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電影兩棲鬼才
灣哥今天來聊一聊當代文壇的一位奇人,九把刀。
對,就是你熟悉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作者。
被譽為「網絡文學經典製造機」。
◎九把刀原名柯景騰,1978年生於臺灣彰化縣
這個稱呼簡直是為九把刀量身定做。
他高產。
自從2000年在網上出版第一本書開始,十多年來已創作70多本書。
他高產的同時還保證了作品質量。
從《恐懼炸彈》到「殺手系列」,以及《功夫》、《月老》、《少林寺第八銅人》等,這些作品都膾炙人口。
這些優秀作品在為他的口碑和地位添磚加瓦的同時,也讓九把刀的風格漸漸明晰起來。
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雜。
◎長得這麼醜,不多讀點書,留你何用?
通常外表其貌不揚的人,肚子裡往往藏有一番見識。
等你走過去與他交談時,才發現特麼簡直就是人精。
九把刀是人精中的人精。
憑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九把刀可以遊刃於各種風格題材的作品中。
細度其作品,你會發現他不只是在寫小說本身,還藉助作品表達對這個社會的認知和關注。
《殺手》系列中,九把刀就通過殺手月與殺手歐陽盆栽,討論公道與正義。異色小說《陰莖》則是表達陽具崇拜帶來的莫名焦慮。
金石堂《出版情報》記者蘇惠昭有一個著名的公式演繹九把刀:
「社會學+漫畫+武俠小說+周星馳+杜琪峯+X+Y=九把刀」,X是一堆無以歸類的雜書與電影,Y屬於一個開放的空格,最接近正確的答案是與生俱有的才華、個人稟賦、內在呼喚這一類無從解釋的理由。
不僅是文學,在電影領域,九把刀也有一手。
就像很多優秀作家一樣,在文學領域取得巨大成就後,九把刀也涉足電影領域。
最值得推崇的當屬根據其同名小說改編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當年就在臺灣、香港、新加坡創下了電影票房紀錄,並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作品。
並非是一部無可挑剔的作品。只是從那以後,各種青春片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種「墮胎片」爭相登場。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堪稱引領了青春片的潮流。
九把刀在電影領域算得上成功的,儘管後來的《等一個人咖啡》、《變身》等作品不算太好。但一部《那些年》也足以讓九把刀賺得盆滿缽滿了。
但不管是文學也好,電影也好。說來說去,九把刀的事業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根基在於自身的修養。即自身才華的卓著。他可能是21世紀以來中國文壇最富有想像力的鬼才。
人氣偶像鄭元暢認為:「很多新認識九把刀的讀者可能會為了九把刀的狂想冒冷汗,但又不得不佩服架構故事的魅力,而他的文字又是如此的牽引我的心。」
天馬行空的想像是需要博學多知的才識來支撐的,尤其是文藝領域。
◎請叫我學霸
博學是對一個人尤其是文人極高的讚譽。
中國自古就有對推崇博學的傳統。
所謂學富五車嘛。
九把刀無疑繼承了先秦以來文人做學問的紮實態度。
只是在日益快進的時代浪潮下,我們真的很少能有時間並且靜下心來,去涉獵前人留下的浩如煙海的著作。
九把刀具有這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在當代青年文人中顯得出類拔萃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灣哥今天最想說的話其實是在後面。
九把刀的代價
◎九把刀在2008年臺北國際書展
「每件事都有它的代價。」
這句話值得刻在桌子上的話。它是九把刀的一句名言,也是灣哥的一個座右銘。
九把刀經常跟人說,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
聽起來好像又大又空。
似乎是成功學家們喜歡老生常談的鬼話?
不,九把刀用自己的成功之路告訴我們這是真理。
戰鬥即是付出,付出才有收穫,這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同樣也揭示了幾千年來所有成功者成功的面相。
其實,回看九把刀早年經歷,他並不是個天賦早露的少年。
◎典型的理工男模樣
九把刀個子不高,只有164cm。
同樣,他的起點也不高。
家中並無文學傳統。父親是藥師,母親是助產士,家裡經營一個藥局。
怎麼看學理科的氛圍都比搞文科的氛圍更好。
事實上,他大學就讀的也是一所理工類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專業是不著邊際的管理科學系。可就是在這裡,九把刀走上了寫作之路。
◎九把刀從這裡開啟寫作的旅程
十幾年瘋狂的創作之路,一個字一個字的碼,一本書一本書的寫。言情、都市、恐怖、超能力、武俠通通涉獵,無所不寫。
在這裡,灣哥重點推薦《少林寺第八銅人》,被黃易稱為是不容錯過的武俠傑作。
剩餘的故事灣哥就不贅言了。
沿著他的「不歸路」,九把刀慢慢成長為一尊大神。
方文山有句話說得好:如果李安是擅長用影像魅力說故事的人,那九把刀就是把文字玩弄於股掌間,熟稔於文字魅力的人。
文學界的李安?
九把刀配得上這個名號。
推薦閱讀
方文山:去你的誰成就了誰
林書豪:溫暖對待世界的人,才能被世界溫暖對待
張懸:流浪在音樂裡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