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求職者自述:2020年春季,找工作好難

2020-12-24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3月14日報導

文丨林京 蘇舒 李末 呂夢 呂鑫燚 趙家雲 盛佳瑩 韓文靜 

編輯丨林文龍

「年後跳槽負擔輕,金三銀四跳槽季」,曾是大部分職場人士的共識,但在疫情的影響下,今年的求職市場不一樣了。

BOSS直聘發布的《2020年春節後十天人才趨勢觀察》顯示,今年春節後十天就業市場新增招聘需求較2019年同階段減半,其中10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波及最大,新增人才需求銳減 61%。

來自智聯招聘校園事業部的數據顯示,往年春招有2000多場線下招聘會,今年這一數字縮水為零。

但是求職者的需求沒有萎縮,BOSS直聘《2020春節後求職情況調研》顯示,多達47%的求職者按計劃在2月3日前就啟動了求職。

另據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同比增長40萬左右。

在2020年春天,招聘和求職,出現了巨大的剪刀差,這種情況下,辭職了、被裁員、應屆畢業生、待崗人員……他們迫切需要工作,又該怎麼找到心儀的工作呢?近日,獵雲網採訪了12個正在找工作的人,以下是他們分享的求職經歷,略經編輯。

在線溝通,HR成了一個公司重要的門面

講述人趙正文,辭職者

我之前負責一家K12教育公司北京地區的運營,考慮到綜合發展瓶頸和照顧家庭,在年前離開了公司,計劃回老家過完年回來再求職,在2月份入職。

疫情發生後,擔心會對之後求職產生影響,大年初二我就返回了北京,但是疫情比想像的嚴重,至今仍未有結束的跡象,完全打破了我的原計劃。

從2月份起,我就開始通過朋友、招聘網站、獵頭網站,投簡歷找工作,工作也如預想的一樣不好找。期間有一段時間非常焦慮,因為有很多現實問題擺在面前,比如房貸需要還,五險一金也需要繳納等。

後來我逐漸引導自己把心態放平穩,因為現在情況就是這樣,即使焦慮、恐慌也解決不了問題,而且這種情緒是會傳染的,也會讓家裡人焦慮擔心。

目前我已經進行了多次在線或者電話的面試,已經有幾個雙方都比較滿意的公司,持續的保持著溝通。不過對方還是表示希望在疫情結束後,雙方線下面談作進一步了解後再確定。

這個決定我也是可以理解的,疫情期間大家對企業的安全也是很重視的,是比較負責任的態度。而且我面試的是中上層管理崗位,肯定要進行多方面的了解,多次溝通的。目前有兩家公司將面談時間暫時定到了3月底,預計到時候北京的疫情問題應該會結束,所以現在我仍然沒能入職。

在這次疫情期間,有兩個情況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未來創業,成為決策管理者,我會非常重視。首先在面試過程中,一般有兩個人是了解企業的重要窗口:HR和前臺。而由於現在只能採取在線或者電話溝通的方式面試,因此HR成了一個公司重要的門面。

此前的工作面試中,大部分感覺HR態度都是非常好的,很負責的,讓人對這個公司的第一印象就很好。比如問你之前有沒有了解過公司,對公司做一個大致的介紹,問你進來會給公司帶來什麼,怎樣做,像一個朋友一樣跟你探討。

但是這次疫情期間的面試,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遇到了感覺並不專業的HR,態度非常不友好,有一種完成進度、應付工作的感覺。有兩個HR在溝通時,態度很傲慢。在接到電話後,對方讓我介紹一下個人履歷,而我還未講完,就頻頻被打斷,催促我說下一項。

我認為對待未來可能會進入一個團隊,共同奮鬥的人這麼不友好,不專業,可能喪失引進優秀人才的機會,因為無論任何情況,優秀的人才都是不會缺乏機會的,如果遇到了這種態度的HR,可能直接就不考慮了。

即使很多人因為房貸、車貸的壓力,急於找到一個工作,但是入職後估計也不會將自己積攢的人脈資源帶入公司,因為沒有安全感,只是暫時性的謀一份工作而已。任何產品和服務都是通過人作為載體去實現的,人才是何時都不應該輕視的。

另外就是在疫情期間關注新聞,發現有的大公司竟然都沒有保持一定的現金流,令人吃驚。我們個人可能背負著房貸車貸,還能找朋友借一借,撐過這一段時間。然而有的大型企業竟然也需要靠銀行貸款活著。疫情過去後,相信會讓很多公司的決策者和運營者反思,要做好現金流儲備,防患於未然。

最難的不是每天在家還要化妝,而是視頻面試一直在卡

講述人聶垚,辭職者

我從事品牌活動策划行業,上一家公司主要承辦品牌的線上線下營銷活動。因為自己更喜歡策劃線下活動,所以1月份我面試了一家主要做品牌線下商演和快閃的公司。面試通過後,和HR約好年後上班,我便從原本的公司離職了。

我的計劃是還有兩周過年,給自己放個假換個心情,年後去新公司發光發熱。初六那天新公司的HR給我打電話,通知我春節假期延後初九上班。再後來一直延後上班,直到發布了禁止舉辦線下活動的通知後,HR告訴我不用上班了。

