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中的白馬到底意味著什麼

2020-08-28 貌似溫吞720

最近好像八佰在電影圈挺火的,還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而成的,本著品鑑歷史心態的去看一下,於是當天立馬買票。

到電影幾乎滿座。

我以為這個片子大概率會拍成主旋律的電影,但沒想到還是有很大驚喜。

因為小時候看了太多的抗日雷劇,飛簷走壁,徒手接子彈還能完好無損。可見抗日題材的影視劇不說真實了,連寫實就很難做到,編劇真的是要有多傻缺就有多傻缺。

要說這部電影留給我最深的印象還是那匹白馬,幾乎貫穿整場電影。

觀影中我一直在想白馬象徵著什麼?

為什麼會有白馬?

那麼多炮彈下白馬還能倖存?

白馬趙子龍那段跟主線劇情沒什麼關聯但有什麼內涵?

首先白馬首次出現就表現出不安的情緒,開始在倉庫裡亂跑,然後小七月吹了口哨把馬給安定下來。這段劇情讓我想到了那一堆逃兵。前面經歷了日軍的襲擊,加上本身心理素質不夠,又沒有打過仗,更別提殺人了,從開始他們的心理狀態一直就是瀕臨崩潰的。

後面雖然回到了四方倉庫,但他們都是無所適從,從開始的拿槍,毒氣彈襲擊,殺俘虜,以及通過下水道來逃走,無一不顯示著他們內心的脆弱。

整個倉庫裡面全是人性,惡的、善的、衝動的、自私的、崩潰的、凜然的。

白馬第二次出現也是驚了突然跑出倉庫,後來又出現,小七月本來打算探出頭一往白馬出現的地方,結果亂彈射碎的玻璃擊中。

白馬第三次出現的時候是團長收到撤退命令的時候,也是小湖北從戰場攔下白馬並把他交給團長與日軍指揮官進行談判。

個人覺得這是維護了一個軍官的尊嚴,這是一個軍人最看重的東西。

你可以在戰場上用盡各種手段,但我們要尊嚴,民族要尊嚴,國家要尊嚴。

不管局勢在不利,但在談判氣勢上是不可以輸的。

似乎從這個時候開始,逃兵團的那股血性開始被激發出來,可以說是求生本能,也可以說是環境所迫。

拿槍殺敵,救戰友,護旗,人肉炸彈,狙飛機。

這一刻的逃兵成員一個個從瓜慫蛻變成了戰士。

端午這個角色是帶有明顯的升華痕跡的,真正讓他放下逃避的,還是被河對岸的人誇做英雄的那一刻,這種榮譽和眾望所歸擊破了他內心怕死的心理障礙,從畏畏縮縮到按捺不住的衝上前線。

影片看到這,我若有所悟。

老算盤這樣的人真的是從頭怕到尾,一有機會就想著躲、想盡一切辦法的逃到對岸租界去,在他身上似乎一點男人的血性都沒有,實在讓人生不出什麼好感,但他在緊要關頭還是肯拉一把戰友,這可能是他僅有的一絲高光時刻。

老鐵也變了,一直是個軟弱好色膽小的中年形象,但從中槍之後,那股血性被激發了,可能是源於數次戰友救他於水火之中,開始拿起槍來反擊。

這個人物刻畫的也是最有意思的,英雄與懦夫真的就只在一句「你他娘的才是瓜慫」。

白馬趙子龍出現在端午犧牲後,應該是小湖北幻想出來的,這段超現實的片段在影片中顯得有點怪異,但也很奇妙,趙子龍這個角色帶有護國的色彩。把現實的八佰軍團阻敵象徵成護國將領救國、視死如歸的行為,打破了現實與虛幻,古代與當下的界限,而白馬更是體現戰士們永不屈服的抗敵意志和向自由和平奔跑的最終夙願。

回過頭來看租界這邊,一根電話線連接著天堂和地獄。

大家都在看戲,只是這戲演繹的不是故事,而是生死存亡。

作為一個處於和平年代的都市青年,總在反思著戰爭的荒誕,它絕對不是英雄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縫合體產物,更像是各種集體意識的碰撞、廝殺,有人會屈服、躲避,也有人選擇抗爭。

