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怎麼辦?看一下,餓到心慌時,血糖是多少?

2020-12-20 康復Therapy

見過大風大浪的你一定聽說過高血糖之後是糖尿病,那你聽說過低血糖也會引發疾病嗎?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血糖會在一定範圍內波動。而且這種血糖的波動是相對穩定的,是機體在對糖類物質消化吸收以及代謝過程中,所進行的調節和控制之後達到的一種動態平衡。

如果血糖高了,身體就會產生胰島素,讓血糖降下來。

如果血糖低了,那麼身體就會分泌一些使血糖升高的物質,讓血糖升高起來。

但是當血糖濃度接近低血糖的時候,人體就會產生一系列防禦低血糖的反應。

正常人體血糖降至4.25mmol/L的時候胰島素就會停止分泌,而血糖降到了3.6-3.9mmol/L的時候,升糖激素分泌就增加了,其中胰高血糖素是最早而且最重要的反應激素,它可以促進血糖的升高。

而臨床上的低血糖症就是因各種原因所導致的一些低血糖帶來的臨床表現。

1.低血糖也會很危險。

低血糖時對機體的影響主要以神經系統為主,尤其是大腦和交感神經系統

腦細胞所需要的能量幾乎都直接來自於血糖,雖然血糖較低,但是大腦仍然可以通過其他物質提供能量。

但那也需要一定時間,並不能抵抗急性低血糖時能量缺失對大腦造成的損害。

研究結果表明,正常人的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等激素可以在血糖3.6-3.9mmol/L時被激活。

而當血糖進一步降低達到3.0mmol/L以下時,交感神經系統就會釋放腎上腺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這類物質,從而出現多汗、飢餓感和感覺異常。

甚至會出現心率加快和血壓增高等症狀。

低血糖時,中樞神經系統的表現可輕可重,從輕微損害到驚厥,昏迷甚至死亡,顯示大腦皮質受到抑制,然後會發生神經中樞受到影響,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意識逐漸喪失,嗜睡及張力低下等。

最後可能會出現重度昏迷的症狀。

如果沒有加以逆轉,可能導致不可逆損傷。

2.什麼人容易出現低血糖?

成人低血糖的原因是很複雜的,而且分類方法也比較多。

一般來說,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過多的疾病都會導致空腹低血糖症狀。

包括胰島素瘤和人為的藥源性高胰島素性低血糖。

還有一些特殊的疾病,包括傾倒症候群,胰島素,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當然了,臨床上最常見的是糖尿病患者應用胰島素不當所產生的低血糖症。

3.低血糖是什麼表現?

低血糖症的症狀和體徵可以分為自主神經興奮症狀以及神經缺糖症狀兩大類。

自主神經興奮症狀包括心悸、震顫以及焦慮,還有面色蒼白,出汗,甚至包括飢餓感和感覺異常。

而中樞神經缺少葡萄糖的時候,會出現精神行為異常抽搐,意識改變。

表現為嗜睡,嚴重的時候產生昏迷。如果不加以糾正,可能會因為低血糖嚴重並持續存在產生死亡。

當然,長期慢性血糖較低的患者對低血糖有一定的適應能力,自主神經興奮表現得不會太明顯。

主要以中樞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主,但是如果血糖快速下降,患者在血糖較高水平時即可。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症狀,而且會有明顯的自主神經興奮症狀。

4.低血糖的緊急處理?

當發現身邊的人有低血糖的表現,或者可以確定是低血糖的時候,那麼應該迅速地做出以下幾點。

最為快速有效的,就是讓患者口服葡萄糖水或者含糖的食物,這樣就可以迅速地將患者的血糖升高。

如果比較重的患者,應該考慮靜脈推注50%葡萄糖50ml。

當然,血糖如果很低的時候可以酌情重複使用葡萄糖靜推。

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時,輕者可以吃一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這裡應該強調一下,如果血糖過低,真的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但是血糖稍高一點反而沒有那麼嚴重。

只要不超過22mmol/L,一般臨床上都可以先不考慮糾正。

以後請大家注意血糖無論過高還是過低,都對健康有不良的影響。

所以為了讓自己可以生活得更加健康,請注意自己的血糖濃度。

如果覺得自己血糖有增高的風險,那麼應該及時地改善飲食習慣。

增加體育活動,如果發現自己血糖過低,應該找一下病因及時糾正,以免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百裡挑一#

往期內容:

中老年婦女如何與骨質疏鬆搏鬥?多看一眼,起碼知道吃幾片鈣?

聽說糖尿病和截肢也有關係?憑什麼好好的腳說截就截了?

香港導演陳木勝患鼻咽癌不幸去世,鼻咽癌真的這麼可怕嗎?

參考文獻[1]邱宇. 住院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症的臨床分析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5.[2]宋少偉,劉寧.低血糖症的診斷和鑑別診斷[J].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0,30(09):802-804.[3]袁申元,楊光燃.低血糖症[J].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5(01):70-72.

