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懿傳》踩著《延禧攻略》的尾巴剛一開播,被吊了一年多胃口剛吃了「魏瓔珞牌」麻辣小龍蝦的觀眾就開始瘋狂吐槽:
妝老,扮嫩,色沉,故事不打眼……
我也是看了幾集就有了放棄的念頭,甚至發了一條朋友圈:《如懿傳》真是看不下去啊,還有好劇可以追嗎?
雖然一邊嫌棄著,也還是一集不落地看了下來。
到了後面,劇情竟然越來越升級,一個大招接一個大招,真是越來越精彩。
女主如懿,被幾個人聯手陷害,給褫奪了封號,貶為庶人,打入了冷宮。
一般人到了這般田地,一輩子便基本到頭了,不是瘋癲,就是自殺,不用別人動手,自己就把自己了結了。
可如懿並沒有表現出強烈的負面情緒,她聽到自己被打入冷宮的消息後,思路一直都是清晰的,從那時起,她就在為怎樣絕地反擊做準備了。
02
首先,她把大阿哥和身邊人都安頓好,讓他們都有了相對不錯的去處,然後,去和皇上告別。
臨行前的拜別,讓人不由想起《甄嬛傳》中,甄嬛欲往準噶爾和親,也是臨行三拜: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相似的情景,只是換了臺詞:「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這是乾隆和如懿的定情詩,這次道別,如懿無疑是打了一張感情牌,讓乾隆對她又生出幾分不舍。
到了冷宮,簡直就是人間地獄,一群瘋了的舊日妃嬪,還有陰冷潮溼的住處,比豬食都差的飯菜。唯一一個清醒的人吉太嬪,看上去有七老八十,其實不過才三十五歲。
可見冷宮這個地方有多磋磨人。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如懿也沒有心生絕望,儘量活得體面從容。
她繡工好,就自己做繡活,讓侍衛拿出去賣了銀子,然後,用來打點送飯的太監,給她們的飯菜好一點,讓自己能夠活下去。
還讓侍衛去買花籽,在院子裡種下花草,把一潭死水般的日子過出幾分生機和希望來。
03
可是,她最好的姐妹海蘭,卻在如懿去了冷宮之後,活得更窩囊了。
曾經的海蘭,有如懿照顧,無意於爭寵,只是靜心生活,不想參與太多爭鬥。
但如懿入冷宮後,海蘭精神上突然失去了依靠,阿箬的羞辱,高貴妃的責難,皇后的罰跪,讓她一下子崩潰了。
她在雨中跪了兩個時辰後,跑去冷宮和如懿訴說這一切。
如懿告訴她:「我身在冷宮,沒辦法護著你,你必定要護著你自己,就當沒了這個姐姐,人到絕境了,定要生出勇氣,你活得好一點,我在冷宮就能安心點……」
海蘭回去時,想去安華殿祈求佛祖保佑自己,竟無意間聽到慧貴妃說她為了皇后除掉了烏拉那拉氏,除掉了玫嬪儀嬪腹中的孩子的事,她驚呆了。
那場大雨,讓海蘭涅槃重生,燃起了鬥志。
她開始認識到,在後宮這種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方,根本不能佛系地活著,要想活得好,必須得爭。
她一反常態,精心打扮,用心揣摩皇上的去處,用心打聽皇上的心思,很快,海蘭就上位了,成了皇上翻牌子最多的嬪妃,並懷上了皇子。
此時的海蘭,有了皇上的榮寵,也就有了博弈的資本。她利用肚子裡的孩子,設計為如懿洗刷了冤屈,將她從冷宮解救了出來。
如懿從冷宮出來後,開始一步步收拾陷害自己的人,最後,成為了皇后。
這些劇情還沒有演到,不過此時的如懿和海蘭,都已不是當初的小白兔了,她們有了渾身的勇氣,要在這後宮裡活下去,活得更好。
04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並沒有那麼多的戲劇化「」宮鬥」,但誰的人生又能一帆風順呢?
前幾天有個視頻刷屏,一位外賣小哥在送貨的路上,不小心和一位騎摩託的人相撞。人是沒事,可是貨毀了,要是一般人,估計會特別崩潰,本來賺錢就難,這一來估計幾天白幹了。
可那個視頻裡,撞車的兩個人都很淡定,撿起地上的啤酒共飲,仿佛那一地的破碎和他們不相干一樣。
那一刻,我只有肅然起敬的份了,兩位心態這麼好,以後過不好才怪。
05
人最無助的時候,最容易陷入絕望,那樣只有滑向更深的谷底,但只要有一顆不肯認輸的心,早晚會走出命運的沼澤地。
《如懿傳》這部開始被紛紛吐槽的劇,過了十幾集已慢慢進入佳境,雖然看得不像《延禧攻略》那樣過癮,可用腦子想想,如果自己和魏瓔珞一樣逮誰撕誰,肯定活不過一兩集。
從這個角度來看,《延禧攻略》更像一部神話了主角的偶像劇,細思極假。
而如懿,其實才更像現實中的每個人,從懵懂無知,到隱忍成為一種習慣,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除了憋屈還是憋屈,最後的強大,也是在陷入絕境後,爆發出的求生欲望。
是的,每個人都一樣,當你被逼到命運的牆角,只要你認慫,就輸了;但如果你選擇反擊,說不定會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只有忍耐今日,才能以待來日。
說的是後宮戲碼,是如懿,也是,滾滾紅塵中的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