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正當時

2020-12-24 人民網

又是一年春光好,又到植樹造林時。

河北內丘縣南賽鄉神頭村的2000畝荒山上,太行山綠化項目植樹帶頭人閆振國正帶著大夥扛樹苗、挖樹坑,「春季造林時間緊,先搶種杏樹、黃櫨、國槐,把疫情耽擱的進度搶回來。」

這幾天,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龍山鎮的春季造林區裡也熱鬧起來,每天都有300多名幹部群眾義務植樹,龍山鎮黨委書記陳金海說:「防控疫情不誤造林,好生態是大家最盼的。」

植樹造林,人人有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每一位適齡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要堅持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全社會人人動手,鼓勵和引導大家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一起來為祖國大地綠起來、美起來盡一份力量。

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2.96%,比5年前淨增1266萬公頃森林。按照「十三五」林業發展規劃,今年全國森林覆蓋率要達到23.04%,要完成1.01億畝造林任務。當前,春季造林由南往北漸次展開。各地積極有序推進植樹造林,一支支專業隊伍走進荒山,一簇簇新綠落地生根,國土綠化按下「快進鍵」。

搶時間趕進度,防疫造林兩不誤

「多虧了駐點幹部幫忙,我們馬上就能完工了。」福建省閩侯縣青口鎮青林村,造林大戶林愛國正組織工人往山上搬運樹苗。不久前,他還在犯愁:疫情造成用工難、苗木調運難。關鍵時刻,駐點服務的林業幹部主動聯繫,就近調運苗木,對接村委會組織村民上山造林,解了林愛國的燃眉之急。

「春季造林時間短,必須與時間賽跑,牢牢把握造林工作主動權。」福建省福州市林業局局長童桂榮介紹,市、縣兩級林業系統2/3的幹部下沉到基層一線,每個村、每個造林點至少派一個幹部駐點服務。截至目前,福州已提前超額完成年度造林綠化任務。

南方造林如火如荼,北方地區積極推進。「受疫情影響,今年復工遲了10多天,但多安排了人員和設備,能把進度搶回來。」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阿拉騰朝格蘇木造林施工現場,施工隊負責人付俊年說,4月底前能完成1.4萬畝梭梭種植任務。

「大家散開作業,間隔至少10米。」江西省遂川縣五指峰林場雷公坑山場裡,技術員劉建華每天都要監督復工復產防疫規定。「出門戴口罩,進山場測體溫,幹活不扎堆,下山統一消毒……」正在為杉苗打黃泥漿的貧困戶王冬生笑著說道。

物資跟得上。「這兩天陸陸續續拉走10車了,賣了20多萬元。」看著正在裝苗木的運輸車,河北青縣流河鎮中蔡莊村友林苗木專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劉克升露出了微笑。為克服疫情對苗木銷售的不利影響,村裡通過網站、微信等加強苗木宣傳和推介,客戶通過微信視頻察看苗木成色,這幾天村裡已經賣出去2萬多株苗木。

各地開通綠色通道,調運苗木順暢到達田間山場。國家林草局調度顯示,目前全國可供苗木約359億株,化肥、農藥等造林物資也能滿足需求。

從嶺南到塞北,從江南水鄉到黃土高原,疫情難擋春意暖,不負春光造林忙。據國家林草局統計,截至3月31日,全國已完成造林2896.6萬畝,佔全年計劃任務的28.7%,春季造林進度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為完成全年計劃任務奠定了基礎。

形式靈活植樹,生態文明入心

受疫情影響,不少人不能出門植樹。各地大力推進「網際網路 義務植樹」,積極創新義務植樹盡責形式,讓更多的人為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出力。

「孩子從小就知道,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今年防疫期間不能出門種樹,有點小遺憾,但我們找到了新的方式,彌補這個遺憾。」貴陽市民劉洋參與了「e綠黔行網上植樹」公益項目線上捐款,承載著一家人的美好願望,專業造林隊在紫雲縣浪風關林場栽種樹苗。

