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拋售潮!普通家庭「買房難」如何解?學者建議推出港版「組屋」

2020-12-28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一度沉寂的香港超級豪宅市場又開始活躍了。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9月7日,第三季度數據顯示,共錄得72宗成交價達5000萬港元以上的一手超級豪宅。

相比之下,5000萬港元以下的低價豪宅市場卻頻頻湧現拋售劈價潮。

萊坊執行董事林浩文表示:「低端豪宅目標客戶主要是一些換樓客,但目前經濟不明朗情況下,許多中產家庭換樓意願不高。而能購買5000萬港元以上超級豪宅的大部分都是富豪,他們購買這類物業主要是用於投資或者財富配置。」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朱麗娜

編 輯丨李豔霞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儘管香港疫情仍未逆轉,但一度沉寂的超級豪宅市場又開始活躍了。

香港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顯示,截至9月7日的第三季度數據顯示,共錄得72宗成交價達5000萬港元以上的一手超級豪宅,甚至超越了第二季度的70宗,而逾億港元成交亦有16宗,較上一季度17宗,僅減少1宗。

以傳統超級豪宅區山頂南區為例,今年8月約9宗買賣,成交量環比持平,但成交金額卻高達44億港元,相比7月大幅飆升約5.6倍,其中超過1億港元的成交亦明顯增多。在短短一個月內,該區共錄得約5宗逾億港元的超級豪宅交易,包括香島道40號洋房以2.85億港元成交,深水灣徑8號以1.796億港元成交,以及貝璐道裕熙園洋房的2億港元成交。

二手超級豪宅同樣受市場青睞。數據顯示,超過5000萬港元的二手住宅註冊量,由今年首季的34宗大幅回升至第二季的56宗,而截至9月7日的第三季亦已達到56宗。超過1億港元的超級市場二手交投亦回暖,同期內錄得9宗,與第二季持平。

「香港土地供應緊張問題嚴重,供應短缺,優質豪宅是稀缺商品,『賣一間少一間』,隨著疫情緩和,內地及香港有機會恢復通關,預計受惠國內資金南下,第四季過億港元的豪宅表現將進一步復甦。預計第四季度逾億港元豪宅新盤銷售量有望增至30宗,而逾億元的二手豪宅亦有機會達到15宗,跑贏大市。」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香港房地產顧問服務公司萊坊9月10日發布《亞太區物業價值走勢報告》,追蹤了亞太區22個市場的物業價格走勢,發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上半年亞太區約60%物業價值有所下調。但其中豪宅的抗跌力較強,約60%的豪宅樓價保持穩定或上升。儘管香港面臨經濟衰退、失業率高企,但受惠於購買力仍然存在,香港樓價僅較2019年高位微跌4%。

泓亮諮詢及評估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翹楚坦言:

「高端豪宅一向有市場,市場好的時候,業主放售的比較少,現在市況不太明朗,反而放售增加了,也促成了更多成交案例。」

張翹楚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近年來,香港豪宅市場的目標客戶可謂「涇渭分明」,「一般太平山山頂或者半山的超級豪宅大部分買家都是內地富豪,而東半山、南半山的分層單位則以香港本地買家為主。」

低價豪宅劈價潮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然而,相比之下,5000萬港元以下的低價豪宅市場卻頻頻湧現拋售劈價潮。香港新民黨主席、前保安局主席葉劉淑儀近日在社交媒體發文,她到風景怡人的山頂寶雲道散步,卻見到登山步道出現一個奇景,在沿途的燈柱、欄杆、涼亭上貼滿了售屋廣告,並且全部都是豪宅放盤,大都位於山頂、深灣、淺水灣等傳統豪宅地段,很多廣告甚至列明「急售」「割價」。

據了解,一個位於港島東半山的東山臺的三房單位連兩個車位,售價為1550萬港元,而位於舊山頂道的一個實用面積為625平方英尺的豪宅,業主將售價則由原來的1550萬港元降至1490萬港元。

