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4日(農曆除夕夜),央視晚會直播舞臺出現了一位熟悉的身影——劉歡,他帶給全國觀眾一首與時代同步的歌曲——《流浪地球》。伴隨著童音《步出夏門行 觀滄海》,劉歡深情演繹了這首歌曲。劉歡老師的出現,讓所有觀眾踏踏實實地過了一個新年除夕夜。我們為之感動,再一次感受到了央視晚會帶給我們的濃濃年味。
從上世紀80年代步入歌壇,前後跨越30多年,劉歡成了歌壇裡一棵常青樹,不斷地為我們帶來震撼人心的好作品。他說,「喜歡聽我歌的人都是用耳朵、心靈和自己的經歷在傾聽,而我唱歌也是用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感受演唱給所有人。」 的確是這樣的。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這些歌曲,像《從頭再來》、《在路上》、《昨天下了一夜雨》、《綠葉對根的情義》等等,這些需要用心去傾聽的歌曲,不時地激勵著那些奮鬥在外的人們打起精神,克服困難,贏得勝利。
似乎除了那些必要的演出和公益活動外,劉歡都極少在公眾唱歌露面,他總是遠離娛樂圈的是是非非,過著普通人的生活,與朋友私下裡把酒言歡,與妻女相濡以沫,愛喝酒,劃著火柴點著菸斗,真性情,柴米油鹽,這才是他想要的那種生活。他的妻子蘆璐曾在採訪中說,只要劉歡老師在家,他就會下廚,做得一手好菜。在他們家廚房門口掛著一塊小黑板,上面常常清晰地寫著當天要做的菜譜。要是做牛肉菜湯,他就先畫一頭牛,然後寫個肉,再畫個白菜,然後寫個湯,非常有意思。
2004年相當長一段時間,劉歡都沒有出現在公眾的視線,過後在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一張照片,劉歡老師拄著拐杖艱難行走在大街上,此後他生病的消息便不脛而走。網際網路上流傳著那麼多的消息,其實也反映了大家對劉歡老師的關切,也是他的藝術生涯給大家造成的印象至深,看不見他,很多人都感覺不適應,好像缺了點什麼。2007年後的幾年裡,劉歡老師一直沒有再露面,很多人猜想他可能是已經退出了歌壇,也有人猜測他是因為生病了而不能在公眾場合露面了。但此後才知道,劉歡老師其實是去忙另外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去了。他和妻子蘆璐一起送女兒去美國上高中,因為擔心孩子年齡小照顧不了自己,夫妻二人決定一起在美國陪讀。兩年的時間讓他們夫妻感覺到陪讀生活的艱難和艱辛,尤其是在這期間劉歡的腿因為負重原因再次發作,嚴重的時候幾乎沒辦法走路,異常疼痛。妻女都很擔心。劉歡查閱了很多資料對照其症狀最終確定為缺血性股骨頭壞死。他沒有害怕。在後來的拜訪中,他依然樂觀地回答道,「這病聽起來害怕,其實不害怕,不會S人,也不會殘疾。」他最終下定決心做了手術,在腿部疾病發作的地方,置換了一個人造的接頭,走路沒問題,站著也沒問題,只是不能長時間走路罷了。
兩年的陪讀生涯過去了,他的女兒順利考入了大學,這讓他們夫妻倆異常興奮,尤其是對於劉歡,「比我當年考上大學時還興奮。」他在訪問現場高興地說,「當時在美國住的那種木頭房子,隔音效果不太好,聲音大了怕人報J,所以就衝到衛生間,用毛巾把臉捂住,大大地叫了幾聲。」他的女兒也長大了,不擅長表露感情的女兒給劉歡寫了一封信,裡面充滿了對爸爸的感激和愛。在劉歡後面唱的歌曲《爸爸的祝福》裡,每句歌詞在他深情的演繹當中都充滿了對女兒長大的渴望和對她最好的寄託。