網絡植樹熱情不減。湖北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推出「種一棵希望之樹」網絡植樹活動,很多市民以認種、認養、捐資等多種方式參與義務植樹。所捐資金將專項用於武漢綠化建設,並建設英雄林、天使林、社區林、志願林等相關主題紀念林。

「網際網路 全民義務植樹」蔚然成風。目前全國試點省份達到15個,「隨願植樹、隨處植樹、隨時植樹」逐步變成現實。

各地積極創新形式,鼓勵義務植樹居家盡責。江蘇省綠化委員會推出家庭園藝微講堂,園藝專家講解在家如何栽培綠植、種花、插花,引導大家通過撫育管護、陽臺植綠護綠等方式履行植樹義務。「學到了技術,美化了家裡,又盡了植樹義務,真是一舉多得。」家住泗陽縣張家圩鎮的張美娟說。

踐行低碳生活,助力國土綠化行動。今年,中國綠化基金會和螞蟻金服集團繼續合作,通過「螞蟻森林」項目合作造林7100萬多株,較2019年增長21.2%,其中全民義務植樹合作造林1672萬株,將在內蒙古、甘肅、青海3省區的34個旗縣實施線下造林。「螞蟻森林」項目鼓勵社會公眾通過多種低碳行為積極參與國土綠化,目前累計參與超過5億人次,線下植樹造林3.9萬公頃。

眼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天氣逐步轉暖,越來越多的幹部群眾走出去,把綠色種在春天裡,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3月28日,廣東省茂名市「網際網路 全民義務植樹」舉行第二場線下植樹活動,4個植樹點種下3600株苗木;新疆和碩縣黨員幹部在新塔熱鄉布茨恩查幹村開展2020年春季義務植樹活動,種下1.5萬多株青楊樹苗……

河山成錦繡,國土繪丹青,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熱情高漲。日前,北京市全面啟動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工程春季造林;浙江省加力國土綠化,今年規劃新增造林50萬畝;寧夏啟動黃河流域寧夏段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實施十大重點生態工程項目……在一個個工地上,施工機械轟鳴著整地挖穴,造林工人揮汗如雨,播下新的希望。

國土綠化不僅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也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好生態就是生產力。「發展城市森林,既能增加民生福祉,又能吸引投資和遊客,增添經濟活力。」福建省廈門市市政園林局局長柯玉宗說。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推窗見綠,行路有蔭,綠色助力高質量發展:去年廈門消費總額增幅、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等多項經濟指標亮眼。

城市擁抱森林,目前全國近400個城市開展了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其中194個城市獲得了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共識。在貴州省錦屏縣鄉村,隨處可見村民在林間勞作。「120元一天,還可以照顧家人,比外出打工強多了。」靠管護鐵皮石斛,銅鼓村村民楊金蓮脫了貧致了富。在全國,林業扶貧碩果纍纍:100萬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173萬貧困人口發展油茶產業增收脫貧,森林旅遊帶動35萬貧困戶年均增收3500元。

重數量更重質量,科技成有力支撐

國土綠化,既重數量更重質量。國家林草局局長張建龍說,要將提高林草資源質量作為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重要任務,一方面著力培育健康穩定的林草生態系統,另一方面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

各地不斷發力,提升綠化質量。江西省南昌市灣裡區的梅嶺月亮灣山體公園內,色彩斑斕的紅葉石楠、櫻花、欒樹等把滿園綠色點綴得更加亮麗。「不光要多種樹,還要調結構、優品種、增色彩、美景觀,不斷提升生態品位。」南昌市林業局總工程師楊馥寧說,今年要採取補植補造、提升改造等辦法,栽植或插補彩色樹種和珍貴闊葉樹,完成高品質造林3600畝。