不用上班是因為公司暫時解散團隊了。由於武漢疫情嚴重,線下活動會造成大量人員聚集,所以六月份之前大部分的品牌活動都取消了。公司失去了資金來源,也無法開展業務,便暫時解散了團隊。這也就意味著我要重新找工作了,並且目前只能繼續做品牌線上的宣傳活動。

這幾天我每天在家投簡歷、視頻面試,上身襯衫下身睡褲的和HR聊天。早上九點洗漱完,悶在屋裡和一位又一位HR聊天,從薪資待遇聊到工作規劃,從BOSS直聘到前程無憂。我仿佛在這幾天裡見過武漢所有做活動宣傳公司的HR了。

這段期間最難的不是每天在家還要化妝,而是視頻面試一直在卡。以前一次面試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30分鐘,現在30分鐘是基本操作,大部分的時間都浪費在「你聽的到我說話嗎?」效率極低。第一場面試的時候特別失敗,因為自己太久沒有接觸工作了,再加上已經一個月沒有跟外人說話了。當時反應有點慢,而且結束後回想自己說的話,簡直前言不搭後語。

最難忘的一次是三方面試,對方的HR和部門主管一起面試。主管問我會不會寫宣傳的全案,我說寫過幾次全案。主管讓我講一下具體思路,我講完後主管的反應不錯並和我熱烈討論。討論許久後才結束了面試。我當時就覺得這次應該穩了,便沒有約太多面試了。等了幾天沒有消息,主動問HR也沒有回應。這時我才發覺自己被套路了,他們不想要員工,只想要思路。

面試了幾家公司大多都是薪資達不到我之前的標準,雖然很急找工作但是又不能將就,畢竟自己也有房租的壓力。如果繼續沒有好消息只能考慮換個便宜點的房子了,以前都是跳槽漲薪現在降薪找工作。

休息了大半年,我還是想儘快回到武漢找工作

講述人蔣雲麗,辭職者

我是去年8月底就從武漢辭職了,當時工作上出了點問題,加上自己感覺身體狀況不太好,本想著回家休息一段時間,等年後再去找工作。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連著休息了大半年。

我老家在荊州下面一個小縣城,離開武漢的時候,行李都留在了出租屋裡面,和朋友合租的房子也沒想退,分攤下來每個月就500塊錢的房租還可以承受。

荊州封城前夕,我手上的積蓄也差不多花完了。封城到現在,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雖然不後悔自己那麼早辭職,但是原本可以去找工作的時間卻因為疫情推遲了。在武漢租的房子馬上也要到期了,和我一起續租的朋友們也都因為封城隔離在家,續不續籤房租成了問題。因為大家都不確定,什麼時候能回武漢繼續工作。

離職前,我做的工作類似於電話客服,本想著年後能不能找一份相對來說不太機械的工作。但是現在的我,連找到工作都很困難。

現在荊州逐漸「解封」了,在慢慢恢復生產生活。看著我支付寶上3000多塊錢的花唄,我開始猶豫要不要在荊州找工作。

前幾天,荊州在線上開始舉辦「雲招聘」活動,但是我沒有在上面找到比較合適自己的崗位。然後我就更為糾結,是回武漢,還是留在荊州。我的家人更希望我留在荊州,武漢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全恢復過來,荊州至少在慢慢恢復,並且離家近。

爸媽也勸我,暫時先留在荊州找工作,如果實在找不到工作,就在家待著,他們養我。但是加上讀大學時間,我已經在武漢待了快5年了,我的朋友圈幾乎都留在了武漢。希望武漢還是快點好起來吧,我現在鼓足了勁,等著回去找工作。

「想去的大公司都沒開放招聘崗位」

講述人宋揚,辭職者

我在上海一家財經自媒體做視頻編輯,年前便計劃要辭職,大年初四晚上終於和上司提出正式離職,儘管那個時候疫情已經爆發,想到會對找下一份工作有影響,但是沒有想到影響還是比想像中的大。

我辭職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可以進一家大公司工作,按照以往現在大公司都已經開始春招,但因為疫情影響,大公司目前都還沒有開放招聘崗位,我找了內推,得到的回覆也是,「崗位都鎖了,還得繼續等。」

我在上海和朋友租了一套兩室一廳,平攤下來每個人每月需要交2000的房租,因為辭職從2月開始我自己繳納五險一金,這兩項加起來開支就在5000元左右,雖然疫情期間租房減半了每個月300的服務費,但那只是杯水車薪。

從2月下旬開始,我開始在網上掛了自己的簡歷,陸陸續續也面試了5~6家公司,但是因為過年回了河南老家,之前河南沒有解封,有2家公司都因為我沒辦法確認入職時間而沒有再聯繫我。

不過儘管如此,我還是希望可以找到一份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靠著自己之前的積蓄,我大概還能撐到6月份,這也是我能接受的找到工作的最遲時間,如果到6月份都沒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我可能會將就。

目前,也有創業項目找我合夥,我也可能會全職去創業,但如果沒有疫情,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全職創業和將就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從被裁員到待業五個月,越來越迷茫

講述人李茜,被裁員

我從事軟體測試方面的工作,去年公司產品賣得不是很好,效益也不行,開始陸續裁掉三分之二的員工。去年10月份,我不幸成為被選中的那批員工之一。當時爸爸生病,媽媽一個人照顧不過來,我就回到老家幫忙,決定休息一段時間。

