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道長說10年能出一個狀元,但不一定出一個真正道士,太難了

2020-12-23 騰訊網

有一位老道長曾經說過10年,有可能會出一個狀元,但是不一定能出一個真正的道士,這太難了。因為,道教文化當中的一些繁瑣龐雜的功課,是每一個道士都需要學習的,否則就不可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道士。所以,這正是修持道教非常難的地方。

比方說:一名真正的道士,儀軌中唱、舞等環節都要學。而且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你的聲音都要保持一個幽雅、和諧、響亮,法師踩著音律的節奏,踏罡步鬥。古人云,音律與天地運行的節律相通。於是,這悠揚的經樂制勝,也變成了通天的要素之一。

說起道教文化,小編馬上想起道教聞名的齋醮法會,儀式上我們常常見到3位法師場外行法祈福。他們口念咒,手掐訣,腳踩步罡。步罡,也叫「踏罡步鬥」,意指踏著天罡星,步入北鬥星宿裡,象徵著進入九重天,給天上諸神送達奏章,並可防禦鬼神外物的侵擾。步罡,又稱「禹步」。據說,是當年大禹走路的樣子。

據傳說,當年大禹腳踏「禹步」,可以降妖伏魔,治理水患。史料記載,諸葛亮火燒赤壁時,「借」來的東風,就是先踏罡步鬥,擺下八卦陣,才請來眾神仙幫忙而得。因此,道教界一直認為,這禹步就是中國舞蹈發展的一個源頭,更是奠定了中國最早的原始信仰。

所以,道教法會上行法的這些大法師,他們踩著音樂節奏和旋律,走著特定路線的步伐,其實這就是一種舞蹈形式。至於這些大法師,嘴裡高唱的曲調當中,竟然帶有不少的唱詞,而這些個唱詞又都非常的文學化。

道樂歷史悠久,著名的唐代歌舞集大成之作《霓裳羽衣舞》,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嚮往神仙,要進入天宮仙境而請道士創作的樂曲。

中國道教音樂,實際上是一個集音樂、戲曲、小調、舞蹈、文學於一體,再加上舞美、美術等文化元素,互相和諧地融合為一體。所以,道樂突出一個綜合藝術的表現形式。

道樂,跟我們國家音樂的發展歷程中,實際上是一個互動關係。比如說:道教音樂有過去宮廷音樂元素,包括一些莊嚴、宏大的雅樂。而同時,道樂又有包含很多的民間元素。比如說:在江蘇一帶舉行的法事,我們會聽到一些民間戲曲小調。所以,道士們認為道樂豐富了我們國樂的繁榮。

但是,道樂在各個廟觀之間,又存在著一些不通,特別是地區之間的不通。所以,這也造成道士們在一起做大法事的時候,就會面臨一個南腔北調,兼容困難的問題。古時候,道樂由道眾一代接一代的口傳心授,被保存下來。並在各種法事活動中得到實踐和發展。

另外,在道教齋醮科儀中的儀式音樂,目前普遍流行的道樂,就屬道教的全真派道觀音樂,這也是中國道教內部廣為流傳的一種道樂。因為,該音樂相對形式更為一致,就是我們理解的普通話。全真教的道樂,又被稱為《全真正韻》,其中包括一套韻,叫「十方韻」。

「十方」,就是指比較大的叢林,「十方韻」也存在一點點差別,比如說:北京道觀的道樂,有著北京的味道。而陝西道觀的道樂,則有陝西的韻味。

而位於南方一帶的正一派,它的道教音樂則地域色彩就更加濃厚。因為,南方各地的方言種類繁多,也特別的複雜。因此,為了適應當地民俗的要求,道教音樂就融入一些地方民間戲曲小調,這樣更能引起當地人的共鳴。由此可見,道教是在隨方設教,歷劫度人。

另外,道教信眾在齋醮科儀時,會寫下奏章祝文。這些文章是用硃砂筆,寫在青色的青藤紙上,又被稱為「青詞」。因為,道教崇尚青色,道士身上穿著道服都是青色,所以,道教覺得青色代表了「生」。東嶽就是青色,代表東嶽祈三清之意。另外,天是青蒼之色,俗稱青天。

