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女子圖鑑》的主角配角群眾演員們,每時每刻都在對著屏幕這一端的你說出內心大實話,無一例外。關於人間真知和生活選擇的金句在這部每片10分鐘的劇集裡高密度出現, 字字戳到都市女郎心裡的痛處, 勵志又蒼涼, 蒼涼又勵志。
今天首次就這部劇集發表評論, 請大家多多關照, 我想先說說《東京女子圖鑑》的男人們。因為把婚戀作為人生最重要議題之一的女生, 只有更好得理解對方, 才能懂得求仁得仁, 亦復何怨的道理。
《東京女子圖鑑》的男人們在和女主綾交往的時候,不管家庭背景如何,收入情況怎樣,也無論是把綾定位成女朋友,普通朋友,人妻還是情人小三,都明人不做暗事。他們溫和、有禮, 但在婚戀市場上與女人之間互相估值的現實嚴酷性,卻不會減少半分。也許, 這就是女性意識到自己正在創造同等社會價值的資本主義時代的終極未來: 大家各自認清社會現實和自身局限,各取所需 ,豐儉由人。
"我也有想做的事,
但我也希望我的老婆一樣有夢想跟目標。
能幫助她實現夢想, 就是我的夢想與目標。"
佐佐木真人, 39歲, 女主綾在下定結婚生子的鐵血決心後積極相親覓得的老公。供職於AMAZON, 年薪900萬日元, 家裡排行老二, 父母是退休國中教師, 和大兒子一起住(意味著她不會有照顧公婆的煩惱)。
佐佐木先生長得醜但是身材瘦高, 雖然年薪"只"比拋棄她的富二代帥男友隆之多出100萬日元, 好在願意「支持老婆的夢想」。一路自己打拼的職業女性綾, 在30+的歲數能找到這樣的結婚對, 要"欣慰"地對自己說上一句:
"對, 根本沒有什麼白馬王子。"
但佐佐木先生真正期待的, 卻是極具"妻性"的女人(被字幕組翻譯為"家庭性")。這也是東方社會千百年來男性對女性的終極期(定)待(位), 結婚時間越長, 這種期待就流露的越多;
√ 綾加完班回到家, 看到的是洗手池裡成堆的碗碟,茶几上七歪八倒的紙杯零食可樂罐,洗衣籃裡成堆的髒衣服, 以及沙發上一個橫躺著玩兒手機的男人
√ 綾在家拿烤箱做了頓牛排晚餐,老公說:這樣真好, 回家就有飯吃。哎, 李碧華都說: 一個女人要有多少愛, 才敢甘願站在廚房裡把那堆碗洗乾淨。
佐佐木先生, 說好的"能幫助她實現夢想就是我的夢想"呢? 你忘記了你老婆是一名行業一線公司領導著十人團隊的金領職業女性了麼? 原來, 這只是大齡相親男佐佐木當初從工具書上學到的套路罷了:
兩人分局的婚姻冷靜期, 佐佐木迅速被急於保住工作的女下屬用"妻性"收服喜當爹。
「您的紐扣掉了。好可憐哦, 你太太都沒注意到嗎? 」 然後, 孤男寡女回家縫扣子; 然後, "就順其自然地做了" (佐佐木對綾承認出軌時的原話)
一句"你太太沒把你照顧好"的暗示就能被撩撥的男人, 說真的, 就配找一個妻性十足的女人吧。佐佐木後來娶了這個懷了他孩子的女人, 也常在社交網絡曬娃, 不過新太太的身影, 從來沒在照片裡出現過。下圖二的畫面很有意思, 本來比綾高了近兩頭的前夫, 懇求離婚時在她面前卻顯得如此矮小。
"我是不婚主義。因為所謂的結婚只是形式而已啊,
不是用那種東西來保障, 而是(用)互相需要的心情
來維持的關係, 才比較好吧。"
隆之, 女主綾在二十幾歲花樣年華時交往過的貨真價實高富帥。喏, 上圖你們都看到啦: "我的男朋友, 是畢業於一流大學,年收入800萬的商社精英", 除此之外, 他還家世好, 人帥氣, 有品又溫柔。
那真是一段春風得意馬蹄疾的美好時光, 綾靠自己的努力和野心,當上了品牌經理。在事業和戀情方面全面超出比她進入公司還早的女同事們:
"每天過得忙碌又充實,能努力工作,努力享樂,才稱得上是惠比壽的女人。完全不輸給一直熱衷聯誼,工作擺第二順位的女人啊。"
隆之對綾說他是不婚主義者, 也不算欺騙, 確切地講他的意思是: "愛情的維繫應該靠彼此需要的心情"。而他沒說完的後半句, 應該是: "至於是否婚姻, 那要看它能否為我提供愛情/性之外的價值"。
所以這不是為了晉升麻利地甩掉綾, 娶了門當戶對的白富美麼?