年前回到北京,本想著年後就開始找工作,沒想到爆發了疫情,沒有辦法進行線下面試,到現在已經待業五個月。說實話,我自己也沒想到這次會待業這麼久。在家待久了,沒有工作,無所事事,會很煩躁。沒有經濟收入,還要自己交社保。比較慶幸的一點是自己已經結婚了,不用面臨房租壓力。我現在也是網購比較少了,開始約束自己,不亂買東西。

我覺得休息時間長了,很容易產生惰性,還會感覺自己與社會脫軌。產品更新換代的很快,相應的也會對技術要求更高,再面試的話內心多少會有些忐忑。而且這次待業時間比較長,會擔心企業那邊質疑。

最近一直考慮要不要趁現在這個時間改行,但又不知道能幹什麼,會更加迷茫。因為疫情的影響吧,最近看到很多新興職業的招聘,像健康管理師等,需要先考相關的資格證書,暫時有這個意向,打算工作之後,看看情況再決定。

這兩天,我開始重新整理簡歷,準備找工作,無論如何,行動起來方能緩解焦慮。線上招聘,我覺得對求職者和企業來說,都會有顧慮。比如對我來說,可能比較注重現場了解一下工作環境和團隊氛圍,通過線上這種形式,就會比較困難。

疫情之下,求職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成功拿到offer,可能暫時要在家辦公,首先對於需要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的求職者來說,其實挺不方便的。而且像我們做軟體測試的,如果企業用的是內部區域網的話,在家辦公也很不現實。

沒有新工作,我的心理壓力只能撐3個月

講述人劉晨,被裁員

「哈哈哈,被OYO裁掉啦。」跟朋友發完這條微信,我覺得自己鬆了一大口氣。原本還以為能多拖一段時間到疫情結束,沒想到這麼快就輪到自己了,昨天接到通知,當天搞定一切手續。

雖然說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但是,這個規定它是非常軟性的。然後我也諮詢了一下律師,得到的回覆是:「打官司是肯定能贏的,但你要考慮要不要在這個特殊時間節點裡,有沒有必要花費精力去進行這件事,哪怕你贏了官司,得到的賠償也不會多到哪裡去。」

簡單地考慮一番後,我在被OYO強制裁員的當天就聯繫了幾個獵頭,也問了幾個朋友看有沒有合適的內推機會,然後也在一些招聘平臺上大致看了看,但是目前還沒有到去海量投遞簡歷的階段。

被裁的第二天,我是處於什麼也做不了的狀態,主要是老家附近也幾乎沒有網際網路公司,更別說招人了。後續找工作的話,還是會考慮北上廣深的機會,而且去外地求職的話,也得面臨面試等一系列的問題。當前,老家仍在封城,我肯定是出不去的,所以,短期內大概率是沒辦法找到新工作的。

我是從傳統行業轉行到網際網路的,當然,我也考慮過回歸老本行。但是在疫情這麼嚴重的情況下,再回老本行就怕不太現實,所有傳統行業都是半停擺狀態。另外,之前也在玩英雄聯盟的時候,在聊天的過程中看到過遊戲陪玩這種新型工作。「玩著遊戲,同時還能賺錢」,但我認為這種工作比較適合大學女生去做。然後,像滴滴、外賣、快遞員這塊兒,如果不是有長期的這種工作計劃,我是不會產生這種念頭的,而且我也是昨天剛被裁,還不至於將打算考慮到這一步。畢竟我現在人還在老家,疫情比較嚴重的地方,我所了解到的信息是,老家這邊的網約車出行的需求並不大,滴滴目前也基本只是在滿足醫護人員的基本出行需求。

我每月需要還近3000元的房貸,在減少一切非必要開支的情況下,純粹吃老本,基本上,我是可以支撐到明年的。不過,作為一個年過30的中年人,長期失業會給我一種挫敗感,加上家庭會給一些壓力,我自己的心理壓力也估計只能撐3個月。

比較悲催的是,我在上海租了一間公寓,自春節前返回老家過年後,到現在,我的房子已經空置了近兩個月,算下來已經7,8000元了。近期,我的租約也面臨到期,所以正在糾結要不要繼續續籤。續籤,公寓一直空置下去;不續籤,公寓裡的個人物品怎麼處理?所以,如果過了6月份,還是無法返回上海正常入職開始新工作,那我可能真得做好退租的準備了。

線上教育很火,但我想進公辦學校

講述人小林子,應屆畢業生

我很喜歡小孩子,他們天真可愛、單純善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是我高中時就有的夢想,我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今年6月,我就要從四川師範學院小學教育專業畢業了,跨入我夢寐以求的教師行列。

為了能成為一名教師,我做足了準備,從2019年的9月中旬至12月中旬,我在成都市草堂小學西區分校實習了兩個月,緊接著從2019年12月中旬至2020年1月中旬,又來到成都師範附屬小學實習,和孩子們相處讓人感到很舒心。我實習的內容主要是聽課,學習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實戰講課經歷還沒有過。

