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肯德基的一支廣告,這幾天小虎隊又成了熱搜詞,不管怎樣,這個廣告讓許多人包括我都重溫了美好。這幾天有幾位朋友私信我,說今年是小虎隊成軍30周年,讓我寫點什麼。說實話,一下子真的不知道如何下筆,其實網上一搜小虎隊的文章太多,什麼小虎隊解散秘聞、小虎隊三人的關係,還有各種電視節目,基本都會從吳奇隆擺地攤說到陳志朋當兵。我想我還是從一個普通歌迷的角度來記錄一下,也許記憶會有一點點偏差,但都是我真實的記憶,希望你也能留言積極討論。
小虎隊
引領我聽到小虎隊的人有兩位,一位是鄰居的「霹靂舞青年」小趙,現在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總喜歡戴那種半截手套,忽然冒出一個霹靂舞的動作,那時美國電影《霹靂舞》很風靡,時髦的青少年都喜歡模仿,小趙家裡的錄音機總是高聲放著當時的流行歌曲,我就是這樣聽到了小虎隊的那首《青蘋果樂園》。當然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還是鄰居的劉大哥,他硬塞給我一盤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的卡帶讓我回家去聽,我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開始了我的聽歌生涯,時間約是1989年的年底或者1990年的上半年。這盤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卡帶是由香港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錄音版權,中國華藝音像實業有限公司出版發行引進,還同時發行了黑膠。為什麼不是直接由飛碟唱片直接授權,就不得而知了。
引進版小虎隊《青蘋果樂園》卡帶
那時候年紀還小,初看到《青蘋果樂園》附送的小虎隊那張彩色歌紙時,還很納悶,為什麼這麼幾個人都年紀都這麼大了:蘇有朋 62.9.11,吳奇隆 59.10.31,陳志朋 60.5.19,吳奇隆竟然都30歲了?後來老爸幫忙解惑,這個應該是民國的紀年吧。很多年後也知道了,這是引進的時候,原封不動地把歌紙拷貝了過來。當時追星的渠道很窄,那時兩岸之間的交流還沒有這麼密切,對於流行歌手的喜愛,就是買卡帶,買雜誌,聽廣播,買貼紙,抄歌詞,看到歌手的演唱會和見面會?奢望啊。記憶中,1989年李亞明&藍天使合唱團 在首都體育館舉辦了個唱,成為首位在大陸辦演出的臺灣歌手,從而也掀開了港臺歌手在內地開演唱會熱潮的序幕。
也是因為小虎隊的那盤《青蘋果樂園》,吸引我走進了這繽紛多彩的流行音樂的世界,相信有許多朋友也和我一樣,因此而開始喜歡上了流行音樂。不過那時的資訊沒這麼發達,磁帶的價格又貴,經常是一盤磁帶大夥借著輪流聽,然後把一首一首的歌詞整齊的抄在本子上,當年那些親筆抄下的歌詞,至今都記得特別的清晰。前幾天北京的「虎迷」彭彭和我分享了她當年的「手抄本」,我真心覺得不錯,也借花獻佛與大家分享。有關於小虎隊的第一張專輯的介紹,在這裡就不多寫了,可以參看我之前的文章《今天,開始逍遙遊吧》。
北京「虎迷」彭彭的歌詞手抄本
《青蘋果樂園》這首歌,相信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都極其深刻,如果說現在中文歌中夾幾句英文是很尋常的事的話,那當時就是一種時髦。我個人對「告訴What's your name,接受這邀請函」這句印象最深,因為那時我們剛剛開始學英文沒多久,老師在課堂上教了What's your name,結果在小虎隊的歌裡就出現了,這樣的方式當然也是學生族們喜歡接受的。流行歌曲其實也是時代及文化的載體,反映了年輕人的所思所想,比如《新年快樂》的歌詞有一句「多希望和你同一個星座」,在1989的內地其實絕大部分人是不知道「星座」是什麼的,當時還暗自揣測這究竟是什麼意思?這樣的例子在小虎隊的歌中還有好些。
