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麵館

2020-12-27 澎湃新聞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阿娘麵館

朱成墜

大約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因為我聽說大學同學白小剛在《旅遊時報》擔任記者工作,為此,隔年起,我就個人自費專門訂閱了該報。先後訂閱了大約兩三年。

每一期的《旅遊時報》我都認真地閱讀,期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一篇文章,就是該報轉載了香港一位作者撰寫的,大約名為「令人難忘的上海灘三碗面」。記得第一碗麵,介紹的就是位於淮海中路與南昌路之間思南路19號的「阿娘面」。介紹很有文學性,文章從梅雨季節的夜晚說起,在細雨濛濛之中,尋覓到這家麵館,品嘗了令人難以忘懷的黃魚面,味道令他垂延欲滴,回味無窮。

阿娘面的正式店名是泰和飲食店,並不是什麼阿娘麵館。現在,阿娘的孫子開得的麵館,卻正式叫作「阿娘麵館。」這已經是後話了。

泰和飲食店是利用自家的住房開辦的,地方非常逼仄,顧客稍微多一些,連得人身體也轉不開。該店僅僅一開間的門面,裡半作為廚房間,外半作為餐廳。餐廳裡,放置了黃顏色的四張條桌,擺放了十六張沒有靠背的圓凳。

《旅遊時報》轉載的那篇文章說,寧波阿娘為了籌措孫子出國留學的費用,利用自家的門面房,聘請了淮海路上滄浪亭退休的老員工掌廚,開了家蘇州風味的阿娘麵館。看後,我大為詫異,上海竟然有這麼家上好的麵店?居然我都不知道,非得去品嘗一下不可。

為此,我多次到泰和飲食店排隊品嘗阿娘面。前兩次均因為太長的排隊,沒有吃成功,因為,食客太多了。第一次,我大約排了一個半小時,由於下午的工程協調會時間已經迫近,無法繼續排隊了,只得忍痛割愛,在外邊買了兩隻麵包充飢,權當作午餐了事。第二次,由於時間接近中午12點,正是午餐的高峰,食客蜂擁而至,排隊的隊伍綿延上百米,而且,我看到不少食客因為沒有座位,站立著吃食阿娘面,胃口頓時大減,趕緊退出擁擠的隊伍,打道回去了。直到第三次,我早早地安排好工作,十時許,就趕到了泰和飲食店,搶先排在隊伍的前列,終於如願以償,這次我順利地買到了阿娘面,並在小小的餐廳裡,找到了一隻座位。記得那一次,我點的是蝦腰面。滿滿的一大碗,蝦仁亮晶晶的,腰花紅兮兮的,嫩滑軟熟,絕無騷腥氣味。湯料極其鮮美,我一口氣將麵條、澆頭和麵湯全部乾淨利落地消滅完。然後,咂著嘴,不停地回味著蝦腰面的美味,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離開時,我對阿娘說,「儂此地的麵條真是好吃啊!」阿娘微微地笑了起來,說了聲「謝謝!」她那燦爛的微笑,至今仿佛還在我的眼前晃悠。

「儂此地的麵條真是好吃啊」

以後,我又去過許多次。記得第二次,我點的是黃魚面,黃魚煨得恰到好處,湯鮮肉美。這一次也是連面帶湯,吃得精打光的。當時,由於泰和飲食店內的餐廳已經沒有座位了,我只得到泰和飲食店對面偏西靠進弄堂邊的餐廳去就食阿娘面。它是阿娘租借下來的臨時餐廳,現在這個地方已經是「老查牛什粉面」店了。即使到了對面的餐廳,我也是等待了刻把鍾,才等到座位。

第三次,我點的是脆鱔面加燜肉。這是典型的蘇州澆頭。這一次,我既沒有能夠在泰和飲食店裡的餐廳就食,也沒有能夠在對面的餐廳就食,這兩個餐廳全都塞滿了人,等候的人群已經綿延到十幾米遠的馬路了。我只得到在對面餐廳邊上的弄堂裡就食,好像是站立著吃完這一碗脆鱔燜肉麵的。這碗面,脆鱔脆而不硬,燜肉酥而不粘,湯料還是那麼鮮美欲滴,令我垂涎三丈,大快朵頤,一掃而光。真是正宗的蘇式面點啊,這應該歸功於那位掌勺的大師傅,他是淮海路上滄浪亭的一位技藝高超的退休員工。以後我又多次到泰和飲食店去品嘗阿娘面,每次,品嘗阿娘面就感覺到是一次食物與精神上的美妙享受。

