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歡迎關注:)
最近的兩三個月,頗看了些展。起初是因為一位姐妹想做網紅拍照館,於是同樣也感興趣的筆者便隨著她開始踩點深圳各個網紅打卡聖地,這其中很受歡迎的一個大類便是藝術展。
說起藝術展,早在上大學前,便幻想著白天上課泡圖書館、晚上逛街看電影唱歌吃各種館子、周末逛各種藝術展博物館看各種舞臺劇的美好大學生活,奈何大學四年是在廣州大學城那個偏僻的小島上渡過的,周圍只有城中村……所以直到去倫敦讀研時,才開始逐漸從一個「孤島山野村民」向「城市小資居民」進化,第一次正兒八經地看藝術展便是始於那時。尤記得第一次看展,是和本科畢業於文化氛圍濃厚的北方知名大學的閨蜜一起,老早就流連於各種展、劇的她只告訴了當時的小白筆者我一句:看展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是啊,多年以後,筆者也悟出了一個一脈相承的道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藝術作品甚至一切,都是自己的縮影,是自己情緒、思想、經歷、情感的反射;我們都不需要主動去感受感受,感受本就化為眼前我們所看到的呈現給我們。
所以,看展真是個好消遣,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重新認識和梳理了自己。
其實,看展的好處遠不止於此,如果用心享受看展的片刻,真的是可以擺脫展外的煩惱的,是個絕妙的注意力轉移大法。展覽用它豐富的一切填滿了看展人的視線和大腦。
另外,本著尊重藝術和愛美愛拍照的原則和心情,看展前都會精心打扮一通。俗話說「女為悅己者容」(女子為了喜歡自己的人而梳妝打扮),但實際上,「女容也能悅己」(女子梳妝打扮也能讓自己開心),看著美美的自己本就是一件快樂的事。看展則為「美一番」提供了契機和動力,於是也提供了這種簡單的快樂。
再者,看展的確豐富了業餘生活和社交方式。不得不承認,深圳的文化生活逐漸地豐富了起來,這片曾經的文化沙漠日益向文化綠洲演進,各種新的展、劇、秀基本上可以承包起每個周末的休閒時光,再也不只是吃飯、逛街、唱歌、看電影了。如果是姐妹間的小聚會,筆者更傾向於看展這種「輸入時」的聚會方式,比那種僅僅是吃飯聊天「輸出式」的聚會方式有意義得多。
最後,還是要回歸藝術展的精神內核,畢竟是要普及文化藝術知識的,營銷推廣也罷,拍網紅照也罷,這些表面的東西還是不應該喧賓奪主,看展一個很大的價值便在於科普知識、傳播經典或時下文化、促進學習。像古裝電視劇能激發觀眾對歷史的興趣一樣,展覽也只是一個引子,也許能激發起對於進一步探索展覽主題和內容的興趣,比如,在下文中,筆者進行的這些知識內容收集探索歸納總結實踐。
下面,獻上看展筆記分享。
(一)類別:
畫家主題展(高科技手段呈現)——梵谷畫作
(二)亮點:
今年是梵谷誕辰166周年,全球掀起「梵谷熱」,各國紛紛策劃梵谷主題展,深圳此展為中國第一站。
超大空間展示,展覽佔地總面積達2500㎡。
展出經典畫作共21幅,展覽現場分為11個主題空間,並打造出10個沉浸式交互體驗場景給遊客浸入式體驗。
以高科技手法呈現經典畫作,將AI、AR、光影效果、體感裝置與畫作融為一體。
藝術、家居跨界合作,在其中一個場館,以類似樣板房形式呈現梵谷畫作,用整體空間立體還原畫作內容,其中所有家具由宜家提供,且每件家具有標識。
提供專業語音講解,講述梵谷的每一幅作品創作歷程。
展覽設衍生品商店,可供選購與梵谷及其作品有關的書籍、主題T恤、帽子、筆記本等正版周邊產品。
(三)知識點:
