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川普吃相過於難看:華盛頓郵報抨擊縱容暴君!

2021-02-15 絲路玉帶

《 歧路聽橋》刊文諷刺川普吃相過於難看

川普向全球暴君傳遞危險信號

弗雷德·瑞恩(Fred Ryan) 

 

一個清楚而危險的信號已傳遞給全世界的暴君:將大把亮閃的金錢放到美國總統面前,你事實上就可以殺人而不用償命。

 

在一份異乎尋常、細節不清且主題蕪雜的聲明(何以推特有秉性上的局限性,這份聲明提供了絕佳線索)中,總統川普洗白了沙特政府殘忍謀殺記者賈邁勒·卡舒吉的行徑。在這一過程中,總統污衊了一位善良無辜之人,將卡舒吉抹黑成了「國家之敵」——這是一個沙特方面自己都不曾公開使用過的標籤;同時向世界宣稱,川普與沙特這位33歲王儲間的關係極其要緊,不能因一名記者之死而蒙受風險。我們對卡舒吉遭暗殺視而不見,總統認為,不論人們如何反對我們的視而不見,他們的反對都沒有我們能從美國對沙特軍售中獲得的(極其誇張的)回報重要。

 

對供職於《郵報》的很多人來講,卡舒吉遭謀殺是私人性質的事情。他作為同事受人尊敬,他的離去令人感觸深切。但我們同時牢記我們的公共使命。當華盛頓這裡的官員背棄了人民選出他們、要他們加以維護的那些原則,關注卡舒吉遭謀殺事件就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於我們而言,我們將繼續盡一切可能曝光真相:尖銳提問,不懈追尋事實,揭露關鍵證據。

 

在今次危機當中,總統堅稱他謀求的是我們的「國家利益」。但川普的應對並未增進而是背叛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川普的應對將商業交易的美元價值置於美國長期珍視的尊重自由和人權的價值之上,還將個人關係置於美國的戰略關係之上。美國與沙特之間的夥伴關係至關重要,且建立在信賴和尊重的基礎之上,如此已有超過60年;但川普判定,美國不再要求其全球夥伴具備忠誠和共同的價值觀。

 

如川普在其聲明中陳述的那樣,安全是美國的重大利益所在。但我們在外交方面設置雙重標準,美國據此標準對主動提出向我們購買足夠多武器的任何人放棄我們的價值觀,這麼做並未令這個世界更加安全。

 

我們放棄了對基本價值和人權的承諾,這麼做並未令這個世界更加安全。在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治下,沙特實施了種種殘暴罪行,而這些罪行假如由他國犯下,將招致美國的強烈譴責。沙特對葉門的幹預製造出一場人道主義災難。女權活動人士僅僅因為要求獲得駕駛權,即遭到監禁和殘酷對待。在一家麗嘉酒店(Ritz-Carlton),惹出麻煩的沙特商界領袖遭到折磨。黎巴嫩總理遭到綁架。就任剛17個月的王儲領導的是一個恐怖王朝,業已奠定了反對新聞自由的暗黑傳承。

 

未能對這些罪行問責並未令美國更加安全。穩定而和平的社會由尊重其人民權利的領導人治理,這樣的社會需要記者,他們可以揭露罪錯,要求有權有勢者承擔責任。當今世界侵犯新聞自由最嚴重的很多人同時是最危險的角色,這不僅僅是偶然。

 

中央情報局已徹查卡舒吉遭謀殺一案,並高度確信謀殺事件由王儲主使。假如有理由無視中央情報局的發現,總統應當立即公布那一證據。

 