我們知道,很多著名的唐宋的一些文人學者,都寫過青詞。據說,蘇東坡就是寫青詞的一個高手。而且,當時能夠給皇家寫青詞,也是一種社會地位和文學地位的體現。所以,現在道教保存下來的大量齋醮的詞章,應該說都具有非常高的文學價值。

清朝大文學家,龔自珍的一首《己亥雜詩》,早已出現在學生的教科書裡,「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而鮮為人知的是,龔自珍在詩後的小註裡說明,這詩文是為了祭拜玉帝和風神、雷神。於是,這也便成了歷史上,最有名氣的一首青詞了。

如今,很多西方學者,比如說:大漢學家施博爾曾經說過,道教是最人性的一個宗教,也是最注重人的一個宗教。因為,道教注重人跟神的一種溝通,而這種溝通又是互動,人神之間可謂是天人合一。

存想,是道教裡修煉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這種溝通的過程,就是道教裡修持、修煉一種形式。而「齋」本身就是一個修持修煉的過程,所以,存想是一個修煉的過程。

我們存想要成神,成神之後要變身,變身就是把自身的神,變成可以出竅的神,再升天。所以,道教的修煉就是這樣一環扣一環,道眾要有一定的內功。因此,真正一個好的道教高功大法師,他既在外場是一個行法大師,而在內他也是一個修煉的大師。