梵谷:文森特·梵谷(Vincentvan Gogh),公元1853年生於荷蘭,後印象畫派代表人物。他大量運用鮮豔色彩,形成獨特的個人畫風。從1880年全心創作開始至1890年離世,短短10年間,梵谷燃情高產,僅現今發現留存於世的油畫作品便有864幅。主要以自然的純粹之美、生活的現實印象、生命的張力與魅力為題材,作品中充滿天然的悲憫情懷和苦難意識。終年僅37歲。因其知名作品大多在1888年-1890年間繪製,那三年便稱為梵谷的「築夢時期」,這個時期的畫作均以具有辨識度的畫風、強烈的色彩、明亮的色調而為世人熟知。同時這一時期,梵谷深陷於精神疾病中,並在一場爭執中割下了自己的一隻耳朵。梵谷生前飽受疾病困擾、愛情坎坷、藝術作品不被認可,離世之後才聲名鵲起。關於他也有諸多未解之謎,包括耳朵是否真是自己割掉的,死於自殺還是他殺,是否色盲等等。
代表作品:《星夜》、《盛開的杏樹》、《豐收在普羅旺斯》、《夜間的露天咖啡座》、《文森特在阿爾勒的臥室》、《吃土豆的人》、向日葵系列、自畫像系列等。
後印象畫派:19世紀末20世紀初流行於法國。他們反對印象畫派的客觀主義表現和片面追求外光與色彩,強調主觀感受的表達,重視形和構成形的線條、色塊和體積。代表人物有塞尚、梵谷、高更等。
(四)展覽時間:
2019/5/28- 2019/9/28
(五)展覽地點:
深圳灣萬象城 B1 層,中國華潤大廈藝術中心
(六)費用:
收費
(一)類別:
情感主題展(博物館形式)——失戀
(二)亮點:
是國內最大失戀博物館,佔地面積達2500㎡。
收藏捐贈者失戀物品眾多,包括書信、車票、訂婚戒指等物品,每件展品旁邊都有捐贈者寫下的說明文字,解釋此件展品的來源和意義。
多場景網紅拍照場地,包括羽毛房、小黃鴨房、泡泡池、「雞同鴨講」房等等。
高科技手段呈現場景,包括水母燈房、無限星空、玫瑰光電隧道、紫藤隧道等。
處處可見愛情心語,有失戀的心情,也有關於愛情的心靈雞湯等。
(三)知識點:
失戀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家失戀博物館,於2006年誕生於克羅埃西亞,2011年被授予「歐洲最有創意博物館獎」,現擁有世界各地失戀者捐贈的展品1000多件。其創意來自於一對叫歐琳卡·維什蒂查和德拉仁·格魯比西奇的昔日戀人,他們分手後不願意丟掉曾經的「愛情遺物」。在中國,北京、南京、成都、上海、廈門、杭州、廣州、深圳等各地也相繼開辦了「失戀博物館」。
(四)展覽時間:
營業時間為10:00-22:00(最晚入場時間21:00,提前一小時停止入場)
(五)展覽地點:
深圳市福田區深業上城CEEC十層
(另外,羅湖區、寶安區也有失戀博物館,但是筆者尚未前往體驗)
(六)費用:
收費
(一)類別:
圖書主題展(摺紙藝術手段呈現)——《小王子》圖書
(二)亮點:
四樓主展廳通過摺紙藝術展示書中經典故事場景,皆由現代摺紙藝術家劉通以《小王子》為原型,用一張張正方形的紙真實還原。
主展廳裡還展示出了原著作者聖·艾克蘇佩裡的手稿影印版,還有作者及小王子元素的50法郎。
除主展廳外,在全館各樓層多處設置了共11個「小王子」主題立體互動裝置場景,還原了書中八大行星上具有鮮明特色的人和物。
三樓設置了不同類型的小王子主題體驗活動,現場有多家不同的手作品牌,包括小王子主題裝飾畫創作、金工主題書籤製作、刨花玫瑰製作、主題陶藝製作等。
不同版本書籍可供選購,包括立體書、兒童讀本等,不同樓層會同步展開多個版本的小王子主題書展。
提供小王子元素的瓷器、水杯、帽子等周邊產品供選購。
在展覽期間開設講座,邀請名家分享關於《小王子》及小王子展的一些趣事。
(三)知識點: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42年寫成的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作者在獻辭中說:這本書是獻給長成了大人的從前那個孩子。《小王子》不僅贏得了兒童讀者,也為成年人所喜愛,作品凝練的語言滲透了作者對人類及人類文明深邃的思索。它所表現出的諷刺與幻想,真情與哲理,使之成為法國乃至世界上最為著名的一部童話小說。