鑑於缺乏這樣的證據,並考慮到川普的領導失敗,眼下當由國會出面捍衛美國的神聖價值和永久利益,由此真正將美國置於優先的境地。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均表達了強烈的支持,如我們從中見證的那樣,這不是黨派或政治利益所在,這是美國的利益所在。國會所為,理當不止於尋找替罪羊和輕微懲戒。恰相反,國會理當動用其調查權和籤發傳票權,著力促成獨立而徹底的調查,不論調查指向何種結果。國會理當動用其規範外國商業活動的納稅人權利和職權,對謀殺卡舒吉的兇手實施有效懲罰,並暫停向沙特出售美國製造的武器。

 

從約翰·甘迺迪到隆納·雷根,加上先前和之後的多位總統,當遠不止於武器銷售之類事項遭遇危機之時,他們以剛猛無畏的立場捍衛人權和新聞自由。經由總統領導下的這些舉動,整個世界開始知道美國的實力源自美國的原則。

 

感恩節這天,美國人可以感激不盡的是,我們生活在這樣一部憲法之下:它確保實施法治而不是一個反覆無常之人的治理,並使得政府的一個分支可以糾正另一個分支的錯誤。我們永遠感謝那些從軍的英勇男女,他們長久以來守護著那些權利;我們永遠感謝那些在第一時間應對危機的人士的勇氣,當災難侵襲我們的家園,是守護在那裡的他們保護了我們。

 

我們還可以感謝的是,我們擁有生機勃勃的媒體。它們受到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不懈要求有權有勢者承擔責任。我們可以確信,它們將在卡舒吉一案中履行這一使命。這一對真相和正義的追求是一個遭到殘酷殺害的無辜之人所應得到的,也是真正的美國價值觀所要求的。

 

(作者是《華盛頓郵報》出版人兼執行長,曾任裡根總統的助理。本文原刊於《華盛頓郵報》,2018年11月22日出版,原題「Trump’s dangerous message: Cash buys impunity」。提前發布的網絡版題為「Trump’s dangerous message to tyrants: Flash money and get away with murder」。聽橋譯。)

《金英圈》刊文解碼中國黃金儲備

中國為啥囤積那麼多黃金?

美國信貸市場和金融不穩定信號已經顯現,而中國也將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兩國之間的金融危機可能會先後傳染並引爆,這種危機的傳染性正是源於全球共同構建的貨幣(法幣)體系。中國正在通過不斷的囤積黃金抵禦這種以美元為中心的全球法幣體系的不穩定性。

1971年8月,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宣告著金匯兌本位制的落幕,同時也宣示著全球正式進入法幣時代。1972年,尼克森訪華,開始了中美外交大門,同時也將中國帶入全球經濟體系中。

改革開放後,西方國家對華投資激增,在中國開設新廠,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 90年代,隨著中國出口的增長,資本流入開始擴大。此時,中國央行遇到了一個貨幣(人民幣)投放增長過快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外資的持續流入,使得人民幣有升值的傾向,但是中國為了刺激出口、拉動經濟,又必須讓人民幣保持低匯率,因而,中國央行幾乎購入了所有從國外流入的外匯(以壓低人民幣匯率為目的),這樣一來,中國央行就必須投放等量的法幣(人民幣)到社會流通中去。最終,中國央行囤積了大量的外匯儲備,而與此同也向社會投放了大量的人民幣,這些投放出去的人民幣就構成了中國央行的「外匯佔款」。

自那以後,中國的決策者也開始意識到黃金和法幣的不同,並謹慎持有一些黃金。有媒體猜測,中國在80年代就開始秘密積攢黃金儲備(除了以中國央行身份,還有其他不同機構身份在秘密囤積黃金),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預防未來的經濟不穩定性。

此外,1989年蘇聯解體也是中國出於戰略性考量,收購黃金的一大原因。蘇聯解體後,意味著中國和美國不再有共同的敵人,中美的關係開始發生變化。中國的外交關係開始變化,美國也漸漸擔心中國的崛起會成為威脅自身霸主地位。中美外交關係的變化,讓中國對待黃金的態度也發生變化,中國不再將黃金僅視為是預防未知貨幣風險的工具,而將其視為一種戰略資產儲備。

