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被冷笑話擊中過的人也許該補上這一課了。傳統笑話傳承於《故事會》、《幽默大王》等期刊,而冷笑話橫行於豆瓣網、簡訊這樣的新媒介。
冷笑話洋名叫Anti-humor,方言裡又稱作爛梗。很顯然,它重在冷,然後才是笑,先冷後笑或者乾脆冷而不笑,這就是冷笑話的邏輯,以冷來搞笑。
冷笑話的起源
據說冷笑話起源於這樣一個經典笑話:小企鵝有一天問他奶奶,「奶奶,奶奶,我是不是一隻企鵝啊?」「是啊,你當然是企鵝。」小企又問爸爸,「爸爸爸爸,我是不是一隻企鵝啊?」「是啊,你是企鵝啊,怎麼了?」 「可是,可是我怎覺得那麼冷呢?」
還有一個版本:有一隻北極熊和一隻企鵝在一起耍,企鵝把身上的毛一根一根地拔了下來,拔完之後,對北極熊說:「好冷哦!」北極熊聽了,也把自己身上的毛一根一根地拔了下來,轉頭對企鵝說:「果然很冷!」
冷笑話是無釐頭、腦筋急轉彎、諧音癖和雷文化的集中反映。臺灣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王牌大賤諜》,就以冷笑話著稱。中視《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上有美女個人秀環節,凡美女沒什麼才藝多半就會羞答答地說:擅講冷笑話。待她靦腆含糊地把一個段子講完,憲哥急忙抱肩搓手叫道「果然好冷」,臺下觀眾也很配合地鴉雀無聲肅然一片。
也有人認為,冷笑話不過是笑話裡的偽劣商品,配置笑料捏不好分寸,造出的一枚啞炮。《紅樓夢》裡元宵家宴上擊鼓行令,傳梅傳到王熙鳳手上,她先滴裡搭拉數上一大溜媳婦孫女兒,末了來了一句「底下就團團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眾人見她正言厲色的說了,怔怔的還等往下說,卻沒有下文,只覺「冰冷無味」——有無聊人士考證說這就是「冷笑話」的詞源來歷。
曹公此處這般著筆,除了作盛宴必散的隱喻,也是講一個哀樂失時,非其所也的老道理。鳳辣子其實是存心製造冷場,調度氣氛好準備撤席。要不憑她一張巧嘴,怎會抖不響一個包袱。
這套手法後來被相聲學了去,逗哏的前緩後急大肆鋪陳,吊起聽眾的興趣,大家以為必然有什麼,結果發現什麼都沒有。這一腳踩空叫人好不沮喪,頓時如墜冰窟。前面渲染得越熱鬧,後面的轉折越急促,心理落差越大,冷場效果就越好。但是絕不會有相聲通篇儘是淡話,那樣就演砸了,行話叫「瘟」了。
講冷笑話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節奏,圖謀的是這冰火兩重天的張力。大包袱伏得深,是要時間潛的。甩幾個小冷笑話,可以順,可以當入活,三翻四抖催熟了最後的高潮,這才是張天師過海不用船——自有法度。
網絡是冷笑話的戰場
林語堂說the sense of humor,取決於一個人所處的文化,這其中關涉之事多不勝舉。日本的落語(類似於單口相聲)在國人耳中總覺得莫名其妙,馮夢龍的《笑林》現在看來也多半平淡無奇。
主客觀因素之外,笑話所能達到的效果還取決於是否有恰當的情境和語境,往往失之毫釐謬以千裡,稍不留神包袱就像跌得停牌的股票一樣砸在了自己手裡。尤其在網絡上,沒有表情身段肢體語言的配合,僅靠單薄的文字傳意,笑話愈發缺乏表現力。久而久之,網民們退而求其次,把冷笑話發展成了一項群眾喜聞樂見的絕學。
轉載於各大網站的經典冷笑話小白兔系列可以拿來做個樣本分析,其中有一則這樣說:
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麵包房,問:「老闆,你們有沒有一百個小麵包啊?」
