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秋拍如箭在弦,各位玩家藏家們準備好大顯身手了嗎?我們一直說,日本大拍最有特色的一點就是「生貨」滿滿,那麼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場,來自關西美術家推出的日本本土名家金工出品,它們不僅地道純正,而且也都是名副其實的熠熠生輝,金光閃閃!
分享拍品前,不妨和大家看看關西美術本季秋拍預展盛況,來瞧瞧,有你們熟悉的面孔嘛? ↓
相信大家已經看出第一張正中間那位最熱情的老人了,他就是香港傳奇藏家張宗憲老先生。見到這樣的畫面誰不心生敬仰?90後大藏家啊,還在親臨現場,親自上手寶貝,說什麼學海無邊,藝旅無涯,這不就是活生生的好榜樣嘛?
而再從如上預展現場的人氣大家也能看出,正值5周年的關西美術本季秋拍,也是大動作頻出,下面,我們謹擷取其中之一,也是行方頗具特色的專場——茶香道具,來品品其中的甘甜滋味。
要說本場次的亮點拍品都大有來頭,其中就有被譽為「京都金銀器第一人」— 石黑光南造純金玉霰湯沸,有工藝名家石川家族作純金香爐,有宗道作透雕花紋獅鈕蓋香爐等等純金製作出品,件件光芒萬丈;除此之外更是不乏其他名家巨匠精品,比如真鍋靜良造南鐐口打出湯沸,鐵包銀霰打銀瓶,龜文堂造獸口鐵瓶等名壺;更有高貴華麗的蒔繪精品,其金銀色澤迷人,且做工細膩十足。
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日本金工製作,體驗什麼才叫真正的土壕金,壕得奢靡還優雅、壕得實用也高貴。
Lot 2187
初代石黑光南造純金玉霰湯沸
H17.7 cm 重量752g
備註:「光南」,「純金」 款
RMB: 185,400-216,300
在這有必要介紹下一代金工大師石黑光南,他在傳承了江戶時代金銀器製作技法的同時,更推陳出新,製作出難度超高的 「玉霰」與「敲打」系列作品,被譽為「京都金銀器第一人」。
石黑光南的壺一般壺身均勻的滿布霰打紋飾,凸凹有秩,漸變有序。壺身造型飽滿敦厚,鶴流設計,特別的藤把編有很高的辨識度,鏤空七寶鈕,壺內置響片,鏤空雕竹梅紋包裹提手,整壺高潔素雅,煮水泡茶,給人靜怡之感,更顯氣質高貴,品位不凡。
而要了解和欣賞日本這門金工製造之美,其中就要弄懂一個詞:「霰」,所謂「霰」,本為低溫時降下的一種白色不透明、近似球形或圓錐形,較雪更為密實的「雪珠」或稱「軟雹」。
如何製作呢?就是將一塊銀板或金板,使用鐵錘配合凹釘、凸釘,一錘一錘地敲打出規則狀突起,觀看石黑先生製作的銀壺或茶倉,外觀經常可見它們細緻如雪珠般嚴整排列,彷佛如來垂目合十,結跏趺坐蓮花之上,千錘百鍊所成就的「玉霰」令人動容。
一般而論,一把壺上「霰」的數量少則三千、多則高達七千粒,包含五至六種大小變化,而一個銀壺至少要經過數萬次的錘打才能成形,令人難以想像。
而這些雪珠一旦落定,由縱、橫、斜各種角度觀看,不能有一絲凌亂,鍛敲過程就如同打「動中禪」一般,製作者須全神貫注,心平氣和,保持著無雜念的禪心配合身體律動的節奏,耐心捶打上萬次,下錘力道也要恰到好處,這其間只要一錘敲打錯誤整器就會功虧一簣。
因技法不同,作品又可分為線條系列、龜紋系列、錘紋系列和龍鳳系列等。而這種驚豔世人的玉霰與敲打技法,就是由石黑光南家族所獨創!
曾有人問石黑先生:金工的意義是什麼?大師答:「就是從無到有,堅持不懈的成就感吧。」而這種堅定不移,絕非常人能及。因為我們說,金銀既是佛家七珍之首,也是淬鍊人心的絕佳利器,面對眼前團團金光,如果心生邪念,是敲不出美的藝術品的。只有抱持澄明禪心,才有可能創造出光彩永恆的工藝精品,而許多人喜歡持有這樣一把金工名品,喜的是那份光彩奪目,也更是敬畏背後那份澄澈冰心吧。下面不妨再欣賞一粒:
Lot 2206
石黑光南系純金玉霰湯沸
重量504g H14.6cm
備註:「純金」款
RMB: 123,600-154,500
Lot 2194
石川光一作純金霰打香爐
重量522g H9.2cm
備註:「光一作」,「純金」款
RMB: 123,600-154,500
石川是以製作皇太子成婚的紀念品、大相撲的金杯等金工技術而聞名與日本。石川光一作為第三代長子出生於東京淺草,一邊守護著從江戶時代開始的傳統工藝,一邊挑戰製作反映時代的新作品。因個人的獨特風格,昭和六十三年獲得東京都知事賞受賞和【內閣總理大臣賞】的榮譽。
Lot 2198
光南純金霰銚子
重量565g H14.3cm
RMB: 154,500-185,400
Lot 2210
純金雕雲龍紋香爐
D9.5 cm H7.9 cm
銀重量32g 金重量283g
備註:「純金」,「純銀」,「紫藤」款
RMB: 92,700-111,200
Lot 2265
宗道作純金透雕花紋獅鈕蓋香爐
重量379g D8.7cm H12.0cm
備註:「純金德力宗道作」款
