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劇也能上9分?你們對港劇的看法完全過時了

2020-12-24 CoupleFitness

文|獨孤島主

TVB的9分新劇《香港愛情故事》一上來就讓我不適應:為什麼主要演員我一個都不認識?現在的港劇都這麼講究畫面構圖的麼?為什麼這部劇,非但跟我從前看過的所有致力於灑狗血的港產劇集不同,甚至與過去的香港電影觀看經驗也不太一樣?

似乎不能用什麼「電影化了的電視劇」來描述這個變化,應該說,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老觀眾,所習慣的針對港劇的觀看習慣與解析路徑都在這部劇面前失效了。

當然,我並不可能完全不關心與「香港影視」有關的業界動態,自然明白,傳統「電視機文化」意義上的「五臺山」「雙雄爭霸」與「師奶文化」遺留下來對香港電視劇的刻板印象,早已經在近十年內幾乎盡數被掃除。

隨著傳統亞洲電視的作古,走出邵逸夫時代的無線電視亦無法持續一家獨大的輝煌,有志於在電視劇領域發出自己聲音的創作者紛湧,香港電視劇集創作已經進入了群雄逐鹿的泛作者化時代,ViuTV獨立製作甚至與內地機構合拍的《大衛和瑪嘉烈》《嘆息橋》等作品,從美學意識到拍攝手段都同過往深印觀眾腦海的港劇動不動豪門恩怨、爆裂情仇大不相同,看起來有點像電視領域的「新浪潮」起步。

在無論從什麼方面來看都有特殊意義的2020年,在近年幾乎成為「保守派」代表的無線電視一鳴驚人,拿出了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對擠逼香港年輕人生存未來的樓市「亂世」面向,作出了積極正面的回應。

參與過《潛行狙擊》《女人俱樂部》《金宵大廈》等2010年代無線電視代表作的資深編導林肯勝任監製,處女作即是這部長度僅為12集的《香港愛情故事》,看題目與《北京愛情故事》似乎沒什麼太大區別,角色構造也圍繞著居住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公屋「華富邨」的陳氏一家展開,以陳家二老以及三兄妹各自的愛情故事作為主線,講述去除了情節劇式恩怨情仇的普通百姓生活。

與傳統意義上港劇充滿跌宕起伏的節奏編排不同,《香港愛情故事》通篇雖有驚奇,卻無真正意義上脫離現實的「奇情」,亦並未在每一集結束埋下高潮伏筆,而是取用現實香港年輕人所面臨的最具體生態,敷演成篇。

劇集開首,展示四組人物平行生活狀態的段落,尤以大哥陳子朗(羅天宇)與相戀多年的女友邱凱琪(龔嘉欣)著急慌忙見縫插針開房為最具代表性,一針見血道出現時香港樓市的慘烈程度。劇中一對老夫妻與三對情侶(新婚夫婦)的喜怒哀樂,幾乎盡數為「樓」所動。

為了彰顯這重積重難返的結構性壓力在香港社會的普遍性,編導更安排身處同一家公司的男女主角共同開發出一套專為供樓青年情侶安排的「供樓套餐」,隨著這個茶餐廳套餐的廣受歡迎,主人公為愛而步入供樓之旅的行程亦逐漸展開。

這部劇集聚焦不同背景性格的男女主人公面對同樣令人愛恨交纏的香港都市,作出不同回應,比如性格冰冷的大妹陳子欣(王敏奕),身處似乎值得準備終身流浪派的她相處一生的藝術家紀家希(謝東閔)與其背後所負載的來自香港圍村傳統文化對現代都市資本力量的抵禦之間,被迫要作出明確抉擇。

《香港愛情故事》中許多角色,在置身事外的觀眾看來,都頗有身邊人的影子,這正是這部劇最令人欣喜的地方。

劇集許多外景空鏡頭採用了耐人尋味的俯瞰視角,聚焦這座全球人口密度名列前茅的城市中具象的空間,與從前港劇往往仰視角色住房高樓大廈、展示角色室內寬敞得明顯與普羅現實有很大差距的「童話」手段大相逕庭。

隨著劇中情節的開展,大量鏡頭展示陳家內部極端擠逼的結構,更不吝筆墨描寫暫時搬入陳家的凱琪與男友擠在方寸之地的床上、再租住僅能容下一張床的房作為新婚居所的窘境。

這令我想到過往兩次去香港的經驗,在慈雲山半山租住的時候,房主很少回家,多數時間都在上班或與朋友聚會。家中客廳除了沙發電視茶几,幾乎沒有別的東西,是最普通百姓相對比較滿足的小兩室一廳。電視劇裡的房蝸居,自然連這個規模都比不上,但十平米鬥室中,仍可以有小桌子與衛生間,比數十年前的山區木屋或籠民樓要好得多了。

然而劇集中人物的精神狀況,真的比《籠民》時代的人們要好嗎?