再多說幾句,在小虎隊走紅以後,其實內地有不少歌手都翻唱過他們的歌曲。1991年的某天,我揣著零用錢去音像店晃悠,老闆強力推薦我買小虎隊的「新專輯」,經不住老闆的忽悠,我買了這盤封面印著小虎隊的卡帶。回家興衝衝打開錄音機聽,《青蘋果樂園》的前奏響起,覺得有些「妖嬈」,聲音傳出就更……。打開歌紙一看:《青蘋果樂園》原唱:小虎隊,演唱:蔡國慶,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網上搜搜看蔡國慶的《青蘋果樂園》。此外比較著名的還有解曉東和解曉衛兄弟倆翻唱小虎隊的《逍遙遊》。那個年代翻唱港臺歌手的事太多,那時邀請港臺歌手來唱是比較麻煩的事,再加上大家也沒啥版權意識,國內歌手翻唱港臺歌錄成磁帶的事比比皆是。來聽聽這個版本的逍遙遊(解曉東、解曉衛)
解曉東、解曉衛《逍遙遊》
還是繼續說《青蘋果樂園》這首歌,某天順手百度了一下,發現百度上做了如下注釋:《青蘋果樂園》是中國臺灣演唱團體小虎隊演唱的一首歌,由丁曉雯填詞,馬飼野康二作曲,Jimmy Johnson和陳志遠編曲。其實這條注釋寫的有些問題,歌曲的編曲其實就陳志遠先生一個人,沒有Jimmy Johnson什麼事。如果你看到原版的歌詞,其實這首歌的幕後是寫著「詞丁曉雯 曲Jimmy Johnson 編曲陳志遠」,原唱者大家都知道,是日本的超級偶像團體少年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一直以為Jimmy Johnson是一個歐美的音樂人,但又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給日本的偶像團體寫歌。當然有了網絡以後,這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實Jimmy Johnson就是日本音樂人馬飼野康二的筆名,當然這只是他的筆名之一,除了這首《青蘋果樂園》,他還有一首作品被陳慧嫻翻唱成《千千闕歌》、李翊君翻唱成《風中的承諾》。
丁曉雯《青蘋果樂園》手稿
大陸的歌迷第二次接觸到小虎隊的正版專輯就是1990年上海音像引進的《星星的約會》,這其實已經是小虎隊的第四張專輯了,專輯發行時,電視臺裡一直在循環播放他們《星星的約會》和《叫你一聲MY LOVE》的MV。而第二張《男孩不哭》及第三張《紅蜻蜓》並沒有同步引進發行,我只在市面上買到過盜版的《男孩不哭》,那個年代的資訊不發達,其實當時完全搞不清究竟發過幾張專輯。
引進版小虎隊《星星的約會》卡帶
上海資深媒體人徐冰老師的新書《餘音夢花街 靡靡思南路》中的一篇《飛碟在大陸的零星事件簿》,講述了《星星的約會》這盤專輯引進的前前後後的細節,為我們還原了當時的真實情況:所以當有機緣可以與飛碟談小虎隊《星星的約會》時,當時負責經營的(上海音像公司)總經理助理朱小臨,竭力讓老闆徐能學下決心籤下了80萬盒保底數字的合約。這張專輯在1991年的發行肯定超過了130萬。(上海)音像公司在支付了第一筆80萬盒的版稅後,不久,把後續的版稅也打給了飛碟在香港的帳戶上。
我自己曾在當時的報紙上看到這樣的一組數字,僅供參考:在1989年短短一年,小虎隊出版了合輯《新年快樂》,2張專輯《逍遙遊》、《男孩不哭》,在臺灣地區累計銷量120萬張,盜版無數;在大陸,短短數月《青蘋果樂園》的正版卡帶銷售400萬盤。
小虎隊的第五張專輯《愛》是由北京東方影音公司引進發行的,這張專輯當時也同時發行了黑膠唱片的版本,關於這張專輯,前幾天的文章已經詳細說過了,也不多講了,可以看《致敬時代?小虎隊和TFBOYS隔空對唱》。
引進版小虎隊《愛》卡帶
要補充說的是,1991年9月1日起,由小虎隊、紅孩兒、憂歡派對、姚黛瑋所組成的「青春本色 歡樂天地」演唱會在大陸的北京、上海、武漢、西安等地巡演,這也是小虎隊第一次來到大陸表演,所到之處受到了空前熱烈的歡迎,甚至發生了在機場連續被18位不同的海關人員要求籤名的事情。有些朋友在現場看了那場演出的,絕對算是很幸運的了。沒能去現場看這場小虎隊的演唱會,算是我的遺憾,所以我很羨慕身邊兩位當時去現場的朋友,其中一位是亦檸大哥,下面這張票根就是亦檸大哥的。
小虎隊1991年上海演唱會票根
而我個人覺得《星星的約會》和《愛》亦代表了小虎隊的高峰期。
小虎隊的第六張專輯《再見》依然是上海音像公司引進,這張專輯基本就和臺灣同步發行了。下圖這張剪報來自1991年上海《新民晚報》,介紹了小虎隊最新專輯《再見》的引進情況,當時在上海甚至出現了排隊買這盤卡帶的盛況。27年前的剪報,保存不易,和各位分享.
