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則報導,稱深圳一男子在惠東平海水庫遊泳時,力竭被迫上岸後,無法求救,被困「孤島」10天,上演了一出現實版「荒野求生」。
看後當然十分驚奇,惠東平海我們還是很熟悉的啊,哪裡有這樣的一個困得住人10天的地方?
立即打開地圖,越看越覺得不可思議。
報導稱,近日,惠東平海出現了一名現代「魯濱遜」,上演了一場現代魯濱遜漂流記,而主人公就是從深圳「遠航」到平海的朱先生。
據了解主人公朱先生是浙江人,在深圳工作,7月9日,朱先生來到惠東平海旅遊,本想好好享受平海鎮的小鎮風光,沒想到卻發生了意外。
據了解,朱先生在平海水庫遊玩時,看到周邊的人從高高的岸邊一縱而躍跳進深水裡,很是刺激,他便也來體驗一番。
遊興正酣,素有冒險精神的他還萌生了「橫渡水庫、打個來回」的衝動,隨後便獨自往對岸遊去……怎奈中途逐漸體力透支,無法遊回來,只好就近著陸。
上岸後,本想著沿岸邊往回走,卻沒想到水庫岸非常陡峭,灌木叢生,無路可走。只好一步一步地往山間走去。
走著走著,不料在上山途中迷失了方向,而山裡荒無人煙,朱先生的吶喊求救也沒能得到回應,而他的手機、錢包、衣服等物品因為遊泳均沒帶在身上,故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無法進行求救。
就這樣,朱先生獨自走失且被完全困於山中,開始了他的「荒野求生」。
被困期間,朱先生餓了便採摘山中野果、溪中魚蝦充飢,渴了便取山中泉水止渴,他只能用這樣的方法讓自己活下去。
因為沒有衣服鞋子的防護,到了晚上他還要防範山中的各種野生動物的出沒。
他就這樣在山上生活了10天。
7月19日,傳來了生的希望。
有人在水庫遊泳時聽到了朱先生的求救聲,發現山中有人被困,於是報警求救。
消防部門以及藍天救援隊從19日下午開始在山中搜索,直到20日凌晨1時許才找到了朱先生。
被救時,朱先生已經餓得精疲力竭,被困期間已數度暈倒。當朱先生被送達醫院的時候,他眼角塌陷,全身皮膚多處劃痕及表皮破損。
來到醫院那一刻,既恐慌又焦慮的他終於鬆了一口氣,感慨道:終於可以回家了。
所幸朱先生除了「營養風險」(即營養不良)以外並無大礙,入院第二天便出院回家休養了。
惠東縣第二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徐亞蒙介紹,能有這種情況,對於被困10天且沒有正常飲食的人來說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徐亞蒙表示,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天需要的營養物質包括葡萄糖、脂肪、蛋白質以及電解質和水分。當人不吃東西的時候,就無法提供前述營養物質。人體在沒有糖分攝入的情況下,要靠身體內的脂肪以及蛋白質提供能量,把自己體內的脂肪進行燃燒或者把蛋白質進行燃燒,當作熱量提供。但是光喝水的情況下能夠保證水分,但並不能夠保證電解質的攝入,時間長了以後病人會出現惡液質,重度的消耗,電解質紊亂,最終導致死亡。
我之所以覺得不可思議,主要是這事太離奇了。
離奇得讓我不敢相信有這樣的怪事。但現在卻確實是發生了。
首先,平海水庫應該是媒體採訪的疏漏。因為沒有平海水庫這樣一個地名。
誰都知道,稔平半島缺水,在那裡只有靠幾個水庫存水以解決生活用水難題。
在平海周圍,有三個大一點的水庫:東坑水庫、磜內水庫、牛牧坑水庫,其中東坑水庫距離平海鎮區最近,而其它兩個水庫在盛夏時節均剩水不多,所以應該是東坑水庫。
其次,地圖上可以量到,從東坑水庫大壩到朱先生可能上岸的對岸山邊,也就二三百米遠。即使從對岸沿山邊走回到大壩,也不過1000多米。
也就是說,除非那十天都沒有人到水庫遊泳,也沒有人到水庫大壩出現,否則,叫喊還是應該有人聽到的。
第三,報導中沒寫朱先生是多大年齡,但畢竟是在深圳工作的人,應該是有一定知識、見識的成年人,他應該知道自己來的地方肯定是大壩方向。這根本不需要野外求生知識,靠常識即可。
而且,在平海背後那樣的山上,山不高(最高峰也不過100多米),林不茂,更不會特別險峻,他怎會迷失方向呢?再怎樣也知道沿著水庫邊走就總會走回到大壩方向的啊。他總不可能只想著往高處走吧?
第四,平海的山上,都是矮樹荒草,基本上沒有野果之類食物,山間也沒有泉水,所以朱先生只能靠到水庫邊喝水。所以靠野果充飢堅持10天,太不可思議了。
真希望朱先生能解釋這樣的奇蹟是怎樣發生的。
第五,一個大活人失蹤10天,難道他的同事及家人(哦,如果他沒成家,又不是深圳本地人,則家人或許可以忽略,畢竟老家父母也不知道他失蹤)不會報警?就算是朱先生一個人到平海來遊玩,10天不見人,手機應該放在岸邊了,響也無人接聽,所以他的同事及朋友總會覺得奇怪,也會報警的啊。那就只有一個可能,朱先生平時從來沒有同事或朋友找他。
第六,他脫在岸上的衣物、手機、錢包、行李之類,要麼被人撿走了,要麼還留在原地沒有人發現。救援人員或其它報警之人應該先找到它們才是。
總之,讀完這個報導,有這麼多不可思議的疑問,卻沒得到解釋,太可惜了。
朱先生能出來解讀一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