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影評

2021-02-08 釋靜然
文/焦丹

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是建國七十周年,近期上映的電影《紅星照耀中國》無疑是對偉大祖國生日的獻禮。同時,《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是教育部要求的初中生必讀書目,為了更好地了解原著的內容,我和女兒一起走進影院,開始了這次意義非凡的紅色之旅。

 

影片是以一位外國記者的視角來對整個故事進行陳述的,真實地講述了來自美國的記者埃德加·斯諾在1936年冒著生命危險,跋山涉水深入中國西北的陝甘寧革命根據地進行採訪的所見所聞,並且在他回北平之後,真實的向全世界報導了當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的真實情況。

 

電影前18分鐘左右簡單介紹了當時國共兩党進行內戰,蔣介石的專制不得民心的歷史背景。有很多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殘忍的殺害了,其中,李大釗同志英勇就義的鏡頭讓人熱淚盈眶。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下,中國共產黨一心抗日,而蔣介石卻不接受他人的意見,執意要發動內戰,把中國共產黨當作敵人,致使身邊的很多愛將都離他而去。

 

來自美國的戰地記者埃德加·斯諾在國民黨軍統這裡看不到中國的未來和希望,決定前往中國共產黨陝甘寧紅色革命根據地去採訪,深入了解中國紅軍的革命。作為一個外國記者,他在中國當時的環境下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他十分渴望去革命前線進行考察採訪,所以前去上海向宋慶齡求助,當時的中共中央正需要一位公正的記者和一位醫生,所以斯諾和一位醫生以中立者的身份一同前往陝北。

 

圖片來自網絡

斯諾帶著一封用隱形墨水寫的信,冒著生命危險,經過了重重封鎖,終於到達了陝北革命根據地。作為第一個進入中國革命「紅區」的外國記者,斯諾一一見到了周恩來、彭德懷、毛澤東等中共高層革命領導人,並受到了他們的熱情接待。在這個過程中,他親眼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和老百姓心連心,他如願以償地採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徐海東等人,並和毛主席、周恩來進行了多次、長篇的談話。

在影片中,我們也感受到了當時陝北的風土民情,出現了陝北的窯洞、臊子麵、大秧歌,還有一望無際金黃的麥田。當時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共產黨有很多誤解和質疑,斯諾通過採訪和所見所聞,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他一一解開了心中的謎團,並且對中國共產黨產生了無比敬佩之情。

 

當斯諾見到周恩來的時候,周恩來和藹可親地用流利的英語和斯諾交流,並重新上馬,和斯諾熱情地合影留念。

圖片來自網絡

當斯諾見到毛澤東的時候,看到他和當地的老百姓打成一片。要知道當時蔣介石要用二十五萬大洋懸賞毛澤東,斯諾見到毛澤東從容不迫的走在大街上和陝北老鄉嘮家常的時候,對他的臨危不懼甚是感嘆。當斯諾正要向毛澤東採訪的時候,毛澤東主動詳盡地向斯諾講述了自己的出身和經歷。

 

當斯諾見到彭德懷大將軍的時候,彭大將軍用西瓜宴熱情的接待了他。斯諾提出要和彭德懷一起到戰爭前線去採訪,彭德懷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在採訪到紅十五軍團軍團長徐海東的時候,斯諾看到了徐海東滿身的傷疤。在與徐海東的對話中,斯諾對眼前的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產生了深深的敬畏。當時和徐海東一起作為中國紅軍領導人的張國燾另立中央,徐海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中國紅軍的隊伍。

 

通過斯諾在陝北幾個月的採訪,他深知,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在斯諾回北平之前,他和陝北的部隊依依不捨地告別的時候,他知道蔣介石不久便會圍剿這裡,他和眼前的這些人也許是最後一次相見。他回到北平後,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紅軍進行了真實的報導和客觀的評價,讓全世界都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真實情況。

影片中,通過燈光,道具,背景的渲染,呈現出來的畫面真實唯美,不得不感嘆幕後團隊的精心製作。特別是宋慶齡出現的時候,暖光燈照在她慈祥的臉上,更顯她的雍容華貴、溫文爾雅。

圖片來自網絡

影片中出現了很多老戲骨:李雪健飾演的魯迅先生,無論是外表還是氣質都演繹得淋漓盡致;李幼斌飾演的國民黨外交部長陳友仁嚴肅冷酷;蔣雯麗飾演的宋慶齡和藹可親。看到這些熟悉的面孔,真是一飽眼福。

 

圖片來自網絡

影片中時不時還會有一些幽默的臺詞和情景出現,讓我們在輕鬆的氛圍下觀看這場電影。

 

雖然是紅色題材的影片,歷史背景又是戰爭年代,但是影片只出現了一次戰爭的場面,短短幾分鐘緊張激烈的戰爭,國民黨被紅軍包圍殲滅,讓人大快人心。

 