RMB: 123,600-154,500
此件香爐純金打造,造型豐潤飽滿,下呈三乳足,爐蓋獅鈕造型搶眼,獅尾金光燦燦猶如火焰從天,蓋身周圈一透雕花紋裝飾,花瓣紋路清晰,雕工精細,靜中有動,相宜得章。純金製作奢華高貴實為難得之精品。
Lot 2273
純金制釈迦如來
重量650g H16.0cm
備註:「喜雲作」,「純金」款 ,共箱
RMB: 154,500-185,400
除開以上光鮮迷人的金壺外,關西美術茶道專場釋出的日本鐵壺,也以它深沉而古樸之風,俘獲了很多藏友的心。下面我們以鐵壺名家龜文堂為例,一窺日本鐵壺那份渾厚而質樸之美。
Lot 2190
龜文堂 造獸口鐵瓶
H18.2cm
備註:「日本龜文」,
「家住日本琵琶湖之東」 款
RMB: 123,600-154,500
龜文堂設立於今日日本近江市能登川町附近,創始年代沒有詳細史料可以佐證,大約在龍文堂二代安之助於天保十二年(1841)去世幾年後,自龍文堂獨立出來創立。
始祖波多野正平在11歲時成為京都龍文堂四方安平的弟子,學習鑄造技術,尤其是學習較高級別的蠟鑄法(脫蠟鑄造法),因而正統的龜文堂作品幾乎都是蠟鑄法製作。龜文堂手工雕琢的蠟模紋理細膩生動,工藝極其精湛,每一件作品都屬獨一無二,在當時被視為鐵壺製作頂峰。
遺憾的是,盛極一時的龜文堂自初代創立,傳承至第3代時兩個繼承人都死於戰亂,致使後繼無人。戰後儘管由一位東京青年才俊繼承,成為龜文堂的第4代傳承人,但在第4代逝世之後,龜文堂因無人繼承而滅跡。
龜文堂系的主流作品,除名釜師自成一格的壺風外,就是以山水、鳥、蟲、獸、舟、橋、花、草、木為題材的波千鳥系列鐵壺為人所熟知。此系列作品在壺身上塑造了一幅生動的湖面飛鳥圖,壺身兩側分別為朝夕之景,以金銀銼出飛鳥、明月之型,造型生動,主題明快而突出。壺把手及壺鈕上也往往以金銀飾以飛鳥之形,或回首或振翅,與壺身之景交相呼應,使作品倍增藝術性及生活氣息。
縱觀龜文堂的鐵壺作品,極具美感,每一個壺身的圖案都仿若在記載和述說一個個歷史長河中所發生的故事,或神奇、或美妙、或沉重、或平淡……湖光春色、小橋流水、獨釣漁翁、仙山閣榭、梅蘭竹菊、歲寒三友等等,每每將藏壺列隊賞之,如參觀一個浮雕式中國山水花鳥畫展。
在造型上,龜文堂系作品無論是自成一格釜師壺,還是波千鳥系列,鐵壺的提梁一律都是採用了龜文堂特殊發明的「S」形可拆卸式的提梁。這種「S」形提梁在出門論茶道的時候,可將壺提梁拆下並可作為置壺的坐架,既便於攜帶又具有其功能,還不佔地方,被用者廣泛認同。
此外,壺身環付普遍採用了螭龍造型,既別致精巧,又富有情趣和內涵。「S」形提梁與螭龍環付的經典搭配成為分辨龜文堂作品的最顯著標識。
總而言之,日本老鐵壺的鑄造方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老鐵壺當時採用的是一種脫臘技術,每件鐵壺鑄好後,必須敲碎模具,才可取出。而且以前的老鐵壺為純手工製作,所以製造出來的壺絕對不會出現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它具有外形上的全球唯一性,是百年難得的珍貴古董,亦是一件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兼具的日用器皿。本次關西美術秋拍,也釋出了多見鐵壺精品,喜歡的朋友不妨一起來細品咂。
Lot 2195
真鍋靜良造南鐐口打出湯沸
重量518g H21.3cm
RMB: 49,400-74,200
Lot 2221
金壽堂金銀鑲嵌鐵瓶
H18.8cm
備註:「金壽堂」款
RMB: 37,100-49,400
Lot 2223
宗光制銅包銀湯沸
H21.2cm
備註:「宗光」,「純銀」款
RMB: 92,700-123,600
此海浪紋銅包銀壺上部為合金銅打造,包覆在細槌目的銀壺上,作者巧妙地運用雪白的銀色來表現翻騰的海浪,而深沉的銅質配以金質月形鈕美輪美奐,是為茶席中的點睛之物。作者山田宗光為金工巨擘山田宗美之父,除擅長通過異材質相互結合,打造另一種融合之美,其作品較之其子宗美更為稀有,在兩次以「鐵打出-山田宗美的的世界展」為名的展覽。
最後還有福利播報:本季日本秋拍,為助大家海外參拍省薪也省心,易拍全球也三措並舉,為大家安排得明明白白!
舉措一:全程免收代派服務費 實實在在的優惠,助您拍寶隨心也盡興;
舉措二:開啟跨海直播 高清無延時展現一線拍場動態,讓您隨時感受拍場氛圍和現場出價競價實況;
舉措三:專業線下代拍 只需撥打熱線400-111-8258,告知我們您心水的寶貝,我們的拍賣專屬管家,為您解決包括競拍、運輸、清關等等在內的所有境外拍賣服務。
有需要參拍的朋友們,如下為我們日本秋拍行程圖,敬請留意,也預祝大家在這場東瀛奪寶大戰中,收穫至寶,也收穫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