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在你我身邊的「鍵盤俠」,終於落網了!

2021-02-18 寧鄉娛樂頻道

微信公眾號:寧鄉娛樂頻道

id:NXYLPD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

來源:寧鄉司法局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本意指古時候讀書人閉門苦讀,

知識累積到一定程度,

就能勘曉天下大事。

放到如今的資訊時代,

則但凡認識幾個字,

「天下事」也會如潮水般湧進手機屏幕裡,

各種焦點使人應接不暇。

新聞事件從發生、傳播到引爆輿論的過程

從未像今天這般迅速,

甚至因此誕生了一個新詞——

「吃瓜群眾」,是乎人人以此自居。

而當我們試圖在網上對這些「事件」

發表評論的時候,

是否有好好思考過,

理性和中肯,已經變得越來越奢侈?

先來看看這樣一個故事——

公民的合法權利與義務

視頻中,當事人「李曉」因為「口無遮攔」的習慣,喜歡在網絡上無端辱罵他人、發表未經證實的「爆料」(比如吃柚子會造成肌肉溶解),被專業人士反駁後又出言恐嚇對方,有很明顯的違法行為,被警察找上門後竟然還「搬運」法律條款,以「言論自由」作為擋箭牌。

但凡能夠理性思考,就應該知道,法律在維護我們權利的同時,也規定了對等的義務。這一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裡有非常具體的體現,其中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五十一條就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語言暴力也是一種擊行為

對法律的一知半解是一方面,「李曉」的另一個錯誤就是沒有意識到語言暴力也是一種攻擊行為

眾所周知,人身攻擊可能會造成肉體傷害。而語言攻擊則可能造成精神損害,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就規定了侮辱罪誹謗罪,即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以及第二百九十三條,將「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定性為尋釁滋事罪,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此外,還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罪、(造謠)傳播虛假信息罪等在此不一一例舉。

從「吃瓜群眾」到網絡施暴者

自媒體泛濫的今天,我們接收信息的渠道已經變得五花八門。訂閱、滑屏、彈窗……無時無刻不處在信息的「轟炸」中,分享、點讚、留言……輕而易舉地對事件發表看法、對他人指手畫腳,當事件「真相還在穿鞋」的時候,「吃瓜群眾」已經迫不及待的地作出主觀定性和譴責。一旦事件出現反轉,被「打臉」後又匆匆趕往「下一家」,如「失憶」般吃起下一個「瓜」,全然不顧及會產生什麼樣的社會影響,甚至一定程度上把陌生的當事人逼迫到「社會性死亡」的程度。

10年前,移動網際網路才剛剛起步,PC端尚佔據主流。當時,陳凱歌導演拍了一部叫《搜索》的電影。女主人公葉南秋被診斷出癌症,從醫院出來心灰意冷的上了一輛公交車,因心情壞到極點,沒有給一位老人讓座,引起另一位老人的當眾指責。這一過程被一名實習記者用手機拍下並上傳網絡,隨著輿論發酵,葉南秋被網友貼上「墨鏡姐」「道德淪喪」等標籤,工作、感情生活、住址等隱私均被「人肉搜索」公開,一言一行被惡意放大,甚至有人上門騷擾,房東不再租房給他,初中老師也在採訪中公開指責她……這一系列打擊,導致準備一周後接受住院治療的她絕望地選擇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部影片在2012年上映後也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和反思,知乎網友@小小酥在影評《誰逼死了葉藍秋》裡寫道:每個人認知的特殊性,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每個人置身環境的影響,都讓我們有理由相信「眼見不一定為實,評論也不一定正義」。當隱藏在電腦屏幕後的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世間蒼生嗤之以鼻時,他的道德難道就真的無可指摘?網友@青青子衿評論:當我們在網上發布言論時,有沒有問過自己,知不知道整個事情的真相?有沒有獨立思考過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果我是當事人,我會怎麼做?


