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已經開播了。
由於疫情原因,這次餐館開在了國內。
這季依然是店長黃曉明搭檔林大廚林述巍、外加第一季大廚張亮、還有新加入的趙麗穎、芒果臺新人主持李浩菲。
肉叔看完第一集,一個感覺:
乏味。
倒是對唯一貫穿了4季的黃曉明有了一個感慨:
實惠。
嗯,請黃曉明,節目組真的賺大發了……
01
之前肉叔也寫過,黃曉明身上有種憨直感。
不經意流露時就有匪夷所思的綜藝效果,戲超足。
周冬雨不經意提到他嘴巴大,話題過了,他卻還在雙眼放空地表演嘴塞拳頭,只剩下後期字幕組與他的執念互動。
被周冬雨的菜嗆到面容扭曲,可當周冬雨一轉身……
他立刻綻放出迷人的陽光微笑,暖心又搞笑。
他在那吧,空氣中就總瀰漫著中二的樂呵氣息。
而這季第一集,黃曉明又不負眾望,中二氣息又開始飄蕩。
他先是念念叨叨一邊煮紅茶一邊叫趙麗穎和李浩菲幫他倒紅茶。
等紅茶真的煮好了,說好的一起倒紅茶,人都坐那準備幫忙了,他又自己獨自搬起來大鍋,把滾燙的紅茶倒進了玻璃罐裡——
砰!
玻璃罐冷熱不均,炸了。
流下滿屋橫流的紅茶和尷尬。
嚇得在旁準備幫忙的李浩菲逃到模糊。
出師不利?不,這還不算最囧的。
執念又來了。
想在咖啡杯旁邊裝點一個小熊冰塊。
問題是,咖啡滾燙,咖啡杯只有巴掌大小,滑溜溜的小熊冰塊一下就溜進了「茫茫咖啡裡」,飛速融化……
黃曉明只能疾步奔向廚房找筷子,拯救冰凍小熊!
當小熊冰塊被可憐兮兮撈起,他定定思考了2秒,把它……
塞進了嘴裡。
嗯,不要浪費。
就這樣, 他還不服。
又開始第二次嘗試。
事與願違,小熊冰塊還是準確溜進了咖啡裡,怎麼辦?
他冒汗又一次撈起來心心念念的小熊冰塊,再一次……
往嘴裡塞。
其他人已經被他笑飛,他還在堅持……
嗯,還是那個憨直的小明童鞋,還是那股熟悉的味道。
是他是他就是他,節目收視扛把子。
而這種特質,在第三季發揮得最明顯。
還記得去年的《中餐廳》嗎?明學名聲在外,他憑一己之力扛起了整個節目收視kpi。雖說爭議大,但熱度是真的原地起飛。
豆瓣上打分人數遠遠超過口碑最好的第二季,有56000人打分。
看得出來,這季節目組也沒想放過小明同學這隻kpi錦鯉,故技重施的內味太濃了。
單單展示黃曉明扛行李上天梯,就用了足足30分鐘,看得觀眾叫苦連天。
黃曉明是實惠,可作為一檔播了3年的成熟綜藝,生生把一檔慢生活綜藝,變成了黃曉明的話題個人秀,這種實惠還是好事嗎?
02
從《中餐廳》開播,就少不了拿它和9.2高分的韓版《尹食堂》比。
韓版把一群平日裡光鮮亮麗但廚藝為零的明星丟到沒人認識的國外經營餐廳, 就是為了看他們不經意流露的真實窘態,和不經意間的逐漸成長。
《中餐廳》同樣選址在國外,但招攬生意利用明星光環,從第一季就請來了有大廚經驗的張亮當輔助,「慢」和「真」的意味確實少了很多。
節目本身設置弱,明星是誰就變得很重要。
看評分。
前面說了,雖然第三季豆瓣上打分人數遠遠超過了第一季,但口碑卻垮了——
只有4.8分。
同樣那麼多人打分,第二季拿下過目前為止最高分6.9分。
由趙薇、蘇有朋、舒淇、王俊凱、白舉綱組成的第二季好看在哪?