讀了4年的師範專業,也去過兩所學校實習,在成為教師的這一路上,我看起來暢通無阻,但誰能料到,在上學期的實習結束後,也就是一月中下旬,疫情就突然爆發了,我的一切計劃也隨之打亂。

現在是2020年的3月,這個時候我本該在成都的某所小學跟崗實習,為下半年畢業之後籤合同做準備。目前來看,小學都還沒開學,實習肯定是不現實的,我現在只能待在瀘州的家裡,修改畢業論文,學校表明不會推遲答辯時間,但何時返校還需要另行通知。

去年年底,我參加了秋招,收到了三所小學的面試通知:成都師範附屬小學,成都市高新區大源學校,成都市高新區芳草小學。這三所學校我都挺中意的,但是受疫情影響,我的面試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跟崗實習更是遙不可及。

我不知道面試要推遲到何時,被動的等通知也不是我的行事風格,我臨時做了調整決定主動出擊,報名了四川省四月下旬的教師公開招聘考試,現在也在為此做準備,至於這三所學校的面試,等開學之後再說吧。

這段時間,我對線上春招也一直保持著關注,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一個崗位多人競爭,比去年秋招難多了。我記得去年年底的秋招是還有很多公辦學校參與的,而今年的春招基本上都是一些教育培訓機構,公辦學校寥寥無幾,我們班有好幾個想進公辦學校的同學都後悔去年沒有參加秋招。

線上教育現在很火,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我們師範專業的不愁找工作吧,確實我有一部分同學和一些在線教育機構籤了合同,已經入職開始工作了。說實話我還挺羨慕他們的,但是羨慕歸羨慕,我不太想去這些線上教育培訓機構,我的目標一直都是進公辦學校,實習也是在公辦學校,所以在今年的線上春招,我頂著巨大的壓力,一份簡歷都沒有投。

除了畢業生們倍感壓力之外,學校的老師也是心急如焚。在我們的班級群,老師們比學生還活躍,他們通過各種渠道找就業招聘信息發到群裡,鼓勵大家積極投簡歷,參加面試活動,儘快把工作落實。

我和幾個朋友偶爾也會在一起吐槽,大家都覺得壓力很大,今年的高校應屆畢業生有874萬,加之疫情的影響,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實屬不易。現在我的處境也挺尷尬的,進不了公辦學校實習,能進的線上教育機構我卻不想去,整個人處於一種靜不下心的狀態。好在四川省內的交通已經恢復了,我應該在學校開學之前就過去,早日回到成都開啟找工作計劃。

線上招聘效率低,大家積極性也不是很高

講述人王萌,應屆畢業生

我是湖北地區的應屆生,之前學校秋招的時候,我在考研,沒有考慮找工作的事情。疫情之下,招聘形式由線下轉到線上,我跟同學交流之後都覺得,線上招聘效率很低,我們最近也一直跟學校反應這個現象。

我是2月中旬開始找工作的,考研成績出來不是很理想,心情肯定是受影響的。理想是二戰,現實還是決定先找工作。正好是春招季,已經陸續投了一些簡歷,感受就是線上招聘效率會低一些。

已經投遞的簡歷,一部分顯示在篩選中,一部分顯示還未查看。我看網頁上顯示的,有些崗位簡歷查看率只有百分之十幾。學校也很關心就業問題,輔導員每天都會總結班上學生的就業情況。我個人感覺是,相比線下面對面跟企業交流,線上招聘這種形式,大家積極性不是很高。

剛開始對自己所在地區會有一些擔心,但是根據我現在看到的一些招聘信息,有一些大型的招聘公司,會在招聘海報上特別關照湖北地區,並不存在歧視這些現象。

年前我通過一家公司的線下初試,年後複試只能通過視頻面試進行,現在等終審結果。對於視頻面試,我沒有太擔心,暗示自己去保持一種「蜜汁自信」狀態。第一次複試的時候,我跟企業雙方都打開攝像頭,自己在鏡頭前適應的還行。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終審環節,只有我這邊打開攝像頭,但是企業那邊的三個面試官並沒有打開攝像頭,整場我會感覺有點緊張,這樣的話,感覺溝通不是很順暢。

雖然這個企業不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能先拿到一個offer的話會更有安全感一些。我算是心態比較好的,不是很擔心失業問題,感覺最後肯定是可以就業的。偶爾焦慮的時候,就發個微博宣洩一下。疫情對我的求職意願沒有產生太大影響,我一直都想去上海、南京和蘇州這些城市工作,也一直在關注相關企業招聘。

疫情期間,只能一直在家待著,待久了反倒什麼都看開了,對未來不會太擔心。現在會很想去學校,同學之間經常開玩笑:開學即畢業。疫情之後,還是按照原來計劃,希望能跟朋友一塊進行一次畢業旅行吧。

我挺害怕,還沒有開始北漂,就被迫放棄

講述人周甜,應屆畢業生

我是北方一所「雙非」大學學土木的學生,今年6月份畢業。跟同學一樣,迷茫的我混進了341萬考研大軍,又清醒的在考研分數出來前就開始投簡歷,找工作。趕上這次疫情,純屬意外。

考研分數出來前,我就有感覺自己這次考研沒戲。2月初,我就開始忙著投簡歷了。土木出身的我,由於是個女生,所以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往設計院投簡歷。因為對象在北京,所以我把目標定在了北京,但是「雙非」出身的我,往北京的設計院投的簡歷幾乎都是石沉大海。