「這些低價位的豪宅目標客戶主要是一些換樓客,但目前的市況及經濟不明朗的情況下,許多中產家庭換樓的意願不高。相比之下,能購買5000萬港元以上的超級豪宅的大部分都是富豪,他們購買這類物業主要是用於投資或者財富配置,少部分用於自住。」萊坊執行董事林浩文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他指出,超級豪宅成交增多的另一個原因是「部分豪宅業主目前的議價空間較大,大約有10%-15%,因此成交價比較優惠。」

據香港北角區豪宅代理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一個位於北角的柏蔚山實用面積912平方英尺的豪宅單位,買家於2018年以2861.2萬港元一手買入,但近日因無力還貸被銀行接管放售,今年7月以2160萬港元賣出,單價(平方英尺)僅為23710港元,比兩年前買入價格大跌701.2萬港元,跌幅達25%。

該代理表示,上述豪宅的業主曾於兩年前動用超過1億港元在香港掃入多個新盤豪宅單位,但目前已有至少4個單位因無力還貸而被銀行接管,淪為所謂的「銀主盤」。

根據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實用面積1722平方英尺或以上的E類大戶型,租金回報率為1.8%,環比下跌0.1%,創有紀錄以來新低。林浩文透露,目前香港豪宅的整體投資回報率約為2%-2.2%,低於普通住宅的2.2%-2.5%,商業寫字樓的回報率則可達到2.5%-3%。

借鑑新加坡「組屋」模式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過去十餘年,香港私人住宅價格直線飆升,而工資則僅有小幅增長,高昂的樓價讓很多香港市民「望樓興嘆」。近年香港貧富懸殊問題持續惡化,房屋一直被視為民生問題的癥結所在,亦衍生出眾多的社會矛盾和衝突。

調查機構Demographia最新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香港連續10年成為樓價最難負擔城市榜首。

截至去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香港樓價中位數為704萬港元,而家庭收入中位數為33.8萬元。

這意味著,普通香港家庭為實現置業,需要不吃不喝長達20.8年。

同時,由於遲遲未能解決土地供應問題,公營房屋供應嚴重短缺,導致針對中低收入家庭的俗稱「公屋」的廉租房輪候時間不斷延長。

特區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公屋排隊名單有25.97萬宗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

據特區政府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前任主席黃遠輝透露,相關數字滯後數年,有些家庭需要等待近10年才能獲安排滿意的公屋單位。

香港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王於漸認為,要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特區政府應參考新加坡「組屋」模式,推行「港人組屋」計劃是唯一出路,讓大多數香港市民以可負擔的價格購買公營房屋單位,才能實現真正的全民共享。

他指出,推行「港人組屋」計劃的第一步是全面重推優化版「租者置其屋」計劃,公屋居民可以半價購入正在租住的單位,只需支付5%或10%的首期,並減免居屋及租置計劃的出售補價。據推算,「港人組屋」計劃可讓近330萬的公屋及資助出售房屋居民受惠,將香港的整體置業率由現時的不足50%,提升至70%以上。

同樣作為小型高度開放經濟體的新加坡,自1964年開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鼓勵中低收入人士購買政府興建的組屋。目前,新加坡已經形成以政府組屋為主、私人住宅為輔的住房體系。早在2016年,新加坡已有高達82%的國民居住在組屋裡。

王於漸研究房屋政策及提倡租置計劃長達30年之久。他向記者坦言,自1980年代至今,香港私人住宅的價格升幅大於公營房屋,對於大部分香港市民而言,房屋階梯開始出現「斷層」。王於漸認為,重建置業階梯,不應由壓低私營房屋價格入手,因有可能帶來許多經濟後遺症,引發金融風險甚至經濟衰退等。

