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近,歸心切。隨著寒假、春運的臨近,大量的學生和務工人員準備返鄉過年,人員流動頻繁。然而,當前嚴峻複雜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卻讓人們面臨理性與情感、平安與團圓的矛盾選擇。
近期,我國本土疫情呈多點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日前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引導務工人員等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留在務工地過年。北京、上海、安徽、河南、廣東等多地近日也相繼發出建議,春節非必要不外出,鼓勵彈性休假,倡導非必要不離工作地,就地過節。
非必要不外出,是在人口大遷徒來臨前的一種善意疏導和提醒,是防範人員大規模流動放大疫情傳播風險的必要之舉。去年我們抗擊疫情的經驗表明,不聚集、少外出,是控制疫情的法寶。廣大民眾非必要不離粵,非必要不到中高風險地區,非必要不到境外。如必須出行,要合理安排行程,提前了解當地的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發生,同時要備好口罩、手消毒劑等物品,便於路上使用。
非必要不外出,是嚴峻疫情防控形勢下每一名在外務工人員對己、對家人、對社會負責的理性選擇。誠然,春節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傳統節日,團圓是過大年最深的底色、最濃的年味,也是每一個在外打拼的人一年到頭的心頭暖、夢裡盼,但一切美好的前提是平安。眼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如非必要,我們不應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提著心吊著膽地往家趕,因為那樣可能會給病毒可乘之機,為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健康埋雷,我們期待的團圓也可能被病毒「攪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靠的是醫護人員的白衣執甲,靠的是軍人、警察、社區工作者等各條戰線的逆行出徵,同時也離不開無數普通百姓「舍小聚、為大家」、個人「方便」服從防疫大局的眾志成城。
非常之時,親人異地,各自保平安就是最深情的祝福。身安才能心安,平安就是好年。待到春暖花開日,相聚言歡味更長。
文字:張清燦
攝像:梁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