當然,除了北京外,我把範圍擴大到自己學校所在地的設計院,雖然我所就讀的是一所「雙非」院校,但是在省內的名氣還比較大。

我最開始是在微信公眾號、官網上面關注招聘信息,直接郵箱投遞,但是以這樣方式投遞的回覆率並不高。然後我就把希望寄予在學校的雙選會上,學校今年的雙選會改成了線上「雲招聘」的方式,通過「易校招」這個平臺開展「雲招聘」活動,可能是春招剛剛開始,我在雙選會投出的簡歷,好久沒有回覆。

由於本校校園的「雲招聘」所提供的崗位還是比較少,並且沒有很多公司宣講會,在選擇起來還是會有困難,我就把範圍擴大到北京各大高校的招聘會,但是投出的簡歷同樣沒有了回應。

疫情其實對我們來說影響並不大,但是在雙選會這一塊,還是影響比較直接,畢竟如果是線下的雙選會,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普及率會更高一點。

最近,我收到了一個設計院的反饋,他們希望能儘快和我籤三方。因為疫情影響,設計院這次招聘就進行了一輪筆試,面試被取消後,我連上班時間,福利待遇各方面我都還沒弄清楚,顯得十分被動。並且這所設計院並不在北京,我還是有所猶豫,匆忙籤下我又害怕自己會後悔。

身邊朋友都表示今年就業形勢不樂觀,學校老師也跟我們溝通,如果有合適的工作機會就趕緊籤下來。前天,我打電話給輔導員,要他把三方協議寄給我。我想了一下,還是先把三方籤了,畢竟這個工作雖然不在北京,但是機會來之不易。

但我還是會繼續在北京找工作,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畢竟北京才是我的第一選擇。我挺害怕,還沒有開始北漂,就被迫放棄。

我身邊朋友都開始認真考慮要不要加入養殖行業,可能會和自己的專業跨度比較大,但是他們在「雲招聘」上的宣傳力度,讓他們很是心動。因為他們投出去的簡歷幾乎都沒有回應,連老家那邊的公司都沒有給回復。我有一個小夥伴本來接到了天津一家公司的面試邀請,但是因為疫情的嚴排查,她還是選擇放棄這次機會。

疫情對我們這屆應屆生的影響,更多還是表現在突如其來的「雲招聘」這種方式,讓我們適應不過來。我們找工作的心就在這樣一次又一次拒絕中,變得極其脆弱。沒了線下的雙選會、宣講會,甚至省了面試這一環節,讓本就懵懂的我們,更加不知所措。

我們被網友戲稱為史上最難畢業生,開學就畢業,畢業就失業。當時看到就笑了笑,心裏面還是會很擔心,會不會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好在,疫情逐漸被控制,開學也不遠了,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

看著像個網課老師,其實我只是在面試

講述人姚佳怡,應屆畢業生

按照我們學校畢業的流程,我現在應該在公司實習而不是躺在家裡看抖音。剛開始,我還躺的挺心安理得的,可日子一長我就越來越慌。

我再不找實習工作就只能等疫情結束,六月拿到畢業證再找工作了。七月份找好工作拿到工資已經是八月了,這就意味著我又要問家裡多要幾個月的生活費。雖然爸媽不說什麼,但是我總覺得自己這樣不妥,反覆思考後,我開始了自己的面試路。

我學的是播音主持,因為觀眾對於傳統媒體的關注太少了,所以同學大多都轉行了。我們這一屆去電視臺實習的不到十個人。我大學兼職過少兒主持老師,所以這次我也主要面試這個職位。第一次視頻面試為了留下個好印象,我還特意跟幾個美妝博主學了視頻面試妝。幾天後跟第一家培訓機構確定了面試的時間。

當我開始面試的時候我才發現,我把事情想的簡單了。主持老師最重要的就是專業能力和親和度,換句話說主持老師在面試的時候是要試課的。通過試課來看老師的颱風和專業能力。

我完全忘記了試課這個環節,線下的試課會有老師和幾位小朋友坐在課堂裡。試課的過程中可以和小朋友互動,顯得不會很尷尬。但是線上,我要對著手機屏幕裡培訓機構的校長說「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讀繞口令啦!」

我硬著頭皮滿臉假笑的結束了第一次面試,這期間我爸還一直敲門怕我精神出了問題。後來我想了想不能每次面試都這樣試課,於是我乾脆自己提前錄了一段教學視頻,這樣在對方要求試課的時候我可以直接給出視頻。

本來以為自己有點小聰明,可是經過和不同機構溝通後我才發現,每個機構要求的試課教學內容都不一樣。我只能繼續對著手機屏幕試課,看著像個網課老師,其實我只是在面試。

面試了十幾家培訓機構後,現在入職了。先從線上接受培訓,半個月後就可以教學生了。也是一個很難忘的記憶,入職了還不清楚公司在哪,但是無論如何我都算開啟人生新路程了。

僅僅一個offer並不能讓我安心

講述人小龔,往屆畢業生

都說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是最慘的一屆,其實我想說,我這種往屆畢業的也好不到哪兒去。