「我們更加注重通過生態修復、林相改造和景觀提升,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江西省林業局造林綠化處處長李軍介紹,今年全省將完成20萬畝重點區域森林綠化、美化、彩化、珍貴化建設任務,這也是春季造林的重中之重。

河北雄安新區大清河片林裡春意盎然,100多個樹種錯落排列。「我們造的是大面積異齡、復層、混交的近自然片林,是個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中國雄安集團生態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旭更介紹,今年雄安新區「千年秀林」項目將繼續造林10萬畝,將繼續推廣應用這種近自然造林法。「實踐表明,採用近自然造林法人工造林,林分生物多樣性和穩定性顯著提高,抗病蟲能力明顯增強,森林的生態功能和效益顯著提升。」彭旭更說。

提升造林質量,技術指導很重要。適應疫情防控形勢,各地林業科技人員辦起「視頻班」,操起「遙控器」,開起「雲課堂」,企業或林農把需求和問題「傳上來」,科技人員把技術和服務「送下去」。

這些天,各地林業科技人員深入一線,加強技術指導。「樹窩要挖大挖深,否則山桐子不易成活。」湖北省竹谿縣林業局營林股的伍正東深入各個鄉村,指導村民科學栽植樹苗。為核桃種植戶指導春剪、施肥,山西省陽泉市林科所所長張海軍帶著技術員奔走在春季造林一線,指導林農發展好經濟林。

中國林科院林業所所長張建國說,科技在國土綠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技術不斷提升,很多生態需要恢復的困難立地地區成了宜林地區,一年中適合造林綠化的時間明顯延長,造林季節已不是限制造林進度的主要因素。

張建龍說,下一步要分區分級推進春季造林綠化,科學分解全年造林綠化任務,及時調整造林結構,在有條件的地方適當加大封山育林、飛播造林力度,確保完成全年1.01億畝的造林任務。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06日 01 版)