中國的黃金政策是顯而易見的。中國在金礦開採上投入大量資金,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金礦開採國。一些金屬精煉廠也在進口黃金和白銀,然後將這些黃金鑄造稱新的、標準化的金條或金磚。中國正在全球黃金市場上收緊控制權。根據自1983年的資本流入情況,以及金礦商買賣實物黃金情況、1980-2002年的黃金熊市情況,有研究推測,中國官方在2002年時積累的黃金儲備可能已經高達15000-20000噸。

2002年,中國宣布允許民眾購買黃金,並宣傳購買黃金的好處,開始實行「藏金於民」的戰略。由於中國民眾依然被禁止自由持有外幣,因此,黃金目前被作為中國民眾替代人民幣進行財富保值的另一種可選方式。根據上海黃金交易所倉庫的交付數據,每月大約有150-300噸黃金被交割,據測算,中國的民眾手裡積累的黃金儲備量目前大約是15000噸。

根據中國央行數據,截止今年10月份其持有官方黃金儲備為1842.6噸。但除了中國央行公開的黃金儲備,中國官方和民間到底囤積了多少黃金,沒人能給出準確的數字,大多數學者猜測,至少數十倍於官方公開的數據。

《環球時報》刊文回應美國叫囂

休想把中國踢出WTO群!

21日,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哈塞暗示,「將中國逐出WTO」是一個選項。在22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就此事回應:痴人說夢。

問:據報導,21日,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哈塞特表示,中國作為WTO成員「行為不端」,並稱要考慮是否把中國「開除」出WTO。有分析指出,美方的發言具有暗示的意味。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WTO是多邊機構,不是美國一家開的。WTO成員是平等的,也不是美國一家說了算的。美方個別人暗示將中國「開除」出WTO,雖然註定是痴人說夢,但它也暴露出美方強權霸凌的嘴臉和唯我獨尊的心態。

耿爽指出,據不完全統計,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相繼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萬國郵政聯盟等國際組織,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全球移民協議、伊朗核協議、《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關於強制解決爭端之任擇議定書》等一系列國際文書。國際社會對美方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毀約」、「退群」的行逕自有明鑑,對美方對多邊機構和多邊條約「合則用,不合則棄」的做法深表關切。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不久前美國還威脅退出WTO。今天又說要將中國「開除」出WTO,這是何其荒謬!WTO成員間有分歧,完全可以通過談判協商加以解決,動輒拋出「開除」別人的想法十分危險。中國是最大的貨物貿易國、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連中國,美國都敢叫囂著要「開除」出WTO,那其他國家呢?下一個會是誰?

中國加入WTO以後,積極履信守約。今年7月,WTO對中國進行了貿易政策審議,包括WTO總幹事在內的各方普遍積極評價中國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支持和貢獻,高度讚賞中方在WTO中與日俱增的作用。

中方致力於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堅定支持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願與各方一道促進WTO在堅持自身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的基礎上與時俱進,進行改革。與此同時,中方堅決捍衛多邊主義,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願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相關焦點