那時候的阿娘身體還不錯,每次去,都能夠看到阿娘。阿娘中等個兒,身材瘦削,頭髮有點花白,精神矍鑠。只見她總是站立在泰和飲食店的收銀臺邊上,觀看著顧客的反應,及時地指揮人員,做好服務工作。儘管,生意那麼忙碌,吃客熙熙攘攘,但是,就是沒有發生任何爭吵的現象,一切都做到了井然有序。過去了二十多年了,阿娘的形象依然深深地鐫刻在我腦海裡。一想起阿娘面,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阿娘那和善客氣的笑容。

退養之後,我好像中了邪似的,還常常專程騎自行車到思南路36號,科學會堂對面的阿娘孫子重新開張的「阿娘麵館」,去品嘗阿娘面。據說,阿娘去世後,麵館歇業了。阿娘的孫子留學歸來,曾經在其他行當折騰了一段時間,總是不太成功。於是重操阿娘的舊業,再次開辦了麵館。這一次,孫子將麵館開在了思南路的36號。店名就叫「阿娘麵館」,孫子極其聰明,他把阿娘創立的阿娘面品牌,直接用在了麵館的名稱上,讓充滿懷舊感而又忠誠的上海老食客回歸,並前去繼續品嘗阿娘面。

現在的阿娘麵館,大餐廳裡共有12張條桌,40來張圓形的凳子。條桌的木質臺面全部用薄板不鏽鋼包裹。圓凳子的凳面分別為木質面板與穿孔塑料面板。大餐廳邊上的裡間,還有4張條桌,10張圓凳,另有一大摞圓凳,供繁忙時增加座位之用。現在的麵館,環境雖然簡樸,但是,乾淨整潔,設施齊全,它已經成為上海灘著名的麵條品牌,在上海的美食圈裡,幾乎老少鹹知。

有一次,我到阿娘麵館品嘗阿娘面。選擇的是麵館的四種招牌面之一的蟹粉面。其它三種還有黃魚面、蝦腰面、鱔絲面。蟹粉面的蟹粉,顏色黃澄澄,覆蓋在麵條之上,還灑了絲絲的蛋皮。麵條一端上來,撲鼻的香味勾滴出了我的垂涎。這碗面的分量很足,絕對能把肚子餵個飽。澆頭的原材料特新鮮,麵湯鮮味十足。到最後,這碗蟹粉面被我吃得個底朝天的。我是頻頻地咂著嘴,打著飽嗝,離開麵館的。

再一次,我騎車前往,不顧路途遙遠,特意去品嘗黃魚面。黃魚處理得蠻幹淨的,搭配鹹菜,甜甜的,很合上海人口味。端上桌的黃魚面,去骨清滑的魚肉有著好多條,魚肉雪白的,看上去很細嫩,咬下去很鮮美,當時的價格僅僅17元。我再加了一塊5元的素雞,這塊素雞大得嚇人,幾乎可以把面碗都蓋滿了。現在,這般大的素雞已經不供應了。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中,我又抽空專程騎車,趕赴思南路上的阿娘麵館,特意去品嘗阿娘面。我到了之後,先是在阿娘麵館的周圍拍攝照片。下午3時多,我才進入麵館,點了一碗蝦腰面。此時,許多品種的麵條已經沒有了,沒有的麵條價格牌上已經翻白,餘下的僅僅十來種麵條。其中,唯一中意的只有蝦腰面,我就叫了碗蝦腰面,價格26元。從下午3時20分到3時35分,我僅僅用時15分鐘,就吃完了這碗面。當我品嘗第一塊腰花,初啖第一口,就感覺腰花有些老硬,不如以往阿娘在時的味道和質量。湯料也有點走樣,不如以往那麼鮮美了。儘管如此,我依然抱著對阿娘的敬意,沒有過分質疑此時阿娘面的品質退化,我只當作麵館廚師一時的操作失誤。

坐在我邊上一桌的,大都是河南來滬的一家人。他們是從網上搜索到這家上海灘著名麵店的,慕名而來。他們都津津有味地品嘗著阿娘面,特別是那位靠十歲的小女孩吃得十分愜意,一大碗的麵條吃得精光。她父親還把自己碗裡的麵條和澆頭撥了些給小女孩,小女孩也一掃而光,還嚷嚷著要繼續添面。後來,我一打聽,才知道,小女孩是與父母親從河南來上海探親旅遊的,小女孩的舅舅在上海工作,舅舅陪同他們旅遊,特地到阿娘麵館,邀請姐姐全家品嘗上海著名的阿娘面。

