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Kristian Kostov,你們可以叫我小K。我來自俄羅斯莫斯科,一半保加利亞一半哈薩克斯坦血統。我是個歌手。」
KristianKostov有條不紊地面對鏡頭進行著自我介紹。
過去的四個月,這位十九歲的異國少年在中國聲名鵲起,接受媒體的採訪和拍攝,他早已習以為常。「Work, work, work, no sleep!」小K如此形容自己目前的狀態。
一切緣起於《歌手》。
2019年,小K作為首發陣容出現在了這檔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最受關注的音樂節目中。
「《歌手》是迄今為止我上過最大的舞臺。」當他初次走入那個閃著金色燈光的通道,意識到除了現場的觀眾還有成千上萬的人通過屏幕看著自己時,他甚至感到一絲恐懼。「因為你肩上擔負著很多東西,你必須完美……」小K停頓了一下,「或者完美——只有這個選項。」
Kristian Kostov
作為登上這個舞臺第一位2000年出生的歌手,小K的表現無疑是可圈可點的,首秀歌曲《Beautiful Mess》他便悉心準備了中國風元素,將這首親自創作亦是使他成名的作品進行了大膽改編。幽幽二胡聲,配上小K異域風情的聲線,傳統與流行交織,別有一番味道。
更讓人驚訝的是他的中文天賦——林俊傑的《記得》,林宥嘉的《天真有邪》兩首中文情歌接連演繹,標準的發音和吐字讓網絡上鋪天蓋地地湧現了「小K中文十級」的評論。
用「語言天才」來形容小K確實不為過,除去作為母語的俄語和保加利亞語,他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法語、西班牙語也不在話下,更是因為喜歡動漫而學習了日語。當然小K也坦率的表示,中文是他目前為止學過最難的語言。
小K學習中文演唱的過程的確不容易。比如當他了解《天真有邪》的歌詞意思後,決定不僅要完成中文的部分,還要創作英文歌詞,加入自己的情緒。準備歌曲的時間其實十分短暫,但他還是要求完美,用俄語和英語逐字逐句標註出讀音,練習到深夜。
「俄語已經很難了,中文是俄語的兩倍難!」小K忍不住「吐槽」起來。
或許是通過節目才讓中國觀眾記住了Kristian Kostov這個名字,但這場被他形容為「驚心動魄」的經歷之前,小K在他的國度早已頗有名氣。
兩歲的時候每當鋼琴老師來給哥哥上課,小K就會摸著鋼琴不肯鬆手,那時他便懵懵懂懂地感知到,這個東西好酷。
「哥哥彈鋼琴的時候,我很『嫉妒』,覺得為什麼他能掌握這麼酷的樂器而我不能。我希望媽媽能多愛我一些!」獵奇心很快變成了熱愛,當三歲半的小K按下琴鍵,他就徹底迷上了鋼琴。「事實上我的第一場演唱會是鋼琴演奏會,然後才開始唱歌、表演、跳舞……」
十七歲那年,他在「歐洲電視網歌唱大賽」一戰成名,最終獲得總決賽亞軍,當時演唱的就是《Beautiful Mess》。這檔節目素有「歐洲電視一級大獎」之稱,輸送了不少優秀歌手,其中便包括席琳·狄翁。
面對自己在中國受到的關注,小K的回應是「Crazy」,那麼多粉絲的愛讓他覺得瘋狂,那麼多的工作也讓他瘋狂。
「我在鏡頭面前總是笑著的,但當一切都結束,回到酒店的時候,天哪!我對我的生活做了什麼?我想和朋友在一起,我想出去玩,有自由的時間!」
但這些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他其實不奢求人們給一個來自國外的男孩任何反饋,因為他從未想過有一天音樂會成為他賴以為生的職業,加上家人也擔心他的未來。「畢竟這是一個有風險的工作,要麼你成功了,要麼就很艱難的生存,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音樂人。但不是每個人像Ariana Grande或者Sam Smith那麼成功。」
小K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很幸運,畢竟很多人都夢想著企及他的高度。
「日常吐槽一件事很容易,但感激現在所擁有的是很難的。」
臺下的他天真無邪,臺上的他奮不顧身。惜別《歌手》舞臺的那一刻身邊的人都哭到不行的時候,小K卻成為了安慰者的角色。
「I』ve grown as an artist and as a person during this journey。」
變成大人或許不是一夜之間,但對小K而言一定是苦樂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