1991年的《新民晚報》介紹小虎隊《再見》
專輯中大量選擇了飛碟唱片之前發行的其他歌手的「舊歌」,《把心給你》選自姜育恆的專輯《一世情緣》,《思念就像一首歌》選自「憂歡派對」的專輯《憂歡派對》,《冷冷的太陽》則出自王傑的專輯《孤星》,而專輯最後一首《驪歌》改編自「小虎隊」之前專輯《紅蜻蜓》中的同名歌曲。 有關小虎隊的翻唱曲,更多的可以看我之前寫的《那些小虎隊的翻唱曲 》。
這張《再見》中大量採取翻唱的形式,大概是因為製作這張唱片的時間比較緊,畢竟距離上一張專輯《愛》的出版只有4個月的時間,但是製作人陳秀男在整張專輯的總體把握上,還是做的不錯,將離別的那種傷感很好地隱藏在了專輯的每個角落。主打歌《再見》出乎意料地用了節奏快的歌曲,而拋棄了一般離別歌曲那種緩慢的調子。第二主打歌曲《放心去飛》,則將離別時候那種悲傷的情緒推上了高潮,許多「虎迷」在看了這首歌曲的MV後,都禁不住落淚。
尾聲《驪歌》的響起,輕快的編曲,則讓你的情緒舒緩了許多,也許,離別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傷感。作為臺灣偶像團體歷史上第一張以「再見」為概念製作的專輯,這張專輯體現了製作團隊良好的創意想法,準確捕捉了歌迷的心理,從而促使了唱片的大賣。
引進版小虎隊《再見》卡帶
如果說小虎隊之前的專輯,讓我開始關注起那些歌曲背後的創作人,比如李子恆、陳志遠、陳秀男等等,那小虎隊1991年第七張專輯《BSET 》又讓我知道了「郭小霖」的名字。小虎隊《BSET 》專輯的混音及編曲就是由他完成的,不過後來各種唱片聽多了,才發現這張專輯中有一首歌曲的片段就是從MJ的歌曲中截取過來的。
引進版小虎隊《BEST》卡帶
1992年這位來自香港的音樂人,自己也在飛碟唱片發行了一張國語專輯《相識不相戀》。其實小虎隊《再見》專輯中,有我特別喜歡的一首《思念就像一首歌》,也是由郭小霖編曲的,在鋼琴的引導下,蘇有朋的歌聲將離愁別緒緩緩舒展開。
在小虎隊暫時解散以後,記得是在1992年的下半年,上海音像公司將他們之前的專輯《男孩不哭》及《紅蜻蜓》正式引進到內地發行,也讓包括我在內的許多歌迷終於聽到了這兩張久仰的專輯。
引進版小虎隊《紅蜻蜓》、《男孩不哭》卡帶
一直覺得小虎隊《男孩不哭》是他們所有專輯中最為特別的一張,可能和專輯製作人鈕大可的風格有關係吧,總覺得鈕大可老師和青春偶像不太搭,也可能是聽慣了李子恆製作的「小虎隊」了吧。不過專輯中,小虎隊「亞熱帶男孩」的形象還是讓人眼前一亮,其實前幾年也曾經當面問過鈕大可老師有關小虎隊這張專輯的事。
後來買到了這張專輯的原版CD,才發現專輯中的圖片均來自《小虎隊 89寫真集》,攝影是楊立德先生。1992年的夏天,我在上海買過一本定價3.9元的《小虎隊風採》,現在看起來就是翻版了《小虎隊 89寫真集》。2013年的7月10日到8月中旬,楊立德先生在北京方家胡同46號雙城咖啡文化館,舉辦了致青春」攝影展,也讓我們近距離看到了小虎隊的照片。
當年國內發行的《小虎隊風採》的寫真書
這張《男孩不哭》專輯中,我最喜歡《年輕的英雄》和《我的煩惱》這兩首歌,韓寒在他《1988 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這本書裡,竟然也有寫到小虎隊這張專輯:我聽著小虎隊 1989 年的磁帶入眠,那盤《男孩不哭》被我A 面 B 面反覆聆聽……當時我最喜歡的歌叫《我的煩惱》……。原來韓寒對小虎隊的這張專輯情有獨鍾啊,因為當時宣傳的並不多,《男孩不哭》專輯在小虎隊的專輯中算是影響力較低的一張。
而《我的煩惱》這首歌讓我記住了作曲者「遊正彥」的名字,後來當然知道了他是臺灣著名的吉他手,不過他也時不時地出現在「作曲」甚至「製作人」這一欄上。另外《我的煩惱》的作詞者署名為「逍遙學派」,根據我的考證,這應該就是陳樂融先生的一個筆名。對於我來說,在聽歌的時候,去「鑽研」這些歌詞本上的每個名字,也是很大的樂趣。下面這張圖出自丁曉慧的專輯《熱帶魚》,都是華語樂壇著名的樂手,左起:遊正彥、郭宗韶、黃瑞豐、曹俊鴻、陳志遠、翁孝良。