本期編輯 劉巷

相關焦點

  • 香港豪宅市場冰火兩重天 建議推港版「組屋」破住房困局
    低價豪宅劈價潮然而,相比之下,5000萬港元以下的低價豪宅市場卻頻頻湧現拋售劈價潮。林浩文透露,目前香港豪宅的整體投資回報率約為2%-2.2%,低於普通住宅的2.2%-2.5%,商業寫字樓的回報率則可達到2.5%-3%。借鑑新加坡「組屋」模式過去十餘年,香港私人住宅價格直線飆升,而工資則僅有小幅增長,高昂的樓價讓很多香港市民「望樓興嘆」。
  • 對比新加坡廉價組屋和廣州公租房,我陷入沉思
    你猜這些組屋多少錢一平米?以下是新加坡2018年推出的3802間組屋的價格:組屋不僅價格便宜,政府補貼也多,假設一個月入1千新元的家庭要買一套10萬新元的組屋,扣掉政府的8萬補貼,他只需支付2萬新元就可以買下。新加坡組屋貸款利率很低,每年固定 2.6%,中國公積金貸款利率3.25%,由於貸款金額巨大,國內大部分人買房都是公積金加商貸,商貸 4.9%。
  • 魔幻的2020天津一季度樓市:降價拋售、新房打折、排隊搶房
    北上深杭讓大家見識到什麼叫有錢人,天津等二三線城市則開始湧現「降價、打折、拋售潮」, 2020年第一季度,樓市就是這麼魔幻。這就造成了二手房市場的尷尬現象:降價的人多、房子多、客戶不多…… 而這波降價,也遠遠不是小打小鬧地降個幾萬。 據血拼哥查詢幾家二手房網站所知,近期天津各區域都出現了二手房降價拋售的現象,降價幅度從幾萬到幾十萬的都有,甚至有的高達40%,簡直就是「打骨折」式的降價。
  • 房地產「降價潮」降臨?有樓盤直降4000元,買房人恐「難眠」
    過去20年,許多購房者閉著眼睛買房,都賺得盆滿缽滿!受此影響,全國買房投資熱情非常高,以至於我國40%城鎮居民家庭擁有2套及以上房產。可見,不少家庭都將房產作為家庭主要投資品。
  • 南通這裡新房開盤10個月沒賣完,二手房降價拋售……
    今天,我查詢資料,發現如今南通二手房市場不容樂觀,多個網紅小區都在降價拋售。至於新房,推盤節奏有所放緩,不少樓盤悄咪咪開盤,就怕去化結果慘澹。不得不說,在穩地價、穩房價的預期之下,南通炒房客開始退場,未來市場將告別剛需,迎來真正的自住改善時代。
  • 吳秀波美國豪宅掛牌拋售,降價400萬沒人要,復出難投資又失利
    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網友也沒那麼快失憶,那些曾經的醜聞已經成為他們身上抹不去的汙點,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奮力向上爬,前有範冰冰出席活動,後有吳秀波拋售豪宅。有網友爆料,吳秀波和妻子何震亞位於美國加州聖瑪利諾的豪宅正在降價甩賣
  • 有錢人在悄悄賣房,窮人卻砸鍋賣鐵買房,為何甘願做接盤俠?
    現在市場上,已經很難見到瘋狂買房的人了,隨著住房的嚴重過剩,大家對房子的觀念發生了改變,實際上樓市的情況也出現了轉變,那些幾年前買了房子的富人,都在不斷的拋售房產,比如像中國最大炒房團上市公司,手裡掌握了130萬套住房,價值1.3萬億,在這幾年也在想辦法拋售房子,二手房掛單量超過10萬套的,全國有十幾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西安,杭州,蘇州,重慶等城市。
  • 一邊暴跌50%拋售,另一邊暴漲50%進場,這樓市怎麼了?
    比起美國的降價拋售,韓國則在上演另一齣好戲。7月韓國房產交易量達14.1萬套,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10%,與此同時首爾公寓價格大幅上漲52%,甚至一處預售110套的高層公寓,吸引了37400多人前來預購,競爭比例高達340:1,這是首爾樓盤預售史上的最高紀錄。
  • 手裡有60萬,「咬牙買房」還是「存入銀行」?業內專家給出建議!
    之前習慣於把錢存銀行的人,這些年人民幣購買力貶值速度很快,而這二十年裡,選擇不斷買房的人卻賺得盆滿缽滿,輕鬆實現了財務自由。資料顯示,2000年全國平均房價2000元/平米,到了2020年全國平均房價漲到了1萬元/平米。
