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23日上午9時到10:30(北美東部時間10月22日周四晚上9時至10:30),就是2020年美國總統最後一場辯論了。
右:川普,左:拜登
屆時,共和黨現任總統川普將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的貝爾蒙特大學(Belmont University)進行現場辯論,NBC新聞的記者兼聯合主播克裡斯汀-韋爾克是現場主持。
辯論將長達90分鐘,沒有廣告時間。辯論將分為六個15分鐘的部分,由主持人選定。它們分別是:抗擊新冠疫情、美國家庭、美國的種族、氣候變化、國家安全和領導力。
納什維爾的貝爾蒙特大學
由於第一場辯論中川普不停地打斷拜登,又拒絕了在網上進行虛擬的第二場辯論,因此總統辯論委員會決定,10月22日當晚的辯論,委員會將給每位候選人兩分鐘的開場白,期間讓沒有發言權的候選人的麥克風靜音。兩分鐘後將進行公開討論,雙方的麥克風都將打開,但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敦促大家要文明。
換句話說,這將是美國歷史上首次被引入「靜音」操作的總統辯論。
辯論前的現場準備
這場辯論預計將吸引超過7000萬觀眾。可以說,光是「史上第一場掐麥」這個看點,就已足已吸引無數目光。
另外,川普曾經抱怨主持人韋爾克對他有偏見,其他主持人也是如此。但總統辯論委員會甚至福克斯新聞主持人都為韋爾克的誠信辯護。
在此之外,還有哪些看點呢?
在觀看之前,有97%的選民已經作出了決定
往年的總統電視辯論,其目的都是為了說服那些尚未作出決定選民,但對於這個2020年來說,今年這個人群非常之小:
2016年進入11月時尚未決定的選民還佔選民總數的13%。當時許多人表示自己既不喜歡川普也不喜歡希拉蕊。
但根據不同機構的民調顯示,今年未決定的選民只佔選民總數的2%到8%。許多人表示他們早已決定了要把選票投給誰。
根據選舉調查機構FiveThirtyEight的數據,拜登在全國民意調查中平均領先川普10個百分點。另外根據權威民調Real Clear Politics機構的數據,拜登在多個搖擺州如北卡羅來納州、佛羅裡達州、亞利桑那州、俄亥俄州、密西根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等都出現對川普的領先優勢,目前平均領先川普4個百分點,為49.2%對45.2%。
女性選民、受過大學教育的選民普遍傾向於拜登,對川普最忠誠的選民是在農村地帶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男性群體。
而在各個選民群體裡,最突出的一個群體是黑人選民,他們中的85%已經做好了決定,他們會選擇把票投給任何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而不是川普。
這也反映出,種族不公依然是2020年矛盾最激烈的政治議題之一,其它還包括新冠疫情、救濟法案等。
這是一場和新冠疫情高度相關的辯論
今年最後一次總統辯論,也和第一場一樣,是觀眾人數大大少於往年的辯論:第一場辯論的觀眾有80到90人,所有參與者都要接受新冠測試,在會場裡保持社交距離,此外的防疫規定還包括必須戴口罩。但由於第一場辯論中,川普的孩子們和家族成員到場後就摘下了口罩,引發了廣泛批評,因此總統辯論委員會最新規定稱,最後一場辯論中,任何沒有戴口罩的觀眾都會被要求離開。
會有任何川普子女,在眾目睽睽之下因為沒有帶口罩而被要求離開嗎?如果發生,必然是場外最大的花絮之一。
辯論舞臺上,川普和拜登的距離會相隔很遠,他們二人也不會進行例行握手。在此前的副總統辯論中,哈裡斯參議院和彭斯副總統之間不但間隔著3.66米(12英尺),還安裝了兩道有機玻璃隔板。
現場準備