而說到《紅蜻蜓》專輯,這是李子恆正式擔任小虎隊專輯製作人的第一張專輯,李子恆的出現,給小虎隊在專輯風格上注入新的元素,也是從這張專輯開始,小虎隊的專輯裡出現了每個人的獨唱歌曲。李子恆給小虎隊的專輯中加入了民謠元素,並一直按此前行,終於達到高峰,關於李子恆老師與小虎隊我之前寫過太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翻之前的文章。
1993年的12月,當每個虎迷聽到這首溫暖感人的《星光依舊燦爛》時, 都會由衷地為他們的回歸而興奮,這張《星光依舊燦爛》專輯也是由上海音像公司引進發行,這是小虎隊的第八張專輯了。
引進版小虎隊《星光依舊燦爛》卡帶
再見小虎隊三人,看了這首歌的MV,第一感覺就是三個人都長大成熟了。2013年看到了小虎隊之前的經紀人宋文善先生在微博上記錄了這支MV拍攝的背後故事:1993年12月,志朋退伍小虎隊復合.為營造新專輯(星光依舊燦爛)中久別重逢的手足情,MV導演陳怡君申借臺北西站客運中心,從晚上23:30旅客稀少時一直拍到清早05:30,奇隆有朋等待志朋歸來的那一幕真誠又感人!如今臺北西站依然矗立在忠孝西路,……
小虎隊《星光依舊燦爛》MV
2002年蘇有朋上海演唱會上,小虎隊三人曾經重聚過,合唱了這首《星光依舊燦爛》。可惜那晚我在北京出差,還好有現場的朋友打電話讓我聽,雖然聽起來聲音有點模糊,但還是很激動……
1994年小虎隊推出的第九張專輯《快樂的感覺永遠一樣》,其中的兩首主打歌配合兩項公益活動發行:一首是「國際殘障者日」活動的《快樂的感覺永遠一樣》,另外一首是SAVE THE SEA (拯救白海豚)的歌曲《天堂海》,在整張專輯裡你可以感覺到三隻小虎唱功上的進步。
引進版小虎隊《快樂的感覺永遠一樣》卡帶
1989年-1994年「小虎隊」已經成軍六年多,經聚散離合,其朝氣活力的正面形象依然不變,但必須要承認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小虎隊在華語樂壇已經不具有以前的號召力了。
其實我自己在聽小虎隊復出後的這兩張專輯時,雖然覺得好聽,但總感覺缺了一些東西。其實後來明白了,小虎隊在成長,自己也在成長,有些感覺只能停留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所以,我現在自然對聽那些青春偶像團體毫無興趣,而看到家裡的小輩對那些時下流行的偶像組合分外迷戀時,其實也很能理解他們的感受。
後來自己忙於自己的學業,有一段時間疏於關心流行音樂了,1995年小虎隊發行《庸人自擾》專輯時,竟都沒有去買。很多年後買了原版的CD,看了專輯的宣傳文案中的一段文字,還是挺有感觸的:這七年來,小虎隊得到很多很多的掌聲和鼓勵,所以一路走著即使遇到挫折與阻礙也沒有灰心,終於到今天每隻小虎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遼闊天空,但是他們始終沒有忘記,你對他們最初的期許與想念永遠不會停止。
小虎隊《庸人自擾》宣傳海報
記得2012年有一期《小燕有約》節目,小燕姐採訪了吳奇隆,整部片子中,最感動的就是結尾部分,其實也印證了《庸人自擾》文案裡的這段話。在小虎隊《星光依舊燦爛》歌聲裡,小燕姐的許多話也說出了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一直在關注他們的人的心聲,建議你可以從40分35秒看起。
前兩年整理舊書,竟然在一本書中找到27年前小虎隊的一張舊照片。照片攝於1991年上海演唱會的舉辦地萬體館,是我一位老鄰居的,他見我十分喜愛,只能翻拍了一張送我,這一保存也已經過去20多年了。照片拍攝時,小虎隊剛剛出道3年,這三位還都是翩翩少年。而如今,我們這些當時聽歌的歌迷也和這三位一起步入了中年,我也不像學生時代那樣,有那麼多時間一直去關注他們三位的動向,甚至吳奇隆那些精彩的電視劇我也一集都沒看過,但每次在媒體上看到他們努力及取得的成績,還是會為他們高興和自豪。
祝福這哥仨今後的一切都順利。
1988年-2018年,小虎隊三十年了,星光依舊燦爛。
(題圖由北京的「虎迷」彭彭提供,特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