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色字體關注《上海情愫》
泰州乾絲
文/景中笑 圖/網絡
人說揚州乾絲天下聞名,而我故鄉泰州的乾絲也聞名遐邇,每當回家我總要品嘗那美味的乾絲。
乾絲是泰州早茶中必不可少的佳品。它其實沒有什麼深文大義,說白了就是豆乾切成的絲。泰州地跨「魚米之鄉"裡下河地區,出產圓潤飽滿的黃豆,以黃豆為原料製成的百頁,茶幹,豆腐等豆製品以質好味美著稱。而用質地細膩的白豆腐乾切成的乾絲更是為大家所喜愛。據餐飲界統計,泰州人日消耗乾絲在六噸左右,可見這絲絲縷縷的乾絲,不知索繞住了多少人的舌尖?
泰州乾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間,這樣算起來,你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估計就吃上乾絲了。泰州人吃早茶,並不是光喝茶,吃乾絲才是正事。泰州乾絲有"兩吃",一是吃燙乾絲,另一吃是煮乾絲。「菽乳淮南是故鄉,乾嘉傳世九絲湯,清清淡淡天資美,絲絲縷縷韻味長"。這是一位賓客對泰州乾絲的讚美。用高湯煨煮的乾絲配料足,味道好,但耗時間,價格高,銷量遠不及五味乾絲為代表的燙乾絲。
製作五味乾絲,要先將豆乾剖片,再斜鋪切成火柴棒大小的細絲,接著用清水浸泡去除乾絲的黃泔味,之後將乾絲投到放有食鹼的滾開水裡燙煮,要使生硬的乾絲變得綿軟而不失韌性,食鹼量投放是個關鍵環節。燙好的乾絲擠幹水分,放些作料就可享用啦!灑上白糖,一些花椒,八角,蝦米等多種作料熬製的醬油攪拌,放上些薑絲,香菜,胡蘿蔔絲,花生米,榨菜丁,最後再澆一勺小磨芝麻油,在賞心悅目色彩的包裹下,醬汁的回甜,薑絲的微辣,香菜的異香,胡蘿蔔絲的嫩爽,花生米的堅脆,榨菜丁的小鹹和柔滑的乾絲湊在一起,構成濃鬱而雋永的鮮美。
食者吃在嘴裡,才能意會到乾絲的"五味",其味道呈多樣性面目出現,層次分明而不失飽滿,清新的蔬菜與不油不膩的醬汁把手言歡,被飽含豆香的乾絲循序漸進地吸納進輕盈的觸角裡,用轉變出的精華滋味去撫慰綻放的味蕾。
散文家朱自清曾感言,燙乾絲就是清的好,不妨礙你吃別的。故吃五味乾絲可以佐食冰糖,燻魚,雪菜,脆鱔等一類的澆頭。美食作家唐魯孫認為泰州舊時「一枝春"茶館的脆鱔澆頭較為正宗,用以拌乾絲可謂酥鬆爽脆,比別處的都好吃。
上世紀六十年代,南京著名文人,美食家謝伯敏在泰州富春大酒店,對泰州乾絲極其欣賞,親筆書贈對聯一幅,名曰:「風味驚高座,清香快朵頤"。梅蘭芳,周信芳兩位京劇藝術大師在泰州品嘗乾絲的美談,至今在民間流傳。
品嘗著家鄉泰州的乾絲,也品嘗著她的文化,更品嘗著濃濃的鄉情。
作者簡介:石松齡,筆名(網名)景中笑。1965年11月生人,現在上海鐵路局星克公司工作。愛好文學,曾在上海鐵路分局文學藝術聯合會從事文學創作。曾與朋友們辦過幾個文學社(沙龍),辦過文學刋物。
本公眾號推出留言服務,歡迎雁過留聲。
方法:
(1)點擊二維碼
(2)識別圖中二維碼
(3)點擊左上角「發表新留言」
(4)填寫姓名和留言內容
(5)點擊左下角「發表留言」
朋友您好!喜歡本文請點亮文末的「在看」,
支持我們請轉發到朋友圈與更多朋友分享!
