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知乎君分享的第1230篇小事。
題圖:《流浪貓鮑勃》
那些先斬後奏養貓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知乎君有話說:
關於此類故事,大家最想看的肯定是「真香」結局。
但知乎君看過太多曲折的故事,故事的最後很多貓/狗被退回寵物店、送到收容所已經算好結局,更多的是被拋棄、被迫流浪直到死亡。
所以作為一個鏟屎官,知乎君決定要給大家分享一些不那麼美好的故事,藉此也奉勸想要先斬後奏的準鏟屎官,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無論一起生活的是父母還是伴侶,如果你不能確定你即將帶回家的寵物會被所有人接受,請不要打這個賭。
知友:汪小白
我的貓差點被我爸媽扔了。
想養貓的請注意,一定和父母溝通好。不然不好收場。
很多人都在說,父母養貓以後會變真香。但是這要分人。
我父母控制欲強,我媽迷信。
那年過年,我沒帶貓回去,放在工作地方的房子裡。過完年,他們來我家,看見家裡挺亂的,到處有貓的毛。然後就吵著要把貓扔了或者送走。談了好久都不妥協,最後說,你今天不把貓處理掉,我們就回老家去。
我當時很為難,但是沒辦法,貓我肯定是要養的,最後他們就摔門走了。
臨走了還說,要偷偷來我家,把我的貓扔了。
我第二天就換了 C 級鎖芯,花了三百多大洋。
現在關係緩和了很多,但是他們還是不喜歡我的貓,說我給貓花錢太多了。
實際上,我家貓也就正常的養,無非就是貓糧貓砂,還有少量的零食而已。現在每次過節,我都帶貓回老家,他們也說不上喜歡或者不喜歡,但是讓我把貓關在陽臺上養。每次他們來看我,我都要提前把貓關在陽臺,他們回去了又再放出來。
他們就覺得貓是個牲口,吃飯就行。
但對我來說,貓是我的朋友,夥伴。
所以,養寵物這件事一定要和家裡說清楚。我自己在外工作,父母都要管,還不用說很多還在讀書或者和父母住在一起的。
不同年代的人,對待寵物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不同的父母也是不一樣的。很多所謂先斬後奏養貓的人,真香都是倖存者偏差,不要拿著父母關係或者貓貓的生命作為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