網絡時有失憶,潮水並不曾退去

時間來到2018年8月25日,四川德陽一名安姓女醫生在自己的車內服藥自殺,經搶救無效身亡。

起因是一則微博網友爆料——

事件經過是:2018年8月20日,安醫生和丈夫去遊泳館遊泳,在人數眾多的泳池內,有兩個十來歲的男孩站在狹窄的泳道內,安醫生遊過去時與其中一名男孩產生了肢體接觸,被觸摸到了臀部。安醫生讓男孩道歉,男孩拒絕並朝其做鬼臉、吐口水。安醫生老公認為妻子受到了侮辱,便遊過去將男孩的頭在水裡按了一下並打了一巴掌。之後,男孩的家屬衝到女更衣室毆打了安醫生。雙方報警後,經民警調解,安醫生老公當場給男生道歉。事情到這本該結束了。但是,男孩的家人覺得還是委屈了自家孩子。8月21日,男孩家屬前往安醫生及其丈夫工作單位,要求領導將二人開除。未得到肯定答覆後,他們拿到遊泳館的監控視頻,經過掐頭去尾的剪輯,通過爆料的方式@了一些微博大v、自媒體等。8月22日,網絡上出現「疑因妻子遊泳時被撞到,男子竟在遊泳池中按著小孩打」的新聞,並在報導中特意強調了打人夫婦一個是醫生、一個是公務員。23日,該視頻和新聞被多家傳統媒體號轉載,網民們的情緒很快被煽動起來,輿論一邊倒地譴責和謾罵安醫生夫婦,倆人的姓名、電話、個人照片、工作地址等基本信息統統被扒出掛網,伴隨著惡意放大的描述迅速傳遍德陽本地和親朋好友圈。25日,不堪輿論壓力的安醫生在自家車內吞食500來片安眠藥,誓死之心決然,享年36歲。


耐人尋味的是,安醫生死後,男孩家長又遭到了輿論的反噬。有網友專門組織了社交群,對涉事男孩一方的家長進行人肉搜索,找出了對方所在機構、電話、住址等信息,並發布了大量侮辱性的語言。也許,人肉安醫生和人肉男孩家長的網民,就是同一批人。

法規跟進,禁止「人肉」「網暴」

規定明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帳號等違法活動。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應防範和抵制製作、複製、發布含有使用誇張標題、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和炒作緋聞、醜聞、劣跡等不良信息等。違反本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生而為人,請保持善良

時至今日,翻開各大熱門APP的評論區,我們依然能看到「鍵盤俠」們忙碌的身影,有對他人長相品頭論足的,有「酸檸檬」就地畫圈技術性詛咒的,有「反正事不關己,就要高高噴起」的……一旦負面情緒「組隊」成功,似乎就有了網暴他人的合理性。

2020年12月8日,成都公布了新增3例「新冠肺炎病毒」確診病例的活動軌跡,這本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常規操作。但因為患者趙某是前一天確診病例的孫女,很快,「成都確診病例孫女」的詞條登上熱搜。由於趙某活動軌跡牽涉多個酒吧等場地,一張具體到時間、地點的趙某活動軌跡圖隨後在網絡熱傳,趙某的私人信息更遭到「人肉」,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被一一公布,最後發展到網友對女孩的私生活和長相進行攻擊。本是病毒感染的受害者,卻再一次受到網暴的二次傷害。借用《網絡暴力有多可怕》這本書裡的一句話作為今天的結尾:「不要輕易評論我們不知道的事,因為我們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的全部,不要隨便把別人說的糟糕,因為我們自己做的也沒有多好。」

