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平時經常讀一些品牌故事,總有一些會讓人記憶深刻的。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個酒店品牌,在了解他的品牌故事的時候,第一段就讓我忍不住笑出了聲。
1971年的英國倫敦,兩名客居於此、長發蓬鬆的美國青年——Isaac Tigrett和Peter Morton嘴饞家鄉的美式漢堡卻苦於無處可尋。兩名小夥的解決方案?他們一拍腦門,租下了原先為一家勞斯萊斯經銷店的場所,開了一家美式餐廳,決定自己做。這兩名搖滾青年給自己的這家餐廳起了個有趣的名字:Hard Rock(硬搖滾)。這家餐廳也就成為硬石的起點——Hard Rock Cafe London(倫敦硬石餐廳)。
Hard Rock硬石的兩位創始人Isaac和Peter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注意到,這兩個青年人是因為「嘴饞」,才開了這個餐廳,從而開啟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品牌——hard rock(硬石)。小編覺得能把2個美國人逼得非得自己開餐廳的地方恐怕這世界上除了英國也難找第二個了,看來這次創業成功的功勞要記在英國的黑暗料理頭上。
雖然房東開始並不看好這兩個小夥紙的創業計劃,僅僅和他們籤約了6個月房租合同,但是並不妨礙這個餐廳一開就火了。看來,對於一貫缺乏美食的英國來說美式漢堡都可以是米其林3星美食啊。
開業僅僅兩年,披頭四樂隊前成員保羅·麥卡特尼組建的Paul McCartney and Wings(保羅·麥卡特尼和羽翼樂隊)選擇於1973年在倫敦的 Hard Rock Cafe 舉行他們英國巡演的第一場預熱演出。這也是 Hard Rock 硬石歷史上所舉辦的第一場live音樂演出,從此拉開了硬石的演出之路。
如今,遍布全球各地的硬石餐廳、酒店與演出場所每年會舉辦多達15000場以上的現場音樂活動。
到硬石打卡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人想要帶走點紀念品。從吉他撥片,到衣帽服飾,都是搖滾愛好者的心頭好。就連天后日日也與硬石發布了聯名款的T恤。
其實從1990年起,Hard Rock硬石就開始聯名各路音樂名流,如埃裡克·克萊普頓、邦喬維、林戈·斯塔爾等,發展出了34個籤名系列的T-shirts。由此產生的上百萬銷售所得,被捐贈給了世界各地的公益慈善組織。除了獨特的紀念品之外,硬石還有一處區別於其他餐廳和酒店的地方——收藏。當你步入世界上任何一個Hard Rock硬石場所,給你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會是那些滿牆掛著的memorabilia(音樂珍藏紀念品)。
這是硬石提供給顧客的招牌音樂體驗,讓你在用餐和休憩之餘,能夠沉浸在音樂博物館式的氛圍當中。
硬石的吉他之牆
關於硬石收藏之路的開啟也頗為傳奇,簡單的說是因為一起「佔座」。
1979年,倫敦硬石餐廳的老主顧——英國吉他之神埃裡克·克萊普頓詢問店主之一Isaac,能否把他的紅色Fender Lead II吉他掛在他最常坐的吧檯位置的牆上,這樣就可以把該座位標記成他自己的「專屬座位」。Isaac欣然同意。
一周後,另一個吉他包裹不請自來,伴隨包裹而來的還有一張字條,上面寫著: 「Mine's as good as his! Love, Pete.」(「我的吉他不比他的差!皮特敬上。」)原來,這個寄來吉他的皮特不是別人,正是the Who(誰人樂隊)的吉他手——皮特·湯森德。
於是,兩位吉他大神之間的這段風趣小插曲便拉開了Hard Rock硬石音樂紀念品珍藏的序幕。
隨著硬石的聲名鵲起,越來越多的曾經被各位音樂人使用過的物品被硬石收藏。如今,硬石珍藏的音樂紀念品已超過80000件。
包含麥可·傑克遜在經典MV《Beat It》當中所穿的紅夾克,約翰·列儂與小野洋子夫婦的"War Is Over !"反戰明信片,以及吉他之神吉米·亨德裡克斯的Flying V吉他等重要藏品。
