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芝兒子」、「最帥星二代」……出道以來,黃愷傑就被貼上不少帶著巨大光環的標籤,這似乎讓他比別人受到更多關注,卻也因此被忽略了一定的才氣和努力。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拿到北影表演系碩士研究生學位、初涉影壇便贏得口碑、綜藝首秀即一舉奪冠……2015年黃愷傑更希望能被大家記住、了解越來越多的自己。
為新報星期六拍攝封面大片,黃愷傑第一次來到天津,彬彬有禮又略微有些拘謹,換上運動裝拍攝健身主題時他一下子找到感覺,「其實我比較慢熱,性格也偏安靜,但運動健身向來拿手。」
拍電影拿了潛水證 錄真人秀圓了飛行夢
參加飛行類真人秀《壯志凌雲》,黃愷傑不但實現了想當飛行員的夢想,更在最終的決戰中摘得桂冠,他感嘆這實屬意外,「從頭至尾也沒有想到過。」初來乍到,黃愷傑也曾以為不過是穿著制服耍耍帥,或者課堂上看看書,學些物理、計算知識,開開模擬飛機,沒想到還有那麼多體能、腦力、記憶力、反應力等各方面的考核,學員間的競爭可以說相當激烈,很多時候的結果往往都是分毫之差,「今天誰的狀態更好一點就誰贏。」
很小的時候,每次看到天空中有飛機飛過黃愷傑就覺得神奇,「人不能飛,為什麼飛機卻可以飛在天上?」後來發現飛機一樣是由人控制的,更讓他感到奇妙。小學裡很多同學的爸爸是航空公司機長,黃愷傑沒少聽他們講故事:如何操控飛機飛行,飛行過程中曾經有怎樣奇異的故事發生……越發加深了他對於飛行的印象和好奇心。幼年時有一次去旅行,機長邀請他去駕駛艙看飛機降落,「進去時看到那麼多燈、鍵,感覺很壯觀,很酷。」從那時起黃愷傑的心裡便埋下了一份想當飛行員的夢想和衝動。「可惜那時候香港航空公司要求飛行員不可以近視。」無奈,黃愷傑的飛行夢想最終落空只能擱置,「沒想到時隔多年,今天竟然真的圓了兒時的這個夢想。」
從小喜歡旅遊熱衷運動,演員這個職業的特殊性,讓黃愷傑有更多的機會學到各種技能,「上部戲到新加坡拍特種兵題材,講的是『蛙人』,我還考了潛水證。」能「下水」的潛水證有了,說不定能「上天」的飛行證馬上也要有了,「目前還沒拿到,想拿飛行駕駛證還需要累積更多的飛行時間,他們也告訴說雖然節目結束,還是可以約時間完成。」黃愷傑的確考慮過,不過於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專心當好演員」這件事。
黃愷傑參與演出的驚悚片《索命暹羅之按摩師》上映在即,雖然沒當過警察、沒拍過同類型題材電影、沒去過曼谷拍戲,這麼多「第一次」集合到一起,當初接下劇本時緊張的心情可想而知,不過能夠和林保怡、高捷這樣的實力演員、老戲骨合作,還是讓黃愷傑大呼過癮,「想到能跟資深演員對戲也有過忐忑,好在認識了之後發現他們人真的很好,很有耐心,很放鬆,常會跟我分享一些演戲的經驗,很快把我帶入到角色當中去,對戲、對臺詞都給我時間去研究。」
「白娘子」長大後才看 喜歡電影不因為爸媽
母親是「白娘子」趙雅芝,父親是「大律師」黃錦燊,頂著星二代的巨大光環,黃愷傑踏入演藝圈自然免不了被人評頭論足。「剛出道時,很多人還是通過爸媽的名字來認識我,這個是事實,我無法去改變。」最初也有過不習慣,畢竟沒當演員之前黃愷傑沒有過這種處境,「後來慢慢理解了大家,還是需要時間吧,做好自己就好了。」黃愷傑直言,比起其他新人,或許只有自己做得更好、做得更多,才能獲得觀眾心目中的認可,但他倒不認為這就是多不好的事情,「我本身的性格也是希望自己不斷努力做得更好,把這種所謂壓力變為動力,希望可以通過更多作品,讓觀眾真正來了解我本人。」
對電影感興趣,黃愷傑說還真不是受父母演員身份的直接影響。「我沒有怎麼參與過他們的工作,沒去過父母片場探班,沒有看他們拍戲的印象。」甚至成為80後一代人童年記憶裡經典之作的《新白娘子傳奇》黃愷傑還是時隔多年之後才看。小時候只是單純地喜歡看電影,覺得從中能得到很多樂趣,「雖然只是短短的90分鐘或2個小時,這個過程卻帶給你很多信息,包括視覺效果、人生道理……」被奇妙的電影藝術深深吸引,黃愷傑開始看不同國家地區的電影,即便語言不通,看著畫面他也能感受到電影想傳達的信息。