相關焦點

  • 一餓就心慌、四肢無力,你以為是血糖低? 醫生告誡:這些問題你可能忽視了
    然後同事說她有低血糖問題,如果到了吃飯的點兒不吃飯,一餓了就會感覺到心慌、手抖,而且還會四肢無力。其實,按照人體正常規律,一天可以吃三頓飯,一般都是早上大約7點左右,中午12點左右,下午6、7點鐘左右,但是有些人沒到吃飯的點兒,卻感覺到餓了,甚至肚子都餓的咕咕叫了,甚至有些人一餓就心慌、四肢無力,這是怎麼了,是因為低血糖嗎?
  • 越吃越餓可能是低血糖
    「剛吃完飯沒一會兒又餓了,還感覺特別累。」郭先生出現症狀後拖了幾天,直到感覺陷入了「越吃越餓,不吃不餓」的怪圈,這才到醫院就診,結果被確診為食餌性低血糖。而且,郭先生還患上了2型糖尿病。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雪峰表示,食餌性低血糖比較隱匿,一般發生在餐後1.5小時至3小時內,患者會出現心慌、手抖、飢餓、乏力感等症狀,吃甜食後可緩解症狀,攝入過量單糖食物(如蜂蜜、大米等)、大量飲酒是誘因。食餌性低血糖容易被忽視,是因為很多人認為飯後不可能出現低血糖。
  • 肚子一餓,手就發抖,還心慌,怎麼回事?別不當回事
    雖然是正常現象,但是很多人肚子一餓,身體就會出現異常,比如心慌收到,甚至出現頭暈,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如果經常出現,可能會暗示身體出現了某些疾病,千萬不要不當回事。一、肚子一餓,手就發抖,還心慌,怎麼回事?
  • 肚子一餓,手就「發抖」還心慌,這是怎麼回事?醫生提醒:別大意
    很多人都沒有吃早飯的習慣,有時候因為上班或者是去上學一看要遲到了,匆匆忙忙的,來不及吃,到了九點十點的肚子就開始嘰裡咕嚕地叫,嚴重的人在餓的時候會出現低血糖,心慌,發抖的狀況,如果有這種情況發生,這可能是在提醒我們身體出現了疾病,千萬要注意,及時就醫。
  • 肚子一餓,手就發抖,還心慌,這是咋回事?醫生提醒:別大意
    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餓的時候就會伴隨著一些異常症狀,比如說心慌、手抖,甚至還會出現頭暈的現象。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是不是暗示著自己身體上出現了什麼問題,醫生提醒:出現這種情況別大意!為什麼肚子一餓就心慌、手抖,是身體有什麼病嗎?
  • 【健康科普】危害不亞於高血糖,關於低血糖你了解多少?
    反覆發生的血糖使糖尿病變得難以控制。低血糖中出現意識朦朧,需要別人幫助,屬於嚴重低血糖,是最危險的一種低血糖,如果沒有及時救助,可能導致昏迷甚至死亡。Q:發生低血糖等情況時,如何救助?A: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症之一,出現出汗、心慌、乏力、飢餓等症狀應積極處理。
  • 一餓就「心慌手抖」是什麼情況?身體可能出現3個問題,別忽視了
    由於身體得不到充足的能量,就會感覺到渾身沒有勁,精神狀態也會特別的差,有的時候還會出現心慌手抖的情況。有很多人可能都會聽說過糖尿病早期的症狀就是心慌手抖,所以很多人都會害怕自己患上了糖尿病還有很多人認為飢餓的狀態下出現心慌手抖的狀況也是比較正常的生理反應。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處在飢餓狀態的你心慌手抖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一餓就「心慌手抖」是什麼情況?
  • 為什麼肚子餓了,就心慌手抖?這4種病你查過沒有
    如果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正在影響健康,需要及時治療恢復甲狀腺健康狀態,這樣飢餓之後心慌、手抖表現才會好轉。2、低血糖飢餓之後莫名的心慌手抖,有可能是低血糖正在影響健康。很多人平時減肥方法不正確,採取過度節食的方式來減肥,但是營養物質獲取不足可能會導致血糖降低明顯。如果血糖持續過低,沒有及時升高血糖維持身體健康狀態,可能就容易出現心慌、手抖的現象,在飢餓狀態下這種情況會越發明顯。如果已經有低血糖的情況發生,需要及時改善,維持血糖水平穩定,這樣才能避免健康受影響。
  • 有種低血糖是腫瘤信號,有這3種情況的人,千萬別掉以輕心
    程女士的家人也察覺到了異常,但剛開始並沒有放在心上,以為她只是工作繁忙,腦力、體力活做多了,吃東西消化快。慢慢的,程女士飢餓症狀愈加明顯,每天持續進食狀態,一天至少要吃八頓飯,吃完沒一會就餓了,如果不及時進食,就會出現心慌發抖、大汗淋漓、神志恍惚、頭暈目眩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狀,但吃點東西就又好了。
  • 低血糖危害不比高血糖小!身體4個跡象,恐是血糖過低了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道血糖過高對人體健康不利,殊不知低血糖也是會帶來影響的,在血糖濃度過低的情況下身體會有不良症狀,因此,要了解低血糖來襲身體會受到哪些影響,通過合理的方式來保持血糖的穩定,否則在發病過程中會有交感神經興奮,腦細胞缺氧等現象,身體沒有保持健康,除了生活質量降低,某些器官也會功能受損