腿部手術成功了,女兒順利進入大學,劉歡對音樂執著的情懷再次綻放出來。2010年在好友毛阿敏的演唱會上,劉歡作為特約嘉賓給廣發觀眾獻上了幾首代表性的歌曲,他終於在大家的牽掛下強勢回歸樂壇。而對於劉歡來說,這不能說是回歸,因為他從來都沒離開過樂壇或者是他摯愛的音樂,倒是對於他站了將近20年的講臺,算是再次回歸了。
從1991年開始,到現在20多年了,劉歡一直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任教主講《西方音樂史》,上課的時候他總是幽默風趣,從來不看教材,然而總是能夠融會貫通,旁徵博引,讓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他說舞臺和講臺,是自己人生的兩個不同領域,他熱愛舞臺也熱愛講臺尤其是他不願離開講臺,一個非常大的原因透露:雖然他的年齡在增長,但他教的學生總是在20歲左右,他總是能和年輕人在一起,非常開心。後來,劉歡唱了一首歌:《大愛》,歌詞裡其中有這麼兩句:「夢,依舊飛在雲端;路,通向心的家園。」每首歌,在劉歡的內心世界都有一個故事,一種人生軌跡,一種濃濃的感情融入,也深深表達了對青年學生的寄語的厚望。
樸實的人生態度和對音樂執著的追求,對平常生活的珍惜和對功名利祿的淡薄,這所有一切讓我們看到了劉歡的與眾不同。出道幾十年他僅僅發行過兩個專輯。而個人演唱會也是在所有喜歡他的觀眾和聽眾深深渴望中,終於在2004年才拉開帷幕,那場演唱會名叫《歡歌2004演唱會》。那次演唱會有18000名觀眾,臺下座無虛席,他們傾聽了劉歡包括流行、搖滾、電子、古典、爵士等不同風格的歌曲,真正飽覽了一場盛大的劉歡演唱會。那首《糊塗的愛》,劉歡請了一位神秘嘉賓一起演唱。在舞臺上,劉歡親自揭曉謎底,那位嘉賓是年齡比他小10歲的親弟弟劉嘯,他們兩個幾乎擁有同樣的聲音,長相也異常相似,只是劉嘯稍微瘦一些。
對於小10歲的弟弟,劉歡是一位嚴肅的兄長,同時也將真正的兄弟之情傾注其中。
在這次演唱會上,劉歡還演唱了另一首特殊的情歌——《璐璐》,16年前劉歡就默默地為妻子寫好了,直到16年後他才將這首歌拿出來獻給親愛的妻子蘆璐,也獻給了天下所有相愛的人。1987年劉歡首次用法語給妻子蘆璐寫了這首歌曲。在一次接受採訪的現場,蘆璐滿懷深情地回憶起了往事,她希望劉歡能在四十歲生日的個人演唱會上能把這首歌唱給她聽。採訪現場,她激動流淚一度哽咽,連聲說「對不起」,一邊的劉歡也拿出了紙巾擦了擦溼潤的眼眶。
2003年蘆璐的新書《嫁給劉歡》問世,在這本書裡她用真情書寫了他們由相識、相愛到過上幸福快樂的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她把這本書送給了劉歡作為四十歲生日的禮物。劉歡也滿懷深情地說一下,也只有妻子蘆璐最懂他,最能還原真實的他。
劉歡和蘆璐的愛情起始於1988年。那時劉歡已經紅遍中國大地,《心中的太陽》、《少年壯志不言愁》這樣的影視歌曲已經流行到膾炙人口,對於很多人來說,劉歡就是遙不可及的一種幻想。當時湖南電視臺籌備一場春節晚會,蘆璐那時是主持人兼導演,劇組希望能邀請到歌唱家劉歡,於是就派蘆璐和一名同事前往北京邀請。「他們說要是我能邀請到劉歡,回來就可以坐飛機。到了北京感覺快要沒希望了,我同事打電話,剛好他在樓道裡接上了。對我們來說,就是非常大的幸運。」蘆璐在接受採訪時激動地說,「後來他提出到湖南能不能到一些地方玩玩。結果我們就到了張家界那時候天冷,張家界也沒什麼遊人,所以年輕男女在一起就會迸發出愛的火花……」劉歡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嘴角微微揚了上去。