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歷史客棧的朋友都知道,這個人是個「數據控」,很喜歡比較歷史人物的共同點,今天就來給大家總結一下開國將帥中的同齡人。
首先,在十大元帥中,有兩個同齡人,即陳老總和徐帥,都是生於1901年。
比較陳老總和徐帥的早年經歷,倒很有相似之處,陳老總1919年去了法國勤工儉學,同一年徐帥考入了山西國民師範速成班;1921年,陳老總因在法國參加愛國運動,被遣送回國,同一年,徐帥也因在學校中宣傳愛國思想,被學校開除。
其次,在十大大將中,也有兩對同齡人,分別為1903年的陳賡、蕭勁光,和1906年的譚政、羅瑞卿,而且,陳賡和蕭勁光還都是湖南人。
在上將以上級別的開國將帥中,出生人數最多的是1910年,共8個人,都是上將:鄧華、張愛萍、賴傳珠、劉亞樓、陳伯鈞、唐亮、黃永勝、周桓。
第二多的是1907年和1909年,都是7個人。請注意,1907年出生的名將是質量最高的,包括在解放戰爭時期最星光閃耀的雙子星——林彪、粟裕。
林彪生於1907年12月5日,粟裕生於1907年8月10日,比林彪大了117天。老天爺有時候就是這麼大方,一下子放出來兩個絕世名將,雖然出身不同,經歷不同,最後卻萬川歸大海,在解放戰爭時期聯手奉獻了近代史上最經典、最恢弘的戰爭大戲。
而且,除了林彪和粟裕,1907年出生的還有蕭克,在紅軍時期的地位甚至在林彪之上,高居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在解放戰爭時期,也曾在第四野戰軍中擔任參謀長,成為林彪的搭檔。
另外,還有傅秋濤、王平、宋時輪、王建安4位上將,也都是出生於1907年。
除了軍界,在政界也有不少頂級大人物出生於1907年,比如曾經的總書記博古、國家主席楊尚昆,比林彪和粟裕的級別還要高。
1909年也有7位上將出生,分別為:宋任窮、陳再道、王宏坤、陳士榘、鍾期光、閻紅彥、謝富治。
在抗戰時期的冀南地區,有句流傳廣泛的話,叫「任窮之德,再道之勇」,說的就是同齡人宋任窮和陳再道,分別擔任八路軍東進縱隊的政委和司令,在冀南地區創下了一大片抗日根據地,影響非常廣泛。
當然,如果再加上中將、少將,就不是這三個年份最多了,最多的應該是1917年。
在1917年,雖然上將以上級別的都沒有,中將也只有4位:周志堅、劉西元、謝有法、張池明,但少將最多,共有51位,其中不乏向守志、齊釘根、江擁輝、肖永銀等名將。
另外,1915年也值得一提,雖然數量不多,但質量絕對數得著,比如堪稱四野第一名將的劉震、二野兵團司令陳錫聯,還有這幾年在網上知名度爆棚的兩大猛將:王近山、鍾偉,都是出生於1915年,授銜時正好4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