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一(富書專欄作者)
在最新一期的《演員請就位》中,唐一菲因無法接受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而選擇退出比賽。
而她要飾演的角色正是《回家的誘惑》中的「第三者」艾莉。
其實唐一菲從一開始就抗拒「艾莉」這個角色,曾跟大夥開玩笑說:「我們家有一個洪世賢就夠了,不需要再有一個艾莉了。」
在後臺接受採訪時,她認為《回家的誘惑》裡面最不討喜的角色並不是洪世賢,而是艾莉,這個角色是真的渣,明明知道這是你好朋友的老公,你還去做這種事情。
坦言對這個角色抗拒是因為她完全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隨後又發微博回應退賽原因:演員是有局限性的,面對不合適的角色自己有拒絕的權利。
有人支持她的做法,因為當年的「插足」事件選擇迴避人之常情。
有人說是節目組故意炒作,也有網友認為歧視角色的演員不是好演員。眾說不一。
而我看到的是一個人面對挑戰和機遇時的退怯,我們總是對自己不滿意,嚷嚷著要改變現狀,一副不可一世的自負樣。
可當我們真的要前進的時候,卻又成了縮頭烏龜,一點困難,一點不爽,就讓我們立刻縮進殼裡。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只有撞上一些別的東西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
所以,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會知道「自己」是什麼。
莎士比亞曾說:「假使我們將自己比作泥土,那就真要成為別人踐踏的東西了。其實,別人認為你是哪一種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肯定自己;
別人如何打敗你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是否在別人打敗你之前就先輸給了自己。很多人失敗,通常是輸給自己,而不是輸給別人。」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我們常說,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去糾正別人的欲望。
好為人師,必為人棄。不要處處顯示自己什麼都知道,這樣容易被別人嫌棄,即使我們有本事也要隱藏三分,不能以說教的方式來對待別人。
在第一次的選角中,唐一菲搭檔曹駿飾演《三十而已》中的顧佳和許幻山,情節是顧佳發現許幻山出軌後家庭矛盾爆發。
從一開始唐一菲就一種「大姐大」的姿態掌控表演局面,雖然已經十年沒有演戲,市場等級和曹駿平級,但是依然擺出一副前輩的架勢,用自己的理解指導曹駿表演。
自己覺得《三十而已》中顧佳進浴缸的片段很有美感,很有視覺衝擊力,就建議導演把這段戲加進去,甚至指揮導演布置場景,絲毫不考慮故事連貫性。
其實,從這個片段開始唐一菲就已經引起很多觀眾的反感了,整個一出自導自演,沒有考慮同伴,沒有考慮團隊。
而另一組搭檔溫崢嶸和黃夢瑩,溫崢嶸雖然也是前輩,但是指導時黃夢瑩只從角色出發,她說道:「拍戲就像打桌球,你打過來我打過去,指導黃夢瑩也是為我自己。」
所以心裡考慮對方的一組贏了,只顧自己的一組輸了。
唐一菲組的表演遭到四位導演的全員否定。
用陳凱歌導演的話說:唐一菲沒有考慮觀眾,她是在滿足自己自身的表演欲望。
其實,唐一菲錯就錯在太想證明自己了,凡事用力過猛就成了一場災難。
凡事張弛有度,才會利己利人,有時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太過著急。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把握好自己成長的速度,才能走向更寬闊的人生。
人生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有位作家說得好:「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自己把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升華;自己把自己徵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
人生最大的挑戰,就是挑戰自我,這是因為最大的敵人都容易戰勝,唯獨自己是不容易戰勝的。
對於選角,唐一菲更多的是被選,無論演技,流量還是年齡,在四十個演員裡面她都不是出色的,最後艾莉這個不討好的角色落到自己身上別無選擇。
也許你曾經很紅,可是你現在很「平常」,這就是現實。
在節目最初,可以看出唐一菲也是志氣高昂雄心勃勃。
也曾自信滿滿說道:我是什麼級別,我有什麼流量,這不是我決定的,但是我演戲演的好不好,是由我決定的。
可是真正當角色落到自己頭上時候,她卻選擇了逃避,也許我們都太在乎別人的看法。
一邊急於證明自己,一邊又過於「玻璃心」,用趙薇導演的話就是「太矯情」。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和丈夫離婚後,不再是錦衣玉食的陳太太,在一家商場賣鞋。
有天碰到了以前的大學同學米雪兒,看到羅子君現在賣鞋,說話冷嘲熱諷,還揚言要拍照發個朋友圈幫忙宣傳,實際是想要她出醜。
子君藉機去庫房拿鞋逃離了現場,心裡想起來賀函的忠告:
「記住,你來工作是來賺錢的,不是來交朋友的,所以現在做到韜光養晦很重要,做好自己的業績,任人評說,你自己的業績做好了,自然會有人來成為你的合作夥伴。」
最後子君全程笑臉誇讚米雪兒,利用女人的虛榮心把米雪兒捧到了不得不買鞋的高度,成功拿下大單。同時也以超強的心態贏得了同事的尊重和敬佩。
尊嚴和面子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別人給的,也不是自己要來的,而是自己賺的。
魯迅曾說: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為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北京大學中文系2018年的畢業典禮上,教授戴錦華在致辭中說:
「也許人生的第一課,也是畢生之課,是學會輸得起......祝你們成功,如果你們不甚成功,甚或落敗,那麼輸得起就好。」
成功靠的不是嘴上功夫,而是實際行動。很多時候機會總是打扮成問題的樣子出現,問題是機會成長的土壤。
把問題當作機會去處理我們就贏了。
就像唐一菲說的自己已經十年沒有演戲了,那麼你憑什麼一來就贏?
十年時間,有多少努力的人後來居上。
當我們有一天發現自己有點追不上社會的腳步時,我們不該是去拿之前的榮光侃侃而談,固步自封剛愎自用,而是需要學習,對自己有個清醒的定位。
法國思想家蒙田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識自我。
一個人擁有自知之明,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華。
楊絳先生曾說:我們曾經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想要做一件事情,就笨笨的去做,不必人人皆知,剩下的交給時間。
作者簡介:周一,富書專欄作者,富書第8期親子營基礎班學員,富小書的人,目前全職帶娃,平常喜歡看各類文章,本文首發富書,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