嘉賓營造出來的氛圍:
輕鬆。
就說一個細節。
貫穿兩季的店長趙薇,呈現出的狀態完全不同。
第一季,雖有技術擔當張亮,還有老同學黃曉明。
但沒人能真的和她打配合,每次開會總結,她總是一個人坐在桌子一頭,領著大伙兒整理思路。
當她表揚到小明童鞋創造出歷史單桌最高價格時,小明同學還被驚到了……
因為他沒操那份心,正在放空吃冰棍。
財務也要她管,超市採購一邊付錢一邊揶揄小明童鞋是個賠錢貨。
但到了第二季。
一樣很累,但她整個人變得鬆弛了很多。
從一個每天晚上嚴肅復盤的店長,變成了一個可以拍著手賣萌,看著人來人往的街頭,戳玻璃浪漫遐想的少女。
咋整的呢?
這一季的節奏更慢,不再以明星身份拉攏大幫中國遊客追星式吃飯,瘋狂做菜。而是在更少人知道他們的法國街頭,服務一定量的外國人,真正的踐行它的宗旨:
弘揚中國美食。
這樣一來,嘉賓們也有了更多時間相處、調整、自然而然會迸發更多有趣的畫面。
趙薇和舒淇、蘇有朋是老朋友了。
默契又歡樂是穩的。
王俊凱發現,趙薇和舒淇連走路步調都是一致的。
而對於蘇有朋,她一邊備菜,一邊載歌載舞唱《青蘋果樂園》揶揄他。而蘇有朋也立即反擊,唱起了《有一個姑娘》,趙薇立刻瞪眼……
你來我往的打鬧,是老友才有的熱鬧。
而且,他倆做事靠譜,也能幫趙薇分擔不少事。
當趙薇打算抽空切個火腿時,舒淇已經切好了。
蘇有朋能扛事,和客人交涉,王俊凱都喜歡拖著他一起去。
趙薇自然不用多操心,只需要放心做自己。
而舒淇本身是個很溫暖的人。
在幹完自己前臺的活後,蹦蹦跳跳地用新學的法語「加油」,給廚房的朋友們鼓勁。
忙完一天王俊凱終於歇下狂吃完飯,不由自主地打嗝了,有些尷尬。她像發現啥驚天大秘密一樣指著王俊凱,逗他:
我就知道你吃飽了。
一下就打破了尷尬,打飽嗝變得幸福又自然,大家都笑得很開心。
她總會自然、主動提供一些正面的情緒。
蘇有朋也很真實。
他想拿自帶的三大箱食材求誇獎,可託運的行李箱還沒到,他急得在餐廳外打轉,任憑舒淇在門外破音招呼他回來也沒用。
終於,箱子到了,他火急火燎扛下樓梯(15分鐘前剛搬上去),還差點摔倒。
可當如願以償收穫稱讚時,他甩腿眯眼笑,得意的樣子不要太逗哦……
而白舉綱話多嘴賤能來事,是個能熱場的人。
總是暗搓搓揶揄蘇有朋的年紀大。
有次蘇有朋和王俊凱穿了很像的衣服,白舉綱脫口而出:
父子裝!
然後就被打了(踹飛滿街跑那種)……
而王俊凱,雖然慢熱,但有18歲少年特有的清新感。
玩笑開起來也是溜到飛起。
實力模仿蘇有朋的優雅走路姿勢,邊走還邊講解:
一定要挺胸……
真實可親的人湊一起營造的愉悅感,讓你看著這些和諧的幹活畫面,自然得像你也跟著從屏幕鑽進去,跟著他們一起開了一次餐館。
我們常說綜藝能給人陪伴感。
這種陪伴感說白了,是營造一種氛圍,給你一種「共同體驗」的感覺。
有這個,這綜藝就算成了。
03
說到陪伴感,一定少不了陪伴了我們12年的下飯節目《康熙》。
前幾天羅霈穎(人稱東區羅妹妹)被發現在家中去世,肉叔恍惚了好久。
網友感慨:
是啊,《康熙》真的很神奇。
有些明星你甚至叫不出名字,可他們一個個就像住你家附近的左鄰右舍,溫暖地陪著你,超級親切。
為啥一款背景板永遠花裡花哨,場面永遠吵鬧的談話綜藝,愣是沒讓人覺得呱噪?
