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鯊魚看電影
創作和誕生於1985年的愛國主義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在2019年被中宣部評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之一。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
優美的旋律,樸實的歌詞,唱出了無數中華兒女的心聲,唱出了我和祖國息息相連,不能分割的感情!
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19年上映了一部由七位導演分別執導的七個短片所組成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對建國70年曆程中的7大「核心現場」,進行了別致的拆解和詮釋。每段故事,都用平民化的視角,聚焦著這些事件背後默默無聞的平凡者。
時光向前回溯70年,而我的眼淚,留在了新中國誕生的《前夜》。
那是一個資源無比匱乏的年代,可心中又是無比的富足。
那是一個飽經滄桑的年代,可每一個人又無比的單純。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是那個年代所有人心中的信仰,因為中國,這一筆一畫中,凝聚的是我們所有人。
故事背景,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林治遠教授,為了保證開國大典的電動升國旗儀式順利圓滿而做出的努力,電影沒有講述宏大的開國大典籌備過程,更多的是專注在一個「點」——堅守紅旗。讓我們一起參與了這一場激動和感動。
紅旗升起,照亮整個夜空;紅旗升起,溫暖我們心田。
舍小愛,為大愛,就讓這最後的《相遇》作為祝福。
一個普通的故事,原子彈研究員為解除危機導致輻射過量,消失了三年,卻在路上偶遇了前女友,可最終沒能走到一起。
多年後,女方再次聽聞他的消息,那是在電視上,原來他早已離開人世。
有多少祖國的科研者,為了讓國家富強,身體上的奉獻,精神情感上的自我隔斷,十分偉大。
雖說影片中的這段愛情,終究沒有開花結果,但這種情感超越了兒女私情,沒有國就沒有家,正因為如此,這份離別才會讓人格外心痛。
無聲的哽咽
當蘑菇雲升起時,我們終將相遇。
奧運《奪冠》,賽場上升起的五星紅旗,說不盡心中的感動與自豪。
故事特別的接地氣,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那個年代,電視成為了我們大多數人,為數不多的休閒項目,而吃過晚飯,搬出桌椅,泡上一壺茶,一起聊天看電視,成為了那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影片中的冬冬小小年紀就懂得愛國,就算自己喜歡的女孩子馬上要走了,但為了整個弄堂的鄰居能看完比賽,還是含著淚堅持把天線撐到了最後!
中國女排,世界的驕傲!
你們在奧運的「戰場」上拼搏,而我能做的,就是將這份喜悅分享給大家。
滄海桑田,中國領土,不容分割,勢必《回歸》母親的懷抱。
背景設定為1997年回歸前夕的香港。無論是來自大陸的工作人員為了保證五星紅旗於1997年7月1日零點零分零秒在香港準時升起所做的孜孜不倦的努力,還是以華哥為代表的香港普通人,以蓮姐為代表的香港警察為保證回歸儀式萬無一失,默默無聞的付出。
才能使中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在零時零分零秒出現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的上空。
這是一段沉痛的歷史,但我們——偉大的祖國,終將迎來嶄新的面貌,昂然佇立在世界的舞臺上。
ps:當初為了爭取在這個時間交接,足足談了16輪。時任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的安文彬是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籌備組的組長,《回歸》中王洛勇扮演的角色人物原型就是他。
接你回家,一秒不差。
《北京你好》,北京歡迎您。
這是個關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一張門票的故事,葛優飾演的一位計程車司機,一口地道的京片子,配合富有張力的表演,成為了北京具有特色的一個角色。
雖然愛吹牛愛得瑟,但打心眼兒裡就是為北京自豪,為中國自豪!
奧運的五環,我們的驕傲。
你就像一顆《流星》,承載著每一個人的夢,探索更遠的未知。
雖然這個短片存在著一些爭議,因為對於我們來說神舟五號的記憶一定更為的深刻,但是不影響這一樣的情懷。
陳凱歌導演把扶貧和航天兩個主題結合在一起拍了這個故事,從小見大,富有詩意,畫面也非常有美感,衝淡些尷尬。
一個「奇蹟」足以改變人生。
國家的安全,正因為有著你們的保駕《護航》
一個關於參加閱兵任務的故事,技術最好的宋佳被選作備份飛行員,並幫助隊友排除飛機故障,保障團隊完成閱兵任務的故事。
巾幗不讓鬚眉。
著名詩人艾青曾在《我愛這土地》裡這麼寫道: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和我的祖國》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更是一位另類的「老師」讓感動常在四個字,銘刻我們心中。
《前夜》:國歌奏響的那一刻。
《相遇》:四目相對的那一刻。
《奪冠》:擁抱的那一刻。
《回歸》:接棒的那一刻。
《北京你好》:歡呼的那一刻。
《白晝流星》:看見「神舟」那一刻。
《護航》:飛行員敬禮那一刻。
這部影片與以往的一些作品不同的地方在於,全程以「我」為重點,講述了我們普通老百姓與祖國母親間的故事,所以更能找到共鳴,讓我們淚目。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讓我們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可是在這一刻,只有我們祖國站在了最前面,無論做出什麼樣的舉措,都是以人民利益為先,每一個方面都體現了祖國如今的強大,這是一位「母親」對於自己的子女不遺餘力的愛。
多少感人至深的故事,多少奮不顧身的犧牲,我們與祖國一刻都不能分割!
本片的總導演陳凱歌用十二個字總結總結了這部影片:
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迎頭相撞。
而像影片中這樣人,如今依然存在,依然堅守在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崗位上,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祖國的繁榮和強大。
近日柯震東攜電影《打噴嚏》強勢復出,父親柯耀宗更是豪砸7000萬造勢,雖然7月6日新片發布會上,柯震東本人聲淚俱下,哭訴「這幾年蠻累的,我很努力在勇敢。」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他只是少了一些公眾關注度而已,有臺媒拍攝到他時不時地開超跑去和女子玩耍,或者是和朋友們喝茶聊天談人生,生活悠閒而快樂,好像並沒有累的成分在其中。
作為一名公眾人物,一言一行更應該規行矩步,承擔著引導的作用。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變遷,但唯一不變的,是《我和我的祖國》那一份不能割捨的情感。
祖國,我們每一個人永遠最堅韌的後盾!
為祖國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