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拋塊磚,各位爺有玉的請儘管砸過來
器材自購,所以怎麼說都是個人喜好,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這是前提
OpenAudio,也是國內經常被人提起的HIFI品牌之一
他們家的塞子顏值都不差,產品線也比較全
從入門級塞子到高端的八鐵旗艦都齊全
OpenAudio(以下簡稱為OA)家的塞子,都會起一個很難記的正式名字
2鐵的叫KHAT
3鐵的叫ECSTASY
4鐵的叫MARIJUANA
6鐵的叫KETAMINE
8鐵的叫ALKAID
在各位大佬的評價裡,OA家的這些塞子聲音特點也不算特別突出,換句話說就是找不到獨特的賣點,加上這些名字也實在太難記了,要知道大佬們寫文章都是很難約時間的,誰還會花這麼多精力去背這些單詞啊
因此在日常的交流中往往會用簡稱,2鐵的叫丁丁2,3鐵的叫丁丁3,以此類推,然後到了丁丁8這裡,OA的領導層突然反應過來了,於是就給丁丁8安排了一個正式的中文名稱,以北鬥七星中的一顆著名星體命名,叫破軍。因此目前比較少有人用丁丁8來指代ALKAID了。
看上面的產品列表可以發現,OA主要在動鐵產品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OA家的產品也主要是動鐵的產品為主
在破軍推出的打響旗艦衝擊第一梯隊的幾乎同時,OA面向入門的市場,推出了一款圈鐵產品,這就是本文中要提及的Witch,中文名「女巫」。並安排了一個二次元形象為產品形象擔當
吹毛求疵地講,這個造型和女巫似乎關聯不大,叫精靈少女可能更合適一些
(OA你們得聽聽真正二次元的想法,不是設計一個動漫造型就叫二次元了)
上圖就是女巫的包裝盒的正面圖
打開之後,有一張更加精緻的人物形象圖,印在一張小明信片的正面
這張明信片的背面,用藝術字體寫著「謝謝你給我你的心」
聽著就比較血腥是吧,開個玩笑啦,真正的意思應該是
「打心底感謝你」
產品說明書的封面上是包裝正面同樣的女孩形象圖
值得一說的是,說明書用了三種文字來印刷,分別為中文、英文和日文
OA這款產品是要殺入日本市場嗎?
把明信片和說明書拿開之後,下面很緊湊地放著一個收納盒,織物仿皮質質材,內裡貼著絨面,能更好地保護耳塞,女巫的本體就放在這個收納盒當中。
收納盒下面,放著矽膠套的收納盒,非常精緻的小盒子
有燒友戲稱OA轉型配件生產商都足夠了
收納盒的正面印著OA家的標記,開口是磁吸的,做工還是不錯的
本體出現,我這副塞子是紫色面板的,可以看到,儘管是OA家的入門型號,還是延用了家族傳統的類公模造型,對於佩戴來說十分友好。面板的美觀也一直在水準之上
原配線材是4股銅鍍銀線,嗯,直接寫出來了,挺中二的。
線材非常柔軟,插針是用了0.78雙針的接口
腔體內是一圈二鐵的搭配,並且動圈和動鐵分別設計了出音孔
包裝盒的最下面,是上圖中這麼個小東西,似乎是一張特別柔軟的擦試巾,我沒拆,用手摸上去手感特別好。
女巫設計了紫紅色和藍色兩種腔體和面板顏色,都非常漂亮
腔體上印刷著型號名稱
這個是耳機的插針,嗯,插拔很輕鬆,說明這個鬆緊程度還是比較松的,日常使用中可能要注意一些
耳機接口是標準3.5mm,這個不用多說,做工還是很不錯的。
以上是開箱環節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試聽環節
(只能代表我個人的感受,如果和您不同,那您是對的,我耳朵有問題)
不同於被大佬戲稱為垃圾的女巫,在開聲的時候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體驗
我沒有使用原配的矽膠套,在自己的平衡套和低頻套、矽膠內嵌海綿的小紫套都嘗試一遍之後,選擇了黑色海綿套做為日常配的耳套,能較好地兼顧聲音和佩戴牢固度。
一般而言,圈鐵耳機中,動圈主要是承擔低頻的輸出,而中高頻往往是由動鐵來承擔