轉載亦是功德,歡迎大家關注分享

相關焦點

  • 真正厲害的道士應該是什麼模樣的?
    你覺得真正厲害的道士是什麼樣子的?一說起這個話題,我們就感覺最厲害的道士應該是得道飛升、仙風道骨的模樣,但是坦白講,這樣的道士離我們的生活太過於遙遠,說起來難免感覺太虛了,我們常講:「盛世不見道,亂世道下山」其實就是在亂世時,道士總會下山,用自己的所學去救濟百姓,所以我認為最厲害的道士應該是這種的。
  • 師徒5人找道士算命,道士說:你們都會大富大貴,兩個人能當宰相
    呂蒙正堪稱北宋一代傳奇,他是宋朝歷史上第一位狀元出身的宰相,先後歷仕太宗、真宗兩朝,三入相府,可謂一時風光無限。雖然這位狀元郎日後得意,富貴至極,不過其早年生活卻頗為坎坷。史書上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師徒5個人結伴找當地的著名道士王道士算命。不料王道士外出,結果一位和尚出來招待他們。師徒5人感到十分奇怪,一個和尚怎麼跟著道士?只見和尚說:「自己喜歡看相算命,跟著王道士學習看相已經三十多年了。」
  • 講講嶗山道士的故事,老道士講述真正的修行高人故事
    前幾天在徐州呆了幾天,和老朋友們痛痛快快喝了幾場酒,原打算回蘇州了,結果小河說蘇州一直在下大暴雨,我們院子的池塘水滿了,一池紅魚亂跑,他正忙著用漁網捉魚呢。
  • 道士下山,亂世修行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2015年上映,由王寶強 、郭富城 、張震 、林志玲 、範偉主演的動作電影《道士下山》。大隱隱於市,高手在民間。想要參破真諦看透紅塵,就要往紅塵中去。一個與世隔絕的小道士下山以後會遇到些什麼事呢?閒話少續,我們一起來看電影吧。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百姓的物資匱乏,道觀裡也不例外,人多糧少。道觀裡的老道長讓徒弟們比武,以比武結果來決定去留。
  • 太原朱莉亞音樂學校牛校長怎樣培養出一個又一個「音樂狀元」?
    每一個好的老師都是一個「心理學家」, 每一個好的老師都必須具備足夠的耐心和甘於奉獻的情操。  二、才子惜才,每一位千裡馬都逃不過這位「伯樂」的眼睛  慧眼識珠,伯樂相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學音樂,天賦很重要,狀元學員更是如此!其實,有很多孩子都具備十足的音樂天賦,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天賦極好的孩子卻不願意或者沒勇氣學習音樂。
  • 民間故事:經過道士指點,盲童點燈,竟然在夜裡看到了自己的父親
    張員外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雖說有萬貫家財,但是始終沒有一個子嗣,這可是令得張員外愁眉不展。這偌大的家業,一直沒有個繼承人,這在任何時候來說,都是一個大事。不過幸好,在當年,這張員外娶的一方小妾,總算是給他開枝散葉,生下了一個兒子。
  • 又一個十字韌帶撕裂,剛打出來就大傷,這狀元太難了!
    對於富爾茨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作為2017屆的狀元秀,富爾茨生涯前兩年過得非常差勁,因為遭遇了神經源性胸廓出口症候群,他一共只打了34場比賽,場均只能拿到5.9分2.6助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富爾茨的天賦都不如他的「怪病」受關注,人們說他是水貨,76人也將他交易到了魔術。
  • 科舉史上最牛的一門三狀元,出了兩位宰相一位將軍,父親也是進士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科舉在明清時期發展完備,每三年舉行一次,全國士人各展其才,進行比試,如果能高中狀元,那簡直是整個家族乃至整個家鄉的榮耀,畢竟中國歷史上的狀元總人數也才500餘人,很多偏遠地方可能數百年都出不了一位狀元。
  • 道士送蔣介石8字言,且字字應驗,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
    道士送蔣介石8字言,且字字應驗,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 他,也算是一位人物,參加過抗日戰爭,但是由於其內心躁動,置國家安危於不顧,所以這個人在社會上也是褒貶不一,他就是蔣介石。
  • 360行,行行出狀元
    360行,行行出狀元 作者:鵝鵝鵝地詠鵝 360行,行行出真知,也因此出狀元。 要寫好這篇文章,非得拿自己來說問題才能夠以理服人的,因我對於文學寫作深有體會,也就只能談我寫作方面的事了。
  • 一個動作!失明後的泰州狀元神奇培育出三個院士孫子!
    點點聽到有個說法,說是這李氏的遺傳基因本就不同凡響!因為三兄弟的祖爺爺李承霖是1840年,道光皇帝欽點的狀元!狀元!!狀元!!狀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點點我文章的標題說了,是這個狀元晚年失明以後的一個動作,神奇地培育出三個院士的子孫,那麼,是什麼動作? 原來,李承霖一直對家風要求很嚴,失明後,他聽到周圍有子孫的動靜,就會把子孫喊道跟前,摸一摸他們的衣服,每次摸完,狀元都會滿意一笑。為啥?