因為,我從未見到阿娘的孫子,頗想了解一下現在的老闆情況。就鬥膽詢問收銀員,牆壁上的食品經營許可證中的法人代表人張廣生是不是阿娘的孫子時,這位收銀員凜然地回答說,「我不知道。」因而,我至今也無從知曉阿娘孫子的真姓實名。

出得阿娘麵館,我順道騎車轉到原先阿娘面創始店——泰和飲食店的所在。真是出於意料之外,這家店居然還在。夕陽下,整座三間二層樓房的模樣依舊,只是環境更加整潔了,二層陽臺上的綠化更加美了,盆花和綠草把老房子裝點得綠意盎然。

近前,我看到紅色的雨篷與雨篷下牆壁的店招赫然寫著泰和飲食店五個大字。右下角的菜單牌上寫著「隆重推薦,每日精選商務套餐,本幫肉絲粗炒麵、鹹肉菜飯、蟹粉菜飯、本幫菜肉大餛飩。」我再貼近玻璃門,透視昏暗的飲食店餐廳,已經看不到節日營業的情形。就是這樣,已經滿足了我對於阿娘麵館往事的緬懷與紀念的好奇 。

人到了老年,總是懷舊的。每每想起阿娘面的創始人阿娘,我就會抱著崇敬的心情,十分感激這位上海灘舊日的阿娘,為上海留下了這碗名不虛傳的阿娘面,我衷心地冀望這碗阿娘面能夠永遠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2017年10月8日凌晨

鳴謝:朱成墜先生賜稿、繆迅老師薦稿!