2019年,我從湖北文理學院的通信工程專業畢業,我們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一般會有兩個選擇:讀研,或者進三大運營商工作。很遺憾我的研究生考試失利了,畢業之後也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在去年10月份的時候,我看到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在湖北省的秋招,我想抓住這根稻草,就報名了通信工程師的崗位。

那是我最折騰的一段日子,這兩家公司的筆試離的很近,分別在11月2號和3號,而且一個地點在襄陽,一個在武漢。我2號那天在華科參加完考試就趕高鐵回襄陽,接著準備3號那場考試。路途奔波讓人身心俱疲,但沒辦法,我不想錯過任何一個工作機會。

如今看來,我當時的堅持的對的。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的努力也有了收穫,接連通過了中國移動的筆試和面試,去年12月29日,中國移動給我發了offer,這讓我吃下一顆「定心丸」。現在回想起來,我感到慶幸無比,選擇年前看機會的人,至少比年後才開始考慮的人多一次機會。如果我過完年再找工作,肯定又是另一幅光景了。

在很多人看來,我是幸運的,畢竟我在年前就找好了工作。其實一開始我也這樣想,心態很好,但是在家待久了,我原本的慶幸也逐漸被消磨的一乾二淨,更多的時候會感到不安,因為畢竟我還沒有和中國移動籤訂正式的勞動合同,僅僅一個offer並不能讓我安心。

朋友們都覺得我是杞人憂天,勸我不要想太多,但現在就業形勢嚴峻,我本身又是個愛操心的人,怎麼可能不多想。

其實過完年後,我本來是要在武漢參加中國移動的培訓和實習,籤訂正式的勞動合同,7月份上崗。但受疫情影響,我被困在湖北襄陽的老家,省內交通現在依然全面停運,我連我們鎮都出不了,更別說去武漢了。培訓和實習也遙遙無期,我打了好幾次電話詢問情況,給到的回覆都是等疫情結束之後另做通知,這讓我越來越焦慮。

即使我能順利和中國移動籤訂勞動合同,也不能改變實習被取消的局面,武漢肯定是最晚解封的城市,估計等疫情結束都要到初夏了,我很有可能會直接上崗工作。在這份工作之前,我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直接上崗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這段時間我在家也想了很多,在疫情發生之前,我一直覺得能進中國移動這樣的國企會很穩定,現在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轉變,疫情期間,那麼多關於企業裁員、倒閉的事件在真實的上演,我手裡的這個offer能給我提供一個「鐵飯碗」嗎?

在這個漫長的假期,我調整了我的職業規劃。我在網上買了些省考和國考的學習視頻,在家學習準備公務員考試,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湖北省的公務員考試應該會在7月份之前舉行,我一定要去試試,還有一些事業單位的招聘考試我也會參加,我覺得只有體制內才是最保險的,不會面臨失業的風險。

至於手上的這個offer,我把它當做兜底選項。如果能考上體制內的工作,我就不去中國移動上班了,不過要賠5000塊的違約金,但我能接受。

履歷完美的人對於大機構來說並不只是員工,而是「招牌」

講述人毛俊傑,在職找機會

我是一家人民幣基金的投資經理。這段時期我們很多工作都沒法開展,可能會把一些年前上會的項目拿出來再看看,但最主要的是,老闆現在不想投了。

這幾年比較熱的那幾個賽道像教育、醫療、AI我們投下來,效果都不太理想,所以老闆想把錢往二級市場轉,但我又不想做二級市場。所以,我可能會是同行裡今年最早失業的那一撥人吧。

其實行情好的時候,人民幣基金募集並不難。而市場一旦出現風吹草動,募集就會卡殼兒。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情況可能會好一些。去年「中美貿易戰」結束之後,我們本來設想經濟會有一個復甦,另外,可能「央行放水」能激活市場。但目前看來情況並不是這樣。

比如募資這一塊,像母基金、政府引導基金都是我們的LP,他們的錢從哪裡來?也是銀行。現在母基金幾乎沒錢了,各地方的政府引導基金條件又非常苛刻,很難拿。

比如他可以給你錢,但有一個比例,如果你打算一期募10個億,他可以給你40%,但問題是剩下那6個億你得募到。其次還規定,你投資標的的企業都需要去當地,比如當地有個園區規劃和醫療相關的,那機構就要投醫療。這些條件加起來之後,很多創業公司就不願意幹了。

這麼看下來,如果募不到錢,一部分人民幣基金只能減員降薪,或者像我們全部轉去做二級市場。

疫情帶來的另一個衝擊就是對投資機構的「分化」。像這段時期營收比較好的在線遊戲、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等,此前投過這些領域的機構可能就會迎來相對樂觀的形勢。

我也想過向一線美元基金投簡歷。美元基金當然更專業、規範,風投對中國市場來說其實是「舶來品」,直到2006年人民幣基金才開始慢慢興起。

正因為專業成熟,所以美元基金招聘的條件都非常高,而且更偏向於行業背景。

如果不通過朋友介紹,就按照「投簡歷」這條路徑的話,首先你得本科是北大、清華畢業,研究生至少得去「常春藤」,畢業後有過在花旗、高盛實習或工作背景。這樣完美的履歷,美元基金隨你挑。