影片中租界的三教九流的人士都在觀察著河對岸的一舉一動,想盡辦法集中力量為河對岸的戰士們提供各種幫助,連戲班子都通過各種表演來鼓勵著河對岸的八佰壯士,讓他們知道身後還有許多在在乎著你們的安危,我想這才是民族意識、民族精神、民族尊嚴崛起的高光時刻

戰爭的殘酷難以用個人的犧牲表述,而國產抗日雷劇最大的敗筆就是用了各種帶有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方式來描繪人物,在歷史觀和價值觀上也站不住腳跟,非常缺乏說服力,這也是我一直對國產抗日題材的影視作品非常抗拒的原因之一。

但縱觀八佰這部電影在人物刻畫上,沒有看到明顯的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沒有主角來領導全局,可以說是群像式影片。日軍的殘暴行徑、普羅大眾在毒氣彈面前只顧自保的行徑、組織物資救援的行徑,逃兵的怯懦、恐懼的行徑、西方媒體的觀察、賭徒行徑、高層人員對抗日阻敵的無奈行徑、婦女的支持行徑、學生的愛國行徑,八佰做到了把每個群體的行徑刻畫的淋漓盡致。

英雄的下場好像總是悲觀的,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八佰戰士的結局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慘,被當作談判的籌碼、作秀的工具,被繳械、被監禁。但那又怎麼樣,並不會因為你把我當作戲子表演英雄主義給媒體看而放棄我衛民族道的決心,今天升旗,無關個人榮辱,而是給河對岸的人士打個樣,給全國抗戰人民打個樣,這就足夠了。

八佰這部電影也有很多瑕疵,但電影不是史記(史記也不是絕對真實),他無法做到絕對真實客觀,但他的教育、警示意義是在線的。有人會說後面還不是撤到租界了,難道非得戰鬥到彈盡糧絕才算是阻敵?在實力懸殊巨大的情況下堅持了好幾天不算是阻敵?全體戰士都得當人肉炸彈才算是阻敵?選擇讓「逃兵團」斷後,沒有對錯可言,戰爭是不會講人權、談道義的,後面都是政治,你不行淘汰的第一個就是你。

長期生活在都市的我們,很難看到電影中成就別人去犧牲自己的利益、勇敢、反脆弱等品質,反而自私自利、爾虞我詐、靠踩踏他人成功上位等意識被廣為傳播,那種兄弟情義能在關鍵時刻拉你一把的就更別提了,我們似乎只能對自己的欲望忠誠,對於外在的與自己利益無關的事物總是覺得索然無味。

它算不上特別出色的作品,但他把戰爭中的人性展現的形容盡致,歷史意義探究的也是點到為止,展現出了八佰戰士對敵軍的暴戾恣睢鬥爭到底的意志。

也許大多數人並不在乎歷史的真相,只是希望湊個熱鬧;就好像你永遠不知道,那匹白馬為何在奔跑。

end.

