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的愛意會融化暴戾和不安
-from 花好-
在感情中,分手這個詞總是蒙上一種「毒藥」的滋味,即使曾經再親密的彼此,說到了分手這件事上,也會談「分」色變。
有的情侶分手是互相沉默著,又彼此默契著好聚好散;有的情侶把分手變成了一場互相廝殺的討伐現場;也有的情侶會哀求哭訴,以為這樣就可以讓感情重塑。
但這些統統不是最可怕的分手。
張小嫻曾說:「最悲哀的分手,不是雙方轟轟烈烈吵一場,不是大打出手,不是移情別戀,也不是大家不能結合,最悲哀的分手是無聲無息的分手。」
是的,對於一段感情而言,最可怕不是告別,而是一場「不告而別」。
隔著屏幕的「不告而別」
在愛的時候好好愛,是對感情最負責任的表現,同樣地,在一段感情破裂的時候,好好說一聲再見,也是對感情最珍惜的體現。
可即便如此,給昔日愛人一份正式的道別,也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尤其對於這個在「小屏幕」裡看世界的今天,每個人的通訊成本相當簡單,以至於很多情侶之間的遺憾,都是因為隔著屏幕,隨意地說散就散。
其實,很多情侶之間的矛盾並不是很難解決。
也許一個眼神就能融化,一個表情就能心軟,卻因為隔著冷冰冰的屏幕,讓彼此之間的誤會不能當面說清,而鬧到最後不歡而散。
《奇葩說》中曾經有一期辯題就是「該不該當面說分手」,其中馬薇薇說:
「我要再見到他,聞他身上的味道,看著他的眼睛,我想再跟他有最後一次擁抱,把所有理性的問題都拋開,當只能聽到心的聲音時,再問自己一次要不要跟他分手。」
我想只有那時,自己才會聽見心裡最真實的答案,才不會留下遺憾,更不會讓將來的自己後悔,因為只有看著對方的眼睛,才能讓我們做任何不違心的決定。
所以感情裡最可怕的就是隔著屏幕說分手,最大的遺憾就是離別都不能當面說清楚。
彼此倔強的「不辭而別」
前段時間,微博上「張碧晨和華晨宇生子」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原因是張碧晨瞞著華晨宇遠赴海外生子。
在她微博的長文中還表示:「我離開了他,走的時候沒有說任何理由,只說了以後別聯繫了。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接他的電話,不回他的微信,讓他找不到我,慢慢的我們就斷了聯繫。」
雖然張碧晨有她自己離開的原因,但被蒙在鼓裡的華晨宇,當時應該度過了一段很黑暗的日子吧?
畢竟愛情裡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一個人在憧憬著未來,而另一個人卻在計劃著離開。
其實感情中,很多人都感受過這種經歷,面對愛人的不辭而別,只能一點點去嘗試著接受這個現實,不停地安撫著自己,心裡即便有一萬個疑惑,卻永遠找不到答案。
由於這個沒有明確下來的結果,使得被迫分手的人,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失落感和未完成感,這種由於過多期望而導致的失望,真的很傷人。
感情裡,如果你遇到天大的難題,也一定記住對方有權和你一起面對,不要用最殘忍的方式去摧毀你們本應該擁有的幸福。
即便是真的不愛了,你也完全有權利給彼此一個完整的結局,不至於讓對方這樣痛苦。
愛情裡,每個人都在教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愛,卻真的很少有人告訴我們,到底該如何好好說再見。
我想在一段感情裡,只有認真地和對方說一聲再見,才能真的確定不會給自己的愛留下遺憾。
情感難題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花好情感」
關注後可領取一次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