聖埃克蘇佩裡: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Antoine de Saint-Exupéry),法國飛行員,於1900年出生在法國裡昂一個傳統的天主教貴族家庭。1921~1923年在法國空軍服役,是法國最早的一代飛行員之一。1923年退役後,先後從事過各種不同的職業,在此期間,他在文學上聲譽鵲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重入法國空軍。後輾轉去紐約開始流亡生活,並寫出《小王子》(1943)等作品。1944年重返同盟國地中海空軍部隊。在二戰時期的一次飛行任務中(1944年7月31日),他駕駛飛機駛上湛藍的天空,從此一去不復返。
摺紙藝術:起源於中國。是用一張完整的紙用摺疊的方法而成就各種人物、動物或草木的形態的方法。不僅具有藝術審美價值,還蘊含數學運算和空間幾何原理;在摺疊前需要經過數學運算,才能完成摺紙作品。
劉通:青年摺紙藝術家、設計師,獲得四項金氏世界紀錄。
(四)展覽時間:
2019/5/17 - 2019/7/21
(五)展覽地點:
深圳市南山區萬象天地誠品生活
(六)費用:
免費
(一)類別:
樂隊主題展——The Beatles披頭四(甲殼蟲)樂隊
(二)亮點:
記錄The Beatles經典音樂,一面歌詞牆記載著100句經典歌詞,在空間內循環播放著4首最受歡迎的單曲。
還原The Beatles舞臺現場,利用架子鼓、音樂、燈光和觀眾剪影營造一種演唱會Live,架子鼓可供現場體驗。
設置照片長廊,100張樂隊老照片掛滿長廊兩側,記錄了英國鏡報記者拍攝的1963-1972年間的The Beatles不同場景瞬間。
展出珍貴展件,包括黑膠、紅膠、經典唱片和報章雜誌報導等超過250件展品。
設置John眼鏡牆,用以紀念鍾愛圓框的「奶奶鏡」的John,至今也有許多人把圓框眼鏡稱為「列儂鏡」。
用3000顆水晶球打造潛水艇形態,致敬The Beatles的著名作品《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牆面的艙體窗口播放以The Beatles為原型的動畫電影。
用藝術裝置、燈光光影等手法再現1969年The Beatles在蘋果唱片總部大樓上的天台最後一場公開即興演出,構建「天台演唱會」沉浸式空間。
燈光時光隧道作為展廳最後一站,用4位成員的背影作為告別。
(三)知識點:
The Beatles:The Beatles(披頭四樂隊/甲殼蟲樂隊),英國搖滾樂隊。由約翰·列儂(John Lennon)、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和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四名成員組成。1960年,樂隊於英格蘭利物浦市成立。其音樂風格源自20世紀50年代的搖滾樂,並開拓了迷幻搖滾、流行搖滾等曲風。樂隊存在僅十年,卻創造了一次又一次樂壇奇蹟,不僅擁有史上最高的唱片銷售紀錄,也啟蒙了後世流行文化。
代表作品:《Hey jude》,《Help!》,《Yesterday》,《In my life》等。
(四)展覽時間:
2019/3/31-2019/7/7
(五)展覽地點:
深圳市南山區深圳灣萬象城一樓北側
(六)費用:
收費
(一)類別:
品牌主題展——大白兔奶糖
(二)亮點:
展覽位於商場一樓中庭人流密集處。