當時還在學金融的黃愷傑,並沒有想過將來要從事演員工作,直到大四那年,面對即將踏入社會、真正接觸工作的人生轉折路口,他開始琢磨:人生後面好幾十年的規劃,金融是不是真正可以作為一個終身職業?對電影始終放不下、想嘗試當演員的心被勾起來,「那就讀一下?如果能考上電影學院就去學習一下。」幸運的是果真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真正進入電影學院進修、提升、嘗試表演,黃愷傑越發愛上了電影,愈加確定了自己要在這條路上繼續往下走的想法。
性格慢熱的「乖仔」 父親是最好的榜樣
黃愷傑喜歡到新的地方看看,用耳朵去聆聽,用眼睛去發現,「有時候光看網絡、視頻資料是不夠的,真的是要親自到了那個地方,才能感受到當地真實的生活。」黃愷傑坦言,多出去走走對於演員拍戲來說也很有幫助。
有網友封他為「最帥學霸」,黃愷傑則笑言自己也就是比較好學,還稱不上學霸,「可能喜歡的比較多,又相對比較認真。」拿過鋼琴八級證書的他,其實對運動更在行,黃愷傑表示這是小時候就打下的基礎,初中高中就曾代表學校參加過不少比賽,籃球、足球、遊泳、跑步……這麼多項運動中,黃愷傑對遊泳情有獨鍾,「因為遊泳可以練到身體肌肉,而且在水中好像去了另外一個世界,比較安靜,可以思考很多事情。」
想當年「乖仔」的稱號不脛而走,他感慨這或許跟自己幼年的成長環境不無關係。「我們三兄弟是一起成長的,跟別人想像中三個男孩在家經常打架、吵鬧不太一樣,我們很和諧,互相禮讓,可能也是受爸爸的影響吧。」父親黃錦燊很會照顧家庭,對妻子和孩子也是關懷備至呵護有加,常有一些小細節觸動到黃愷傑,對他影響深遠,在他看來父親就是最好的榜樣,「比如今天哥哥打完比賽比較累,我們兩個會儘量讓他多休息,也幫著一起研究功課什麼的。」久而久之形成習慣,面對身邊的家人、朋友,黃愷傑也會儘量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想著怎樣做才會讓對方更舒服,「他們開心了,我自己也會開心一些。」
學霸也好,暖男也罷,面對種種標籤黃愷傑沒有想太多,「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個最重要。」為新報星期六拍攝封面剛開始時,黃愷傑還稍微有些拘謹,「平時比較安靜一些,屬於比較慢熱的類型,我的個性一直是這樣。」有一種說法,安靜的孩子要麼內心極度叛逆要麼就是乖寶寶一枚,「我還真沒有特別叛逆、非常出格、行為過激的時候,也就暑假染個金黃色頭髮,不過開學就染回來,說來還是比較乖的。」
如今事業剛剛起步,黃愷傑目前還是想專注拍攝,今後的工作重心也還是會移到北京,「所以還是繼續當『北漂』吧。」
對話
北方人很直爽 懷念學院時光
新報:第一次錄製真人秀,還是如此專業領域,緊張嗎?
黃愷傑:最開始8位學員就感覺都挺厲害的,當時也不知道具體要比些什麼、中間會有怎樣的訓練項目,只是有個概念:要開飛機,越往後走越感覺到大家的實力,比如張雨綺這樣的女孩一樣很勇敢,學習能力也強,歐豪更不用說,體能很厲害,應變能力、反應都很快。
新報:得到冠軍很意外?
黃愷傑:前一天晚上準備時就有些緊張,決戰那天,我跟歐豪基本一直平手,直到最終的飛行考核才分出勝負。飛行考核時我們兩個分開上去,當時也不知道各自表現如何,就覺得自己的發揮還好,沒出什麼大錯誤,但也僅此而已,所以當張教官宣布最終誰贏的時候還是挺意外的,也挺興奮。
新報:當演員對你來說最大的吸引力在哪?
黃愷傑:做演員可以經歷很多一般人難以經歷的不同類型的人生、職業,目前接到的每個角色都給我新鮮的感覺,年代的、未來的……有很多可能性,感受了很多人生階段。
新報:在北京上學,感覺南北方人差別大嗎?
黃愷傑:我自己感覺北方人比較直接,有什麼說什麼,很直爽,相處起來其實一樣,尤其是兄弟之間沒這麼多客氣話。
新報:美國讀大學,後來在北京電影學院讀研,你的學生時代挺長?