  • 神農架深處住著一位600多歲的老道長!
    李敖驚問:「這是不是就是武俠小說裡說的絕世武功?」 連李敖這樣以史學見長,博聞強記的學者也有此一問,可見武俠小說實在是誤人不淺。也暴露出坐而論道的專家,和追求實證的科學家之差別。在道家的內丹修行術裡,有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三個階段。打通任督二脈,屬於練精化氣的初級階段,也叫小周天,道家稱此為「百日築基功」。打通了任督二脈,只是打通了氣機運行的軌道。
  • 嘟嘟傳奇:為什麼道士要培養出七級的骷髏寶寶
    嘟嘟傳奇是我從上大學就開始玩的一款網路遊戲,那時候和同宿舍的同學一起玩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畢竟遊戲實在太好玩但升級太難,所以只能熬夜打怪追趕等級。因為對升級早已沒了熱情所以我的角色等級並不是很高,玩了一個多月也就三十多級而已。不過因為玩的是從前沒有玩過的道士所以對這個職業的興趣還是很濃厚的,尤其現在每天上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我的骷髏寶寶升級。雖然道士這個職業的論攻擊不如法師、論防禦不如戰士但他擁有的輔助能力卻是這兩個職業都沒有的,再加上道士還能召喚出骷髏和神獸協助自己作戰就更厲害了。
  • 他曾是我國高考狀元,被媒體冠上高分低能的帽子,10年後遭打臉
    他曾是我國高考狀元,被媒體冠上高分低能的帽子,10年後遭打臉高考是鯉魚躍龍門的絕佳時刻,細數往年無數優秀的高考狀元「縱身一躍」便進入了中國最頂尖的知名高校。這些狀元未來的選擇牽動著人們的注意,優秀的人才們也許會為國效力,也許會走出國門。
  • 油麻菜:北京機場,長途飛行後,張至順老道長依舊精神抖擻
    2011年尾,北京機場。三個多小時的長途飛行之後,百歲高齡的張至順道長依舊精神抖擻。同行的小慧師兄說:「師父想著幾個心願快了,精神好得很!」據說他在準備登機前,安檢人員很擔心老人家這把年紀還能坐飛機嗎?解說師父認認真真地說:「能!怎麼不能,要不我蹦幾下給你們看?」
  • 白素貞能出雷峰塔,並非兒子中狀元,她「上面」有人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娛樂冷知識就是白素貞出雷峰塔的故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素貞能夠出雷峰塔好像就是拖了她兒子許仕林的福,因為許士林是文曲星下凡,他高中狀元之後,白素貞也從囚禁她的雷峰塔裡脫身許士林是文曲星這不假,早在白素貞被壓雷峰塔下時,法海就說:「二十年後文曲星中狀元之日,就是你出塔之時」,後來,許士林真的中了狀元,白素貞也就真的出來了,可她能夠出雷峰塔並非全靠兒子,關鍵也是她上面有人的緣故。
  • 男子拿銅錢劍去鑑寶,說是一位老道士送的,專家看後:不要收藏了
    常常會出現在捉妖驅魔的影視劇中,在這個時候就會有一位道士手中拿著一把劍在做法,我們大家在看到這樣場景的時候,都會感到特別的奇怪,難道世界上真的會有妖魔鬼怪的存在嗎?這位道士真的能夠捉住這些妖魔鬼怪嗎?隨著時間的不斷增長,我們也從一個無知的小孩子變成了一位成年人,也知道了現如今是一個科學的時代,在許多影視劇中,一些劇情大部分都是誇張的,只是為了去將故事情節給調動罷了。
  • 一個道士告訴你
    張天來道士特別會算命,不論什麼事情收費都是別人的10倍,就連找墓穴別人需要300塊,他3000塊,最可氣的是有一個孩子被鬼上身了,居然問那窮苦人家要2萬塊錢,獅子大開口,簡直毫無人性。……最後還是我們的老村長走到雪地裡,把他抱起來放在自己家裡養了幾天,而這時山上的道士出來找到了村長,跟村長說把這個孩子給收養了,於是這次之後,大家再也沒有見過這個嬰兒。自此在老道士的撫養下,這個嬰兒也長得非常的好,因為道士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張天師這一脈,這個老道士也是不例外的,他給這個嬰兒取名,張天來,意思就是上天送他來人間歷練的。
  • 耳中住著一個小妖怪
    老人們都說,清河縣風水不好,五百年了,就出了這麼一個秀才,誰曾想,還瘋了!「怎麼瘋的?」有人好奇問。「嗨!還不是讀書給讀的!」住在秀才隔壁的王大牛最近可是茶樓的常客,秀才瘋了的消息,最早便是從他口中傳出來的。「讀書還能把人給讀瘋?」
  • 《道士下山》:第五代導演正在集體謝幕,一個時代的翻篇!
    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成為華語影壇至今無法超越的巔峰之作。然而2005年的《無極》讓他從神壇上跌落,網上更是掀起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調侃。作為一個滿身「情懷」的大導演,這只能說是一次「國際商業大片」的嘗試,不可否認的是在自己不太熟悉的魔幻題材領域,陳凱歌這次嘗試是以失敗而告終的。隨後的十年陳凱歌幾乎陷入了沉寂,無論是《梅蘭芳》、《趙氏孤兒》還是《搜索》也都乏善可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