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2021-02-11 漢字與國學


《鷓鴣天·西都作》

宋代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賞析:

全詞清雋婉麗,自然流暢,前後呼應,章法謹嚴,充分體現了作者蔑視權貴、傲視王侯、瀟灑狂放的性格特徵。


《梅花 / 梅》

宋代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賞析:

作者在北宋極端複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墨梅》

元代 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版本一)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版本二)

▌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就是顏色豔麗的梅花。詩人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這首詩題為「墨梅」,意在述志。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讚譽梅花,實際上是讚賞自己的立身之德。


雪梅·其一

宋代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

宋代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賞析:

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並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但在詩人盧梅坡的筆下,二者卻為爭春發生了「摩擦」,都認為各自佔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這種寫法,實在是新穎別致,出人意料,難怪詩人無法判個高低。這兩首詩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詠思。


《西江月·梅花》

宋代 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麼 同:么)

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賞析: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託,其中蘊有對朝雲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以這一標準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高超的藝術技巧。


《生查子·重葉梅》

宋代 辛棄疾

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霜月定相知,先識春風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還許冰壺薦。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是詠重葉梅的。重葉梅是梅中的奇品,葉重數層,盛開如小白蓮,但作者對其形態並未進行描摹,而是突出其不畏嚴寒的精神,深得詠物詞「取形不如取神」之真諦。


《念奴嬌·梅》

宋代 辛棄疾

疏疏淡淡,問阿誰、堪比天真顏色。笑殺東君虛佔斷,多少朱朱白白。

雪裡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與奇絕。

嘗記寶篽寒輕,瑣窗人睡起,玉纖輕摘。漂泊天涯空瘦損,猶有當年標格。

萬裡風煙,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歸去,閬苑有個人憶。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是詠梅花的。梅花臘月發花、多白色,也有紅色者,以堅貞耐寒著稱,歷代文人多詠之。


《臨江仙·梅》

宋代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賞析:

這首詞以詠梅為題,用梅花暗喻詞人自己,把閨人幽獨的離思與韶華易逝的帳憫,極其高華而深至地表現了出來。


《梅花落》

南北朝 鮑照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諮嗟。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

搖蕩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風飈,徒有霜華無霜質。

▌賞析:

本詩主要是託諷之辭,採用雜言,音節頓挫激揚,富於變化其一褒一貶,表現了詩人鮮明的態度。這與作者個人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鮑照「家世貧賤。, (鮑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飽受壓抑。他痛恨門閥土族制度,對劉宋王朝的統治深為不滿,因此,他那質樸的詩句申明確表示了對節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視和對曠達之士的讚揚。這裡還包含著寒士被壓抑的義憤和對高門世族壟斷政權的控訴。詩歌以充沛的氣勢,強烈的個性,明陝的語言,給讀者以震撼。


《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宋代 黃庭堅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裡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賞析:

這首詞寫得極為深摯,是山谷孤清抑鬱的人格風貌的寫照。全詞由景入手,婉曲細膩;以情收結,直抒胸臆。整首詞風格疏宕,頗具韻味。

相關焦點

  •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張籍說,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李白說,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韋莊說,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洛陽,從來都是男人落魄時的解語花,富貴時的忘憂草。 先說那個叫阿鬥的後主劉禪,國破家亡後寄居洛陽,西晉皇帝司馬昭問他,你想念成都嗎?劉禪卻說,在洛陽我很快樂,由此還產生了「樂不思蜀」的典故。
  • 玉樓金闕慵歸去 且插梅花醉洛陽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我本是天上管理山水的郎,天性是懶散和疏狂。」,開篇即顯豪情本色,讀來讓人暢快。「詩一寫就是一萬首,酒一飲就是一千杯,不曾正眼看過侯王。」,對王侯不屑一顧,對功名富貴不多看一眼。不屑功名,不慕富貴,大口喝酒,大聲歡笑,自己開心就好。這不就是人生最快樂的哲學嗎?
  • 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我是清都山水郎.且插梅花醉洛陽.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最近,咱們讀了幾首長詩,先是隨著李白跌宕起伏的筆觸,做了一場虛無縹緲的夢;接著又隨著岑參的蒙太奇手法,體會了塞外冬季的嚴寒;之後我們一起回到了東漢末年,為了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黯然神傷。長詩讀來盪氣迴腸,令人印象深刻,卻也容易令人產生倦怠之感。
  •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十二首)
    梅花 / 梅 作者: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寒夜 作者:杜耒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星點點,月團團。倒流河漢入杯盤。翰林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看。
  • 梅花:兩宋詩詞
    【清平樂    宋  李清照】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漁家傲    宋  李清照】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