邏輯非常自洽啊, 在太太這個位置上, 綾這樣的女生能夠為他創造"賢惠的照顧者"價值太小且極易被替代, 因為想嫁入他這個富二代之家的女人滿倉滿谷。
當隆之第一次直言不諱地告訴綾他是"不婚主義者"時, 她認為在大都會出生長大的男友對婚姻抱有先進理念並積極向它靠攏: "我和隆之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和健介(觀念保守的男同事)講不通的邏輯,我們之間卻都能明白「。
呵呵。"人得在年輕得時候就接觸上等的東西,
品味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
原來綾已經長大了啊, 要幸福哦。"
他第一次帶綾出去吃飯送的那雙Manolo Blahnik, 黑色尖頭側翼鏤空設計,不張揚但又富含性的魅惑。這, 是有品中年富男對婚外情人的標準和期待。
和服店老闆的經濟實力、交往手腕、閱歷品味,都比之前的那位年輕富二代男友更勝。在男女之情上也是 一貫的富人消費思維, 那種"喝茶要用在最佳時間採摘的茶葉」 的自律和取之有道。
他和綾交往的樂趣在於可以居高臨下一手塑造一個年輕美好的女人的三觀(這裡有沒有想起高曉松老師對自己第二位太太的評論?)。而綾的樂趣也不言而喻: 世界上能帶我坐旋轉木馬的男人多, 還是能帶我看世間繁華的男人多呢?
一旦被調教的女孩從他這裡拿了安樂卻又想要得到世俗的結婚/生育, 大叔也能做到平靜地理解和瀟灑地放手:
"原來綾已經長大了啊, 要幸福哦。"
對方主動離開自己, 還能當場給出真誠從容祝福的人, 哪裡都不多見,天知道中國包養別人的暴發戶在相同情景下準忘不了在別人的自尊心上狠蹋幾腳, 即便他們同銀座的殷實男老闆一樣, 舊情人走了新情人並不會斷。
這種雲淡風輕地毫不留戀, 是多少商場和人生上的殺伐決斷血洗出來的, 而擁有這種姿態的中年富女現在也越來越多了, 也是一種美好。
"但是成為米其林後就不好進去了。"
直樹是女主綾來到東京後交往的第一個男友,兩人恰巧還是老鄉。他是個普通小職員,也會是一輩子的小職員。
在一起的那段日子, 綾認為自己是幸福的:
"是真的讓我感到深深的幸福。但是, 這就有問題了,畢竟,如果是這種幸福,秋田縣到處都是。費功夫來到東京, 就這樣就夠了嗎?「
直樹的性格讓人很舒服, 但是給不了綾當時想要的生活,確切的說是她當時期望男友這個角色所擁有的"條件": 名校畢業、家世優渥、高薪職業、時髦逼格高。就好像他們倆當時同住的"三軒茶屋(簡稱三茶)"區域, 是綾從小地方來到東京打拼的第一個落腳點, 也註定是過渡。
"謝謝你,三軒茶屋,來東京的這段過渡期,能在三軒茶屋開始新生活真的很幸運。但它過於平民化的地方,搞得我漸漸感覺不大舒服,我要想辦法趕上東京女人的腳步"。
劇集伊始二十幾歲的直樹, 在自己熟悉的街道小吃攤給姑娘買章魚燒, 在那時姑娘的眼裡, 親切又瀟灑。劇集結尾處年過四十的直樹, 拿著瓶啤酒坐在街邊犯困, 直到兩個女兒走來拉他一起在夕陽下回家。
暖男無疑, 但在綾這樣的女性眼裡, 只有通過時光濾鏡去看他, 才是暖的。
"男人會選擇一無所有的女人,
沒有自己的夢想, 也沒有理想,
只是天真爛漫地支持他的理想的女人。"
涼是女主綾在認識富二代男友的那個聯誼會上結識的, 和她一樣沒有背景全靠自己在大都市打拼。也是全劇唯一一個沒有和她發生浪漫關係的男人。
也許因為是赤手空拳打天下的野心家, 涼工作能力出色, 自戀指數爆棚, 對女人和感情態度粗糲無風度, 完全比不上綾交往過的任何一位溫柔周到。但往往這種人那無比討厭的毒舌裡吐出的毒汁, 才是解救你我與懵懂的濟世良藥:
"嘴上說的是什麼愛情, 其實(愛情對你們女人來說)就是開著進口車帶你們去箱根旅行, (就是那些) 請你們人均吃5萬高級套餐的男人。必須要能買到必須預約才能買到的超大鑽戒吧。什麼誠意啊,愛情啊,看不到實物跟沒有一樣吧。"
涼這號人, 不適合指望靠男人獲得優渥生活條件的女生, 因為他會毫不猶豫地對她們惡言相向用之即棄, 也不適合有自己理想的職場女性, 因為他太自我, 會要求她們"天真爛漫地支持他自己的理想就好"。
說真的, 這個角色(在他逃離東京商業世界投身NGO事業之前)看起來倒最接近當下中國社會中的男性呢。
好了《東京女子圖鑑》劇評的第一彈, 就寫到這裡。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你也可能對博主的下列劇評也感興趣, 手指輕觸下面藍色的題目即可跳轉閱讀 :
→ 是不是他必須扮演施與者的角色, 我才能心安理得地小鳥依人?
→ 輕熟女的貓糧、鮮肉、和魂獸
→ 那麼兇,那麼嗲,然而父親沉默如謎
也歡迎來微博圍觀博主胡說胡有理的日常, ID是@顧硬硬。
【版權聲明】本文系顧映映原創稿件,非商業用途載:請標註出處並保留公眾號"顧硬硬」(bigbigstyle)信息及作者署名。否則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 文章所有圖片, 全部來自網絡, 並不做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