相關焦點

  • 開封祥符區羅王鎮:植樹造林正當時 生態扶貧添新綠
    為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綠化景觀效果,羅王鎮結合自身實際,實行早部署、早組織、早行動工作方法,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路子,堅持以維護生態,美化家園,和諧宜居為目標,成立領導小組,明確任務分工,把植樹造林與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相結合,本次活動疏通河道8.8公裡,植樹近10000棵。
  • 西藏拉薩市林周縣開展植樹造林活動
    「春回大地萬物蘇,植樹播綠正當時。」為進一步提高廣大幹部職工的環保意識,近日,林周縣組織全縣500餘名幹部職工積極開展了「擁抱春天·播種綠色」為主題的植樹活動。活動過程中,大家在松盤鄉松盤村格桑塘現代農牧產業示範園和村公路沿線兩側分別種植了樹木,為建設美麗林周再添新綠。
  • 烏什縣秋季植樹造林活動如火如荼
    中新網新疆新聞10月25日電(艾克熱木 張煜)連日來,烏什縣進一步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掀起了新一輪植樹造林、綠化家園的熱潮,傾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烏什。
  • 王魯明現場督導植樹造林和廢棄礦山治理工作時強調:掀起植樹造林新...
    3月3日、4日,威海市委書記王魯明到環翠區現場辦公,實地督導春季植樹造林、荒山綠化和廢棄礦山治理工作,強調春季植樹造林黃金時節已經來臨,全市上下要積極行動起來,壓實責任,專群結合,全面展開植樹造林和綠化美化工作,打造綠水青山新威海,造福子孫後代。
  • 不負春光美 植樹正當時
    據了解,我區常年來嚴格按照統一標準規劃綠植樹種、範圍、後續管護措施,不斷提高綠化質量和綠化水平,建立科學完善的植樹造林、護林機制,加強日常管護,切實提升苗木成活率,確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綠化一片,把植樹造林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讓綠色成為最美底色。
  • 原來梭梭樹的作用這麼大,怪不得被當成沙漠植樹造林的先驅者
    低調又不簡單的梭梭樹目前我國植樹造林的地點主要是選擇了西北地區的沙漠地區,這些沙漠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並非是由環境變化造成的沙漠,而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沙漠化。要知道的是,沙漠是一種自然景觀,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了,而且僅憑人類的力量根本無法消滅它們。
  • 可以理解為植樹造林嗎
    可以簡單理解為植樹造林嗎?我認為是可以的,作為一個水保方向的在讀碩士,我認可這個觀點。水保是一個專業的簡稱,其全稱是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在人民群眾樸素的觀念裡面,水土保持=不砍樹+多植樹。同樣也得益於我國大規模實施的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其實水土保持核心的就是兩個問題:一是水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保住了沒;二是土壤保住了沒,裡面的養分有沒有跑掉,土壤的品質有沒有變得更好。
  • 三坪農場: 植樹造林築牢綠色生態屏障
    中新網兵團新聞12月26日電(王瑞文 孫雯豔)隨著冬雪的降臨,三坪農場2020年秋冬季植樹工作落下帷幕,「十三五」期間,三坪農場通過實施農田林網化建設、防護林體系建設、連隊人居環境治理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持續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同農場產業結構調整及發展生態農業結合起來,逐步形成生態環境保護防止體系,農場的生態環境得到積極有效改善,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
  • 前3月阜陽市植樹造林5.78萬畝
    中安在線訊 據阜陽新聞網報導,記者近日從市林業局獲悉,根據全省林業增綠增效行動植樹造林進度情況第四次通報,今年一季度,全市植樹造林面積達5.78萬畝,佔省政府下達年度目標任務的
  • 中國綠化基金會:今年前五月籌集資金2.15億元植樹造林1.01億株
    近日小編獲悉,今年前五月,中國綠化基金會共籌集資金總額2.15億元,重點項目植樹造林1.01億株,造林面積71.75萬畝。圖片來源:網絡中國綠化基金會2020年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 冬令進補正當時
    冬令進補正當時 2020-12-24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冰河綠林秀「美」正當時
    冰河綠林秀「美」正當時 2020-05-18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斜槓媽媽正當時!
    讓我們一起斜槓媽媽正當時吧!推薦閱讀▼
  • 《三十而已》三十而立正當時,重新出發!
    最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應該踏出現在安逸的舒適區,提起行囊,整裝再出發,正所謂「三十而立正當時,若不經風寒再刺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穀雨正當時 - 人民周刊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連難得糊塗的鄭板橋也好這一口。    穀雨正當時,雨催百穀生,萬物盡生長。「楊花落盡子規啼」,柳絮飄飛,杜鵑夜啼,牡丹吐蕊,自然景物向人們宣告:時至暮春了。
  • 和政 綠色崛起正當時
    和政 綠色崛起正當時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王雲祥 「對面工地就是我們正在建設的花卉產業項目,建成後,這裡將成為全省最大的花卉中心。」
  • 法院耀青春,奮進正當時!
    法院耀青春,奮進正當時!法院耀青春 奮進正當時重慶四中法院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法院耀青春,奮進正當時!》
  • 鞏店鎮紅薯採收加工正當時
    原標題:鞏店鎮紅薯採收加工正當時   近日,利辛縣鞏店鎮紅薯喜獲豐收,農田裡、村莊邊一派忙碌的景象。  紅薯是鞏店鎮傳統的農作物。
  • 鶯啼草芬芳 訓練正當時
    鶯啼草芬芳 訓練正當時 2020-04-16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川橡塑:蓄勢騰飛正當時
    臺川橡塑:蓄勢騰飛正當時       記者 龍遠信 楊 雪       從永川招商人員的口中得知永川招商環境好,投資政策優,而且當時永川正在積極發展筆電配套產業,PMP集團高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許世賢回憶說,到永川考察時,他們自己駕車從東莞出發,開了32個小時,行進1900多公裡,終於到達永川。在永川考察了3天,公司老總決定摸著石頭過河,先派一批人到永川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