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給大家推薦
廣東人最討厭的
「十大名菜」
假如在座的各位都會粵語
那「吃」起來會更有味喔!
排名榜首的
是一道小朋友聽完撒腿跑的菜
傳說中的「藤條炆豬肉」
真系由細食到大
試過都想哭
1、藤條炆豬肉
很多人小時候都見識過父母用藤條炮製豬肉,非常入味,但這種滋味留在心中便好,切勿發揚光大。
做法:就是用條藤很用力的打到皮膚上,然後幾分鐘就出現一條條紅色東西凸起來。這就是廣東人「藤條燜豬肉」。
媽媽的藤條一般都很牛:藤條、竹竿、棍子、樹皮、皮帶。
2、燉冬菇
老闆最喜歡請員工吃的菜式之一,通常老闆請了員工吃燉冬菇之後,員工就很想請回老闆吃炒魷魚。
功效:降職
緣由:源自早期香港華人警員的帽形似冬菇,當不用穿制服的便衣警員或犯錯或不守紀律,就會被貶為要戴冬菇帽的職位,故稱燉冬菇。早期香港警帽是沿用中國清朝的軍帽,它的形狀是上窄下闊,如一枚未開得透的冬菇。
3、一鑊熟
把能吃的都倒進大鑊裡一起煮熟,就是這麼簡單,最適合多人同吃。
含義:表面意思是多種食物放在一個鑊裡一齊煮熟,暗指同歸於盡,一起完蛋。
4、豉蛋
含義:豉這道菜最隨大眾化,取粵語「隨便」之意。很多人天天吃它,不僅可以滿足自己,還可以應付那些叫你點菜的人。
5、豉油撈飯
飽滿的米粒混合著香噴噴的豉油,真是有色有水,作秀的、變扭的、無聊的人都很愛吃。
含義:鼓油撈飯—整色整水。粵語歇後語,用豉油拌飯增加飯的顏色,指為了矇騙別人裝模作樣、弄虛作假。
6、蒸生瓜
含義:代表蒸吾熟,取其諧音「正唔熟(淑)」,是用來取笑女孩子或男孩子不夠成熟和不夠淑女,行為和年紀不乎,即俗語所謂的 "大唔透"。特色在於怎麼蒸也蒸不熟,切記,吃的時候傻笑以配合其嫩嫩的質感。
歇後語:蒸生瓜——神神哋。原意指蒸瓜未熟,引申為指人愚鈍,不開竅,意同「二百五」。
7、死雞撐飯蓋
死:又講成死雞撐硬腳。以雞死後腳仍然硬,被煮之時仍會頂起鍋蓋的形象,指明知不對仍然狡辯,無理爭三分。
8、滾水淥豬腸
貴价平民菜,不想吃偏偏經常都吃到,一邊吃一邊為錢包縮水而流淚。
含義:滾滾水淥豬腸——兩頭縮,粵語的歇後語,淥即用開水燙,形象重現用開水煮豬腸會出現兩頭縮的狀況,形容人或事兩頭受制、兩頭受損。
9、人頭飯
意思是「按照席上有多少個人就打多少個飯」。
難道你真的認為人頭飯就是用人頭做的飯或者做飯的米叫做人頭米?不!人頭在這款菜式裡只是一個量詞。
10、炒魷魚
員工最喜歡請老闆吃的菜式之一,口感鮮辣痛快,請吃的比吃的人還爽。
意思是被開除,因為以前打工要自帶被鋪,被開除後就要捲起鋪蓋走人,捲鋪蓋形同炒魷魚時魷魚捲起的樣子,故有此說。「炒魷魚」除了被辭退意思外,也有的是個人因為不想在原單位幹了而提出辭職的,這時你就會聽到「我炒了老闆魷魚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