老闆:「啊,真抱歉,沒有那麼多。」
「這樣啊……」,小白兔垂頭喪氣地走了。
第二天,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麵包房:「老闆,有沒有一百個小麵包啊?」
老闆:「對不起,還是沒有啊。」
「這樣啊……」小白兔又垂頭喪氣地走了。
第三天,小白兔蹦蹦跳跳到麵包房,「老闆,有沒有一百個小麵包啊?」
老闆高興的說:「有了,有了,今天我們有一百個小麵包了!」
小白兔掏出錢:「太好了,我買兩個!」
故事到這裡就戛然而止,聽者腦子也跟著蹦蹦跳跳了三下,瞬間剎不住,大多是要震蕩半天才能反應過來。起承轉合,合在了因果脫節的地方。等到想明白了這荒誕無稽之處,這時間上的延宕已然把人推上了尷尬的境地,此時再笑顯得自己反應過於遲鈍,況且確實也不是什麼叫人樂不可支的大笑料,還是屏住罷了。
還有最常見的利用諧音和詞語拆解製造笑料的一類:
有一個雞蛋跑到了山東,結果變成了魯(滷)蛋。
有隻公鹿在路上越跑越快,到最後,它就變成高速公鹿了。
問:有一隻鯊魚吃下了一顆綠豆,結果它變成了什麼?答:綠豆沙。
這種冷笑話採用了語言的陌生化手法,屬於無釐頭式的拼貼。英語中也有大量此類笑話,比如:上帝之鞭阿提拉(Attila the Hun)和小熊維尼(Winnie the Pooh)有什麼相同之處嗎?他們中間名都是「the」。
哈貝馬斯曾闡述合理性的條件:整齊的文法,正確的事實,適當的價值和真實性標準,這類笑話一條兒也不挨邊。還有的段子頗有幾分黑色幽默的味道,卻不具有批判意識和寓言性質,也只能歸到冷笑話門下。
EQ自戀者的遊戲
冷笑話謔而不虐,它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前提:招人發笑並不是最終目的所在,卸除了責任輕裝上陣,也就很自然地可以拋棄攻擊性和猥褻性這兩種普通笑話的固有特徵。
雖說可用的修辭手段仍有雙關、誇張、借代、婉曲好幾種,但實質上只能倚重於邏輯策略:通過曲解正常的話語,割裂話語的完整性,通過製造語境缺失、句意雜糅等問題使得話語產生矛盾。冷笑話之所以風行,乃因它迎合了人們對理性和秩序的叛逆心理,高舉與莊重對壘的旗幟,質疑甚至顛覆了現存價值觀。
類似於頑童在野地裡打滾和尿泥,不怕丟體面,只圖一個痛快,冷笑話把既有的意識話語推搡褻玩一番,至於結果如何並不關心,絕不追打落水狗。笑話本身是有針對性的攻擊和消解,但冷笑話只消解,不攻擊,這種姿態上的差別使它比傳統笑話顯得多出了幾分輕盈灑脫。
愛講冷笑話的人多是EQ自戀者,駕著一列瘋狂的情感過山車,在一個人們汲汲於給出意義並要求著意義的世界中橫衝直撞,充當自娛娛人的先鋒。骨子裡它又是溫和的,戴著失敗者的假面具出現,甘於做一個「馬鳴蕭蕭」的自嘲者——錢鍾書說馬嘶如笑,但馬並不以幽默名家,只不過是臉太長。它鼓勵了那些可能有益的反傳統嘗試,以悖於常理的方式給出一個囫圇的世相,並且招呼大伙兒一起信奉它。
物無美惡,濫則成災。有人若是把冷笑話看做了正經營生,只會說些冬烘腦子的昏話,難免就成了一個悲劇。魯迅說:「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扯淡上了癮抖機靈成了癖,就暴露其貧乏荏弱的思想、瑣碎散漫的趣味、一曝十寒的恆心,動搖不定的立場,和稍縱即逝的感情。
----
相守馬桶,享受閱讀。微信公眾號馬桶閱讀,白領必備休閒讀物,聊職場說文化談生活侃八卦,每天給你與眾不同的談資,陪你度過與眾不同的10分鐘。
周一世相,周二職場,周三文化,周四生活,周五八卦,周六健康。輸入數字1至6,回顧每天的馬桶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