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養成綜藝《心動的信號3》剛開播2集,就衝上了熱播榜前三名,僅次於德雲社。對於素人為主的綜藝來說,這成績算可圈可點了。
《心動的信號》為啥這麼受歡迎?
我想其一,因為情感是人們永恆的話題,每個人都能從別人的感情中看到自己的戀愛軌跡;
第二,戀愛最能引起人的八卦心理,別說我們了,節目上的明星嘉賓都對幾位男女的戀愛走向充滿了興趣!
節目的設定是3男3女一起住進「心動小屋」,一邊讓他們自由發展,一邊由明星觀察員去預測未來幾個人的情感走向。
而我們作為吃瓜群眾,節目中能學到經驗太多啦:戀愛關係是如何發展和推進的?怎麼表現會讓別人反感?如何溝通才會更受歡迎?戀愛問題背後,更能折射出對人性和現實的思考。
這不,節目第一期,就發生一件「怪事」!
才相處了1天時間,到了互選「心動對象」的時候,三位男士不約而同的把「表白簡訊」發送給了同一個女生:姚沐希!
男生1號,在日記寫著:內心有那麼一瞬間,希望後面的人不要來了;
男生2號,做飯的時候,居然主動餵她吃東西以博好感;
男生3號,年紀稍長,卻對她深情表白:花有再開時,人有再少年。
一天時間,讓三個男人同時心動,這女孩未免也太厲害了吧!
可要說美貌,她並不是最漂亮的,妝容很淡,單眼皮,身材只能說過得去。
然而你再仔細觀察,會發現她身上其實暗藏了一些「殺手鐧」,今天我們就聊聊,會讓男人一眼心動的女人,都有哪些共同的特質:
姚沐希是典型的「乖乖女」,雖然顏值不算驚豔,但笑起來很溫柔很甜,眼睛不大卻有點周冬雨的範兒。
她的打扮沒有很誇張,卻看出來用了心思,溫柔的奶白色連衣裙,微卷的頭髮,珍珠項鍊和淡淡的妝,看上去清純可人。
無論實際感情經驗如何,她的臉上好像寫著「我沒什麼心機和套路」「我感情經驗不是很豐富」的樣子,光這一點,就會讓男人和她相處起來覺得很放鬆,不會過於防備。
而且,男人實際上都有「英雄夢」,這樣簡單清純的「小白兔女孩」,非常容易激發男人的保護欲。
收到三封「情書」自然也不奇怪啦。
而第二個出場的女生鍾佩妍就在這方面明顯「吃了點虧」。
女強人人設的她,一出場就是露背吊帶裙,開著紅色跑車,開口就有點社會範兒,渾身散發著強大的氣場,仿佛一直在告訴別人:
我是見過世面的,是靠自己也能照顧好自己的女人,我不care你們怎麼看。
這樣強勢厲害的女孩子,當然到哪裡都不會混的太差,也非常有自己的個性,但是放到傳統婚戀市場,或者這樣的戀愛節目中,就明顯很吃虧。
因為大部分男人,會覺得自己很難hold得住這樣的女孩,很難在她面前有存在感,所以還是放棄算了吧。
這裡並不是說我們要一味的「裝清純」,而是無論你混的多厲害,都可以保留住自己內心的「小女孩」,偶爾流露出更柔軟的一面,自己在戀愛市場就會有更多的選擇。
我經常看到身邊三四十歲的姐姐,對生活充滿熱情,勇於嘗試,臉上都是發光的狀態;
也看到許多20出頭的小姑娘,每天兩點一線,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一臉喪喪的狀態。
「年輕」有時候並不是年齡所賦予的特權,而是你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狀態!
就像姚沐希會去畫一些很可愛的菜譜,男嘉賓薛逸星看了之後心都要化了。
這才寫了那句:「花有再開時,人有再少年」
感覺遇到她,就沒有什麼陰沉的氛圍,連帶著自己整個人都變年輕了,這樣的女孩誰不喜歡呢?
姚沐希當然本身就有年輕的資本,但就像最近剛結束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我們看到藍盈瑩、張含韻、李斯丹妮、孟佳等等,這些30+的姐姐們,各個都依然青春活力,哪怕52歲的伊能靜,在舞臺上依然沒有一點「老媽子」的感覺。
年輕,更多是一種價值觀,是一種整個人的狀態,一個狀態年輕的30+小姐姐,和一個很喪的失去生活熱情的20+妹妹,你會更喜歡誰?
姑娘們,千萬不要用年齡給自己設限,你要保持住你的好奇心,勇敢嘗試所有你想做的事情。
其實節目中的三個女孩本身都非常優秀,女生2號鍾佩妍,自信活潑又開朗,大大咧咧的性格也很可愛,卻更容易和男人處成兄弟。
比如做飯的時候,鍾佩妍會自動跳出來指揮,詢問誰會做,誰不會做,然後分配好大家需要幹的事,這樣的「領導型」人格也很難得,但是不夠強大的男人確實不敢靠近,靠近也只敢做「兄弟」啦。
女生3號鄭琴心其實長得特別好看,卻總給人一種怯怯的敏感和有點自卑的感覺。
比如發送表白簡訊的時候,她和鍾佩妍都沒有收到男生的信息,她會有點喪氣的說:
「又對自己重新認知了」。
簡單的一句話,其實透露著自己自信心的匱乏。
這只是個小遊戲,取樣只有三個男生,而且這才是第一天,完全不能代表你是否足夠優秀。
然而這樣的性格,會讓她和別人相處時,不自覺的流露出一絲「抱怨」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會讓別人覺得氣壓有點低,從而不是很舒服。
姚沐希其實也沒特別做什麼,只是凡事不怎麼往心裡去,見誰都笑眯眯,溫溫柔柔的,為人處世也落落大方,相處時會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沒有壓力的那種「舒服」感,有時候比顏值、身材其實更令人心動和難忘。
【寫在最後】
遇到一個愛的人不容易,遇到一個「相處舒服」的人,更難!
無論是交朋友,還是尋找戀愛對象,許多人口中的三觀合,性格匹配,其實無非是「相處舒服」四個字而已。
其實《心動的信號》也不是隨便選的素人,大多都是海歸背景,家室,顏值樣樣在線。可即便如此,三期下來,也沒幾對真正成功的。
可見和這些外在的「硬體」比起來,「軟實力」才是我們當代人更應該修煉的。
而且只有「軟實力」,是我們後天可以通過自己去提升的,它對每一個人都同樣公平。
它可以是我們與人交往的分寸和尺度,可以是我們在職場的應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是我們戀愛時的情商和共情能力。
無論你想要生活和工作更加順遂,還是想要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先讓我們自己變成那個讓別人「如沐春風」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