  •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險?這3個症狀,或表明你低血糖了
    現在很多人都害怕糖尿病出現影響健康,平時就會通過限制糖類物質攝入的方式來保持血糖穩定,但是平時飲食不正確,沒有一點糖分攝入有可能會出現危險的低血糖。低血糖來臨時許多不良症狀也會找上門來,因此需要注重飲食健康。
  • 低血糖的標準是什麼?身體出現這3種不適,多是低血糖「作亂」
    身體保持健康狀態,血糖會在正常的範圍內波動。如果出現了血糖過高或者過低等情況,都會帶來影響,因此平時應該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維持身體健康狀態,這樣才能夠防止血糖明顯波動帶來影響。很多人出現了低血糖這種現象,那麼,低血糖是怎麼一回事呢?
  • 為啥肚子餓了,會心慌手抖?或和3個原因有關,漲知識了
    生活中有部分人在飢餓的時候身體會發出信號,除了感覺到胃部難受,總想要吃東西之外,還可能會伴隨著心慌,手抖等情況出現。有這種特殊的表現有可能是存在健康問題,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來促進健康,否則飢餓的時候經常性心慌,手抖,同樣也會帶來影響。
  • 一餓就會心慌、手抖、無力,這是怎麼回事?多留心這3個問題
    但是有些特殊情況,可能會造成我們到點無法吃飯,或者有一些人為了減肥,而選擇節食,進而就容易餓著。有些人餓了,只是感覺到肚子不舒服而已,比如說咕嚕咕嚕地叫,但有些人一餓就會感覺心慌、手抖,甚至會有頭暈感,嚴重的話甚至會昏厥。其實,一餓就會心慌、手抖、無力,這是怎麼回事?多留心這3個問題一餓就感覺心慌、手抖、無力?
  • 【小南話科普】空腹血糖高怎麼辦?
    【小南話科普】空腹血糖高怎麼辦?NO-1首先,我們要明確血糖多少為控制理想,也就是確定每個病人的目標值。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9-6.1mmol/L,而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標較為個體化,需要醫師根據病情進行個體化設置。一般來說,大部分成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需要控制在4.4-7.0mmol/L,老年人根據情況可適當放寬。因此,需要根據病情、預期壽命、有無嚴重併發症或低血糖風險確定每個病人的目標血糖控制範圍。
  • 為什麼一餓就心慌、手抖、無力?或是身體給的暗示,別當看不見
    每天吃飯就是在幫助我們人體補充能量,讓我們的身體能夠吸收到所需的營養物質,這樣身體才能健康的運行。每天按時按點吃飯,身體該補充的能量也就能夠及時補充到。可是現在的人每天都比較忙,忙的有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就會錯過吃飯的時間。或者是有的人通過節食方式減肥,就會不吃飯,可是總是不吃飯,總會餓的。餓的時候,通常都會有肚子咕咕叫的情況,這是正常的現象。
  • 肚子一餓,手就發抖,還心慌,怎麼回事?聽醫生怎麼說
    導語:現在是一個快節奏時代,當然也正是由於節奏太快的原因,導致許多年輕人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比如早上忙於工作時間非常緊迫,大多數人都沒有吃早飯的習慣,或者因為上學害怕遲到,也將早飯這件事情給忽略了,這也導致不到中午飯點就出現肚子餓的情況,而許多人肚子一餓身體也會出現異常,比如頭暈頭痛心慌
  • 低血糖頭暈怎麼辦?提醒:3個方法或能幫助緩解,建議收藏
    因此,平時應該注意血糖可以控制,如果有低血糖反應,出現了頭暈表現,應該採取正確的措施進行改善,這樣才能防止身體健康受到威脅。那麼,低血糖這種情況發生時應該如何改善呢?因為低血糖的人,血液中糖類物質含量減少,因此會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其中頭暈的表現就會比較明顯,而通過攝入這些含有糖類物質的食物來補充糖分,這樣的血糖反應會得到改善,才能防止低血糖持續而帶來負面影響。
  • 喝了咖啡心慌手抖,還能喝嗎?怎麼補救?
    然而喝下去沒多久,「咖啡綜合症」也立馬出現了——手抖、心慌,乏力……好難受!喝了咖啡心慌手抖,還能喝嗎?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看看:為什么喝了咖啡會心慌手抖。當遇到危險時,人體可以迅速利用這些小分子的能量去做出反應,反抗或者逃脫。而咖啡鹼可以使人體內的皮質醇水平提高,促進交感神經興奮,令頭腦更清醒、更具警覺性,讓人更好地應對危險情況。
  • 夜晚睡覺時,若出現4種異常反應,警告你:血糖已超越「安全線」
    當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逐漸降低時,血糖也會自然的升高,從而引發糖尿病以及多種併發症,不利於健康。二,糖尿病會引起睡眠障礙糖尿病者長期血糖控制不好,在夜間更容易出現低血糖或胃輕癱的情況,很容易出現腹脹,進而伴隨著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