整部影片都是在一種平和的節奏下發展的,沒有太大的跌宕起伏的情節。整部影片中英文雙字幕,還有演員們親自說的英語臺詞,不禁為演員們的深厚功底點讚!學習英語的朋友同時也可以練習英語聽力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斯諾和毛澤東對話的時候,幾乎都要通過翻譯進行交流,並且毛主席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而不是湖南普通話,讓我感覺有一點不能入戲,但是考慮到斯諾是一個外國人,他也許中文口語可以,但是進行深度採訪可能還是需要翻譯的,基於這種情況,觀眾應該還是可以接受的。

 

影片通過人物的語言、神態等細節方面的刻畫,成功的塑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偉大形象。影片最大程度地還原了歷史,高度尊重歷史事實,加上濃厚的陝北地域特色,給觀眾帶來了非常溫暖浪漫的觀影享受。

 

圖片來自網絡

2019年暑假檔有很多影片上映,其中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目前已破40億。相比之下,《紅星照耀中國》的票房目前還不到一個億。票房低不代表電影不好,顯然這部影片也傾注了整個團隊的辛勤努力和付出。和其他題材的電影相比,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作為一個母親、一個電影人、一個中國人,我向大家強烈推薦這部電影,一定要帶上我們的孩子去看這部電影。我們要讓孩子們了解中國近代史,讓他們知道中國共產黨是怎樣進行革命的,新中國是怎樣建立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革命先輩留給我們的這種革命精神會世世代代鼓舞著我們並永遠流傳下去。正如影片的結尾所說:紅星照耀中國,也會照耀世界。讓我們向無數革命先烈致敬!向偉大的祖國致敬!