但是女巫的低頻下潛還算紮實,而與低頻相比高頻明顯更加明亮,除了海綿套之外,其他的矽膠套都壓不住過亮的高頻。
中頻人聲部分很完美。感覺分頻銜接的地方還有待優化。
既然是ACG向的產品,我用了一批常聽的ACG歌曲進行了試聽,均是無損的音源,格式以FLAC,WAV為主,輸出前端分為PC+K5 pro、手機+LOTOO S1、Hiby new R6
先說前端器材,從參數上看,女巫的阻抗為20歐,靈敏度110db,屬於非常好推的一副塞子。
1、測試曲目「secret base ~君がくれたもの~」:茅野愛衣&早見紗織&戶松遙
在K5 pro上聽的話,之前測試時使用了小紫套做為搭配的情況下,三人各唱各自曲部的時候,聲音很棒,但是三人合唱部分的時候,高頻刺耳沒法聽,但是就算是LOW檔,K5 pro的推力還是太大,高頻的部分還是太過刺激,齒音明顯。換了海綿套之後中高頻被抑制了一些,整首歌聽起來,就顯得正常。值得一說的是女巫在女聲的渲染上是有加成效果的。
S1的小尾巴聽的時候,場景被我打到FullBass,這個時候,低頻加強了一些,整首歌聽起來不含一點毛刺,女聲更加圓潤,甜美感就滿滿地溢出。
New R6上,用海貝音樂播放本地無損,關閉MSEB,也非常貼臉,仿佛茅野愛衣、早見紗織、戶松遙三位小姐姐就站在你的面前在演唱。能近距離和三位女神接觸,這真是一件甜蜜的事
女巫的空間感不強,雖然不至於是「糊你一臉」但是還是有一定的貼面感,你非要用它來聽什麼大編制的音樂肯定是不合適,但是ACG的口水歌,我覺得還是很合適的。
2、測試曲目「僕らの戦場~Freyja Solo Edition~」:鈴木實裡
和「僕らの戦場~Mikumo Solo Edition~「:JUNNA
這首歌一直是我最喜歡的ACG歌曲之一,鈴果和純純都是我的翅膀,兩位女神的不同版本SOLO演繹,真叫人預罷不能啊
S1輸出的時候,Freyja版本主要是聲線更純淨,對於人聲的表現更突出一些,伴奏音樂不強,女巫在中頻人聲的表達上還是相當不錯,低頻的力度感比較少。Mikumo版本的伴奏音樂更強,其中架子鼓很考究低頻的輸出,女巫並不是無法表達低頻的信號,而是相比中高頻的輸出而言,低頻總感覺有些跟不上趟,不知道是不是欠煲的緣故。
New R6輸出的話,和S1有些類似,但是在力量感上面,還是明顯能感受到比S1更強的控制力,具體表現在Mikumo版的戰場前奏中架子鼓介入的時候,鳥肌感讓人很舒服。而Mikumo(SV:JUNNA)的聲音高音在這首歌裡還並不算高,但是那個伴奏的貝斯聲音太明亮了。相比之下,我還是更喜歡Freyja版本。
3、測試曲目「only my railgun」:fripSide
算了,K5 pro和S1 FullBass都直接放棄吧。Hiby的MSEB中低音的加強到+40以上才可以讓耳機比較舒服地聽一聽,女巫聽這類的高頻向音樂還是太吃力了,這還是我在使用了海綿套情況下的感受。但這個鍋更多地應該是由音源本身來背,並不是女巫的問題。
不過我並不排除就是有ACG愛好者就是喜歡這種讓人腎上腺分泌升高的高頻。
4、測試曲目「Memento」:nonoc
這首曲目一掃女巫在演繹超炮時的頹勢,在三款前端上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經過了幾首曲目的簡單測試,我個人覺得在中低頻為主的人聲演繹方面,女巫的聲音是十分合適的,針對這一類的ACG音樂來說,女巫的人聲非常甜美能讓你一聽而愛上她。但是同時ACG的風格範圍很廣,女巫並不能做到全風格的通吃,原因在於女巫並沒有調出那種HUFI的聲音風格,還是堅持了一種HIFI的走向,而對於一些在錄音時就明顯拔高高頻處理的歌曲而言,OA對於高頻的處理還是過於直白,沒有做任何的抑制的處理。
那麼這樣一款掛著ACG的名義的HIFI向塞子,她,會是你的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