黃愷傑:現在也會常常懷念在電影學院的時光,不光是表演系,大家都有電影夢想,聊的都是相關話題,那個氛圍很好,不同的想法、合作的機會、集體拍作業……當時也是想多學習,跟其他同學合作拍微電影作業是最好的體驗方法之一,微電影雖然短小,不過也體驗到各種學習創作的樂趣。
新報:最近嘗試了什麼新的運動項目嗎?
黃愷傑:之前去美國錄《壯志凌雲》,空餘時間我們幾個去試了一種水上運動,在海裡玩的,和衝浪的平衡感不太一樣,那個板子有升降起伏還可以噴水,挺好玩的,每次升起來看到海是一望無際的,那種感覺很爽。
想當演員父母也支持 「北上」生活最初不容易
或許在其他人眼中父母是演員、是明星,但在黃愷傑看來,回到家的他們就是平凡普通、照顧孩子的爸爸媽媽,他的童年時代也過著跟普通小朋友別無二致的生活,「下了課有很多課外活動,比如籃球、足球、遊泳訓練、彈鋼琴等等。」
從小到大,父母對於黃愷傑基本採取開放式教育,會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黑白分明,但從不會刻意要求他做什麼,而是讓兒子自己去挖掘興趣點,找到以後人生的職業方向,「因為他們覺得路是自己走的,今後的人生是我的,他們不可能陪著我一輩子,要有自己的成長過程。」黃愷傑從來沒被強迫學過什麼技能,「他們偶爾會建議,比如對鋼琴有沒有興趣?我覺得可以那就試一下,試過之後他們也會問我是不是喜歡、還想不想繼續,當然一切還是以學業為主。」
一直在美國讀書的黃愷傑,臨近畢業時下定決心嘗試接觸演員這個行業,那段時間他跟父親談了好久。「他倒沒有不支持,當時他問我今後有什麼打算,坦白講金融或者工商管理我也喜歡。」畢業之前黃愷傑也遞了很多簡歷給許多大公司,甚至有一些已經被錄取,父親問他此後是否要來香港工作,問他真正喜歡的是不是這個領域,「我說其實我也喜歡電影,很想試一下做演員,他就說那你去試吧,趁現在年輕就去多嘗試,不要後悔,只要你是真的熱愛,讓我們看到你是認真的,不是玩一下、半途而廢,我們一樣支持。」到美國讀工商管理之前,黃愷傑高中時也想過做酒店管理,趁著一個暑假他還特意跑到一家酒店實習,最終覺得跟自己想像中不太一樣,也便沒有選擇。「所以說讀書和工作真的不太一樣,去試過才知道自己真正喜不喜歡、習不習慣,適不適合。」
從小在香港長大,成年後出國留學,黃愷傑身上結合了東西方文化、教育的理念碰撞,不過他認為要想真正了解東方人的文化、思想還是在北京,「畢竟這裡是首都,也是文化地標,加上那個時候普通話也不是很好,電影學院又是這麼一個有名氣的學府。」決定了當演員,他毅然決然選擇北上。
到北京求學之前,父母已經提醒過黃愷傑,「當演員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容易,不是看到的被打造成很美、很帥出現在鏡頭面前的樣子,一部戲觀眾只看了90分鐘的精彩,演員背後往往花費一年甚至用更多的時間去準備、去付出,去體驗生活、感受角色,很多細節的表演往往都有外人所不知道的辛苦。」有了鋪墊,黃愷傑提前對「吃苦」有了心理準備,不過剛來北京時的人生地不熟、對這座城市疏離的感覺,加上北方氣候飲食等都和南方有差異,語言也不太靈光,還是讓他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陌生感,「一開始還是挺艱難的。」小時候身邊有父母、親戚圍繞,後來出國念書也是一幫高中同學一起過去,不覺得孤單,「但是到北京求學真的不太一樣,完全一個人去,沒有朋友、親人,真的就是個『北漂』。」 好在不少同學也是一個人來北京學習,「很多北漂聚在一起就變成北漂家族,大家一起扛過來。」
中間即使有過孤單的時刻,尤其到了冬天氣候乾燥,咳嗽、不適都找上來,黃愷傑也沒想過放棄,「幸好堅持下來,其實做演員,面對、經歷很多事本身也是一種學習和積累的機會。」如今普通話也已經練得可圈可點,「哈哈,還在進步,還在努力。」新報記者 吳非
特約攝影 馬德珺 特約化妝造型 劉文娟 服裝支持 XUAN PRIVE 高級男裝定製 助理 學員 劉笑為 朱君娜 餐飲及場地支持 新桃園酒店 TEL 586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