原標題:《阿娘麵館(作者:朱成墜)》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阿娘的紅包
    阿娘稱她的父親為爹爹,當然我沒見過阿娘的父親,但我經常坐在阿娘最忙碌的灶頭間聽她講爹爹如何辛苦拉扯大四個孩子的故事。  直到我結婚後,還是喜歡坐在阿娘的灶頭間聽她講八方鄰裡發生的新事。那時,爺爺已去世多年,阿娘一個人住兩間小矮屋,雖然就在我們大家庭的院門裡,可我還是覺得她一個人住很寂寞很可憐,經常傻傻地問:「阿娘,你晚上一個人睡怕嗎?」
  • 《阿娘使道傳》阿娘後來都變了~
    阿娘愛上使道之後智商直接拉0了麼。。而且弱不禁風,老讓人擔心。死無數次,開頭還很喜歡自己奔跑覺得很堅強灑脫,後來直接被抱著跑來跑去,哭哭啼啼,那麼多心理活動。難道這就是愛情??我爸路過說阿娘比使道醜多了,我無語微笑。女主有時候看著很不錯,有時候塗了口紅,看著特別不好看呢。
  • 東宮:小楓的阿娘怎麼死的 阿娘為什麼要自殺大揭密
    而劇中小楓的阿娘也是令人關注的,那麼她是怎麼死的呢?讓小編告訴你們吧。《東宮》中女主小楓的阿娘是西洲的大妃,按照中原的稱呼來說相當於皇后的位置,但是小楓的阿娘卻在小楓好不容易回到西洲後死了,而且她父王也精神失常了。
  • 《阿娘使道傳》銀悟是如何愛上阿娘的(只寫了兩集就太監了!!!)
    然而,當我看到退伍回歸的李俊基童鞋,看到《阿娘使道傳》之後,我突然好有衝動去記錄使道愛上阿娘的全過程。難得男女主都是我的菜,難得他們的演技都不錯,難得劇情還有新意。【第一集】同床而眠第一集第7分鐘,銀悟第一次遇見阿娘。此時,阿娘正被勾魂使者追捕。見到鬼魂難免有些詫異,而且還是正在被勾魂使者追捕的年輕漂亮女鬼。
  • 那道難忘的菜,阿娘鯊魚羹
    灶頭菩薩每天蹲在灶頭邊上看阿娘燒菜做飯,有時候,阿娘燒菜時,不知道放多少鹽,她就拿著鹽缽頭呆一呆,憑著感覺放鹽,而憑著感覺放下的鹽,菜鹹淡正好。於是,阿娘就會得意地說:"是灶頭菩薩在放鹽。"但我會問阿娘:「那過年時吃的那道鯊魚羹也是灶頭菩薩燒的?」阿娘聽了,就驚奇地望著我,然後伸出一根手指頭在嘴邊做了一個「噓」的動作。
  • 知青歲月:我的阿娘一家
    阿娘坐在包的右下首——主婦燒火做飯的位置,我被安排在正對蒙古包門的中間位置,這是最尊貴的客人坐的位置呢……這些我曾經在「蒙古族媽媽送我出嫁」一文中敘述過,這裡不再重複。我的阿娘佟格勒嘎(我在阿娘家住的時候老額吉這樣稱呼她)醫生阿加叫她「高耀」。我是和弟弟妹妹們一樣稱呼她「阿娘」。我知道阿娘是白音呼布大隊的娘家,家裡還有兩個舅舅。
  • 《阿娘使道傳》人有悲歡離合
    也曾期待過美好的大團圓結局,看到使道和阿娘辛苦的相戀也曾在心裡呼喊,就讓他們在一起吧。可是看了18集忽然覺得但願人長久,真的只是美好的祝願,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哪有那麼多的圓滿呢!如果真的是每個人都得到了幸福,這部劇也許就會成為我們印象中許許多多的愛情劇一樣,不過是多了一點引人注目的奇幻色彩而已。
  • 上海14家高人氣麵館 你吃過哪幾家
    好吃的麵館也是多的一塌糊塗,小編精挑細選,為大家選出了14家高人氣麵館,你吃過幾家?(文章來源:上海吃喝玩樂fun)  1、大腸面大腸面麵條細細分明有嚼勁,當初趙薇慕名去吃過,所以這家店還有一個俗稱「趙薇麵館」。  地址:徐匯區天平路220號(近康平路)  人均:17元  4、辣肉絲麵館
  • 《阿娘使道傳》全集劇情 分集介紹(1-20)
    阿娘在房裡梳妝,穿上裁好的新衣,銀悟見到頗為驚豔,卻口是心非,只告訴阿娘讓她在指定的地點等著。   阿娘忽然想到還有可視丸可以利用,便來到鬼魂聚集的地方,沒想到上次因為搶獻食而招惹的鬼魂找來要教訓她。阿娘正被欺負,銀悟趕來,大打出手,正苦戰之際,巫靈趕來,銀悟和阿娘趁機逃走。阿娘為衣服破壞了而苦惱,大雨忽至,並且銀悟久等不至,朱月離去,銀悟和阿娘來到約定地點,阿娘怒問上天為何如此對待她。
  • 《阿娘使道傳》姻緣劫之五 情
    若要知道阿娘說了什麼,只要看看崔大監大人那憤怒的表情就能明白了,恐怕自他出生以來,除了安置在竹園內的鬼夫人紅蓮,還沒有人跟他如此急白赤臉地對罵過,從來都是崔大監嘲笑別人,哪有他遭人搶白的份,可是今天遇到阿娘這非人非鬼的姑娘,算他倒黴,提到平等,可沒有人比阿娘更加清楚,其實阿娘說的沒有錯,她不想有人羞辱她愛的金公子,這個善良的非人非鬼姑娘只是用直白的方式,告訴崔大監一個簡單樸素的道理:
  • 上海最「囂張」的13家麵館!敢去吃嗎?
    好吃的麵館也多的一塌糊塗,有幾家麵館很囂張,不過人氣旺的也一塌糊塗!上海最囂張的13家麵館來啦!看看誰最囂張~一般都是晚上營業,而且只有固定地點,但弄堂的環境大家也懂的……沒有固定時間,看老闆心情而定!老闆和老闆娘的脾氣大家都知道,來吃就得低調小聲。但長腳湯麵生意非常非常好!幾乎每次去都要排上15-30分鐘的位子。他們家只做菜湯麵,面是手工搓出來的粗面,湯水很濃。
  • 《阿娘使道傳》11集吐槽
    阿娘被捉,使道去救人的設定完全是道明寺救杉菜的翻版嘛,雖然說自花樣男子以來這樣的戲碼一直在上演,可現在是2012年了呀,而且是韓劇的重頭戲啊,有點誠意好不?還有使道吻阿娘到底是怎麼回事?她是白雪公主嗎?可是她已經在復活了呀,不吻也會醒的好不好,到底為什麼在那個時間那個地點那個場合做這種事啊?情緒完全不對啊,我都不屑於激動說終於接吻了!然後使道說是「度氣」?
  • 上海幾千家麵館,哪些一定不能去?
    除了本地人喜歡的一些真正好味的麵館外,還有很多公關做的好、軟文轉的多、人氣爆棚的所謂「網紅店」,比如X娘麵館、富X麵館、哈X麵館、獨當X面(這些馬賽克真是好單純好不做作完全猜不出來是哪裡呢,對吧)...不勝枚舉。曾經的阿娘面在阿娘在時候也是傳說眾多,但她離開後反而變成了另一個模樣。一碗黃魚麵湯裡全是味精,上面的黃魚片爛而無味。
  • 《阿娘使道傳》姻緣劫之七 妣
    那個髮簪不用說就是阿娘戴著上路的簪子,簪子上有字:母心簪意味著上天成全金公子對母親的心意,而阿娘臨死前拔下的恰好就是母心簪。或者說,母心簪一早就成為阿娘與金公子相識相知的記號和線索,若是沒有了母心簪,金公子又如何會攔得下要被陰差帶走的阿娘。
  • 《阿娘使道傳》姻緣劫之六 巧
    在阿娘恢復而來的前世李雪姻姑娘的記憶裡,與崔公子見面是此生最幸福的時刻,她甚至為此寫下了如此優美的情詩,只不過在她與所愛之人第一次見面時,鏡頭已經為觀眾特地揭示了幾個很值得注意的小細節:@李姑娘是與針母一同過橋,這才遇見了崔公子,可是眼前有妙林女子走過,青春年少的崔公子竟然先不看阿娘,卻望針母,兩個人似有會意一望。
  • 阿娘是我記憶中的純金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幸虧阿娘的刺繡手藝小有名氣,經熟人介紹,阿娘攜著年幼的獨苗兒子(我父親)到杭州大戶人家給大小姐傳授繡藝。那東家藉口帶孩子食宿開銷大,硬要壓低阿娘的工錢。阿娘不氣不惱,胸有成竹地讓東家試工三天,活不好分文不取,到時候捲鋪蓋走人。等到落地大繃架打開,阿娘把描好花樣的綾羅綢緞在繃架上繃緊後,氣場頓時出現。阿娘飛針走線,技藝熟稔,讓只知手拿小圓繃架繡花的東家看得讚不絕口。
  • 韓劇《阿娘使道傳》懸疑劇情獲贊(圖)
    《阿娘使道傳》海報  由韓國演員李準基和申敏兒聯袂主演的韓國MBC TV電視劇《阿娘使道傳》前晚(7月29日)收視率,雖再次不敵同檔劇KBS 2TV《新娘面具》,但有趣、充滿懸疑的情節也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 《阿娘使道傳》我眼中的使道
    就算是被崔老頭算計遭了秧的使道,那種霸氣的氣場也從沒有被比下去,最後為了保護阿娘而不得不作出的屈從反而顯得那樣的帥氣,說句花痴的話就是摔都摔的那麼好看。 帥氣不僅僅是指外表,還包括人的內涵。使道對家人對阿娘的情意無不表現出一股動人心魄的男子氣概。
  • 《阿娘使道傳》姻緣劫之四 魂
    當然會是這種結果,所以,此前的推理當然有應驗,也有不準確的地方,甚至有不少細節部分,需要更加詳細的解釋,先來看看這幾個問題:那位附身金公子生母的惡鬼,究竟對阿娘有什麼企圖?其實她是從崔公子無意間說到的話中了解了阿娘身上的玄機,崔公子哆嗦著說了句:-我確定過的,她明明斷氣了,可是她又活了!
  • 《阿娘使道傳》姻緣劫之九 逆
    可是,只要被提出要求的人心有所戀,有所打算,那麼想要達成交易就一定還有希望,譬如對阿娘這樣不想遺忘愛情,依然對身邊的愛人金銀悟有所眷戀的還生女子就是如此。或者說,這是命運安排了這一切,阿娘的失憶和心痛根本就是事出有因,在本周劇情的最開始,已經解釋了阿娘魂魄奔走人間多年仍然失憶的理由。實際上,李姑娘臨死前後是因為被鬼夫人忌憚,於是對她施法,去掉了她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