相關焦點

  • 最後落網的中統特務,孤身潛伏大陸8年,卻因說漏1成語暴露身份
    1949年國民政府敗退臺灣後,在大陸留下了很多特務間諜,他們潛伏於各地,等待時機,出來搗亂。經過建國後幾年的剿匪盤查,很多特務都被陸續逮捕,但仍舊有一些潛伏的很深。在這些潛伏的特務中,有一位級別最高,官至國軍少將,此人潛伏了8年,後來因為一個4字成語暴露身份被捕,成為大陸最後一個落網的少將級特務。
  • 「鍵盤俠」是「俠」嗎?
    一說到鍵盤俠,我第一印象就是「噴子」,而噴子又怎麼可能和「俠」字掛鈎呢!前段時間,馬思純和彭于晏被罵上了熱搜,原因是因為他倆出演了一部電影——《第一香爐》。其實,他們對於劇本和角色的吐槽,我是很能理解的。怪就怪在他們引來了一堆「鍵盤俠」。而這些鍵盤俠已經不滿足於劇本與角色的評判,把矛頭對準了演員。他們開始對演員進行人身攻擊和外貌侮辱,更過分的是還題名道姓的罵,讓其滾出娛樂圈,簡直瘋狂到了極致。
  • 拒絕「鍵盤俠」
    所謂「鍵盤俠」只是一群在生活中很慫,在網絡上很狂的小人。披著網絡的外衣,洩己之憤,害人至深!與此,在我看來,「鍵盤俠」非「行俠仗義」的俠,而是「狹隘」的狹。
  • 套路逼捐吳京的鍵盤俠,最後結局666
    現在手機電腦太過於普及誕生出了許多新物種比如「鍵盤俠」誰也沒在現實生活中見到過他們他們只存活於網路上一言不合就猛敲鍵盤覺得自己是秉公辦案、青天大老爺前兩天九寨溝地震蓋過了大家為《戰狼2》興奮的心情沒想到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很多鍵盤俠指名道姓逼吳京捐款
  • 「網際網路+」:我是怎麼知道「鍵盤俠」英語怎麼說的?
    「網際網路+」時代,我是怎麼知道「鍵盤俠」「噴子」英語怎麼說的?1) 有「老師」這麼只「告訴」你「答案」(魚),然後讓你去死記硬背,沒有告訴你「他又是怎麼知道的」(漁):說某某某是「鍵盤俠」是什麼意思呢,在英語裡是否也有對應的表達呢?
  • 國軍少將潛伏八年後才落網,周總理曾指示: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在中國歷史上,有位國民黨特工,他曾在國民黨特務組織「中統」中擔任高級職務,新中國成立後,他在四川和貴州地區潛伏長達八年之久,直至1958年才被抓捕歸案。他叫鄭蘊俠,是在大陸最後落網的國民黨將軍,落網之後被公判15年有期徒刑,1975年被特赦。
  • 「鍵盤俠」用英語怎麼說?
    說起「俠」,你會想到誰?是金庸筆下栩栩如生的俠客?《新華字典》中解釋「俠」為「仗著自己的力量幫助被欺侮者的人或行為」。但這幾年,網際網路上又誕生了另一種「俠」——鍵盤俠。這聽起來可不像一個褒義詞。前一段時間,林俊傑在鄧紫棋的高音挑戰視頻下評論「easy」,被網友懟「有鍵盤就行?」
  • 他是最後落網的少將特務,潛伏8年因成語暴露,臨終留下一大遺憾
    歷史九點半/文1949年國民政府敗退臺灣後,在大陸留下了很多特務間諜,他們潛伏於各地,等待時機,出來搗亂。經過建國後幾年的剿匪盤查,很多特務都被陸續逮捕,但仍舊有一些潛伏的很深。在這些潛伏的特務中,有一位級別最高,官至國軍少將,此人潛伏了8年,後來因為一個4字成語暴露身份被捕,成為大陸最後一個落網的少將級特務。
  • 「鍵盤俠」和「噴子」用英語怎麼說?
    在網絡上肆意詆毀他人的人有兩種,一種被稱為「網絡噴子」,另一種則是「鍵盤俠」。 「鍵盤俠」。 一旦自己遇到同樣的事情,立馬站到鍵盤俠的對立面。
  • 噴子鍵盤俠都有哪些特徵?看看你符合嗎?
    2014年6月4日,人民日報一篇題為《激勵見義勇為不能靠「鍵盤俠」》的時評,各路媒體紛紛轉載後,鍵盤俠這個詞在網絡上迅速火爆起來,其實鍵盤俠們平日光鮮亮麗待人友好,可在虛擬的世界中網絡,他們對著狹小的顯示屏面前不甘在雲淡風輕的生活中低調,反而活躍起來。
  • 鍵盤俠「獨領風騷」
    演員張韶涵曾發文斥鍵盤俠,我憑什麼忍你!她表示"現在網絡太方便,想罵誰、看誰不爽,就能不分青紅皂的攻擊別人"更有意思的是下方評論:"沒有網絡你能這麼紅?"鍵盤俠怎配得起一個俠字,俠的核心是勇,鍵盤俠的核心是怯。鍵盤不是鍵盤俠的工具,是鍵盤俠的牆壁。他要躲在那個鍵盤躲在那個屏幕後面,他害怕大家看到自己。他害怕大家知道到底是誰在說,誰在罵。為的只是爽快一時,卻不知道對當事人的傷害有多大!
