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仇!
日本死後離婚率連年上升
隨著時代的發展,離婚早已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了,日本家庭的構成也早已不是印象中的大男子主義丈夫+溫順的家庭主婦的模式了。然而雖說離婚並非罕見之事,死後離婚你又可曾聽說過呢?
死後離婚是指配偶過世之後提出離婚的現象,近年來死後離婚的案例越來越多,已經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現象。目前多為女性提出離婚,其中原因主要是現在日本的家庭大多是父母與孩子兩代人組成的「核家庭」,在配偶去世、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女性不僅要繼續贍養公婆,或者管理已過世公婆的墓地,還要獨自承擔生活壓力,不僅心理上寂寞,經濟壓力也比較大。
與普通離婚不同的是,死後離婚需要提交「婚姻關係終了申請書」。根據日本法務省的統計,2015年有2783件死後離婚申請,比10年前增加了1.5倍。
其實死後離婚可能並不是因為對伴侶的不滿導致的「死了也要離婚」,更多的是所要負擔的責任太重而不得已做出的選擇。此外,還有與伴侶的家人產生分歧而導致的離婚。來自日本關西地區的一位60歲女性就因為家族墓地的問題與丈夫的姐妹產生了爭執,因此而離婚。
還有的女性是因為丈夫生前出軌,自己作為妻子卻不得不照顧他,那時就已經有了離婚的打算。在丈夫過世之後提出申請,改夫姓為自己原本的姓氏。之後回到自己的父母家生活,與丈夫的家人從此斷絕關係。
最近不少日劇都用比較極端的手法展現出了日本女人對丈夫的報復,比如合謀殺害丈夫的《直美與加奈子》,還有婚內出軌的《晝顏》,不由得讓人後背發涼。現實生活中雖然並沒有那麼多的出軌和謀殺,但家庭主婦的心理問題還是值得關注的。據說日本夫妻的離婚高峰在30、50和60歲。30歲的女人經濟獨立,有獨自生活的能力;50歲左右孩子長大成人各自組建家庭;60歲的時候丈夫退休閒在家中。現在還出現了丈夫死後女性離婚回到父母家中,不必贍養公婆也不與丈夫合葬的「死後離婚」。
因為日本的法律規定,男方退休之後女方可以分享退休金,男方過世之後女方如果提出離婚,已經繼承的遺產不用歸還,所以就有的女性產生了「忍了一輩子終於可以離婚了」這樣的想法。
近年來,死後離婚已經逐漸成為日本社會的焦點話題,這也是長壽社會所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尤其是日本社會長年以來有著男人工作,女人做家庭主婦的風氣,家庭內的問題已經對社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日本的不少媒體專門做過這方面的報導,也有心理學等方面的專家進行了深入分析。其實如果夫妻二人能在平時就注意溝通,遇到問題及時處理,就不會遇到把矛盾留到一方過世後才爆發出來的尷尬境地。此外,男方過世後女性贍養雙方父母的經濟和心理壓力也需要社會福祉方面來解決。
之前看到過一句話說,這世上能產生最大愛意和最大恨意的大概也就只有夫妻了。其實想想這又是何必呢?冷靜溝通,妥善解決問題,即使真的不能再繼續生活下去就和平分手,這才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