那時候張家界天氣特別好,每天都能看到太陽,蘆璐說也許是因為劉歡唱了《心中的太陽》把太陽給帶來了。後來劉歡說只有九天,他就決定和蘆璐結婚,他相信那種激情裡直覺才是最真實的。然而,很快劉歡就苦悶不已,劉歡想繼續在北京發展,蘆璐卻還在湖南,兩地分居的日子著實難熬。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1988年,他們結成連理。在此後的一首歌《永不放棄》裡,劉歡這樣唱道,「今天的分分秒秒,都是對生命最嚴酷的考驗……」
2012年7月13日《中國好聲音》在浙江衛視正式播出,幾位位高權重的導師被邀請到場,他們分別是那英、庾澄慶、楊坤、劉歡,而劉歡既是一位音樂人又是一位講師,二者達到了完美結合,他看中的學員都願意選他為導師,而他的幽默風趣、樸實自然也是學員們所喜歡的。他曾為學員的精神感動流淚,也大膽地站起來當眾自嘲鼓勵學員:「我劉歡長成這樣,也一直在中國流行樂壇,30年了,我還在。」真正的實力和對音樂孜孜不倦地追求,對風格的不斷創新,讓劉歡老師一直立於歌壇大受歡迎的不敗之地。
好友毛阿敏和劉歡從1986年相識,因為他們對音樂共同的追求,所以一直關係要好。她說劉歡其實平時是個宅男,在家聽聽音樂,下下廚,但一喝酒那是真性情,平時看不出來。那時候她也住大木倉小院裡,劉歡也住那裡。有一天谷建芬老師的愛人邢老師來找她說國際關係學院有個男生特別瘦,唱得特別好,於是就撮合了一下吸收過來一起唱歌了。
2008年他們一起為奧運會唱了首《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還有和莎拉布萊曼共同合唱了《我和你》,瞬間點燃了世界各國和我們國家的深切友誼。
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劉歡老師演唱了很多代表性的大型盛會歌曲,他說這樣的歌曲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而他都做到了。
他的真正音樂創作是從1993年鄭曉龍導演的《北京人在紐約》開始的,當時他一人包攬了電視劇裡的所有插曲,所有的音樂和歌曲裡都包含了真情實感和真實的故事經歷。
2011年播出的《甄嬛傳》,也是鄭曉龍導演的,所有原創主題曲和配樂都是劉歡一手創作完成的。其中那首《紅顏劫》和《鳳凰于飛》至今都在廣大觀眾心目中記憶猶新。
一位記者,一位音樂人和講師,他們私下裡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是水均益和劉歡。劉歡私下裡愛抽菸愛喝酒,關心時事,喜愛歷史。水均益曾聊起當年的伊拉克巴格達,是風暴中心。劉歡於是就問那裡的百姓官員和上上下下心中理想是什麼,他們怕不怕打仗,怕不怕米國。於是水均益便開玩笑地說,等哪天劉歡嗓子不好了就一塊當記者,那絕對是天下無敵。
劉歡為何能成為歌壇的一棵常青樹,這麼多年都大受歡迎,在於他是用心演唱,用靈魂演唱,用經歷演唱,他把真情實感投入到了音樂創作和歌唱裡,每一首歌,都飽含著大眾的故事和情感、經歷在裡面。而聽的人,也是用耳朵、用心、用經歷去聽,這樣就達成了共鳴。而劉歡老師的演唱風格,優雅、正義、原生態,每種風格,都能駕馭自如,又有中國人追求的那種精神在裡面。
用精神去追求精神,讓正能量繼續發揮,愛聽歌的人就會一直喜歡劉歡老師,喜歡那種不斷追求的精神和那種樸實的人生態度。
聲明:本文為作者精心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