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丨溝通技巧
字數丨1900字,閱讀約3分鐘
向人求職時,如何開口才得體?
先跟大家講講我之前遇到的一件糟心事。
因為我比較擅長做PPT,所以公司裡面一般需要用到PPT的都時候都會交給我來做。
時間長了,大家在做PPT的時候遇到一些問題,也都會找我求助。
結果,有一天,我的同事突然給我發微信說:「在麼?想請你幫我個小忙。」
我問他是什麼事,結果他就給我發來了一個PPT文件,然後說道:「我這有個跟領導匯報用的PPT,你幫我看看,美化美化。」
我打開文件看了一眼,好傢夥,滿滿當當20多頁,每一篇都是密密麻麻的表格和文字。
這哪是讓我幫忙美化一下,這純粹就是讓我給他重頭做一遍的意思嘛。
於是我就跟他說:「你這個東西太複雜了,我也不太熟悉你要匯報的內容,怕是弄不好啊。」
本以為對方知道我在婉言拒絕,但誰知道他回了一句:「沒事,你看著弄就行!這對你來說太簡單了!隨便弄弄,我明天上午給領導匯報就可以了!」
我看了看表……現在已經是下午三點了……
最後,只好把話挑明了說:「抱歉啊,你這個需要改動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我手頭還有點事情,實在忙不過來,恐怕會耽誤你的事情,要不你再問問別人吧。」
事實上我發現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不算少數,很多人在請人幫們辦事的時候,不懂得該如何開口,不知道如何掌握分寸。
不僅事情辦不成,還會讓別人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印象。
而在這些不會說話的例子中,「我想請你幫個小忙」就是一個很常見的糟糕開場……
是不是「小忙」,應該是幫忙的人說了算
很多時候人們因為害怕別人會拒絕自己的請求,所以往往會刻意把自己的請求描述的特別「小」。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你所請求的這個忙到底麻不麻煩復不複雜,實際上是由幫你忙的人來判斷的。
如同一開始我說過那個例子一樣,你嘴上說是幫你一個「小忙」,可是到了我手裡就是動輒三四個小時的工作量,我又怎麼可能會心甘情願的幫你做這件事情呢?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另外一個非常常見的說法,那就是在請託辦事的時候,經常有人說:「這不就是您一句話的事情嗎?」
聽起來似乎是在恭維對方位高權重,但事實上,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多一句話就能辦成的事情?
況且就算真的只是一句話的事兒,你看到的是這一句話而已,你沒看到的是這句話背後人家多年來的付出與積累。
作為被請託的人,憑什麼要把自己多年的積累用來幫你這個「輕飄飄」的事情呢?
所以說當我們請求別人的幫助時,一定不要去刻意對自己的問題「輕描淡寫」。
首先,你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對請求對象的一種刻意欺瞞,如果我自己都感到被你套路了,又怎麼願意幫你這個忙?
其次,你把自己都把事情描述的這麼「不值一提」,那對方幹嘛要真的花力氣去認真對待你的問題呢?
說的更嚴重一些,你這種輕描淡寫,其實就是在貶低對方幫忙的價值。誰願意費半天勁,結果只是做了別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呢?
所以,當你真的需要去尋求別人幫助的時候,一定要客觀的描述自己需求的輕重緩急與難易程度,特別是要明確的讓對方知道,如果幫你了你這個忙,你會記住他一個很大的人情,比如這個樣子:
比如這個樣子:
我現在手頭有件挺要緊的事情,想請你幫個忙。你看明天上午我要去跟領導做個匯報,上次領導批評我說PPT做的太亂,這次我費了好大勁,可做出來還是不清晰。
這個PPT一共20來頁,你能不能幫我改一兩頁,給個建議什麼的?要不然明天我去匯報,肯定又得挨罵!
像這樣請求,至少你把自己這件事情的緊迫程度和重要性告訴了對方,就算是對方真的很忙,也不好意思看著你去」挨罵「吧?
況且,你把自己的問題描述的嚴重一些,我幫了你就算沒有什麼現實的回報,至少也能有一種成就感。
求人幫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請求別人幫助的時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一定要搞清楚求人的分寸在哪。
即使是再親密的關係當中,也同樣是你我有別,內外有差的。
你永遠不可能要求別人把你的事情像他自己的事情那樣認真對待。
有些人在向別人求助的時候,完全是一種「甩鍋」式的求助,把自己的工作往別人那一放,一句「幫幫忙」,就想別人替他完成。
這種行為顯然是不受歡迎的。
當然並不是說所有人這樣做實都是出於主觀惡意性的,確實有很多人根本不懂得如何把握分寸,也不知道該如何向別人進行合理的求助。
事實上當你向別人求助時,有三個原則一定要嚴格遵守:
1、一定要把自己的求助內容限定在最小的需求範圍之內。
2、在求助之前一定要告訴他,你之前已經做過了哪些努力。
3、當別人答應幫助你之後,一定要積極提供力所能及的協助。
例如,像下面這樣子:
王哥,我有個事情想請您幫幫忙。
領導讓我分析一下咱們公司歷年的銷售情況,明天上午就得交給他(指出求助重要性)。
但我之前沒做過啊,咱們公司也沒有以前的範本,我找到了過去5年的詳細產品銷售數據與渠道信息(你已經做了哪些),但研究了半天,也沒找出個思路來。
您是公司市場部的元老了,我聽說以前做大家做市場分析也都是聽您的意見,所以您能不能幫我看看現在這些數據整理的怎麼樣,指導一下我做分析的思路?(最低限度請求)
您看看,如果還缺什麼我遺漏掉的,我趕緊去補(積極跟進與協助)!
總而言之,你能自己做的,或者能輕易找到答案的事情,就不要去麻煩別人。
當你去向別人尋求幫助的時候,一定不要拿著一塊「白板」的工作去求助,至少拿上你此時此刻的「半成品」,哪怕對方跟你說這這個完全不行,需要徹底返工,但至少他清楚,你是真心來求助,而不是來甩鍋的。
以上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