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TVB電視劇,可謂花樣百出。
先是電視劇《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懸疑風格深入人心。合格續集《降魔的2.0》也如期和觀眾見面。
來到臺慶月,《使徒行者3》的登場,也讓觀眾「大開眼界」。
毫無疑問,今年的港劇是出彩的,但要話說今年的港劇最佳,想必觀眾會有一些遲疑。
但無可否認的是,有一部TVB新劇,目前TVB尚未播出,但在網絡視頻平臺已經率先和觀眾見面。
劇集剛上線,就獲得了觀眾的喜愛與認可。
它甚至被認為「又一完美續集」的出色作品。
即便TVB還未開播,但要說今年的港劇最佳,非它莫屬。
《盲俠大律師2020》
捍衛公義,為正義而戰,是《盲俠大律師》的標籤與核心價值觀。
這部在2017年播出,就受到了觀眾認可的電視劇,王浩信、蔡思貝以及張振朗,都憑藉出色的演技,獲得觀眾喜愛。
王浩信甚至憑藉該劇,奪得當年的萬千星輝頒獎禮「最佳男主角」。
時隔三年,續集終於和觀眾見面。
這部電視劇,憑什麼能夠被認為是「港劇最佳」?看完劇情和內容走向,以及它的價值觀,觀眾就能夠明白。
《盲俠大律師2020》,到底優秀在哪裡。
01劇情
《盲俠大律師》之所以深入人心,離不開題材的優秀,以及律師們在法庭上的「唇槍舌劍」。
與以往的律政劇不同,盲俠、癲姐等人打官司,都是在「保障當事人最大的權益」和「公義」作為自己的使命。
在劇情上,每個案件都是鮮明又讓人眼前一亮的。
比如最開始登場的「殺妻案」。
老翁被指控殺害患病妻子,更有證據表明,他曾對妻子說出那句「你活著還有什麼用」的難聽話語。也因此,老翁被指控。
表面現象,讓觀眾認為老翁罪有應得,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答案卻是,老翁對「不嫌棄自己」的妻子不離不棄,對妻子也是非常照顧,不可能下手。老翁之所以說出那句難聽的話語,實際上是對自己說的。
這個案件,首先是告訴觀眾一個社會上很現實的老人問題。「關愛老人」是如今許多人都未必能夠很好做到的一件事情。
其次,便是「你所看到的,未必就是事實的全部真相」。
在隨後的「墜樓案」、「跨性別案」以及「無屍女生兇殺案」等多個案件,都呈現出了這樣的一個核心觀點。
身為男主角,盲俠以「保障當事人最大合法權益」為打官司原則。為了公義,哪怕「踩過界」,盲俠、癲姐以及谷一夏,都在所不惜。
但也因為如此,劇集引申了一個命題。
到底是維護法律的原則重要,還是公義更為重要?
02 律法與公義
我們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制定下來的規矩,人們就應該去遵守。
但《盲俠大律師2020》卻拋出了一個重點。
當律法與公義不能並存時,究竟哪一點更為重要?是維護法律的原則,使得案件得到裁決。還是維護公義,讓每一位被告都該得到應有的「公義」?
劇中的男主角盲俠,與其師父簡紹宏,便是站在這兩個方向上看待問題。
回到這個問題上,律法與公義的選擇,在《盲俠大律師2020》的個別案件上,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無屍女生兇殺案件」。
劇集將時間線追溯回十三年前,遊泳池教練許日東被指控與一樁無屍女生兇殺案有關,因監控錄像和案件推算,再加上疑犯有前科,最終陪審團裁定許日東有罪。
十三年後,遺骸重見天日。身為律師的盲俠為了彌補當年承諾的遺憾,決定幫許日東上訴,卻在資料收集、舉證過程中困難重重。
每一次案件,盲俠都被對方律師各種「反對」、「駁回」。為了公義,為了證實當事人並非「有罪之人」,盲俠甚至將「不被法官批准」的證物提上公堂,冒著被法官投訴、被吊銷牌照的風險,去引導陪審團。
雖然最終結局,許日東以「無罪」釋放,但盲俠始終還是要面臨大律師公會的處罰。
在這段打官司的過程中,作為檢控官的簡紹宏,一直維護律法的規則,但他卻為了贏官司而耍了些手段。
最終因發現端倪,這個案件才得以告破,真兇也緝拿歸案。
若是一直堅持律法的原則,很有可能本案的嫌疑人許日東,將無法沉冤得雪。站在律法的規則上,簡紹宏並沒有。
「踩過界」的盲俠,為公義也沒有錯,但為了公義甘願「藐視法庭」,利用不被接納的證物去引導陪審員,其實是違反了應有的職業操守。
03 我被《盲俠大律師2020》上了一課
追劇那麼久,萬萬沒想到,我被《盲俠大律師2020》上了寶貴的一課。
打官司、踩過界查案的《盲俠大律師2020》,在個別案件中,披露了一個值得觀眾思考的社會問題。
生命真的是無價嗎?普通人的命能不能和有錢人相比?公義真的只是理想嗎?
在「換心案」中,其實觀眾能夠看到一個比較現實的內容。
心臟有問題的老太太,因血型罕見,排期等了很久才輪到自己。殊不知,一個女明星因心臟問題「插隊」,搶了本屬於老太太的心臟。
為了能夠讓女明星成功「換心」,女明星被偽造成「心臟問題比老太太更重要」,以至於女明星得到了心臟的優先權。
這裡面,少不了女明星的有錢男友在醫院用金錢「動手腳」,以至於「插隊行為」得到醫院高層的「認可」。
也因此,作為老太太的律師,盲俠為老太太伸張正義,卻抵不過對方律師簡紹宏的各種耍手段。
在女明星有錢男友的推波助瀾下,老太太為了兒子的前途,決定「犧牲」自己,接受捐贈協議。
雖然案件結尾是好的收場,但內容仍然值得觀眾深究。
在法庭上,盲俠說了一番值得讓人深思的話語:
「本來我想用這個案件,來告訴觀眾,生命無價。但原來不同的生命有不同的價值。普通市民的命,不能和有錢人相比。」
在這個案件上,換心的「插隊」問題讓觀眾看到了金錢與權力交織的「遮羞布」。
在後續的「捐贈協議」上,簡紹宏甚至說出一句極具現實又有些諷刺的話語:
「法庭講的是程序和理智,公義只不過是理想。」
正是這個話題,值得讓熒幕前的觀眾思考。法庭確實要講程序和理智,那麼所謂「公義」,在某種程度上真的只是理想嗎?
可以說,《盲俠大律師2020》在許多案件上,確確實實給筆者或者很多追這部劇的人,都上了很重要的一課。
電視劇的某些情節,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恰恰折射出了社會不公平的一面。
04《盲俠大律師2020》的整體呈現
《盲俠大律師2020》,如今在豆瓣評分斬獲7.4的分數,與前作的分數相差不多。
依舊走特殊案件的《盲俠》故事,在這一季中更加「踩界」。與此同時,關於人性的探討和折射社會的直白與走心內容,都讓整個故事非常有看頭,極具豐富性。
《盲俠大律師2020》的整體呈現是優秀的,無論是劇情,還是人設,又或者是題材上的鬥爭,都演繹得淋漓盡致。
儘管這部劇TVB還未開播,但今年港劇最佳,非它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