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數據顯示,2021屆畢業生將達到909萬人,加上去年沒有找到工作的畢業生和疫情後回國求職的留學生,「三江匯流」下求職大軍的規模很可能突破千萬。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今年的就業季更具挑戰,大學生會思考如何掌握就業主動權,高校、用人單位等各方也在努力,為大學生就業保駕護航。
「秋招後時期,如何掌握選擇主動權?」在武漢舉辦的青年職業分享會邀請了高校、媒體、企業及優秀青年代表,就畢業生求職、職業選擇和發展、職業理想樹立等青年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互動交流,積極推動中國青年職業能力提升,幫助青年更好成長、適應工作崗位。
武漢大學團委副書記王園表示,「武漢大學設有青年發展諮詢與服務中心,服務於學生的全面的成才。以職業規劃為導向,貫穿從學生的開始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從大一開始,培養學生就業的意識,讓學生去發現自己適合什麼工作。等學生到了大二、大三,可以參加華中七校的「職場模擬挑戰賽」,同時會邀請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給同學們更多的建議。同學們通過模擬的方式,以比賽促就業。 」
領英中國人力資源負責人張競義表示,領英針對學生最新推出產品——「領英學生版」,為學生提供定製化的「一站式」求職幫助,通過幫助學生與真實職場中的校友和導師精準連接,提供來自職場一手的信息和更廣闊的職業視野,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規劃和求職輔導,還可以直接獲得職位內推的機會,更高效地實現求職就業。在「領英學生版」小程序中學生可以「找導師」、「找校友」,精準匹配最適合自身的人脈資源,獲得來自職場前輩的幫助和經驗傳承,還可以進一步獲得職位內推機會。
張競義說,作為全球職場社交平臺,領英中國於3月發起了「職場人時間捐贈計劃」,倡議職場人捐贈1小時的交流時間給1位應屆畢業生,通過搭建靈活、高效的線上溝通渠道,幫助學生與目標行業和企業中的人脈相連。幫助的內容包括診斷簡歷問題,分享面試技巧,傳遞一手行業信息和經驗,幫助大學生提升職業規劃的能力,更好地實現職業發展。
分享會現場,有不少大一、大二的學生表現出了對職業規劃的重視。武漢大學英語專業的大一學生黃韻燁表示,受家人的影響,自己從高中開始就有了職業規劃的意識。新聞學專業的大二學生謝祉瑞說,自己購買了付費的職業規劃課程,希望自己未來就業能有規劃而不盲目。
張競義說,大學生越早有職業規劃越好。應屆畢業生也不要因為錯過秋招而過分焦慮,而應該利用好這段從現在到春招的時間,總結自己的問題,找準定位,尋找到對稱的信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