《香港愛情故事》終於沒有在劇集中安排大量耳熟能詳的戲骨演員,但每一個父輩角色分量都相當吃重,面對現世情境,都自認為比後輩更有發言權也更容易失語,從陳家大家長陳漢生(白彪)到家主婆莫少霞(龔慈恩)及至邱家父親邱雄建(石修),都受困于越來越無從改變的現實,無法掙脫。

表演的張力由此誕生,作為對羅天宇、龔嘉欣等新生代TVB電視演員的對照,這些資深演員在戲中一舉一動,皆呈示出與劇作內容堪成對應的豐厚做派。某種程度上,他們與表演經驗尚顯稚嫩的主演們,身處在同一個足以自恰的電視工業體系,不需要直面萎縮的香港電影本土製造工業,他們的後輩甚至尚未從合拍潮流所建立的「華語片工業」中得到直接收穫。演員的現實處境,比之他們所飾演的角色,也並未脫線得太過離譜。

相對於橋段幼齒但真實的小妹學院戀愛、劇集通篇在在向觀眾宣誓的對香港現狀超然又滿懷深情的糾纏態度,第6集別出心裁地重現陳家父母新婚燕爾情狀與數十年後感情分崩離析的對比,相當令人動容,通過相隔三十餘年的一個為新娘披衫動作,陳子朗完成了對新娘頗具現實分量的承諾,也勾起了陳家二老相顧無言的一點陳年心事。

無線電視在過去五十多年向香港甚至整個華人世界觀眾輸出的戲劇節目中,先是充滿了「邵氏」構作法的家國想像,繼而延展開某種程度上為香港造夢的類型製作,最終在多事之秋頗有點矯枉過正地轉向現實(劇中仍然出現了不少說教式的臺詞),是否亦被縮影在這一集的今昔對照之中呢?如果按照這個邏輯往下盤索,是否完成了電視影像的姿態轉變,就能夠解決現實的盤根錯節?