  • 流言蜚語跟風詆毀,鍵盤俠你苛求的太多了
    謝娜出道已經二十幾年了,但是我卻是在最近才被她圈粉的。這也是因為我看了湖南衛視《妻子的浪漫旅行》的綜藝節目的原因,發現在褪去明星光環下的謝娜原來是這麼的直爽和可愛,她和張杰之間神仙眷侶般的婚姻也深深折服了我。
  • 從心理學看待「鍵盤俠」的內心世界,李佳航的回懟,對還是不對?
    分析這背後前因後果,果真發現了端倪,原因歸納為一個詞語——壓力,而表現的形式,則是現代網絡媒體中的一個龐大的群體——「鍵盤俠」。如不通過現象看本質,一起來分析這件事心理學含義。鍵盤俠,你是誰?可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對於鍵盤俠們來說,他們已經完全規避了現實社會中的所有通道。因為,他們已經體會到了在網絡虛擬世界中,暢所淋漓的一吐為快,使得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冷眼相對」,但不用「千夫指」的通道,或許他們心中知道,即便到了「千夫指」的地步,也未必知道現實生活中的自己是誰。
  • 任家萱Selina被鍵盤俠罵「燒豬」落淚,愧疚把恨意留給父母
    「感恩」,他們是在感恩上天讓女兒還能留在他們身邊。但這麼一個努力和堅強的女孩子,還是躲不過別有用心的「鍵盤俠」,有人在網上會用「燒豬」來形容她,任家萱一說起這過分「惡評」就忍不住掉淚,即使現在距離那場意外已經過去十年,即使她現在足夠堅強。
  • 司問渠再次背鍋,《遇見幸福》告訴你誰在幫鍵盤俠害人!
    迫使他停職的罪魁禍首很明朗,就是不明真相還在網絡上大放厥詞的鍵盤俠。三人成虎,口水淹死人,洶湧的輿論的聲浪席捲過來,司問渠完全招架不住,更深受其害。《遇見幸福》告訴你誰在幫鍵盤俠害人!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鍵盤俠第一次在《遇見幸福》裡興風作浪了,當初蔣欣飾演的甄開放也沒躲過這群網絡暴民的口水攻擊。
  • 王源發表新歌回擊網絡鍵盤俠:走著我的路,冷眼看你不必理睬
    王源發表新歌回擊網絡鍵盤俠:走著我的路,冷眼看你不必理睬在網絡世界裡面除了一些網絡大咖以外,最重要的一個族群便是鍵盤俠,他們躲在屏幕背後通過文字來抒發他們對事物的看法。由於躲在鍵盤後面,他們可以無所顧忌,沒有任何禁忌的發表一些不好的言論,這導致整個網絡的風氣都瀰漫著一股不良風氣。很多藝人對於這一組群無可奈何,這些人在網絡之上宣洩他們的焦慮以及不滿,把焦慮和不滿轉移到他人的身上,明星在面對一些非議的時候只能選擇沉默。不過最近王源通過歌曲有力的回應鍵盤俠,新歌當中,王源直言道,走我的路,不必理睬。
  • 論當今鍵盤俠的厲害
    「鍵盤俠」一詞也因此得來。「鍵盤俠」們大多是現實中膽小怕事,在虛擬網絡卻佔據道德制高點來抨擊他人。容易跟風,成為別人利用的對象。所以,他們沒有好壞之分,可度拿不準,有時反而好心辦壞事。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在「鍵盤俠」們的操控一下,都會宣起譁然大波。只不過雞毛蒜皮,卻引發各種紛爭。
  • 哎呦鍵盤俠·懟人年鑑之一
    你明知他說的不對,一時卻也不大容易找不到他的破綻。其實大多數情況下,發表奇談怪論的人自己也往往並不曉得自己說的話有什麼不對,不然他也早就老老實實去剁手或去做啞巴了。鍵盤俠挾奇談怪論以令諸侯,十八路諸侯空有關羽張飛,面對鍵盤俠的虎牢關,往往是喊殺震天、車輪大戰,但結果大多是虛張聲勢,打不到鍵盤俠的三寸之上。
  • 再忙,也要拒絕做工作中的「鍵盤俠」
    -- 這是我的第227篇原創 -- 工作中,有一種「鍵盤俠」,不是網上那種隨風起浪的「毒舌」,而是隨時隨地都在埋頭敲鍵盤的人。他們永遠是一副「我很忙」的樣子,有十幾個人「在線等」、有幾十件「緊急」的事情要爭分奪秒、見縫插針的處理,不然世界可能就要停擺了。
  • 網絡「鍵盤俠」圖鑑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俠客,有網絡的地方我必留名。不知起於何時,「鍵盤俠」開始橫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