因為這些人對於大機構來說並不只是員工,而是「招牌」。像我自己學歷背景沒那麼硬的,確實拼不過。

要麼有非常出色的投資案例,但人民幣基金過去幾年至少我們投的項目可能並不是太理想,所以處境很尷尬。

投資其實是對世界認知的變現。像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市場規律這些都是可以短期內學習的,剩下的就是要看你對市場和人性深刻的洞察,可能沒有個五年以上的沉澱和積累是不太可能的,我剛畢業沒幾年,也在慢慢積累,這行沒有捷徑。

實在不行,有一技之長開個小店也挺好的。如果我失業了我就自己開個「小作坊」,我會計算機、大數據分析、會炒股,我也可以教大家,關鍵是自己得想得開。

(應受訪者要求,趙正文、蔣雲麗、宋揚、聶垚、李茜、劉晨、小林子、王萌、周甜、姚佳怡、毛俊傑為化名。)

相關焦點

  • 58同城發布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78.9%求職者注重薪資待遇,平均...
    近日,58同城發布《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通過對求職者的求職渠道、求職習慣、求職期望、求職流向等多個大數據維度,勾勒2020年求職者整體情況。《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表明,83.5%求職者使用線上渠道找工作,78.9%的求職者優先考慮薪資待遇;銷售崗位期望薪資8509元,排名第一;建築業實際支付月薪最高,達到7025元;求職者平均更換一份工作的頻率為15.2個月;14.3%行政類求職者希望轉財務崗。
  • 年前找工作好還是年後找工作好?選擇前者,好處會更多
    年前找工作好還是年後找工作好?對於大部分求職者們,或許會選擇後者,畢竟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到了2021年春節,很多求職者早已把找工作的事情放到了春節後,今天是冬至,也或許會有很多求職者們宅在家中包餃子吃。
  • 想找個好工作,難!難!難!
    想要找個理想又體面的醫院, 難嗎?   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想要找一個工作不難,找一個好工作可能就會難了。不過,護士來我們《護聯》,找一個好工作其實也就不難了。需知道:當你在找不到好工作而焦慮的時候,你在獲知類似信息卻一直糾結的時候,原來跟你同窗甚至同桌的同學已經悄悄綻放驚豔了!
  • 8000餘名求職者入場找工作 求婚策劃師成熱門崗位
    「與其盲目的找工作,不如坐下來慢慢了解一下。」重慶某資產管理公司展位前,該公司的HR正不斷「吆喝」著。這一幕發生在南坪會展中心。提前半個小時進場找工作 不看薪資只看個人發展在現場發現,招聘會持續到10點多左右,招聘會的五大區域中的求職者可謂是人山人海,不少企業展臺前更是排滿了求職者,唯獨一位求職者正悠閒在那閒逛,只是觀望也不投遞簡歷。家住渝北區黃泥磅的周欣悅表示,為了參加此次招聘會,她做足了準備,在招聘會還未開始的前幾天就已經找到心儀的崗位和公司。
  • 調查顯示:工作超10年的求職者更青睞小微企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聰聰)今天發布的一項小微企業現狀研究顯示,截至8月,四成小微企業營收已同比歸正。小微企業用工需求持續恢復,但7月招聘職位數仍低於去年同期。在求職市場上,有10年以上經驗的求職者更傾向加入小微企業。此次研究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與智聯招聘形成課題組。
  • 58同城2020春季線上招聘會啟動 HR在線直播、在線溝通、視頻面試促...
    以「安心求職,工作無憂」為主題的58同城2020春季線上招聘會重磅啟動,27個城市的優秀企業將為求職者帶來眾多優質崗位。屆時,58同城將在招聘會專題頁面開設HR在線直播、在線溝通、視頻面試等三大專區,為求職者帶來一站式智慧化求職體驗。
  • 2020年就業形勢如何?年輕人是不是不好找工作?
    最明顯的情況就是招聘崗位的工資價位比較低,怎麼招都招不到人,這是大多數企業感覺招人難的直接感受,其實主要原因還是招聘單位開的工資低造成的。總的來說,屬於招聘單位存在的問題,且影響招聘效果的問題,必須做出改變才可以,否則招工難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 為什麼年底是找工作大潮?年底找工作難嗎?
    2018年迎來最後一個月,珠海招聘網了解到,年底找工作、換工作、寒假實習及寒假工等找工作熱潮逐漸襲來,珠海招聘網官網的簡歷量也在逐步增長,會計、文職、司機、運營等職位的搜索量更是位居前排。那麼為什麼大家都很喜歡年底找工作呢?
  • 帶孩子幾年沒工作的女性求職者如何找工作?十年人事的3點建議
    那麼,回家帶孩子,幾年沒工作的女性求職者,很關心再入職場時:作為企業招聘代表的HR會怎麼看待她們?無可否認,作為公司入職面試的第1道門檻,HR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女性求職者能否邁過第1關。社會上確實依然有歧視女性的工作單位,但是從大部分的HR的本職工作角度來講,其對於求職者,更多考慮的還是候選人是否符合崗位條件:無論是專業技能,還是投入的時間與精力。
  • 2020年在深圳找工作,難嗎
    2020年,每個人應該明顯其中的艱難,無論工作,還是生活;無論國內,還是國際。有多少公司破產?有多少人失業?有多少人啃著老本,有多少人老本都沒得啃了。或許,有人問,現在來深圳找工作,容易嗎?希望來深圳找一份工作,養家餬口。
  • 找工作是年底好還是年後好?從這2個角度判斷,求職成功率更高
    又是一年年底時,許多求職者都想著快要過年了,要不等開年再找工作吧,那樣工作的機會也會更多一些。 那麼,到底是年底好找工作還是年後好找工作呢?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還要看行業、看公司、看大環境。