  • 《紐約時報》後,川普團隊又起訴《華盛頓郵報》誹謗
    【文/觀察者網 龍玥】3月3日,民主黨候選人正在「超級星期二」中激烈開戰之時,川普競選團隊卻開始跟媒體算起「舊帳」。當天,該團隊對《華盛頓郵報》發起訴訟,稱其去年報導川普團隊在2016年競選中「接受俄羅斯與朝鮮援助」的兩篇評論文章是「虛假和誹謗」。 而就在上周(2月26日),川普競選團隊還就類似原因對《紐約時報》提起誹謗訴訟。
  • 華盛頓郵報給貝索斯帶來什麼:是回報還是百億損失?
    在亞馬遜的技術支持下,《華盛頓郵報》的網絡流量獲得了顯著增長。但即便如此,在美國三大主流報紙中,《華盛頓郵報》依然明顯落後於《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的年數字訂閱費只有40美元,而這只是《華爾街日報》一個月的價格。
  • 《華盛頓郵報》給《華盛頓郵報》寫了一篇影評
    《華盛頓郵報》可以說是這句話的忠實踐行者。打開它的主頁,你會發現標題下方多了一行小字:「民主死於黑暗。」(Democracy Dies in Darkness.)去年12月上映的同名電影《華盛頓郵報》,就是對當時《郵報》及其一眾新聞界同行所捍衛的新聞自由和透明政府的禮讚。影片上映之時,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已有一年。
  • 美國《華盛頓郵報》調查顯示拜登領先川普12個百分點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導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0月11日報導,2020年大選進入最後階段,對現任總統川普來說沒有什麼好消息。民調顯示,民主黨挑戰者拜登的支持率得到鞏固。報導稱,當地時間周日公布的《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聯合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拜登在全國的支持率為54%,川普為42%,前者領先12個百分點,與9月的民調結果接近。拜登在9月的民調中領先10個百分點。雖然關鍵的戰場州民調顯示,競爭在某種程度上更加激烈,但發展軌跡是清晰的。美國繆倫伯格學院輿論研究所所長克裡斯·博裡克說:「這不是巨大的變化,但當你已經落後時,那就更難了。
  • 川普疫情防控遭受質疑,華盛頓郵報調查為何錯過抗疫關鍵70天
    《華盛頓郵報》4月4日刊發的一篇深度報導中,將已公開宣稱自己為「戰時總統」的川普與「9·11事件」前的小布希作比較,認為災難「原本不必以這種方式發生」,但美國總統對包括政府高層在內的各方發出的警告充耳不聞,直到災難來襲。
  • ...據華盛頓郵報周二報導,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表示,川普政府正...
    美高級官員:川普政府擬下令大幅減少中國駐美外交人員】據華盛頓郵報周二報導,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表示,川普政府正準備下令中國大幅削減駐美外交官人數,將其降至與美國駐中國外交官人數相等的水平。上述高級官員說,這一行動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減輕聯邦調查局(FBI)反間諜人員的負擔。近幾個月來,FBI已派出2000名特工抓捕中國間諜及其特工。
  • 【川普:全美最危險20城都是民主黨人執政,《華盛頓郵報》:不對...
    2020-06-29 03:36:36來源:FX168 【川普:全美最危險20城都是民主黨人執政,《華盛頓郵報》:不對,是17個】美國總統川普本周稱,美國的城市中,市長所屬黨派與該市的「危險」程度之間存在關聯,並稱美國排名前20的危險城市,都由民主黨市長執政。
  • 據華盛頓郵報:川普和美國白宮幕僚長梅多斯敦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
    據華盛頓郵報:川普和美國白宮幕僚長梅多斯敦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加快審核再生元公司的申請。 文/蘇懷瑾2020-10-09 07:52:13來源:FX168 據華盛頓郵報
  • 《華盛頓郵報》:布隆伯格「最大的弱點在中國」
    【文/觀察者網 徐蕾】比川普富17倍的彭博社創始人布隆伯格加入2020選戰後,連發表關於中國的中肯言論,都要被批…… 《華盛頓郵報》在1月1日發了這樣一篇報導:《布隆伯格在中國的業務增長。如果他當選總統,這可能會造成前所未有的麻煩》。
  • 華盛頓郵報:美國抗疫是一場國家批准的殺戮