相關焦點

  •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在京首映
    7月24日下午,真實再現這段歷史的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了全國首映禮。△120秒速覽《紅星照耀中國》電影《紅星照耀中國》講述了八十三年前,一個美國記者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責任感,衝破國民黨新聞封鎖,冒險深入到被重重封鎖的「紅色中國臨時首都」——陝北小鎮保安,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採訪
  • 建議去看看電影《紅星照耀中國》
    方老師建議同學們去看看電影《紅星照耀中國》。目的主要為了考試。《紅星》這本書是中考必考的重點名著。在我看來,其重要性佔整個初中階段名著前五。它又是八年級上冊兩本重點名著之一,並且它的重要性又高於另一本,因此,可以說是八年級上冊的第一名著!!去看電影,是為了加深印象。
  •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將在榆林開拍
    院線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即將在陝北榆林開拍。
  •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在京首映 講述初心之源生動故事
    這是上世紀30年代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通過他在西北根據地的所見所聞和真情實感,對中國工農紅軍作出的真切描述。近日,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了全國首映禮。
  •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四川首映 精神旗幟高擎信仰之旅
    8月7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峨眉電影集團主辦,綠地控股集團、四川新文廣影業、西安嘉方影視、五糧液集團、中國電影股份北京發行分公司、咪咕音樂有限公司、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協辦,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影片《紅星照耀中國》四川首映禮,在成都峨影·1958影城舉行。
  • 《紅星照耀中國》首映 李雪健王冀邢再合作
    7月24日下午,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紅色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了首映禮。峨眉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梅從影片主旨、拍攝歷程和所承載的歷史和時代意義出發,介紹了《紅星照耀中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展現當代國有電影企業的責任擔當,告訴今天的人們,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帶領中國人民謀幸福、求復興,以此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致敬。
  • 這部「四川造」影片《紅星照耀中國》了解一下?
    ,第一次向全世界揭示了「紅色中國」的秘密,並莊嚴預告:中國共產黨及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紅星照耀中國》劇照《紅星照耀中國》由曾執導過電影《焦裕祿》的王冀邢導演執導。
  • 《紅星照耀中國》演員盧勉達演繹外交部長王汝梅見證革命理想
    《紅星照耀中國》於2019年8月8日上映,目前該片也在網絡熱播中。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主要講述1936年,為尋找東方魅」的美國青年記者埃德加·斯諾(柯南·何裴飾),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使命感,衝破國民黨的重重封鎖,冒險深入到紅色中國臨時首都陝北小鎮保安,採訪了毛澤東(王鵬凱飾),以及周恩來
  • 海南萬泉源居小區舉辦紅色經典電影周第2場《紅星照耀中國》
    海南省瓊海市萬泉源居小區模範共產黨員、優秀社區服務志願者、導演趙更生,在物業公司和一些志願者的支持下,自費舉辦紅色經典電影周,免費為小區居民放映電影。2020年 12月26日晚放映了第一場《古田軍號》,27日晚放映第二場《紅星照耀中國》。
  •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奇書《紅星照耀中國》
    上世紀三十年代在西方出版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作者是《紐約太陽報》和英國《赫勒樂德日報》駐遠東戰地記者埃德加·斯諾。 他通過各種關係到達了蘇維埃的聖地延安,在延安他採訪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寫作了《紅星照耀中國》一書,這本書在西方國家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由此讓西方國家的人民認識到中國有共產黨及其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存在
  • 電影《紅星照耀中國》背後 | 在延安,斯諾看到了怎樣的"東方魔力"?
    這是上世紀30年代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通過在西北根據地的所見所聞和真情實感,對中國紅軍作出的真切描述。7月24日,真實再現這段歷史的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紅星照耀中國》,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了全國首映禮。  1937年,一本配有大量現場照片的書籍——《紅星照耀中國》在美國、英國出版,銷量立即達到創紀錄的數十萬本,產生了震動性的新聞效果。
  • 《紅星照耀中國》殺青 寧丹琳演歌女大秀英文
    網易娛樂6月14日報導 由中央電視臺、戰友電視藝術中心、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投資出品、臧雲飛鼎力執導的弘揚主旋律題材大型電視連續劇《紅星照耀中國《紅星照耀中國》由真實歷史題材改編,講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青年記者埃德加﹒斯諾和海倫﹒福斯特夫婦漂洋過海來到中國,通過在中國十三年的工作、採訪及親身經歷,從他們獨特的視角審視那個年代在中國大地上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變革、機遇和巧合。在這部劇中,寧丹琳飾演的姚鶯是個才女,會講一口流利的英文,奈何命運捉弄。
  • 埃德加·斯諾親筆籤名的首版《紅星照耀中國》入藏國圖
    10月15日,埃德加·斯諾親筆籤名的世界首版《紅星照耀中國》入藏國圖。該文獻由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力群捐贈,他同時還向國圖捐贈了埃德加·斯諾、史沫特萊、斯特朗、海倫·斯諾、索爾茲伯裡(簡稱「5S」)等國際友人的籤名著作和親筆書信、手稿及相關資料30種44冊件。
  • 江西電影人:「紅星」照耀中國 巧用山水人文名片
    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導》、人民網文娛部為此聯合推出「我愛電影·我愛家鄉」系列專題報導,巡禮地方電影產業,回顧各地電影發展高光時刻,把握電影行業脈搏,唱響未來電影之夢。 今天,電影人喻恩泰將帶您領略光影中贛鄱大地的別樣風光,回顧江西電影發展的高光時刻,唱響江西電影未來篇章。
  • 整本書閱讀,從老師愛上讀書開始——《紅星照耀中國》閱讀指導
    下面,以本人在課堂上推進《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閱讀為例說明。整本書課堂閱讀的三個要素:要素1:教師提前閱讀,不光讀,更要反覆讀而且要深入思考。然後根據自己讀書體驗,做出整本書課堂閱讀規劃。經過比較,尤其是考慮到考試的問題,最終選擇的是《紅星照耀中國》進行試驗。確定選題後,又精讀了一遍,收穫甚豐,對課堂整本書閱讀更充滿了信心。這一點至關重要!如果老師都對書沒了解,沒興趣,有怎麼能找出和學生的共鳴點呢?所以說,整本書閱讀,老師先讀好,是關鍵中的關鍵。比如我在做《紅星照耀中國》整本書閱讀規劃時,找到的「共鳴點」就是「紅小鬼向季柏」這個諧音梗。
  • 店長來了·書單⑩丨江安購書中心店長黃崇偉:《紅巖》《紅星照耀...
    黃崇偉是宜賓市江安縣購書中心店長,他推薦了兩本書:《紅巖》、《紅星照耀中國》。黃崇偉《紅巖》作者:羅廣斌 楊益言我懷著十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這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峰英勇鬥敵,捨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奮鬥使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所有這一切展現在我眼前,那是多麼讓人激動、崇敬、悲憤、感嘆的畫面。
  • 寧波聯合投資出品的電視劇《紅星照耀中國》將在象山影視城拍攝 小布帶你提前探班
    昨天下午,電視劇《紅星照耀中國》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舉行開機新聞發布會,一眾主創出席發布會現場。
  • 在一千個「哈姆雷特」中尋找「最哈姆雷特」—《紅星》閱讀指導①
    《紅星照耀中國》的閱讀「共性」有三項:①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信仰;②長徵精神和紅軍精神的內涵;③當代中學生如何傳承長徵精神。做《紅星照耀中國》整本書閱讀應立足這三個「閱讀共性」去思考設計。(二)擯棄「課下閱讀」思維,在課堂上完成整本書閱讀。推進整本書閱讀,不是讓學生利用課餘、周末、假期時間自行閱讀,而是要利用課堂時間,有計劃有方案有進度的推進。
  • 詳解電影《閃閃的紅星》的創作過程
    李心田深情憶紅星 紅色經典誕生「紅星符號」八一建軍節前夕,軍旅作家李心田老師接受了《中國廣播報》周五版記者電話專訪,給讀者解開了《閃閃的紅星》創作與出版的臺前幕後不為人知的往事。「《閃閃的紅星》電影在1974年公映,但我的小說要早電影10來年。」
  • 新中國70年紀錄片盛典 看「理想照耀中國」!
    「理想照耀中國」新中國70年紀錄片盛典開幕式正在這裡舉行。新中國70年紀錄片盛典會場外景智利紀錄片導演顧茲曼曾經說過,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他把紀錄片提高到國家記錄和時代成像的高度,而中國紀錄片如何記錄當代中國,也在許許多多紀錄片人的思考和實踐中有了愈發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