向拜登新政府建議,希望後者能「鼓勵兩岸恢復對話」。
  • 馬英九宣布這件事,臺灣和大陸都震驚了!
    其實,這一帶區原本屬於臺北縣,直到1968年7月1日才劃歸臺北市,當時設木柵區和景美區兩區。1980年3月12日臺北市行政區調整,把景美區和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當景美區和木柵區合併時,便以文山區命名。不過,許多臺北市民說慣了景美區木柵區,所以通常都說馬英九住在木柵。如今,文山區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有二,一是木柵動物園,一是貓空纜車。
  • 陳水扁當年想和馬英九一起做的事,現在被蔡英文獨自完成
    在美國爆發狂牛症和檢測出豬肉中含有瘦肉精的時候,當時的臺灣當局者就宣布將會提高進口美豬美牛的規則。此番做法導致「臺美」之間的關係僵持,在臺灣多次申請加入自由貿易協定的時候,遭到美國的拒絕,給出的理由是臺灣沒有做到答應的事情。
  • 馬英九宣布一事,臺灣震驚了!
    來來去去文山區那麼多趟,卻沒有想到,馬英九就住在這裡。文山區是臺北市邊遠的區,位於臺北市的東南郊,跟臺北縣的新店市接壤。其實,這一帶區原本屬於臺北縣,直到1968年7月1日才劃歸臺北市,當時設木柵區和景美區兩區。1980年3月12日臺北市行政區調整,把景美區和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
  • 馬英九的『悽慘』婚姻和家庭
    與妻子周美青結婚34周年之際,馬英九在個人網頁上大秀恩愛。他說,今天是我和美青結婚34周年,剛結婚時,正在哈佛留學,生活相當儉樸,新居就是學生宿舍,家具都是接收別人不要的舊貨,或到跳蚤市場買的舊桌椅。馬英九說,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他和周美青還到街上撿了兩個廢輪胎,洗淨後迭起來,中空的地方塞進兩個枕頭,再鋪上一層布,就是家中待客用的沙發了。
  • 馬英九卸任宣布這件事,臺灣和大陸都震驚了......
    其實,這一帶區原本屬於臺北縣,直到1968年7月1日才劃歸臺北市,當時設木柵區和景美區兩區。1980年3月12日臺北市行政區調整,把景美區和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當景美區和木柵區合併時,便以文山區命名。不過,許多臺北市民說慣了景美區木柵區,所以通常都說馬英九住在木柵。如今,文山區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有二,一是木柵動物園,一是貓空纜車。
  • 馬英九和三個女人一條狗
    在紐約大學法律系讀到了碩士三年級的馬英九,特意選擇這一天和同班同學周美青舉行婚禮,馬鶴凌和秦厚修從臺灣趕來,他們對兒媳婦十分滿意。1952年出生於臺灣的周美青,祖籍上海,父親周兆在臺北經營商船生意。周家教養嚴格,周美青雖然比馬英九小兩歲,但做事細緻,把馬英九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哈佛愛情故事 婚禮結束後,周美青面臨著人生最重要的選擇。
  • 別了,馬英九.
    馬英九,祖籍湖南省衡山縣,1950年出生於香港,1952年隨家人移居中國臺灣。畢業前夕,他和師友們一起,響應「十萬青年十萬軍人」的號召,入伍從軍。圖為少年馬英九與母親秦厚修、父親馬鶴凌及三位姐姐、一位妹妹的全家福合照。
  • 馬英九終於幹了「臺獨」懼怕的爺們事嗎?
    明年大選眼看著民進黨要重返執政,馬英九急需一場大翻轉,實現他夢寐以求的歷史定位。白宮已經表態對這次會面「謹慎歡迎」,對朱立倫接下來的訪美行程多少是個加分,至少讓國民黨在美國面前不要顯得過於一無是處,提高國民黨在島內外的形象。
  • ✎_馬英九的"悽慘"婚姻和家庭
    他說,「今天是我和美青結婚34周年」,剛結婚時,正在哈佛留學,生活相當儉樸,新居就是學生宿舍,家具都是接收別人不要的舊貨,或到跳蚤市場買的舊桌椅。馬英九說,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他和周美青還到街上撿了兩個廢輪胎,洗淨後迭起來,中空的地方塞進兩個枕頭,再鋪上一層布,就是家中待客用的「沙發」了。
  • 馬英九先生的往事和他的兩個女兒(悽慘)
    他說,「今天是我和美青結婚34周年」,剛結婚時,正在哈佛留學,生活相當儉樸,新居就是學生宿舍,家具都是接收別人不要的舊貨,或到跳蚤市場買的舊桌椅。馬英九說,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他和周美青還到街上撿了兩個廢輪胎,洗淨後迭起來,中空的地方塞進兩個枕頭,再鋪上一層布,就是家中待客用的「沙發」了。
  • 人物誌|馬英九宣布一事,震驚臺灣!
    葉永烈:尋訪馬英九家這才是公僕呢!吃盒飯八年,住百平公寓終生。馬英九卸任之後,從官邸搬回了他的舊居。尋訪馬英九家,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那天,我去尋訪馬英九家。照例,是長媳開車。開車前,她問我馬英九家的地址,我告訴她在文山區興隆街,她把幾段幾號都輸入GPS。
  • 卸任一年 馬英九:這件事最令我難過
    對此,中評社批評稱,馬英九這是追求分治,結果就是不統漸獨,或明統暗獨。對此,大陸方面是絕不會承認的。臺灣前領導人馬英九據《中時電子報》5月11日報導,馬英九提到,每年差不多這個時間,世界衛生組織會針對臺灣能否出席WHA作出決定。他曾提到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不是國際關係,因為兩岸關係發展結果會造成國際法的影響,即兩岸關係會影響國際法的發展。
  • 別了,好人馬英九!!!
    但兩岸交流的深入和頻繁,並沒有讓中下階層感受到紅利。「他的執政成績不好,是因為謀略和技巧完全欠缺。但他的政治路線正確,政策立意良善。他對中華民族的自我認同,對中華文化的熱愛,是毋庸置疑的。」馬英九,1950年出生於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縣,1952年隨家人移居中國臺灣。今天(2016年5月19日)是他任職臺灣領導人的最後一天。
  • 馬英九和三個女人一條狗的故事(內幕首度曝光)
    一談到這段往事,馬英九總會感慨:「妻子與我一起經歷了風風雨雨,沒有妻子也不會有我的今天……那段時間雖然過得拮据,但那是充滿了愛情與學問的日子。」 直到3年後,馬英九和周美青的經濟條件有了好轉,他們才決定要一個孩子。1980年,在馬英九博士畢業前夕,大女兒出世了。他們從美國打電話向父母報喜。
  • 顛覆者馬英九:下臺,是我最大的痛苦和快樂
    馬英九的爺爺是一個鄉紳,父親曾任臺灣「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處長,母親曾任臺灣「中央銀行」外匯局科長。這樣的成長環境,對於他來說,走上仕途,那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在美國的那幾年,他立志要當一名好律師,當過美國馬裡蘭大學法學院研究顧問,也在美國波士頓第一銀行法律顧問和美國紐約華爾街柯爾迪茲律師事務所當過實習律師。但是一頭魚的經驗告訴你,凡是律師,都心裡存在著更大的志向和野心。直到1981年,馬英九回到臺灣,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