我認為是相反的,是今日的香港,成就了《香港愛情故事》,以及它在這個時候的誕生。

相關焦點

  • 五部最高水準港劇,豆瓣9分以上,你們都看過嗎?
    港劇包含有刑偵、商戰、家族變遷、金庸武俠等類型,和香港電影一樣,承包了許多人的童年。豆瓣評分在國內電影網站相對來說真實可信,今天大聖為大家盤點五部豆瓣9分以上(含9分)的港劇,走過路過不要錯過。1、《大時代》:9.2分頭頂第一港劇光環,以寫實號稱,有一種別致的黑暗浪漫。《大時代》為什麼好看,就是因為全部死光了,沒有給我們一個好的完美結局,表面上是描述股票上的廝殺,其實深層表達了名利和人性糾纏在一起帶來的毀滅性。
  • 豆瓣9分以上的港劇,你看過幾部?
    豆瓣評分在國內電影網站相對來說真實可信,今天為大家盤點幾部、部豆瓣9分以上(含9分)的港劇,千萬不要錯過啊。《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豆瓣:9.0分1996年,香港亞洲電視臺播出40集電視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鄧萃雯、萬綺雯成為了很多人的熒幕情人。
  • 播了9集衝上8.6分,這部驚豔港劇不該繼續被冷落!
    4月20日,一部驚豔港劇開播,故事懸念十足,劇情節奏緊湊,播了9集,每一集都有爆發點,追起來讓人過足癮。這部最新港劇就是《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看劇名還以為是愛情片,但並非如此,這是一部犯罪懸疑劇集。《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由譚俊彥 、陳山聰、黃智雯、楊秀惠、江欣燕、林嘉華、趙希洛、何遠東等主演,共計20集,截至目前,已播出了9集。在豆瓣平臺,《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這部最新TVB力作評分持續走高,目前已衝上了8.6分,五星好評超45%,四星好評超42%,口碑較為出色。
  • 終於出了一部絕佳港劇,剛開播就飆到8.9分!
    3月28日,最新港劇《嘆息橋》終於上線,無論是故事劇情還是攝影構圖,都有著極佳的表現,一開播就收穫出色口碑。《嘆息橋》是由林保怡、周家怡、衛詩雅、伍詠薇、陳奐仁、秦沛等主演的一部新劇,陣容強大,製作精良,盡顯高品質本色。
  • 昔日TVB視帝,拍出今年港劇最高分!觀眾佩服:港劇這麼牛了嗎?
    只可惜,換了主演的第四部,從各方面都無法和前作相提並論,豆瓣評分已降到5.1分。就在3月底,另外一部港劇開播,不聲不響,一開播就衝到8.9分的亮眼成績:《嘆息橋》,成為今年目前最高分的港劇。誰能想到,拍出這部高分港劇的並非TVB,而是曾經TVB著名當家小生之一、TVB視帝,今年55歲的林保怡。
  • 8.9分港劇的班底帶來文藝又燒腦的《嘆息橋》,林保怡:港劇不該只有TVB
    在臺劇不斷於題材上趟出新路,持續拿下豆瓣高分的同時,一直以來為內地觀眾熟悉的港劇,其實也在悄然變革中。這其中的變革先鋒,竟然是讓觀眾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港劇標杆人物——林保怡。今日,由林保怡監製、主演的港劇《嘆息橋》在優酷正式上線,VIP會員可觀看前三集。打開彈幕捕娛記(ID:ibuyuji)發現,許多觀眾直言是因為林保怡和「綠豆」而來。
  • 無線五虎評分最高的港劇,黃日華9.1,梁朝偉8.3,華仔只有7.7分
    接下來就來比一比他們的最高分港劇,看看究竟誰的劇集評分最高呢?一.黃日華《射鵰英雄傳》-豆瓣:9.1黃日華是港劇黃金時期的代表人物,出道以來,他都是以拍電視劇為主,因此他在電視領域的發展是五虎將中最成功的一個。他的最高分港劇當然是那部《射鵰英雄傳》了,豆瓣評分9.1分,這部劇比很多人的年齡都還要大,經典程度早已毋庸置疑。
  • 豆瓣評分上9的港劇,亞視佔兩席,《大時代》第一當之無愧
    經常關注豆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一部電視劇在豆瓣能夠達到8分就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一件事情,而能夠上9則更是可望而不可及。能夠達到這個分數以上的,大都是大家公認的神劇,比如《西遊記》、《紅樓夢》、《大宅門》、《大明王朝1566》等等。而在港劇方面,評分上9的港劇同樣屈指可數,它們都是誰呢?我們不妨來關注下。
  • 如今的港劇好像也不是內味兒了
    這一幕也是香港電影最有人情味的一幕人情味好像總能貫穿在港劇裡不僅如此在香港總能看到幾十年的老字號而老字號裡的員工也都大多是幾十年的老員工做生不如做熟啊 ~港劇裡常說到的熟人理論是港人們都在秉持的生存法則