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投稿郵箱:17301767563@163.com
編者微信號:yiyezhiqiu39202 (謝絕廣告)
紀實散文精彩回放:
一位老共產黨員的情和愛/一葉知秋
石門一路石門二路記憶/一葉知秋
下馬威/一葉知秋
初到鹽城/一葉知秋
乘涼/一葉知秋
投票記(一)/一葉知秋
投票記(二)/一葉知秋
尋找柏德裡/一葉知秋
再寫我的弟弟們/一葉知秋
故鄉/一葉知秋
魚米之鄉/一葉知秋
清明時節思母親/一葉知秋
南京路記憶/一葉知秋
為了我們青春的奠祭/一葉知秋
天意憐童年 人間重晚晴/一葉知秋
致我們遠去的青蔥歲月/一葉知秋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一葉知秋
街角的修車攤/一葉知秋
秋天的畫廊/一葉知秋
秋天的聚會/一葉知秋
一封勵志家書一葉知秋
我們這一輩/一葉知秋
生命的讚歌/一葉知秋
我與上海弄堂往事(上)/一葉知秋
我與上海弄堂往事(下)/一葉知秋
懷念蕭樓/一葉知秋
《蕭樓追思會》追記/一葉知秋
蕭樓筆名由來/祁衛無
愛和被愛/一葉知秋
大阪歷險記/一葉知秋
大阪之旅----阿德的家/一葉知秋
大阪之旅----遲開的櫻花/一葉知秋
一碗暖心的餃子/一葉知秋
一封86歲長者的信/一葉知秋
瀟瀟灑灑羅店遊/徐迎才
相約寶山 放飛心情/阿東
新式黃昏戀/一葉知秋
致我們的髮小群/一葉知秋
高郵行/李美珠
娃生病時當媽的一百種姿態/蔓蔓媽
東宮憶舊/閻式松
江寧路情結----永遠抹不掉的記憶/李培勇
盧家灣憶舊記/杭順寶
泰康路記憶/杭順寶
打浦橋舊事/杭順寶
祭奠我遠去的母親/阿東
寶華裡記憶/景中笑
在市教育局工作的那段日子裡/滬中新苑
天通庵路變遷/景中笑
書香伴我去追尋/徐迎才
石庫門裡的恩怨情懷/景中笑
又是一年讀書日/滬中新苑
淌過心靈的河/景中笑
北京印象/楊國興
春四奶奶/李美珠
知青趣事/李美珠
郭亮村:最美山村印象記/徐迎才
郭亮村:最美山村印象(下)徐迎才
我的網友丁大姐/楊國興
難忘的北京相聚/楊國興
一袋 餿飯/李美珠
我的老家曹楊五村/楊國興
一草一葉總關情/滬中新苑
醫保卡上的萬元戶/滬中新苑
銀泉山莊雁歸來---內衣廠發小二大紀實/一葉知秋
一個讓你找回寧靜的地方---眾善文化茶道館/阿東
我的髮小金妹/一葉知秋
我與《上海情愫》/滬中新苑
刻骨銘心的訣別/李美珠
中國戲曲的魅力(一)寫給孩子們的戲曲欣賞知識/易小珠
中國戲曲的魅力(二 )寫給小朋友的戲曲欣賞知識/易小珠
也說苦夏/閻式松
畫貓情緣/周易
加拿大風光(一)/閻式松
加拿大風光(二)/閻式松
加拿大風光(三)/閻式松
中元祭/滬中新苑
期盼《上海情愫》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徐迎才
人間有味是清歡----寫在《上海情愫》創刊一周年之際/一葉知秋
蕭樓老師最後的日子/閻式松
願《上海情愫》永遠是春天的百花園/孫慶樂
愛在心間/阿華
回鹽城有感/楊國興
關於老靜安的「張園」/徐秉章
巴黎印象/阿華
因心隨緣 琴瑟之和/一葉知秋
因心隨緣----山水篇/ 周振威 易小珠
