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攝影師巖合光昭 (Mituaki Iwago) 是著名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他出生於日本東京,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經濟學系,其父親巖合德光也是野生動物攝影師。在19歲時,他作為父親的助手一同前往加拉巴哥群島,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後,便決定成為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與此同時,他拍攝貓咪的功力也是備受認同,並且在 1979 年憑著作品《海からの手紙》(來自海洋的信) 獲得第五屆木村伊兵衛賞。
日本野生動物攝影師 巖合光昭( Mituaki Iwago)
他喜歡使用器材Leica R6.2,R9等,各類老鏡在他手中常能發揮出與眾不同的魅力。如400/6.8;500/6.3;180/3.4,甚至於28/2.8,是其野外攝影的主力鏡頭(拍獅子)。動物在他的鏡頭裡不但保有極自然的狀態,而且表現出其他野生動物攝影作品中所不具備的」生活情趣」與」生存尊嚴」。
另外,他也是《美國國家地理》的攝影師之一,並且其作品曾兩度成為該雜誌封面,據說是日本的第一人,而且也甚少日本攝影師能有此成就。下圖左邊是1986年5月號,而右邊則是1994年12月,同樣是非常出色的作品!
1980年獲得木村伊兵衛攝影大獎
1985年獲得日本攝影協會年度大獎/講談社出版文化獎
巖合光昭先生的攝影心得在拍攝野生動物時在拍攝野生動物時,我嚴守不幹擾它們正常生活和環境的準則。這是拍到動物最自然狀態的前提,也是一個動物愛好者的基本原則。不過,由於我拍攝一個題材,往往要花費大量時間,不少動物最後已經相當熟悉並適應我了。就像我曾經長期拍攝的這家獵豹母子,它們最後已經相當熟悉我的存在了。一天,小獵豹還跑過來,把前腿搭在我的膝蓋上,讓我非常感動。
動物攝影現場拍攝的時候,一旦拿起相機,你會被嚴格地確定成作為一種動物的「人」。你應該規避由於缺乏相關動物知識而可能導致的危險,但也不能純粹的依靠動物分類、種屬等科學知識,或是一些流傳已久的傳說,因為這些往往只不過是人類對動物的單向理解。我們應該從「作為一種動物的人」的角度,來通過動物照片了解動物和大自然。
巖合光昭認為,沒有好照片和壞照片之分,只有「我認為好的照片」和「我認為不好的照片」。
拍攝孩子時
拍攝孩子時,我們知道要保持相機和孩子的眼睛在一個水平線上,才能拍攝到自然的表情。拍攝野生動物也一樣,我儘量讓自己的相機和動物保持同一水平線。很多在非洲拍攝動物的攝影師習慣於站在吉普車上,這就形成了俯視的視角,難以真實還原動物的真實生活狀態。
動物與人一樣充滿了豐富的情感,我在拍攝時總是力爭去體驗它們的情感,並爭取與之相通。例如,經常是看著象,心裡在想:「你的牙齒很漂亮,你的身體很健壯」。有了情感的體驗,我就能更好地抓住拍攝的瞬間。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們就會很清楚地了解被攝體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在拍攝時,我們就要多關注那個關鍵點,從而找到最完美的畫面。例如那張犀牛的照片,在逆光的剪影下,它的輪廓非常漂亮,而仔細觀察後,半空中那塊掉落的犀牛糞更會讓人忍俊不禁。這也是我的另一個觀點,拍攝到設想好的畫面固然好,但如果能抓到出乎意料的驚人一瞬,是攝影師的最大享受。
我最喜歡光和帶雨水的烏雲同時出現的感覺,烏雲本身是非常的厚的,帶上雨水的烏雲更厚,光打上去之後,畫面反差很大。我經常去捕捉這種瞬間,就是下雨之前的瞬間。英國BBC的同行知道我的喜好,所以一看到光和雲出現的時候,就說那是「Iwago’s Colour」(巖合的色彩)。
前方多圖預警
(這麼多萌萌的滾滾啊~~~~小編要把持不住了)
編輯:鄭姍姍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