設置有超大體積充氣「大白兔」裝置。
設置多個遊戲互動裝置,包括糖果丟丟樂、磁力拔蘿蔔、糖果套圈圈、糖紙翻翻樂、大白兔娃娃機、彈彈球等,可兌換遊戲積分。
設置多個網紅拍照打卡點,包括奶糖海洋池、復古相框等。
設置品牌故事區,現場陳列當年經典的設計稿、宣傳海報及包裝盒,以及收藏人曾優良先生收集的厚厚6本的糖紙。
設置品牌周邊產品選購區,除了大白兔奶糖,還有大白兔香水、潤唇膏、身體乳、沐浴露、護手霜、香薰、抱枕、帆布袋等。
(三)知識點:
「大白兔」品牌:「大白兔」誕生於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當年,「大白兔」奶糖成為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產品。商標是一隻跳躍狀的白兔,形象深入民心。
(四)展覽時間:
2019/6/1-2019/7/7
(五)展覽地點:
深圳市南山區來福士廣場
(六)費用:
免費
六、Ron English · 新作大展「蛻變」系列
(一)類別:
藝術家主題展——藝術家Ron English的波普藝術作品
(二)亮點:
此展為Ron English新作大展「蛻變·系列」,是最新作中國首展,也是Ron English首次來深圳;Ron English親臨現場創作,舉行籤售會,與粉絲互動。
此展展出15幅大型布面油畫、18幅紙畫作品、2件巨型雕塑、數十種新玩具及60首新歌。
"亞洲舞王"羅志祥現身發布一款與Ron English聯名創作的藝術潮玩。
現場設置快閃店,可供挑選Ron English的作品、全球限量潮品。
(三)知識點:
Ron English:街頭藝術教父,美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波普流行藝術家。被稱為「破壞力」極強的波普老頑童,「毀名畫」、「毀童年」、「毀藝術」。不僅高產,而且涉獵廣泛,他曾出版七本藝術書籍,創作超過五十件設計師玩具,「破壞」過一千多張廣告牌,並創作了數不清的雕塑、繪畫和音樂作品。
代表作品:「Grin」(牙齦)系列作品、MC Supersized(麥胖)等。
波普藝術:別名流行藝術、新寫實主義、新達達,英文名Pop Art,是一種主要源於商業美術形式的藝術風格。其特點是將大眾文化的一些細節,如連環畫、快餐及印有商標的包裝進行放大複製。是新時期藝術家將商業藝術和近現代藝術聯合在一起的一種表達形式。
街頭藝術:是在公共場所創作的視覺藝術,通常是未經批准的藝術作品。常見的形式和媒體包括噴漆塗鴉、模版塗鴉、海報藝術、貼紙藝術、街頭裝置和雕塑。
(四)展覽時間:
2019/6/21-2019/7/14
(五)展覽地點:
深圳市南山區僑香路4080號僑城坊Pop Life 藝術空間
(六)費用:
免費
對於今天分享的六個展的主題,筆者都是小白或半小白,以上記錄的便是筆者的學習收穫。
對於看展,再分享幾個小心得建議:
提前了解展覽的的規模,以便事先合理規劃時間。
提前在網上了解展覽的相關情況,包括場地安排、內容、形式等,以便看展更有針對性。
儘可能精心打扮,並根據展覽主題搭配適合的服飾和妝容,真的會影響心情唉。
如果想要兼顧看展和拍照,同行人數兩人為最佳。
最後,推薦筆者自己使用的展覽資訊獲取平臺:
APP:「大麥」
公眾號:ShenzhenLOOK
過陣子再來分享新的看展學習筆記,感謝您今天的閱讀^_^
【特別說明】
本文為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在下方留言,謝謝:)
原創不易,多一分支持,多一分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