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韓文裡有個詞語叫"설렘",是心動的意思,
是我想念你想念夏天了的意思。
0
距離去年夏天的韓國旅行已經過了十個月了。
六月的首爾很熱,特別是在漢江邊,潮溼得喘不上氣;
好像又選錯了去梨泰院的日子,下著雨的晚上看夜景;
幫我和韓國朋友們一起拍合影的男生真的很不會拍照,
那張合照裡的每個人身高一米五至今不敢發出來;
微醺的我反覆嘟囔著"나도 아이스크림 먹고싶어",
硬要朋友給我買紅色鯛魚燒冰激凌,吃不完化在手上;
回上海的那天在機場遇到了最喜歡的idol迎面走來,
卻沒來得及留下一張照片沒能說出一句話。
對於首爾,遺憾有不少,但時隔十個月回憶起來,
只覺得每一天都過的很心動,特別是這五個瞬間。
汝矣島公園
廣藏市場是首爾小吃的匯聚地——綠豆煎餅活章魚生拌牛肉米腸豬蹄刀削麵紅豆粥米酒;有旅客,但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人滿為患,擠坐在不同攤位邊。
我和姐姐在市場裡遇見了好幾位老人,有夫妻,也有朋友。他們無一不問我們是不是韓國人,聽說我們來旅遊,特別認真地教我們在傳統市場裡該吃些什麼,怕我們聽不懂用手比劃著,走之前笑著讓我們多吃點好吃的。
另一位老爺爺,誇獎姐姐很會吃豬蹄,看到我在喝燒酒沒有小菜時把他的小菜推過來一起吃。他拿起我面前的一次性紙杯遞給老闆,讓老闆盛一杯魚糕湯給我——
他說,這個特別好喝一定要嘗一嘗。
突然又想起在汝矣島公園遇到的年輕情侶,
用韓文拜託我們他們拍完合照後才發現我們是遊客,
捂著嘴抱歉地接過相機幫我們拍照的樣子真的很可愛,
可能是我和姐姐更像韓國人吧。
2 홍대 弘大
韓國有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叫作"차",大致翻譯過來就是把晚上的行程分為好幾段——1차一般是晚飯,2차開始喝酒,越到後面酒喝得越多,食物也從主食越來越偏向於下酒菜。
我們吃完烤肉以後去了附近的ktv,想到了在上海常去的ktv 369,高中四年一起去了不知道多少次,甚至是IB考完的當天晚上。
每次去韓國ktv唱歌的時候都很心動,
可以唱所有想唱的韓文歌,
可以任性地點不會唱的歌。
上世紀的李文世金建模老歌thomas一定聽過,最近才聽的rap跟不上了只要說一句"도와줘" william就會接著唱,唱不上去的高音cindy肯定能唱上去,還順便給馬上服兵役的權先生點了首二等兵的信。
那天晚上我從未有過地唱完了所有想唱的歌。
3 홍대 弘大 - 술집
從ktv出來的我們轉頭進了一家酒館,叫kodachaya。
在門口被店員要求出示證件,在韓國,2019年正好是2000年的孩子們開始能夠合法喝酒的一年。我們渾身上下散發著對於年齡的自信,笑著看彼此的證件照,照片裡的人實在是和面前的那位不太像。
在那裡我吃到了這輩子最好吃的芝士泡菜炒飯,
喝了燒酒啤酒炮彈酒,和朋友們一起玩술게임——
每次節拍遊戲我的朋友都會故意加速我每次都會輸,
就像去年冬天吃完午飯東周東瓚陪我去買年糕時一樣,
模仿我的塑料韓語,抱怨走了太多路,
就連站在年糕前都要說
「別買呀,都是carbohydrates,吃了會胖的。」
不管是那個晚上,還是認識了他們的六年,
好像總是在吵吵鬧鬧互相嫌棄中成為了更好的朋友。
在那裡我給上海的朋友們打了視頻電話,
在那裡姐姐有些困,趴在桌子上睡著前說了最後一句話
「Helen中午喝了一整瓶燒酒了,
你們別讓她喝了,她會醉的。」
4 한강공원 漢江公園
大約是晚上十點,江邊有不少騎車的人和約會的情侶。
我和朋友吃完華莎烤牛腸set,Baskin Robbins的「媽媽是外星人」冰激凌,去了投幣式練歌房,最後從便利店買了香蕉牛奶,香腸和啤酒坐在了漢江旁的長椅上。
首爾漢江,倫敦泰晤士河,上海黃浦江,
每次坐在江邊的感受都很不一樣。
六月的漢江是自由,
是可以吹著風用韓文聊著無聊的話題,
是「說出來wannaone和exo所有成員的名字」;
是在一個陌生的國家因為懂得當地的語言文化,
認識當地的朋友而產生的熟悉的家的感覺。
是我臨近半夜坐上了從江南回弘大的末班地鐵,
而一向早睡的姐姐還在公寓裡等著我回家。
5 이태원 梨泰院
去年去首爾時,「梨泰院class」還沒有爆紅,
吸取了前年的教訓,我和姐姐幾乎傍晚才到達,
山路不太好走,我穿著不舒服的皮鞋,
白天在汝矣島公園有些中暑,晚上稀稀拉拉落著雨點,
中午吃的炸雞和啤酒好像還沒有消化,
因為下著雨,我和姐姐從室外的座位移到了窗邊。
現在回想起來那頓晚餐真的沒有什麼特別的,
荔枝雞尾酒,泰式咖喱和芒果salad都是熟悉的味道,
至於和姐姐到底聊了什麼也記不太清了——
關於sexuality是不是spectrum?關於人際關係?
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話題,唯一不變的是不管是在臺東,在臺南,在上海,在倫敦,在劍橋,在首爾,
都能夠靜下來把所有的故事和情緒說給姐姐聽,
說著說著我就擁有了答案。
20歲生日快樂,姐姐。
要點在看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