另一方面,美國唱作女王Carole King,在到訪過倫敦硬石餐廳之後,於1977年創作了一首讓人心情愉悅的《Hard Rock Cafe》,向知名音樂人常聚的主題餐廳致敬。
歌詞中的一句:「After a hard day's work I guarantee, there just isn't anywhere better to be.」(「我保證,在一天辛苦工作後,沒有比硬石餐廳更好的消遣去處。」)是對硬石餐廳品質體驗的肯定。
更絕的是,歌曲開頭一句:「Downtown anywhere USA, You can find yourself a Hard Rock Cafe.」(「在美國任何城市市中心,你都能找到硬石餐廳。」)在數年後成真,要知道歌曲創作時,硬石餐廳並沒有在英國之外開出分店。
直到1982年,在成立11年後,Hard Rock終於回到了兩位創始人的故鄉——美國。於洛杉磯開設了Hard Rock Cafe Los Angeles,從此它開始風靡世界!紐約、東京、香港、雪梨、巴黎、杜拜……
上圖紐約硬石餐廳排隊的顧客都在街口拐彎了
如今,Hard Rock在全球68個國家和地區,共開設有200多家餐廳(Cafe)、酒店(Hotel)和現場演出(Live Venue)等場所。它的粉絲帶著自己的音樂情節在全球尋找hard rock,每到一個國家旅行,都要去當地的Hard Rock Cafe搜集印有當地LOGO的T恤。
俗話說演而優則唱。餐廳做的好了就得發展旅館生意了(酒店大王萬豪起步階段是開啤酒屋的),尤其是硬石這種讓人high到半夜的餐廳不配張床讓消費者大晚上回家可不是待客之道。除了好吃的Burger和音樂,硬石還要有好睡的臥床。
不同於W酒店「的夜店風」和英迪格酒店的「鄰裡文化」,硬石酒店的骨子裡更多的是以搖滾音樂為代表的元素。所以自1995年第一家硬石酒店在拉斯維加斯開業,每個酒店門口放把大吉他便成了硬石酒店的傳統。硬石的狂熱粉曾說:路邊看到 Hard Rock 的大吉他標誌,在街上都能燃起來!
如果你也對 Rock N Roll 感興趣,想要去一家可以吃著漢堡唱著歌的硬石酒店體驗一下,那在亞洲範圍內就有8家不同的硬石路線可以供你選擇。
亞洲第一家硬石酒店——峇里島硬石,這裡擁有峇里島最大的自由形態泳池。非常適合要泡酒店的親子家庭。
坐落於新加坡環球影城邊上的聖淘沙硬石酒店也非常受親子歡迎,因為這家酒店就在環球影城旁邊。
而新加坡環球影城傍晚出來想要回新加坡城的輕軌排隊絕對是史詩級災難。沒有一小時別想上車,小編當初是走跨海大橋走回新加坡的,但是到了新加坡城這邊打車排隊的人也巨多。如果你計劃帶娃去環球影城遊玩,請儘量選擇住在影城旁邊。
對於想要去馬爾地夫度假的年輕情侶來說,馬代硬石酒店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對於一座今年剛剛開業的度假村,距離馬累僅僅15分鐘船程,房費也僅從2000元每晚起跳,非常適合手頭並不闊綽的年輕人。
對於喜歡狂歡的人來說,芭提雅的硬石酒店就不可錯過了。每年宋幹節的主題就是音樂節,而作為音樂主題酒店,硬石該有多火大家不用去都猜得出。
還有三家硬石酒店分別位於馬來西亞和印度
印度果阿硬石酒店
馬來西亞檳城硬石酒店
馬來西亞迪沙魯海岸硬石酒店
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已經開業的硬石酒店位於深圳觀瀾湖度假區,遠離深圳喧囂。作為一線城市人民周末避世的好去處,每到周末這裡就會賓客盈門。
特別是那些想要揮桿的球友,更是不願錯過到觀瀾湖高爾夫體驗一下高爾夫世界盃主辦場地的機會。
限於篇幅,想要了解這8家亞洲硬石酒店的更詳細資料,還請掃碼關注 硬石HardRock 公眾號。
看了這麼多關於硬石的介紹,你們心中對於硬石的預期價位是多少?1000多?猜高了,根據小編自己的查詢結果,除了新加坡和馬爾地夫的硬石酒店之外,其餘幾家亞洲的硬石酒店在非旺季價格均不破千。不信的話,點擊閱讀原文你自己去查查。
let's r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