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上海「補時」空間
▲ 2018年首屆臺北時裝周沒錯,它就是曾經在新加坡、北京、上海、臺灣等多地展出過的「The Light Dam 光壩」。
▲ 深圳國際光影藝術季這是2020深圳國際光影藝術季上的「The Light Dam 光壩」,目前已經迭代了多個版本。
全新版本的「光壩」自12月25日起至明年2月,在深圳福田市民廣場展出。
「The Light Dam 光壩」 by 賴雨農 UNOLAI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40年的時間奠定了深圳在整個大灣區甚至全國的科技前沿地位。
而一座的城市的個性與審美,繁華與宜居,人們的幸福感,除了和生活在這裡的人、經濟與科技密切相關,也離不開城市夜景和藝術文化生活。
城市對美的追求,從夜晚就可見一斑。
▲ 深圳·福田展區(圖1.2)、深圳·南山展區(圖3)這無疑是深圳這座城市創新嘗試的又一次體現。
像「The Light Dam 光壩」這樣人們能夠近距離感受的一百多件光影作品的加入,讓我們看到了這座城市夜晚的多樣性。關於作品「The Light Dam 光壩」,藝術家賴雨農UNO曾這樣說道:
「光,和空氣和水一樣,隨時布滿在我們的四周,但我們卻不曾像保存空氣和水那樣,想要保存光;於是我們浪漫的想像,有沒有一個容器可以把光裝起來,好讓我們可以回收再利用它,因此「The Light Dam 光壩」誕生了。」
抽象的光線被裝在充氣單元模組內,從遠處看,光壩是一堵高冷的冰牆;
當近距離在特定位置揮動手掌,光線會發生變化,像控制了一股能量。
藝術家試圖通過作品把人們帶到另外一個不同的境界。
它不只是展示了一個樣貌,也不僅是跟人互動,同時它還記錄了這段時間內人發生的所有過程。
DWL:請談一談對深圳這座城市的印象,及這次作品受邀參展深圳第一屆國際光影藝術季的感受和看法?
UNO:首先,很榮幸可以參加第一屆深圳光影燈光節,當然也該輪到深圳了,其實我一直都很喜歡深圳這個城市,除了現代化、國際化之外,我覺得深圳還有個很重要的一個感覺,就是它特別年輕,有創意,有衝勁。所以,我覺得深圳不管做任何創意的東西,都有一種大膽實驗創新的精神。這次當然也很高興作品可以榮獲青睞,「The Light Dam 光壩」這個作品剛好也比較現代、未來一點,我覺得和深圳很搭。DWL:深圳國際光影藝術季這次是「The Light Dam 光壩」的一個全新版本,跟之前在新加坡,臺灣和上海展出版本的有所不同,你覺得「The Light Dam 光壩」吸引人的主要特色在哪裡?
UNO:這次主要的特色是它可以隔空去用手勢控制光影。感覺上,光是看得到摸不到,但我們透過這樣的一個裝置藝術,讓人去感受到摸到光的感覺,這是我們這次想在Light Dam裡面去玩,或者是讓大家去覺得有意思的地方。我們每一個版本的Light Dam都在跟與光共舞不斷地探索它的可能性,這個其實是Light Dam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在一個同樣的一個外形和概念下,一直不斷的迭代發展。DWL:作品創作之初,你最關注的是什麼?目前為止Light Dam展出了很多次,最希望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體驗?
UNO:Light Dam最早提出的概念是「光循環」,或者說是我們對於自然和環保節能永續這件事情的關懷,經過幾代迭代之後,我們希望它走入到群眾裡,讓群眾去摸到光,感受光。所以其實Light Dam上面的洞,人是可以把這個手伸進去,在第一代的時候人可以透過把手伸進去跟光互動,迭代到現在最新的版本,是透過手勢去記錄光的軌跡。我們最希望的就是通過這樣的一個作品,可以讓人直接跟光去做互動。DWL:Light Dam下一次出現是否還會有其它版本?
UNO:我當然很期待Light Dam會有很多其它的版本,如果在展覽這個形式上,我們希望它會有更新的想法,不論是造型上,或者是程序上也好去迭代,產生一些特別版本。除此之外,我也希望它可能也可以從展覽,搞不好走到人的手中、人的家裡,把光影更近距離的渲染到每一個人的周遭環境。我覺得光本身就是一個有魅力的事情,可能通過一個小小的裝置,一個小小的陳設,就可以改變整個空間。展出地點:深圳福田·市民廣場* 特別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