  • 50歲以上的求職者,找工作有困難怎麼辦?小編給你支幾招
    隨著經濟騰飛,網際網路的興起,工作變得越來越難找。現在都是雙證考核,學歷證書+技能證書=工作。更因為疫情影響,工作變得難找,好的工作更難找。對於18-49歲的人況且如此,更別提50-60歲的求職者了。近期我發現人才市場有很多大齡求職找工作的群體,年齡在51-60歲之間。他們找工作的原因有這幾個:第一、孩子開學報名了,想掙點錢。都說花錢容易掙錢難,在孩子開完學之後,這個吞金獸把家裡的錢消耗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很多人需要趕緊找工作補貼家用順便賺取孩子的生活費。
  • 【勞動觀察】就業「最難一年」裡,你上崗了嗎,明年找工作該做哪些...
    數據一減一增的背後,是萬千求職者的努力與奮鬥。還有不到半個月,我們將會和2020年說再見。因為一場突然而至的疫情,加上全球經濟下行的疊加影響,今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季」。不過,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10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下降;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7%,下降0.1個百分點。此外,1-11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數據一減一增的背後,是萬千求職者的努力與奮鬥。
  • 2020年什麼工作最好找?這3大行業缺口大,2類人最吃香,有你嗎
    在今年上半年,受到此前停工的影響,不少人都直呼找工作難,因為不少企業為了減小經營成本紛紛減少了崗位需求,甚至還在原有基礎上裁員了。因此,上半年就業市場中的崗位供給明顯減少了。據統計,2020年二季度,國內用人單位招聘各類人員約441.2萬人,環比減少79.5萬人。
  • 突如其來的疫情,會對年後找工作有影響嗎?
    ,吸引人才加入,可現在維持生存都難...2020年春節假期延長後,企業復工情況不一。有超過半數的企業,推遲復工時間到2月20日,春節後第一周(2月3日-10日)復工的企業,其招聘職位數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72%,求職者簡歷投遞的數量則同比銳減83%以上。
  • 那群幫別人找工作的人,現在得為自己找工作了
    向來標榜「好工作盡在前程無憂」的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前程無憂,原來連自家員工的工作都無法保證。疫情對各行各業的影響不言而喻。因為「企業用戶業務趨於集中,疊加疫情影響。」前程無憂沒能挺住疫情的衝擊,砍了業務,也裁了員。
  • 中年男人在2020年找工作的辛酸旅程
    我是在2019年11月與上家公司解除了勞動合同,以雙方協商後都滿意的補償方案結束了這份工作。本以為靠著自己光鮮的簡歷應該在過完2020年的春節後不久就可以找到工作了。誰曾想,人算不如天算!一場新冠肺炎的疫情讓全世界都陷入了困境,我所處的汽車行業更是經歷著有史以來最為艱難的時刻。
  • 年前選擇「裸辭」,年後找工作容易嗎?2021年找工作更難?
    很多人抱怨找工作難,那為什麼如今找工作越來越難呢?  首先,競爭正在加劇。在2020年大學生就業創業網絡視頻會議上,202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達到874萬人,比2019年同期增加40萬人。自1998年以來,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從1998年的82.98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834萬人,21年間增長了十倍。  這說明,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增加也加劇了就業環境的競爭。許多公司在招聘某些職位時可能更喜歡應屆畢業生,這將使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很難找到沒有某些優勢的工作。其次,他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對於那些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找工作難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 簡歷造假會失去信心,弄明白這三點,早點找個適合的工作
    ,當學歷造假時,面試官就會根據簡歷的信息,有個心裡逾期,結果簡歷造假的人,在工作中完全達不到公司的用人標準,這是他們找工作越來越難的原因;正在找工作的朋友們,最好是明白簡歷造假的危害。有過給簡歷造假經歷的人,相信都明白裡面的危害;雖然簡歷造假不會對別人造成危害,但是對於當事人來說,在成長的道路上是很麻煩的;可能簡歷造假的人,能夠在面試過程中發揮的不錯,但是在能力不匹配的情況下,拿到的工作機會,並不是真的好工作,說不定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再次踏上找工作的道路,真的不如找一份適合自己能力的工作,至少自己還有鍛鍊自己的機會;不管是學歷造假,還是經驗造假
  • 58同城發布家政行業求職者畫像:90後求職者佔比13.78%,10年以上...
    近日,58同城發布家政行業求職大數據,從性別、年齡、學歷、工作年限、職位等維度,刻畫了1-8月家政求職者畫像,為行業招聘求職提供參考。數據表明,90後求職者佔比13.78%,80後求職者超過21%, 10年以上工作者超20%;家電維修工作吸引了更多男性求職者,女性從事育嬰師、月嫂工作意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