因心隨緣----花鳥篇/周振威 易小珠
因心隨緣----人物篇/周振威 易小珠
我看到的北京、上海/楊國興
瑞士仙境----冰河村/易小珠
教書先育人 畫圖先做人/阿東
中秋望月/上海情愫群集體
我與《上海情愫》/滬中新苑
刻骨銘心的訣別/李美珠
我的髮小金妹/一葉知秋
晚霞尚滿天/老頑童培勇
畫中情----獻禮祖國七十華誕(話劇小品)/易小珠
母親的身影----獻禮祖國七十華誕/張長霖
回想起《上海弄堂往事》/陳富發
東歐六國遊記/徐迎才
東歐六國遊記(二)/徐迎才
東歐六國遊記(三)/徐迎才
航天情結----獻禮祖國七十華誕/阿東
我是共和國同齡人----獻禮祖國七十華誕/一葉知秋
母親----獻禮祖國七十華誕/阿華
「家鄉」巨變----獻禮祖國七十華誕/曹晞
寶山路感懷/景中笑
西行散筆(一)/憬悟
西行散筆(二)/憬悟
西行散筆(三)/憬悟
西行散筆(四)/憬悟
西行隨筆(五)/憬悟
贊楊浦濱江的「鳳凰涅磐」----獻禮祖國七十華誕/閻式松
一個老共產黨員的情懷----獻禮祖國七十華誕/徐迎才
從拍攝選景的故事看鹽城大發展----獻禮祖國七十華誕/張長霖
又見到了義犬「花花」/陳富發
相聚半島公館/徐迎才
我走進了文學愛好者的家/陳富發
武定西路的歷史、文化沉澱/老頑童李培勇
與慈母分享天倫之樂/奚志強
生命與胡楊----《風景這邊獨好》專輯/阿東
京城五日記行----《風景這邊獨好》專輯/曹晞
鷺島紀行----風景這邊獨好之三/陳富發
美國的party文化----風景這邊獨好之四/老頑童李培勇
重逢/陳富發
再探蘇崑館/滬中新苑
上海大世界/孫繼中
那年知青情/劉榮根
遊魯迅公園----風景這邊獨好之五/景中笑
興化之旅感懷----風景這邊獨好之六/一葉知秋
溫馨的家/陳富發
觀共青菊展----風景這邊獨好之七/閻式松
走進西域----風景這邊獨好之八/葉銘
春遊雞鳴寺/孫繼中
走進西域----風景這邊獨好之九/葉銘
美國一號公路、舊金山遊記----風景這邊獨好之十/李培勇
我家的花貓奧莉/陳富發
胡楊禮讚/遊本鳳
走進西域----風景這邊獨好之十一/葉銘
小竹椅的聯想/劉榮根
家鄉味----醉泥螺/孫繼中
懷念我的母親(上)/易小珠
懷念我的母親(下)/易小珠
西行隨筆(尾聲)憬悟
回憶從前楊樹浦街景/陳富發
菊黃蟹肥太湖美/憬悟
我的領導吳開德/劉榮根
走城牆/孫繼中
苦難歲月/劉榮根
感念一位貴人/陳富發
龍岡宣傳隊趣事/易小珠
如煙往事/劉榮根
楓葉紅了/憬悟
最憶江南雪/劉榮根
懷念我的父親易楓(上)/易小珠
懷念我的父親(下)/易小珠
楊樹浦路1929弄舊事逸聞/閻式松
李約瑟你在哪裡?/張定偉
泡桐樹/憬悟
允山情愫/張定偉
懷念長天/遊本鳳
去日留痕/朱紅影
走進紅杉林/阿東
五十年前的今天/憬悟
照片背後/朱紅影
心香一縷思親人/一葉知秋
忘不了懷念敬愛的二哥/陳富發
蘆荻飄香/劉榮根
冬夜回鄉/憬悟
下崗繅絲女工的心聲/徐瑛
廣遠新村,聆聽歲月的迴響/劉翔
人生徵途艱難啟程/張定偉
故地重遊/憬悟
夢開始的地方/閻式松
歲月留痕(一)/易小珠
喜迎二零二零年元旦/上海情愫群集體
上海老克勒們的悠閒生活/史欽耀
插隊記事/劉榮根
雨天情趣(一)/憬悟
書展側記~劉警官《防詐騙攻略》首發會/史欽耀
