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講為人處世的道理,提到和人相處要避免三種過失——沒有輪到自己說時,就先說了,這是急躁;該自己說了卻不說,這是錯失良機;不看別人臉色便輕率開口說話,這叫睜眼瞎。
—這是動聽學院的第178篇文章—
說到最近大火的綜藝,那一定是這檔每周只要一更新,就能憑藉各種話題霸屏熱搜的綜藝——《演員請就位2》啦。
話題度拉得這麼滿的國產綜藝,即使你沒看過,也一定刷到過一些撕X精彩片段。在圍觀老戲骨、新生代演員同場飆戲的同時,不少人表示「被導演們的點評爽到了」。
明明是一檔演員的競技類綜藝節目,導演們對演員犀利的點評,還有彼此間明裡暗裡的唇槍舌戰、在線battle竟然成了網友爭先恐後啃的瓜。不得不說,會說話的魅力真的很大!
01
「相敬儒賓」大battle
最近最火的CP是誰?絕對是郭敬明和李誠儒兩位老師。
在《演員請就位2》中,兩位「相愛相殺」,據理力爭、激昂舌戰的精彩程度一點都不亞於臺上演員的表演。
時隔一年,果然不負眾望,再次上演了一場「針鋒相對」——
由於郭敬明將為數不多的「S」卡、發給了毫無演戲經驗且首次競演表現可以稱得上「很爛」的唱跳藝人何昶希,引起了在座多數人的吃驚與不滿。
於是,李誠儒開懟郭敬明:「我不喜歡翻手為雨覆手為雲的各種作法」。
郭敬明想打斷他解釋,被一句「小小的年紀你要懂得尊重人」給噎了回去,場上氣氛瞬間降至冰點,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尷尬。
隨後,李誠儒又以一句「一會兒說選擇他,不是和他合作,一會兒說選擇他,是為了和他合作。」實力打臉郭敬明。
他認為郭敬明把卡隨便發是「隨性而來」、對於其他的39位演員不夠公平公正!可以說,火藥味相當濃了。
最佳辯手郭敬明
作為《演員請就位》自開播以來最修羅場的一次點評,無論是郭敬明對演員表演的點評,還是和李誠儒的爭辯,其實都能讓人感覺到他是個內心力求自洽的導演。
他有自成一體的導演邏輯,分散在他對角色的判斷,對演員的要求,以及對於劇本的把控。也許對郭敬明而言,「最佳辯手」是他在這檔節目被貼上的流量標籤,但「非常敢說」這件事也是很多人做不到的,是一種難得的本事。
02
「文化人吵架」教科書級演示
前三期著重看完李誠儒和郭敬明的辯論之後,第四期迎來了陳凱歌導演和李誠儒老師的對戰。節目播出後#陳凱歌擠兌李誠儒#成功登上熱搜。
點評《無極》表演片段時,李誠儒直接表明沒看過《無極》原片,自極高水準的《霸王別姬》之後,再沒看過陳凱歌的片子,並且說到現在很多電影形式大於內容。(這話聽著可夠委婉的哈~
李誠儒還向陳凱歌邀約梨園題材的電影,凱歌導演抓住這一點就開始回懟:梨園世家的子弟相對比較保守。「西皮二黃一響、胡琴一拉,兩眼一閉、搖頭晃腦,戲就來了。」
還說李誠儒是個閒情逸緻的人,平時還去逗蛐蛐,是個生活和沉浸在過去時代的,感受時代夕陽的老藝人。誇他有藝術方面的造詣,不是凡人。
你品!你細品!!!原來文化人之間的過招都是這樣,戰場上不見硝煙卻戰火不斷……
連趙薇和郭敬明都在臺上表示求凱歌導演別擠兌,如果自己被擠兌,得早點走。
臺下倪虹潔感嘆:天哪,他好會懟呀!黃奕也說要去學一學演講。凱歌導演這個口才和思維,確實令人佩服。沒想到參加個綜藝節目不僅能學到演技,還能練就口才,值了!
講戲到位陳凱歌
當然,除了懟人,陳凱歌導演講戲、分析才是一絕——不講重話,但偏偏他講的每句話又一針見血,往往一小段點評說完,專業功底立見高下;不講理論不講空話,就是純粹務實的分析技巧。
在點評孫千和張海宇表演的《我是路人甲》片段時,可謂分析得非常到位,讓兩位演員聽完就露出了醍醐灌頂的表情。
03
語言風格大不相同
當然,節目中的另外兩位導演也都各自有著鮮明的個人魅力。聽他們點評,會有一種比看演員表演還精彩的感覺。
「犀利仁師」爾冬陞
作為這一季全新加入的導演,看起來慈眉善目的爾冬陞在點評演員演技的時候真可謂是「猴犀利啊」!
他在節目中又是吐槽張大大的演戲像「小偷」,又是批評「小鮮肉」偶像包袱重,還敢暗諷楊志剛是靠哥哥的「關係戶」……犀利敢說的風格成為節目的一大看點,熱搜也上個不停。
引得馬蘇在後臺尷尬一笑:「導演好厲害。」一旁的郭敬明直接把耳朵捂住了。
犀利歸犀利,爾冬陞也有屬於他身為過來人的寬厚。面對生存處境並不樂觀的演員,也能在言語間盡顯春風般溫暖。
對曹駿的鼓勵更是讓人感動。曹駿雖然市場評級排在最後,但是給爾冬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爾導主動問了曹駿的微信。
後來在一個採訪中,曹駿透露爾冬陞在微信上給他鼓勵,告訴他要主動出擊。並且給他說很多角色都很適合他。
「反矯達人」趙薇
作為四位導演裡唯一一位女性導演,趙薇不像其他三位導演那樣,喜歡唇槍舌劍,她很善於用女性的思維去看問題。
都說趙薇很溫柔,很懂得給演員臺階下,她不會像郭敬明那樣得理不饒人,也不會像爾冬陞那樣一針見血,更不會像陳凱歌那樣笑裡藏刀。
大多數時候,趙薇都像是一個調解員,看到演員被批評得無地自容時,她適時地給予肯定。雖然大多數時候通情達理,但是遇到矯情的人,她也會變成一個尖銳的人。
李溪芮和孟子義表演《小時代》片段,李溪芮兩次忘記臺詞,在表演的時候卡殼了,表演結束回到舞臺,她嘴巴就沒停過,一直道歉說自己毀了郭敬明老師的作品,導演還沒開始點評,她一個人就自導自演了一出大戲。
趙薇終於看不下去了,一針見血地指出:「我覺得你們的戲演得沒有不好,反而是從臺下走出來這段戲,演得不夠好,真的很矯情,大可不必」!
一直以高情商的形象出現,擅長打圓場、說好話、幫助調節氣氛的趙薇被網友封為「反矯達人」,果然人狠話不多,夠真實!
儘管四位導演風格不同、各有千秋,但都向大家充分展示出了語言的多面性,或真實或委婉,或犀利或溫柔……無論你支持誰的觀點,我相信你一定領略到了說話的藝術,也明白了言語之間哪些雷區不能踩,什麼說法顯情商。
說話就像做人,說話的藝術,就是另一種做人的藝術。開口說話,看似簡單,實則不容易,會說不會說大不一樣。
在這屆《演員請就位》中,語言的藝術可以說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了。這場「好好說話」的現場教學,不用交學費就能學,還能學到不同風格的語言表達。
看個綜藝就能把學會說話這件大事給搞定,你學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