  • 《降魔的2.0》一出手就8.9,誰說港劇不能打了?
    這位的士阿哥,等你好久了,2017年讓港劇迷大呼過癮的TVB劇。一回歸,豆瓣8.9。夠港味,也夠刺激。
  • 比起8.8分《嘆息橋》這些新港劇,我還是更懷念老港劇的「港味」
    作品製作多短小精悍,畫面藝術感十足,並且在短短4年之內佳作頻出,除了前文所說的兩部臺柱林保怡的佳作,還有《瑪嘉烈與大衛 前度》豆瓣 8.1 ,由陳奕迅主演的愛情短劇《短暫的婚姻》豆瓣評分 8.6 ,新推出的懸疑青春劇《二月二十九》, 評分也達到了7.9分。一連串貼近本港生活的自製劇,也令它在老大哥TVB統治本港收視的夾縫中異軍突起,尤其是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
  • 豆瓣8.8高分的《嘆息橋》,能成為區別於經典港劇的新派港劇嗎?
    這個團隊很幸運,遇上了香港電視頻道的新生力量ViuTV和向來青睞港劇的優酷。據介紹,《嘆息橋》屬於優酷的全資投制,團隊在創作上,擁有非常高的自由度。 與幸運相對應的是《嘆息橋》不俗的成績單。一經上線,就斬獲8.8的豆瓣高分,甚至有聲音稱這是區別於經典港劇的新派港劇。
  • 3年拍了800多集,9.0近年最高分港劇,TVB決定拍到破1000集!
    近年來最高分的港劇。 《愛回家之開心速遞》,TVB的超長篇現代都市情景喜劇,2017年2月份開播,是港劇裡少有的邊拍邊播的港劇,3年下來積累了無數粉絲和觀眾,從8.0分,到現在綜合豆瓣評分,已經達到9.0,是近年來多部港劇中,唯一一部破9的高分港劇。
  • 為房子奔忙的「蝸居」生活,被這部8.9分tvb港劇《香港愛情故事》講...
    截至目前,這部並沒有大咖加盟的港劇,因為十足的「港味」,在豆瓣上已經收穫了8.9分的好成績,還有觀眾贊為2020年度的「tvb劇之光」。普通港人的悲歡離合,講述接地氣的「蝸居」生活《香港愛情故事》其實更契合的名字應該是「香港故事」,因為愛情只是故事的細節,有些故事,比愛情更沉重。
  • 豆瓣分最好的五部港劇,《神鵰俠侶》入圍,最後一部名副其實
    01豆瓣分最好的五部港劇今天呢,小編閒來無事,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有史以來豆瓣分最好的五部港劇。看看有沒有哪部港劇是讓你一下子就看上頭的呢?
  • 評分最高的六部無線港劇,第四部被高估了,第二部很多人沒聽過
    《大時代》-9.3分港劇史上第一神作,韋家輝的作品,從來都沒有什麼大團圓結局。最奇葩的是創造了丁蟹這個角色,那句話怎麼說來著,丁蟹報恩寸草不生,丁蟹一出港股暴跌。《男親女愛》-9.3分這部劇知名度不高,很多人聽都沒聽過,但數據相當恐怖。傳說中是TVB史上收視率最高的劇,什麼《天龍八部》《創世紀》統統靠邊站,還有評分也只有《大時代》能和它打平,真的是被低估了。
  • 港劇真的沒落了。
    2015年9月11日,騰訊在京正式宣布成立企鵝影視並公布網絡劇和電影業務戰略。港劇在愛奇藝,騰訊,優酷同步首播,還是首次。是否意味著以後的港劇,都會這樣播出,那視頻軟體就可以只留一個了,VIP充一個就可以隨便看了,也不存在獨播。但是三大網絡視頻平臺真的願意這樣嗎?騰訊投資的電視劇,為什麼不是騰訊視頻獨播?這肯定有貓膩,傳說騰訊收購愛奇藝,難道是真的?
  • 港劇氣數已盡?不,我覺得港劇要涅槃重生了
    近年來港劇質量下降嚴重,劇情和演員演技均是老套生硬,大批有知名度的演員離巢,很多人說港劇氣數已盡了。但最近有幾部在豆瓣上評分較高的港劇除了在口碑上備受好評,熱播後也同樣是掀起了觀眾一波觀劇熱潮,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部最近出的高分港劇。《嘆息橋》——豆瓣評分:8.9
  • 《再創世紀》為內地港劇迷拍攝的偽港劇
    合拍劇仍有瓶頸,但能看到努力《再創世紀》其實不算是《創世紀》的續篇,而是一個獨立故事,講述2008年至2018年的故事,以次貸危機為起始。網上對該劇節奏的評價呈現兩極化。有人認為相比內地劇集的拖沓,《再創世紀》節奏明快,沒有廢話;也有人認為與傳統港劇相比,它顯得太拖沓,以至於讓人懷疑會不會爛尾。尤其是前兩集的人物鋪墊,完全可以在一集之內交代清楚。
  • 咪咕視頻上線「TVB特色劇場」 大小屏幕同看解鎖最全港劇
    「做人最重要就是開心」「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臺詞,成為永不過時的流行語。對於港劇迷而言,TVB吸引他們的可能不僅僅是演員和劇情,還有那份不變的「港劇情懷」。  近年來,內地網際網路平臺崛起,港劇正經歷一場青春化的變革。港劇用戶變得更加年輕化,以90後為代表的港劇用戶,在追劇的題材上涉獵廣泛,還有著更多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