peace & love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Helmutbox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中多次出現「白馬」,導演管虎到底想說什麼?
    電影《八佰》的上映,成了復工後影院的救命稻草。這部電影作為一部商業大片,無疑是成功的。不僅幫助影院賺回了大把的支出使得影院滿血復活,同時首次突破了歷史戰爭片固有的思路。《八佰》中有幾處鏡頭的主角是一匹白馬。這批白馬多次出現引導劇情發展,每一次出現都有不同的意義。接下來小帥就和大家分析一下,白馬每次出現和每次不同人的視角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 第55部電影:《八佰》中的白馬及其他動物
    片頭出現了老鼠,探頭探腦,一聽到動靜,馬上縮回洞裡。田野裡是,城市裡也是。趙子龍救主,白馬護主有功,七進七出,九死一生。不唱《挑滑車》而唱《長坂坡》,是南岸的戲班對八佰勇士態度的轉變,由一開始的調侃轉變祝福與頌揚。班主還親自打起了大鼓。
  • 《八佰》的白馬在新電影《金剛川》中出現,這匹馬到底有何意義?
    就在今天,一部集齊多位名導和演技派的主旋律電影正式公布上映時間,這部電影便是《金剛川》,電影由管虎、郭帆以及陸陽聯合執導,演員陣容堪比2020開年大戲《八佰》,吳京、張譯、魏晨、李九霄、鄧超等演員都為這部電影獻出無數汗水和演技。
  • 揭開新片《八佰》神秘面紗,戲中多次出現白馬的真實意義
    》中出現的,《八佰》這一部電影是由管虎導演,和王千源、歐豪、李晨、鄭愷、黃志忠、張俊一、張譯等等十幾位著名演員一起主演的。就連自己是導演的管虎,都被自己拍攝的這一部電影《八佰》給感動哭了。他們的眼淚,不僅僅是意味著《八佰》這一部電影的成功,還告訴我們歷史上那些勇敢的戰士,為了我們的家園不怕犧牲,不怕流血的精神。
  • 《八佰》,那匹浴血而生的白馬 #電影八佰#
    在《三國演義》一書中,羅貫中給了趙雲極高的評價,他描寫趙雲是「白鎧銀槍,騎一匹白馬」,颯爽英姿躍然紙上。在電影《八佰》中,趙子龍、長坂坡和白馬反覆出現,尤其是在小湖北的夢中,端午化身長坂坡中的趙雲,身騎白馬持銀槍孤身對戰千軍,影片用蒙太奇手法將夢境與現實反覆交織。
  • 「白馬」在電影《八佰》中的用意,你看懂幾種了?
    020年8月14日,電影《八佰》點映,隨後正式上映。作為影院復工後上映的首部國產大片,《八佰》帶觀眾重回民族記憶中的至暗時刻,亦在戲裡戲外擔負著特別的責任和使命。《八佰》以淞滬會戰進入尾聲,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的事跡為原型
  • 《八佰》中的白馬跑進了《金剛川》抗美援朝電影會走樣嗎?
    《八佰》餘韻未消,管虎又帶著《金剛川》來了。昨日,《金剛川》發布了一段一分多鐘的預告,預告給出的信息是「要過一座橋」,以及解放軍用簡陋的武器面對美軍的飛機大炮。讓人費解的是,《金剛川》的預告中出現了一匹白馬。
  • 《八佰》中白馬非常震撼,三國也有這樣的「白馬」
    電影《八佰》火了。上映僅兩天就已經創下了相當驚人的票房成績,但是它的意義絕不能僅僅用票房來衡量,太多的觀眾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會不由自主的被戳中淚點其實說起來,《八佰》這部電影真正打動人心的,正是一種樸素的愛國熱情。當將士們為了抵禦倭軍的進攻而進行自殺式反擊的時候,這種情緒達到了頂點。八百人真的扛不起什麼,進不足潰敵軍,退不足保家園,但是這場戰鬥的意義,就在於展現出一種精神,正是要用這種「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來激發起四萬萬人民的鬥志。
  • 《八佰》裡貫穿這部影片的白馬,到底是為了說明什麼?
    電影院開業之後,急需一部電影過來激活市場,《八佰》就非常完美的完成了這個任務,它的播出讓整個電影行業又重新火了起來,成都眾多影片當中的票房黑馬。有一個角色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白馬。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白馬承載了導演對於電影的情懷。白馬剛出現的時候是在倉庫裡關著,老算盤發現它之後,原本想要騎著白馬逃跑,但是奈何根本就駕馭不了。白馬被嚇得到處亂跑,小七月控制住了它,讓它停下。
  • 管虎《八佰》裡多次出現那匹「白馬」,他到底想說什麼?