  • 東南亞 | 新加坡組屋究竟比香港公屋好在哪裡?
    不知是否「純屬巧合」(紅螞蟻TVB看多了),當地面臨嚴峻住房問題的香港媒體,最近特意飛赴新加坡,採訪了曾任建屋發展局局長、市區重建局局長的新加坡著名城市規劃師劉太格,研究城市規劃的新港兩地學者,還有在本地居住的香港移民,從他們的角度,看看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政策,到底做得有多好。新加坡著名城市規劃師劉太格。(視頻截圖)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2月份三星S11開啟預售,港版三星S10會大幅度降價?
    這個首先來說是不會的,因為雖然新款發布,但是港版手機的價格,其實本來就很低,所以和國行相比還是有價格優勢的,所以小幅度調整有的,但是想要大幅度降價的可能性很小,我們關於這個問題,具體來說說:本身三星的手機其實降價幅度並不算是很大,即便是我們看其實之前的三星
  • 樓市降價潮,來勢兇猛!不可阻擋!
    房地產市場的降價潮說來就來,而且來勢兇猛,不可阻擋。廣州恆大,從2020年的春天,就公開在全國範圍內,打折促銷。85折,8折,75折,7折,十一國慶節黃金周長假的最後兩天,折扣居然打到68折,折扣越來越大。
  • 降價潮如星星之火,連北京都扛不住了
    這波跌幅來勢兇猛,據《中國證券報》報導,有的買家甚至連二手房買房手續還沒辦完,房價就已經跌去了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可見降價速度有多快。 一位購房者本想抄底,沒想到籤完二手房買賣合同後房價一直在下降,「現在已經交了定金,如果毀約要按照合同賠償損失,只能認了」。 北京二手房之所以出現價格下行,和新房降價有很大關係。
  • iPhone11中國大降價:或將引領4G手機價格崩盤!
    iPhone11系列在國內開始大降價了,雖然在某多多上iPhone11系列的百億補貼一直在進行,但其它平臺的價格還是比較穩定的,可目前的情況是iPhone11在多個平臺開啟降價,而且降幅都還不低。在某寧上,iPhone11的降幅達到了1600元,標準版最低4999即可拿下。
  • 2021年對外地人如何在天津買房的建議買房投資拒當韭菜有用的建議
    看到天津的數據,不免讓人感嘆,前些日子的降價新聞或許有些浮誇,但是眼下下行趨勢依然明顯。說實話,我都沒有去過天嘉湖,除了自己偷懶之外,根據之前的數據來看,還是不建議購買,預算不多就買市區老破小,要不然再提高點預算買鹹水沽,我對客戶買房的範圍就是,津南最遠不要超過鹹水沽。第一為了後期能夠自主,其次不想讓房子砸在手裡。
  • 開發商降價25%,購房能省幾十萬,可以買房了嗎?
    所以開發商不得不選擇降價銷售來吸引購房者,例如某知名房企就主動降價了25%,,算下來相當於打七五折出售房子,其他開發商也多多少少有所優惠。按照現在如今的房價計算,開發商的這一舉動起碼替購房者省了幾十萬,那麼在這明顯利好的環境下,2020年購房者到底該不該買房呢?
  • 90%的人買房其實都不知道如何砍價!
    我是星叔,全國資深房產投資專家,你相見恨晚的買房軍師,目前已為5000人提供買房最佳解決方案。星叔不像其他自媒體,遮遮掩掩的讓你摸不清頭腦!星叔屬於實戰派只說對你最有用的操作和建議以下來自「星叔房談」微信公眾號粉絲提問精選提問:星叔好,感謝你前段時間的耐心解答,冷靜算了下感覺現在買的話壓力很大,我覺得還是得從長計議,先緩一段時間再看看,可以嗎?
  • 從「限跌令」到「鼓勵降價」,釋放了什麼信號?還要買房嗎?
    在這種背景下,有售樓部降價賣房,就會遭遇老業主來售樓部「搗亂」,情況嚴重的時候,售樓部還會被相關部門「限制房價下跌」,不允許降價賣房。因為房價下跌,不僅會影響當地的房市穩定,還會對土地出讓價格產生影響,最終可能影響到當地財政收入以及經濟發展。所以,過去很多地方都會用「限跌令」來防止房價下跌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