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收到快遞簡訊,我尋思著最近沒買東西,回家去快遞點拿到手一看,是大學參加的粉絲站子寄給我的新年周邊。心裡挺感慨的,因為畢業後就退圈了,沒想到年尾收到這麼一份禮物,瞬間就感覺爺青回,發這個貼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追星的心情,沒別的意思,只是覺得或許分享出來可能也會有追星女孩和我有共鳴。
大學開始追星,那時候覺得好玩,對tfboys有點上頭,而且因為對飯圈感興趣想研究研究,就隨便找了一家站子進去,我進的是王源的站子,叫做王源周刊。就是負責在公眾號寫彩虹屁小作文。
其實那時候喜歡沒有那麼深,但是長期在一個圈子裡面呆著,被安利科普多了,本來沒什麼感覺後來真的越陷越深。
後面轉源唯(性子佛,沒有嘴過任何隊友還有粉絲)
我加入粉圈之後,感覺真的挺卑微。害怕撕,怕被人懟,而且感覺說自己追星別人都一種覺得你這是一種傻bi行為。
有粉絲身份在,網上吃瓜發言感覺一言一行都會被貼標籤,發言就不像路人那麼自由了。所以我當時給自己定的就是3個原則,做到了那麼我好像就可以挺直腰板說話,就可以反駁那些把追星當成腦殘的人。(如今想想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不過也不是沒有收穫)
第一就是發言謹慎,搞清楚自己已經被貼上自家愛豆粉絲的標籤,所以網上發言都格外小心,就怕引戰拖累人。四年,微博、豆瓣任何帳號,只吃瓜不輕易發帖留言,就算發帖都還是會注意說話會不會引起爭議。
第二是追星一定要追出意義,當時幼稚地就覺得這樣可以堵住那些罵追星女孩都是腦殘粉的人的嘴,我有跟著組織去廣西的希望小學捐建過鄉村圖書館,應該就是四年生涯最有意義的事。
我本身學新聞的,後來這段經歷對我畢業論文可以說有了很大的幫助,因為選題是扶貧相關。也因為和希望小學有聯繫還有意外的採訪資源收穫(ps:也因為在站子的運營經驗後來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第三就是,在圈子裡呆久了,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的認知,思維一定要獨立。(這個習慣個人感覺很重要很有意義)
飯圈撕bi見得多了,罵到自己愛豆頭上就容易心態崩,如果認知不清醒被有心人煽風點火,就容易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混得久了心裡門清,所有的撕bi不外乎這幾種情況,黑子挑事,斷章取義,個人行為上升群體,背後資本操縱為了一些目的把粉絲當槍使
所以在接收信息時習慣性先冷靜,不要聽風就是雨,不要著急站隊,不要只看一面之詞,也不要只看片面小作文跟著熱血澎湃衝鋒陷陣。
心裡有一面鏡子,哪些是單純的情緒煽動,哪些是既有的事實,哪些是以訛傳訛的謠言,分辨清楚了是非黑白心裡有個度,你衝鋒陷陣到底是為了一時意氣還是真正為了愛豆好,還是單獨為了撕一場酣暢淋漓只為一個爽,又或許是屈服於內心的一種奇怪想法(總想著以撕bi證明自己圈子的影響力牛)
個人感覺,所有把個人言論上升群體,群體言論上升正主的我覺得不是蠢就是壞,粉圈的人千萬種,每個人的素質,言論風格,目的都不一樣,你追星真情實感別人追星可能就是為了撕個爽或者還有的是為了賺錢,飯圈的道德指標又不是規定了人人都要遵守,憑什麼覺得愛豆本人引導或者一個群體的默認潛在規則能約束好各懷目的各有想法的追星人,所以共沉淪真的沒意義
最後就是,大多數的追星女孩,其實還是比較單純的,青春時奔赴一場一腔孤勇的浪漫,哪怕後面那種熱血衝勁淡化了再回憶時還是會覺得開心的,時隔多年還是會很感動。
追星人,真的,浪漫不死
———————————————————————
放一波圖,我覺得追星女孩的浪漫和真心,很珍貴很珍貴,望所有愛豆們不要隨意糟踐了,雖然我放的只是一家,但是我相信任何真情實感的粉絲對愛豆的心情都是一樣的(目的不單純的那種另說)
粉絲製作的小檯曆,會把他出道那麼多年對應的紀念日備註起來
上百人的運營團隊,每周三通過各種形式,公眾號,微博電子刊,短視頻,新聞播報,電臺等記錄他的點點滴滴,即使工作再忙,每周日大家QQ都準時上線開選題會
150頁的文集,把對他的愛寫成了詩,周而復始年復一年,從沒有斷過
這個圈子裡,人人都是過客,都會有疲倦離開的時候,但是總有一些經歷與回憶是值得惦念的。
其實我挺享受這個過程,當你抱著一種想要學習,想要獲得成長的心態去做一件事,你總會找到它的價值,也總會得到一些收穫和快樂。
無論是追星還是其它,局外人不要輕易對別人的行為貼標籤作評價也不要有優越感,局中人你要清楚你自己在做什麼,清楚你該怎麼樣從一段經歷中得到最大的收穫,也要清楚你投入一件事的底線和目的在哪。
最後想說,追星別迷失了自我,虛無縹緲的感覺你自我感動OK,享受當下就好,不要一時衝動做一些不清醒的傻事,你要清晰明確的是這個過程中什麼才是你踏踏實實可以收穫的
學一項技能,做公益增長見識,交一些朋友,訓練獨立思考能力,拓展一些知識面與人脈資源都好,總之不要輕易做傻事(尤其是觸犯法律底線或者是一時頭腦發熱受人蠱惑腦子不清醒做蠢事),一時衝動如果最終只是一場年少輕狂的荒唐,那麼這段經歷最終留下的只有懊悔和不值得。
最後奉上我們站子的slogan,雖然已經退群了,但是依舊覺得很有追星人的風骨
「不諂媚不依附,不妥協不世俗。客觀真實,只做對wy有用的刊物。願風裁盡塵中沙,與君咫尺共天涯」
ps:評論有小夥伴好奇,其實周刊不是一本,是每周一刊(每一刊有採編,圖編,文編,美編,條漫等,一期7篇主題文章,包括有對與王源合作的導演等人的專業採訪,一張封面),半月一次視頻播報,一年一次優質稿裝訂成文集,會找見面會的機會送到他手上,堅持了好幾年了。
其實周刊挺專業,也採訪過一些大人物的(包括與他合作過的導演,像《環球人物》的主編),所以最後挺多小夥伴憑藉運營經歷都找到不錯的工作
所以有時候追星越追越有興趣就在這裡,希望所有追星girl都能在自家粉圈收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