    《八佰》如今票房持續飄紅,更讓張譯一躍成為「百億票房演員」。作為在電影院復工後第一部上映的全新的電影,《八佰》的火熱現象,是電影的成功,也是觀眾的需求。甚至,那匹白馬才表達了導演真正的情懷。電影中這匹白馬的出現,有3個視角,有虛實的處理,每一種手法,都承載了不同的東西。老算盤的視角電影中的白馬,第一次出現,是大家都進入四行倉庫後。老算盤到處走走,第一個發現倉庫裡關著一匹白馬。
  • 《八佰》中,白馬代表了什麼?數次提及了趙子龍又是在隱喻什麼?
    《八佰》中,出現了很多動物的鏡頭。它們的出現,無疑代表著一些隱喻。比如說開頭出現的烏鴉,黑色的羽毛幾乎和周圍的黑暗殘破融為一體,扇著黑色的翅膀盤旋在戰場上面,一隻烏鴉從天空中落下,停在一個已經被燒的烏黑的頭顱上面,啃食著。
  • 電影《八佰》多次出現的白馬,竟來自北京馬術俱樂部,還巨額投保
    時隔200多天,《八佰》再次將中國電影市場帶回疫情前的水平,大大提振了電影行業的信心,中國內地電影市場正在加速復甦。一匹白馬在《八佰》裡多次出現,導演管虎到底想表達什麼?這匹白馬在隱喻什麼?另外,你知道這匹白馬來自北京西塢鄉村馬術俱樂部麼?而且這匹馬還是國內首匹投保的馬!
  • 電影《八佰》中,白馬的代表了什麼?提及趙子龍又是在隱喻什麼?
    電影《八佰》中,出現過很多的動物,有貓狗,也有烏鴉,顯然,這些動物出現在戰場上會顯得很突兀,因為這麼小動物在這種生死較量中沒什麼戰鬥力;但是,影片中還有一種動物,卻有著特殊的含義,這種動物就是「白馬」!相信眼尖的小夥伴就會發現白馬在電影中出現了三次。
  • 小道要問:電影《八佰》中,白馬的代表了什麼?
    電影《八佰》中,出現過很多的動物,有貓狗,也有烏鴉,顯然,這些動物出現在戰場上會顯得很突兀,因為這麼小動物在這種生死較量中沒什麼戰鬥力;
  • 二評《八佰》:那匹必然出現的白馬
    電影《八佰》中出現了一匹白馬,而且這匹白馬貫穿了整部電影它在小湖北的想像中成為了戰馬,直衝曹營而去。很顯然,這匹白馬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而是電影創作人員刻意安排的。那麼,這匹白馬出現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或者說,什麼要安排一匹白馬的出現?說實話,當老算盤推開虛掩在牆壁上的柜子,露出被圍在籠中的白馬是,多巴胺是吃了一驚的。
  • 看完《八佰》,我想聊聊那匹白馬、那面旗、那座橋
    在我敲下這行字時,已經是《八佰》上映的第14天,實時票房也達到了21.4億。因為《八佰》的緣故,對於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位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也在這段時間吸引了無數人的駐足停留,甚至是有人不遠千裡來到這座觸目驚心的遺址,懷著敬畏之心或祭奠、或緬懷。
  • 為什麼說出現多次的白馬差點毀了《八佰》?
    管虎像一個有著幾十種秘制調料的廚子,想在《八佰》這部電影中把每一個顏色都用上,結果自然是五味雜陳,厚味繁雜。第一次是在開戰前夜,無數人緊張無比的情緒下,白馬突然跑了出來。第二次是開戰中間,白馬跑出倉庫後又出現,小七月因為看白馬一眼被流彈擊中。第三次出現是團長收到撤退命令的時候,與日軍指揮官進行談判時騎乘。
  • 《八佰》白馬的蛻變,也是戰火中人的歷練:生不畏死,悍不服輸
    《八佰》這部影片做到了!!!10年準備、4年製作……在電影院因新冠肺炎疫情安靜了半年後,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終於在期待中上映了,於是,《八佰》備受矚目。《八佰》,是我疫情以來第一次去電影院,電影的故事與畫面,至少給我的今年第一看遞交了滿意的答卷。現實往往比電影更加動人,這也許就是電影《八佰》的精彩之處吧。
  • 電影《八佰》,那匹白馬才是第一主角
    《八佰》是唯一一部把後面的演職員表都看完的電影,觀影結束久久不能平靜,心中的愛國熱情徹底被燃起,心中不知道把小日本罵了多少遍了。如果說《戰狼2》彰顯了中國富強的現狀,《八佰》就是把我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民族受辱,中華民族最灰暗的那個時代。
  • 《八佰》除了白馬還有望遠鏡意象,遺憾的是虛實結合獨缺戲根
    管虎導演的《八佰》,已於8月21日正式上映。王千源、張譯、姜武、歐豪等眾多明星加盟,重現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中,八百壯士頑強抵抗、守護上海四行倉庫的場景。>《八佰》的實寫,體現在試圖還原殘酷、冰冷,廢墟般的戰場,與個體生命的恐懼、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