這樣的現場安全措施,不僅僅是因為川普在10月2日被測出新冠陽性,也是因為美國的疫情也進入了一個更加緊張的階段:截至10月21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網站上公布的美國新冠病例總數已經突破830萬例,確認死亡人數超221628人。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在過去一周,平均每天有60160個新病例,比兩周前的平均水平猛增36%,是8月3日以來的最高增速。
共和黨人勸川普多說政策,少提拜登兒子
在第一場總統辯論中,川普曾經試圖把拜登兒子亨特作為拜登的汙點加以談論,但在本周,共和黨人卻普遍希望他多談自己的政策,少提拜登的兒子。
包括印第安納州共和黨參議員邁克·布勞恩、南達科他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圖恩在內的多位共和黨人,都在本周敦促川普減少人身攻擊,併集中精力關注他的議程,認真談一談他準備在第二個任期採取什麼樣的政策,好吸引搖擺不定的選民。
他們希望川普多談論經濟方面的策略和他曾經獲得的成就,並認為通過闡述川普哪些政策更好地幫助了美國經濟並幫助美國人恢復了工作,川普有望贏得多數席位。但如果川普忽略政策,把它變成一場人格競賽的話,他將繼續處於劣勢。
首場辯論,川普(右)和主持人華萊士(左)
前阿肯色州州長邁克·哈卡比在周三出席福克斯新聞節目「福克斯與朋友」時,就敦促川普不要在最後一次總統辯論中關注亨特·拜登,稱這將是「一個錯誤」。
他認為,普通人不太能了解圍繞著拜登兒子的故事的「複雜性」,以及它與拜登的關係。
他說,「他們關心的是他們的醫療費用。他們關心他們的稅收。他們關心他們街區的安全。專注於這一點,(川普)他就會以壓倒性的優勢贏得選舉。」
拜登的策略是:一邊做自己,一邊讓川普張牙舞爪
從第一場總統辯論後的民調結果看,雖然川普搶了更多次話,表現得更出風頭,但是他的辯論後即時民調結果卻並不如意,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從中受到的損失變得更大。
與此同時,拜登在民意中穩固了自己有思想、有同理心、沉著的印象,多數民調顯示,民眾更信賴拜登來處理美國的新冠疫情及大法官任命等一系列重要工作。
拜登(左)
事實上,辯論其實不是拜登的強項。拜登在參議院36年,以漫不經心和冗長的發言著稱,就連他最親密的顧問也說,他可能難以迅速闡明自己的觀點。此外,他年輕的時候有過嚴重的口吃,他還因在不合時宜的出現口誤而廣為人知。
然而,在第一場辯論之前,川普通過對拜登加以「老邁、遲鈍、昏昏欲睡」等諸多人身攻擊,實際上降低了電視觀眾對拜登現場表現的預期,當他們發現拜登事實上並沒有在舞臺上表現得昏昏欲睡,甚至比想像的更敏銳時,拜登的形象得到了提升。
川普在首場辯論中一直在攻擊拜登,不但多次打斷拜登,甚至還和福克斯新聞的主持人克裡斯·華萊士進行了辯論。雖然拜登本人也被捲入了這場侮辱,但大多數共和黨人認為這場辯論對總統電視臺造成了損害。
民主黨人認為,他們有必要繼續第一場辯論的策略: 「拜登只需要對選民做出最後的簡潔、有說服力的說明。在上次辯論後的幾個星期裡,很多選民可能已經決定把票投給民主黨。」
考慮到川普和拜登之間的民調差距,他們認為,在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中最好的計劃,就是強調拜登和川普之間的對比,並避免任何錯誤。如果川普試圖再次違反規則,只會繼續損害他的形象和民意。
「就像上次一樣,拜登需要看起來合理、有控制,而不是讓川普主導整個過程。如果可能的話,他需要面對鏡頭,以一種平靜、放心的口吻對公眾講話。」
專家們認為,除非辯論中出現重大事故,否則基本上這場辯論只會強化他們原有的民意基礎,而不會導致任何重大變化。
那麼,這個最後一場總統辯論,真的會發生任何重大事故嗎?
讓我們拭目以待。
(騰訊看點合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