相反,竟然也營造出了一種溫暖、愉悅的氛圍呢?
不僅得益於蔡康永和小S作為控場主持人亮眼的調動能力,實際上每個上去「吹水」的藝人, 都一起組成一個獨特的氛圍。
在這個氛圍裡,有沈玉琳公然造謠爆潘若迪和保姆一起洗澡,一板一眼編瞎話氣得潘若迪追著他滿演播廳跑,幼稚如同小學雞,可就是忍不住跟著嘴角瘋狂上揚;
有小S當面"人身攻擊"趙正平外貌像青蛙,每次都故意「呱呱呱」叫讓他氣黑臉;
還有《王子變青蛙》男二、183club的王紹偉展示才藝,竟然表演了個無釐頭單輪車還一直強調自己很努力;
潘若迪表演彈玻璃珠子,沈玉琳一直拆臺:你會又怎麼樣,不會又怎麼樣,會這個到底能幹嘛!!!
氣到他原地爆炸。
一系列看上去無釐頭的事,可只要在這個氛圍裡,觀眾看著看著就像身處其中,跟著他們一起無腦「哈哈哈哈哈哈」,一天的煩惱就空了。
他們慢慢成了你如數家珍的遠方朋友。
以至於在《康熙》停播後,還有人忍不住想念:
小甜甜找到男朋友了嗎?kid跟許維恩公開了嗎?祖雄跟外國女朋友咋樣了?小鐘有學新魔術嗎?瑤瑤最近還愛哭嗎?屈中恆膚色還正常嗎?潘若迪和曹西平和好了嗎?沈玉琳有發新RAP嗎?趙哥雙眼皮自然一點了嗎?郭鐵人和楊一展還在賣腐嗎?張克帆還沉迷於打高爾夫嗎?王中平還在種樹嗎?
這條素人微博拉出一大票人懷念,有近5萬轉發。
到這你忍不住要想。
為什麼一檔聽上去吵鬧無比的聊天綜藝比一個慢綜藝給你愉悅感、陪伴感還強烈呢?
這不是很搞笑嗎?
說到底,《中餐廳》口碑的滑鐵盧,是它明明號稱「慢」,卻不敢真的「慢」。
小明童鞋容易爆話題,它就多給他出難題,再多拍點,宣傳海報上多凸顯點,是不是就更容易爆呢?
這季爬完天梯後的小明童鞋被網友心疼稱為「整容式脫妝」
普通討論菜單,也要剪輯上也刻意凸顯矛盾,讓人著急……
可這也必然讓它給觀眾的愉悅感「幹不過」一檔像《康熙》這樣的「快綜藝」,更別說韓版《尹食堂 》了。
就連和自己口碑較好的第二季比,都垮了。
真可惜啊。
想看路痴的舒淇和趙薇一起在法國一再擦肩而過。
想看王俊凱去冰凍區採購蔬菜,從朝氣蓬勃的少年冷到一秒猥瑣。
想看蘇有朋拿薄荷葉當九層塔,蔥當韭菜,開心到原地彈跳時,被舒淇拆穿並無情嘲笑,囧到石化,只能尷尬一笑:剪掉剪掉!
想看王俊凱得空cue蘇有朋一起尬舞,跳起了嬌媚廣場舞……
想看舒淇反套路,配合燒菜濃煙,節目組特意給她搞了個性感大美女的特效。
沒想到她一秒後轉身,翹著腿蹦蹦跳跳跑了——
哦,日常少女才是她的真實屬性。
沒有強衝突,卻捕捉到了大明星在真實生活中的懵圈和有趣,不就很有意思嗎?
當第四季的《中餐廳》鏡頭忍不住只對準黃曉明一個人。
它就心虛地撕開了「敢慢」的幌子,暴露出它想要噱頭,它想要搞事情。
它變得和任何一檔只會製造矛盾、凸顯撕X的尋常綜藝沒差了。
其實。
慢得愉快,本身就很好看啊。
他們真實地在廚房笑到肚子蹲下。
甚至笑到飆淚。
——這就是讓人舒緩的慢,嘉賓在鬆弛狀態下自然流露的驚喜。
嗯,我的嘴角又瘋狂上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