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貿區掛牌即將滿周歲,一年間跨境電商發展迅速,跨境電商已成為福州片區發展進出口貿易新的「黃金通道」。但由於本地專用保稅倉庫的缺失,跨境電商的貨物一直走的是「外地倉儲」通道,物流成本、網購周期等難以有效降低。可喜的是,今年5月,投資約2.9億元、可容納6萬噸貨物的福州出口加工區跨境電商保稅物流倉庫項目動工,有望進一步推動自貿區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
建成後「即日下單 即日出關」
「本地電商保稅倉的建設,對相關企業的發展非常有利。」馬尾區房地產開發公司副總經理張慶勇近日表示,「保稅倉給企業帶來的紅利主要在高效的通關和運營成本的降低,以及緩稅、增加企業對外開放中的靈活度等。」
據了解,保稅倉庫是保稅制度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形式,是指經海關批准設立的專門存放保稅貨物及其他未辦結海關手續貨物的倉庫。此次計劃動建的馬尾跨境電商保稅倉佔地面積約54畝,建設面積6.17萬平方米,層高8-10米,共4層,每層都可以實現貨櫃車直接到庫,預計2017年底竣工。張慶勇表示:「建成後將利用倉庫在保稅區內的優勢,使得檢驗、清關等手續都在保稅倉內完成,可實現即日下單、即日出關的快速通關效率。」
貨櫃可直接進倉
除高效通關外,馬尾保稅倉的自身優勢也格外亮眼。它不僅是福建首個多層汽車坡道物流倉可實現貨櫃車輛直接運輸到庫,同時也是全國距離主城區最近的電商保稅倉之一。
作為福建首個多層汽車坡道物流倉,保稅倉採取簡潔的體量規律排布,平行布置2幢4層倉庫,戶外設置10米寬的獨立圓形汽車坡道至倉庫各樓層。運輸車輛經過環形坡道,將貨物分別運至各層入庫。這樣的設計與上海的保稅倉相似,且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良好實效。
「交通便捷,也是馬尾保稅倉的巨大特色。在設計之初,我們考察了國內多地的保稅倉,它們大多建在離母城一小時車程以外的遠郊,譬如上海保稅倉距市中心1個半小時車程。而馬尾保稅倉距福州母城,經高速只有20分鐘。」張慶勇表示,「未來,交通還會更加便捷,東部快速通道的建設,將進一步打通周邊連接通道,與周邊城市的運輸會更加高效。」
首創「保稅商超」模式
傳統的保稅倉,倉儲、保稅、倉內代發等功能相對單一。馬尾保稅倉不拘泥於此,對運營管理「動起了腦筋」。
「我們計劃引入世界500強或國內百強上市企業負責全盤的供應鏈管理。」張慶勇認為,現代的保稅倉更要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需求,高效、智能化的供應鏈管理必不可少。電商貨品在統一的供應鏈管理下,企業將只需顧慮「兩頭」——採購和消費端。而運營方將依託自有的國際物流、國內跨境電商保稅倉儲及高效的通關能力等優勢,可為電商企業提供綜合的跨境電商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馬尾保稅倉還計劃首創「保稅商超」的特殊倉儲運營模式。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保稅商超」將利用馬尾保稅倉第一層,建設類似沃爾瑪山姆超市的貨架商品展示區。顧客可在此選購商品,掃描二維碼,付款後只需在出關口等待30分鐘即可取得當場購買的商品。
這一模式,與許多免稅商店購買後,出境關口提取的模式十分相似。張慶勇表示:「傳統跨境電商產品往往需要長時間等待,如今只需短短的30分鐘通關檢驗就可以取貨,相信將成為自貿區福州片區跨境電商的一大亮點。(通訊員 王彥、許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