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老話:「酒不上臉,為人陰險」,其中「陰險」是啥意思呢?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酒不上臉,為人陰險」。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喝酒不臉紅,不出汗,沒有任何表現,人們會說這種人城府很深,不顯山露水很陰險。
這裡的「陰險」指有主意、有心機的意思。
我們都知道,一般喝酒都是親戚朋友相聚在一起,「陰險」這個詞用在這裡不太恰當,除非是鴻門宴。所以我認為「陰險」指的是中性詞有主意、有心機的意思。
喜歡喝酒的人都了解,人喝酒後表現多種多樣,酒至半酣的時候,有的人臉紅出汗,這屬於正常情況,因為酒有活血的作用,血液流通快,自然就會出汗,就會串皮上臉。農村人認為紅臉的漢子,一般喝酒臉紅出汗。
不正常的情況是,有的人越喝酒臉越白泛青色,陰沉沉的,看上去挺嚇人。
通常人們認為這種人很理智,會用自己的情緒控制住酒意,不讓酒上臉表現出來,善於隱藏醉意,於是認為這種人比較陰險。
當然如果不是親戚朋友相聚,而是像劉邦、項羽那樣的鴻門宴,這裡的陰險指的就是心術不正。
與這種喝酒不上臉的人在一起喝酒一定要注意,保不齊在你的酒中做手腳。
如果在酒桌上遇到了這樣的人,請注意,你的酒水和茶水千萬不要離開你的視線範圍。
離席或者上廁所回來,一定把桌上的酒和茶水倒掉,重新倒滿再喝。
假如和張飛、關羽、武松、魯智深這樣豪邁的人喝酒,這些人喝酒臉紅脖子粗,都不是有壞心眼的人,也就沒必要提防他們了。
「小酒桌、大世界」,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酒桌上的「觀人識相」的話很多。比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酒肉穿腸過,友情心中留,寧可傷身體,不願傷感情,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來」,等等。
古語云「酒桌上的話不能當真」。就像酒一樣,喝過也就完了,酒桌上的話只是為了烘託氣氛而已。
回頭看「酒不上臉,為人陰險」這句話也沒有什麼依據,一個人的酒量有大有小,一個人的身體對酒精的耐受力不同,身體所出現的反應也會不同。
喝酒上臉或者不上臉只是身體上的一種反應,和大腦思維、謀略扯不上關係。喝酒臉紅的也未必是爽快的漢子,喝酒臉色發白,也許是這個人身體出現了狀況,和陰險不陰險扯不上關係。
由於喝酒臉色發白屬於少部分人的現象,所以這樣的人被另眼看待,實際是不對的。
最後提醒大家,交朋友千萬不要以喝酒豪爽不豪爽為標準,交友要交心,遠離那些喝酒不要命的人,一個人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護,何談愛別人呢?酒肉朋友實不可交!
(作者:西方遊龍,本文由「我掌管著我的青春」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