大倉橋上/朱紅影
牆旮旯的臘梅/劉榮根
高郵秋日行/孫繼中
南美洲之旅(一)/史欽耀
我和美麗有過約會/任宗耀
雨天情趣(三)憬悟
年味、中國味/李培勇
我的鄰居梁大媽/劉榮根
傣鄉的第一堂課/張定偉
尋找華亭/朱紅影
兒時的過年/閻式松
唉!誰都有這一天/朱健
雨天情趣(四)/憬悟
動遷看房/石松齡
南美周之旅(二)
居安思樂/任宗耀
過年的新衣/劉榮根
美國探親趣聞(一)/李培勇
一年又一年/一葉知秋
懷念蕭樓先生/陳富發
鹽城名菜肉元/孫繼中
衛生員小阿姨/劉榮根
美國趣聞(二)/李培勇
餘姚楊梅/任宗耀
最後的石庫門三層閣 /景中笑
生命的敬畏/一葉知秋
也說餘姚楊梅/陳富發
美國趣聞(三)/李培勇
南國紅豆/憬悟
離開封還有多遠?/任宗耀
忘不了隊長巖嫩老伯/張定偉
別樣的春節 別樣的旅行/徐瑛
恩重如山的情誼/景中笑
火紅的石榴/劉榮根
我的峴港之旅/阿華
美國趣聞(四)/李培勇
青城山/憬悟
童年天堂----高高墩/劉榮根
話說吃麵/陳富發
親歷潑水節/張定偉
南美洲之旅(三)/史欽耀
遠東三國行/阿華
天佑中華更瑰瑋--抗疫詩詞特輯/上海情愫微信群集體
共克時艱抗疫情詩詞十首/閻式松
我的鄉愁/石松齡
濫食野味吞惡果/白米
生命的感悟與點滴/劉榮根
從三星路說開去../陳富發
家/喬永星
黃橋燒餅記/景中笑
決不饒恕你/白米
龍抬頭,希翼也抬頭/宋秀秀
書酒茶遊/憬悟
又見老照片/喬永星
半個世紀師生情 /陳秀萍
回城路/劉榮根
話白相/白米
東宮舞曲/憬悟
獨水篙子/喬永星
孟春小品/宋秀秀
難忘那段美好時光/喬永星
感懷飄零/朱紅影
觀國畫《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南美洲之旅(四)/史欽耀
守住家門/阿東
許紹和他的女人/劉榮根
遙對封城/朱紅影
話白相(二)/白米
東湖水/憬悟
社區志願者/憬悟
名動百樂門/喬永星
話白相(三)/白米
仲春小品/宋秀秀
輕輕落下的塵埃/劉榮根
庚子感懷/閻式松
東湖水/憬悟
爆米花/喬永星
荒蕪的心野/劉榮根
難忘的故鄉情結/喬永星
話白相(四)/白米
大洋灣之遊/喬永星
我愛這片土地/白米
對弈/喬永星
想起母親的愛/劉榮根
三順子/喬永星
懷念四叔/李美珠
鹽城贊/喬永星
難忘同窗/李美珠
記憶深處的老父親/張振華
春天來了,我在夢裡等你/劉榮根
快遞員小D/一葉知秋
漁娘/喬永星
永遠的天籟之聲/遊本鳳
話白相(六)/白米
人間四月天/夢晨
她們面前的是與非/劉榮根
梅花島見聞/喬永星
愛情和婚姻/秋靜
話白相(七)/白米
鹽城的橋與河/喬永星
五絕·仄韻----學律詩習作/一葉知秋
穀雨吃茶看花/白米
走進高迪/秋靜
山溝裡的大兵/徐瑛
翠花/喬永星
安喜子/喬永星
遺忘VS重視/夢晨
又憶當年春耕時/劉榮根
媽媽的小貓/秋靜
話白相(八)/白米
牆/孫繼中
奚世榮傳/奚志強
紫薇/徐瑛
冷暖人生(一)/雪野清寒
冷暖人生(二)/雪野清寒
一個兒子兩個娘/劉榮根
冷暖人生(三)/雪野清寒
一份歡喜/渺渺
冷暖人生(四)/雪野清寒
「享騎」----享受過程/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