    《華盛頓郵報》:「美國的抗疫成了一場國家批准的殺戮……故意犧牲老人、工人、黑人和拉美裔人口。」「川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使命完成』的光榮時刻最終走向崩潰」,美國《每日野獸報》11日稱,美國總統川普時隔兩周後當天再次出現在疫情發布會上。
  • 《華盛頓郵報》錯用介詞in,英文老編輯笑了
    這個畫面被《華盛頓郵報》記者捕捉到,她在文中這樣寫道:Spicer spent several minutes hidden in the darkness and in the bushes...問題就出在這個介詞「in」上。
  • 川普抨擊救助法案,稱下一任總統可能還是自己
    川普在視頻最後表示,「(國會)需要給我一個合適的法案,否則將由下一屆政府負責出臺新冠疫情救助方案,也許下一任總統還是我,到時我們再解決這個問題」。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上周,川普就曾向身邊的顧問表達過對直接支付額度的不滿,希望能將其上升至1200美元到2000美元。
  • 《華盛頓郵報》專欄:川普交易的藝術能對中國奏效,誰會信?
    【編譯/觀察者網 徐蕾】 「關於川普總統,你要記住的是,當他像一名虛弱的遊泳者在激流中掙扎時,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一點也不知道。一點線索也沒有。」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尤金·羅賓遜(Eugene Robinson)在5月13日的文章中,得出這麼一個結論。
  • 電影《華盛頓郵報》
    朋友推薦了電影《華盛頓郵報》。看完後,感覺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影后、影帝、導演可以給一個電影了:《華盛頓郵報》。為什麼?因為梅麗爾斯特裡普,湯姆 漢克斯,史匹柏,都是我喜歡的演員和導演,難得的組合,難得的同臺演出(感覺跟中國版的徐帆、濮存昕和馮小剛似的)。
  • 《華盛頓郵報》刊登專欄文章:川普需要為美國的「新冠災難」負責
    【環球網報導】「川普需要為我們的新冠災難負責」,美國《華盛頓郵報》7日刊登了專欄作家邁克·格爾森的文章。文章稱,隨著全美新冠病例數的激增,美國正在進入一個「危險、未知的」領域,而美國總統川普則應該為這場「國家災難」負責。目前,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300萬例。
  • 大選臨近,當年匿名抨擊川普的白宮「內鬼」自曝了!
    (原標題:大選臨近,當年匿名抨擊川普的白宮「內鬼」自曝了!)據《紐約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0月28日,前國土安全部幕僚長邁爾斯·泰勒(Miles Taylor)正式承認,2018年曾在《紐約時報》上化名「匿名者」撰寫文章抨擊川普「浮躁、好鬥、瑣碎、無效」。泰勒同時也是《一個警告》(A Warning)一書的作者(該書出版時署名「匿名者」),書中他將川普描述為一個「無紀律、無道德」的領導人。
  • 如何看待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社論,用極端言論批川普和共和黨...
    這也是《華盛頓郵報》發表這種言論的底氣所在。 華盛頓郵報封面 2、作為一家媒體,它發表攻擊共和黨和川普的言論其實更多是過過嘴癮
  • 華盛頓郵報 | 他回來了?!川普下周將宣布成為2024年總統競選人
    綜合《華盛頓郵報》《每日郵報》等消息,今天(2月22日),川普的一位助手表示,這位前任美國總統計劃在周日(28日)的保守黨政治行動會議上宣布——他將成為共和黨「2024年總統大選提名人」。拜登之前聲稱他將尋求2024年連任,看來川普已準備好和他進行再次較量。
  • 《華盛頓郵報》發表社論支持拜登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28日發表題為《喬·拜登勝任總統》的社論,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表示支持。文章說:「為了驅逐現代最糟糕的總統,許多選民可能願意把票投給幾乎任何人。幸運的是,為了在2020年把川普總統趕下臺,選民們不必降低標準。
  • 華盛頓郵報長文披露:川普和美國政府是如何延誤防控時機的
    4月4日,《華盛頓郵報》推出這篇深度調查文章,全景式的深度回顧了美國在冠狀病毒危機最初70天的失敗經歷和深層原因,文章是基於對美國政府官員、公共衛生專家、情報官員和其他參與抗擊這一流行病的人員的47次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