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郵票、水滸英雄卡到各色卡通小玩意,八九十年代生人的童年裡大概都有過自己格外珍視的收藏。如今選擇範圍裡多了一項「地鐵票」:各城市地鐵運營公司紛紛推出收藏票,票面形象也越來越多——從生肖節氣到二次元形象、甚至遊戲人物,想要吸引的正是這群過去愛收藏卡通形象的群體。
最近上海地鐵推出了兩款主題紀念票,主題是《龍珠》與《IQ博士》——都是80後、90後熟悉的作品。這兩套紀念票都是不限距離乘坐的單程票,將於5月22日開始在上海幾處紀念票售賣點限量發售。
除了發售,他們還在線上玩起了抽獎:除了微博轉發,人們還可以與上海地鐵中帶有「龍」字的站牌合照參與活動,參與龍珠紀念票抽獎。
龍珠系列
上海申通地鐵相關負責人對界面記者表示,「申通地鐵正好在做80後回憶相關的紀念卡,選擇推出這兩套紀念票正是因為它們承載了80、90後的回憶。」下半年還會推出年輕人喜愛的熊本熊紀念卡,更多的卡通IP合作也在計劃中。
其實地鐵收藏票從90年代末就出現了,最早的地鐵收藏票如今看來非常簡陋:比如2002年的收藏VIP卡,上面是一隻電腦椅;而1999年的地鐵預定卡上印著一隻手錶。後來,上海地鐵收藏票更多的也與主旋律、或旅遊相關內容有關,比如上海建築收藏票、兒童作品收藏票、以及恭賀新禧收藏票等等——似乎並沒有考慮到設計審美。
早年的上海地鐵收藏卡
不過最近幾年,地鐵收藏票活潑精緻許多。過去與普通郵票、紀念幣收藏形象無異的地鐵收藏票,近幾年開始有了許多聯名合作,吸引年輕人的注意。比如去年11月發售、與暴雪中國聯名推出的「守望先鋒」地鐵套票,就在廣大遊戲玩家中引起了熱議。
守望先鋒地鐵套票
這款售價99元、內含6張單程卡的套票剛在天貓開放預售就被搶購一空,「暴雪居然和推出了如此接地氣的周邊,上海地鐵會玩」,一名搶到票的微博網友表示。這一合作不僅讓上海地鐵的形象更為年輕,對於暴雪中國而言也是比地鐵燈牌廣告等形式投入更低、到達效果更精準的宣傳方式。
守望先鋒地鐵套票
其他城市的地鐵收藏票也越來越多樣。深圳地鐵就曾推出過麥兜合作款充值卡;東京地鐵在去年籤下了哆啦A夢作為地鐵代言人,推出了一系列哆啦A夢收藏票,地鐵月臺門也被換成了哆啦A夢「任意門」的宣傳形式,配套銀白色的未來感限量列車,風格非常清新可愛。
麥兜充值卡
哆啦A夢主題地鐵宣傳
而推出日本關東地區通用交通「西瓜卡」的JR東日本,也非常擅長在交通券上做營銷。2015年初他們推出的「東京站百年紀念西瓜卡」,限量15000張,最終預定數量超過了14萬。
東京站開業100周年卡
他們還推出過定製化收藏交通卡。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西瓜卡上的貼紙圖案,除了有不同角色的企鵝以外(西瓜卡的logo是一隻企鵝),還有惡搞名畫《吶喊》《最後的晚餐》等版本——一推出迅速售罄。
惡搞名畫版
對於每天都使用地鐵卡通勤的年輕人而言,新鮮有趣的收藏卡給平凡生活帶來的小樂趣,也許已經超過了收藏卡的收藏和保值價值本身。而地鐵公司越來越針對年輕人口味的收藏卡設計也印證了這一點——與熱門動畫或遊戲合作、引起人們廣泛共鳴的收藏卡,才能真正吸引年輕一代消費者的興趣,並吸引更多品牌與自己合作。
《東京地鐵詳解詞典》中提及,在高度商業化的社會,地鐵空間同時也是商業空間。商業運作逐漸滲入了地鐵的每個角落:地鐵餐飲、地鐵商店、地鐵閱讀,地鐵周邊等等。高度開發的地鐵商業,與地鐵公司自身品牌化(比如JR東日本的小企鵝、東京地鐵的哆啦A夢),以及地鐵沿線周邊商業合作都有緊密聯繫。
而這些收藏卡也有更多商業可能待發掘——上海地鐵「龍珠」與「IQ博士」紀念票就是趁著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和高島屋百貨舉辦相應動漫展的熱度同時期推出的,未來也許會有地鐵收藏票與百貨公司、動漫流行IP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